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54)

  • 化工新材料行业简评:日本三井化学退出三氟化氮业务,我国电子特气竞争力有望加强

    化工新材料行业简评:日本三井化学退出三氟化氮业务,我国电子特气竞争力有望加强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事件:5月26日,日本巨头三井化学宣布,决定退出其全资子公司下关三井化学生产的三氟化氮(NF3)业务,生产将于2026年3月底停止,销售将于同年内结束。三井化学表示关停的原因由于海外产品价格竞争加剧、原材料及公用工程成本上涨、维修等成本上升,该业务盈利极为困难。虽然公司采取了各种合理化和削减成本的措施,但很难确保继续经营所需的利润,因此决定退出该业务。   三氟化氮:半导体制造的“隐形关键材料”。三氟化氮(NF3),在纯净状态下通常被认为是无色无味气体。在低温时呈现为不透明固体,温度上升到-216.54℃时变为透明,熔点为-206.79℃,沸点为-129.01℃,相对密度1.537(-129℃)。在高温下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可耐受高达627℃的温度。通常用熔盐电解法制得,也可直接氟化氨化钠或氨气而获得。采用辉光放电法使氮气和氨气直接作用也能制备三氟化氮。三氟化氮在微电子工业中作为一种优良的等离子蚀刻气体,在离子蚀刻时裂解为活性氟离子,这些氟离子对硅和钨化合物,高纯三氟化氮具有优异的蚀刻速率和选择性(对氧化硅和硅),它在蚀刻时,在蚀刻物表面不留任何残留物,是非常良好的清洗剂,同时在芯片制造、高能激光器方面得到了大量的运用。   电子气体受益新兴行业发展需求,目前海外四大巨头仍处垄断地位。据ACMI相关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全球电子特气市场规模将达到60.23亿美元。据卓创资讯,2024年国内电子气体市场预计200亿元左右,电子大宗与电子特气分别整体占比55%/45%。广义上的电子气体是指具有电子级纯度的特种气体,主要分为电子大宗气体及电子特气,广泛应用在包括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半导体照明和光伏等泛半导体行业。电子大宗供应品种少,稳定性保供性要求高;电子特气多达数百种,多用于光刻、刻蚀、掺杂、沉积等工艺环节。竞争格局上,国际主要供应商60多家,主要分布在美欧日韩,通过整合兼并,形成空气产品、林德、液化空气和大阳日酸四大气体公司。在芯片用电子气体领域,四大公司在建设芯片工厂时同步建设气站和供气设施,提供整套气体解决方案,占全球近70%市场份额。   我国电子气体国产化水平提升,三氟化氮已成为净出口产品。随着近年来集成电路、液晶面板、LED、光纤通信、光伏、高端装备制造、医疗健康等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兴行业的发展,我国在电子级气体领域国产化有所快速提升,以三氟化氮为例,2023年,全球三氟化氮产能4.7万吨/年,产量4.4万吨,开工率为93%;中国三氟化氮产能为2.5万吨/年,产量约2.4万吨。中国生产商主要有中船特气、中国中化(昊华气体)、南大光电等。中国三氟化氮产能产量逐步提高,随着客户认证的增多,三氟化氮成为净出口产品。2023年进口量为344.23吨,出口量为2545.42吨,出口量是进口量的7.39倍。   投资建议:日本三井化学退出三氟化氮业务,或正说明我国相关产品已具备国际竞争力,并有望承接其退出市场,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建议关注电子级气体相关上市代表企业:南大光电、中船特气、昊华科技、雅克科技等。   风险提示:下游电子等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我国电子气体企业下游市场拓展不及预期风险;海外贸易保护政策风险。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5-05-28
  • 医药行业:ASCO 2025重点公司简评(一):信达生物

    医药行业:ASCO 2025重点公司简评(一):信达生物

    医药商业
      5月23日美国肿瘤年会(ASCO)披露了此次大会投稿接收的摘要内容,我们在本系列报告中提供我们对已披露的摘要内容的解读与点评。本篇点评聚焦信达生物(1801.HK,“买入”评级)相关管线药物IBI363(PD-1/IL-2α-bias)及IBI343(CLDN18.2ADC)。整体而言,我们认为IBI363披露的肺鳞癌及结直肠癌联用数据带来了正面惊喜,进一步提升IBI363作为潜在同类最佳药物的可预见性。   IBI363(PD-1/IL-2α-bias)在肺鳞癌及结直肠癌在更大样本量下显示出更进一步的优秀疗效数据及稳定的安全性,进一步提升市场对该重磅药物潜在同类最佳的信心。   1期IO经治NSCLC数据显示出IBI363持续优秀的疗效及稳定的安全性数据,尤其在肺腺癌中ORR在更大样本量下进一步提升,进一步拉开与肺腺癌疗效数据的差距。考虑到肺鳞癌极其出色的疗效数据,以及目前肺鳞癌已获得美国FDA的快速通道资格以及中国NMPA的突破性疗法,因此我们预计公司将优先推进肺鳞癌的开发。   疗效方面,截至2024年12月6日,3mg/kg剂量无论是在肺鳞癌还是肺腺癌、还是在吸烟人群均显示出较≤1.5mg/kg剂量更为积极的疗效数据。此外,在所有TPS<1%人群中,肺鳞癌ORR显示出较肺腺癌更好的ORR。   (1)在肺鳞癌病人中,3mg/kg剂量组(n=30)显示出43.3%ORR,36.7%cORR,mPFS7.3个月(vs.1/1.5mg/kg剂量组n=27,25.9%ORR,25.9%cORR,mPFS5.5个月),较此前2024WCLC大会披露的3mg/kg剂量组一期数据(3mg/kg剂量组n=29,34.5%ORR),ORR有小幅提升,说明IBI363针对鳞状NSCLC疗效持续优秀。   (2)在PD-(L)1经治的无可操作性基因突变的肺腺癌病人中,3mg/kg剂量组(n=25)显示出28%ORR,24%cORR,mPFS4.2个月(vs.0.6-1.5mg/kg剂量组,n=30,16.7%ORR,13.3%cORR,mPFS2.8个月),与2024ASCO披露的一期数据相比(3mg/kg剂量组n=3,33.3%ORR),3mg/kg剂量组在样本量扩大至25人情况下,ORR仅略微下降,说明IBI363对肺腺癌仍具备不错疗效。   (3)在吸烟人群中(n=31),3mg/kg剂量组ORR29%,mPFS5.3个月(vs.≤1.5mg/kg剂量组,4%ORR,mPFS2.7个月);   (4)在所有TPS<1%人群中,肺鳞癌人群ORR为45.5%(n=22),肺腺癌人群ORR为29.4%(n=17)。   安全性方面,≥G3TEAE发生率42.6%(N=136),TEAE停药比例为6.6%,TEAE死亡率为2.9%(4/136),仅有1例是与治疗相关的。
    浦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
    8页
    2025-05-28
  • 新材料周报:人形机器人格斗大赛正式开赛,轻量化PEEK材料有望高速发展

    新材料周报:人形机器人格斗大赛正式开赛,轻量化PEEK材料有望高速发展

    化学原料
      摘要   二级市场表现   市场与板块表现:本周新材料板块下跌。新材料指数跌幅为1.58%,跑输创业板指0.70%。近五个交易日,合成生物指数下跌0.05%,半导体材料下跌1.45%,电子化学品下跌0.98%,可降解塑料下跌0.95%,工业气体下跌2.12%,电池化学品下跌2.25%。   产业链周度价格跟踪(括号为周环比变化)   氨基酸:缬氨酸(13450元/吨,不变)、精氨酸(25500元/吨,不变)、色氨酸(45500元/吨,不变)、蛋氨酸(22200元/吨,不变)   可降解材料:PLA(FY201注塑级)(17500元/吨,不变)、PLA(REVODE201   吹膜级)(16700元/吨,不变)、PBS(17800元/吨,不变)、PBAT(9850元/吨,不变)   维生素:维生素A(69000元/吨,-1.43%)、维生素E(105000元/吨,-2.78%)、维生素D3(242500元/吨,不变)、泛酸钙(49500元/吨,-1.98%)、肌醇(28000元/吨,-13.85%)   工业气体及湿电子化学品:UPSSS级氢氟酸(11000元/吨,不变)、EL级氢氟酸(5900元/吨,不变)   塑料及纤维:碳纤维(83750元/吨,不变)、涤纶工业丝(8700元/吨,3.57%)、涤纶帘子布4月出口均价为(16794元/吨,-0.02%)、芳纶(9.18万元/吨,-0.56%)、氨纶(27000元/吨,不变)、PA66(16300元/吨,不变)、癸二酸4月出口均价为28187元/吨,较上月上涨0.70%。   投资建议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格斗大赛正式开赛,产业落地应用有望加速,或将推动轻量化材料PEEK实现高速发展。5月25日晚,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格斗竞技赛事——《CMG世界机器人大赛·系列赛》机甲格斗擂台   赛在杭州开赛。比赛中,机器人们展示了直拳、勾拳、扫腿、侧踢等丰富的招式。最终,操作员陆鑫操控的AI策算师成为全球首个机器人拳王。这次比赛不仅展示了人形机器人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也反映了机器人在结构稳定性和抗冲击性等方面的高标准要求。尽管机器人还未完全实现自主运行,但这场格斗比赛无疑是机器人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未来机器人的多样化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23-2029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预计从21.6亿美元增至20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57%。PEEK材料性能优异,能在保障人形机器人轻量化需求的同时,兼顾足够的强度和刚性以满足机器人的负载和灵活性需求,有望依托人形机器人产业增长实现集中催化。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国内2025年PEEK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21亿元,同比增长10.53%,未来前景广阔。建议关注DFBP(PEEK合成单体)公司【中欣氟材】,PEEK材料制造及改性厂商【中研股份】、【普利特】及PEEK零部件企业【肯特股份】。根据招股书,肯特股份PEEK减摩系列产品可用于镶圈及轴承;此外,根据24年年报,公司进行核电防护材料研发,核电用高性能过滤器材等材料需求持续增长。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政策风险;技术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5-05-28
  • 普瑞维亚健康(PRVA):Privia Health模型更新

    普瑞维亚健康(PRVA):Privia Health模型更新

    摩根大通证券
    10页
    2025-05-28
  • 当植物提取遇到合成生物——公司当前进展如何?

    当植物提取遇到合成生物——公司当前进展如何?

    个股研报
      莱茵生物(002166)   1、合成生物——助力植物提取物行业解决天然产物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   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发展于2021年进入提质期,多项技术于这一时间段取得普及和突破。技术创新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其中,合成生物技术的发展能够有效缓解企业对植物原料的依赖,规避异常气候、地缘政治等因素带来的风险,增强供应链的稳定性;同时,与从植物原料中提取的方式相比,合成生物技术生产天然产物的方式更符合行业对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产的追求,为企业提供了转型升级和实现差异化竞争的新机遇。   2、莱茵生物:将“天然提取+生物合成”双技术路线发展上升至战略目标   自2016年起,公司就先后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江南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在罗汉果甜苷、甜菊糖苷等天然甜味剂的生物合成领域开展研究,并取得多项阶段性成果。此后,公司建立了桂林莱茵合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成都赛迪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两个研发平台,分别负责天然甜味剂和生物多糖领域的生物合成技术研究与开发。截至2024年9月,公司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已获得8项专利授权和10项专利申请处于受理状态,同时,公司合成生物车间正式投产运营。公司预计该车间全面达产后,每年可生产合成生物相关产品1000吨以上,年产值超过10亿元。   3、产品进展:在天然代糖、生物多糖等天然健康成分领域不断取得突破   1)甜菊糖苷——已具备量产能力。瑞鲍迪苷M2是甜菊糖苷类甜味剂中的稀有高价值单体,是公司在天然甜味剂生物合成领域的重点,也是目前甜叶菊各成分中口感最接近蔗糖的产品。传统生产方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且工艺繁琐,生产成本高,而公司使用合成生物法持续生产模式在效率、成本、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2025年2月,公司产品通过美国FDA GRAS认证,可作为食品添加剂、膳食补充剂使用,可在美国食品、饮料市场上销售。   2)罗汉果甜苷——首家全面跑通从头合成技术路径。甜味成分罗汉果甜苷V是业界公认的口感最优的天然代糖成分,也是公司的核心产品之一。而天然罗汉果存在种植量不稳定、甜苷V含量极低、应用成本高等劣势。2023年底,公司与江南大学未来食品科学中心陈坚院士团队在实验室级别实现了罗汉果甜苷V的全合成。   3)左旋β-半乳葡聚糖——全新结构的功能性生物多糖。此为赛迪科研发团队从自然界中筛选出了一株独特菌种经合成生物技术获得而来。该产品具有调节肠道菌群、黏膜及组织修复、肝损伤保护、抗氧化及提高免疫力等作用,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医药、动物营养等领域。公司预计将在2025年获得美国FDA的GRAS认证。   4)麦角硫因——正在积极研发。麦角硫因在抗氧化、消炎等方面具备良好的功能特性,公司认为其具有良好的未来市场发展前景。鉴于目前公司合成生物车间产能充足,公司正积极地通过自研以及与相关科研机构合作等多种形式,开展包括麦角硫因在内的多个产品的工艺技术开发和验证工作。   4、盈利预测&投资建议:由于公司因项目公司管理团队在考核期内未达业绩指标,公司根据协议约定提前终止了工业大麻雾化项目合作,我们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5-27年营收20.81/24.80/29.96亿元(25-26年前值24.09/29.15亿元),归母净利润2.13/2.88/3.96亿元(25-26年前值2.63/3.46亿元),对应EPS0.29/0.39/0.53元/股。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在植物提取与合成生物领域的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进展不达预期、国际贸易风险、原材料采购风险、依赖大客户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5-28
  • 澳大利亚医疗保险数据:2025年4月-复活节 澳新军团日假期影响小于预期

    澳大利亚医疗保险数据:2025年4月-复活节 澳新军团日假期影响小于预期

  • 博瑞医药(6472):台湾市场前沿

    博瑞医药(6472):台湾市场前沿

    摩根大通证券
    6页
    2025-05-28
  • 费雪派克医疗保健公司(FPH):费雪派克医疗保健公司:2025财年业绩:电话会议要点

    费雪派克医疗保健公司(FPH):费雪派克医疗保健公司:2025财年业绩:电话会议要点

  • HealthCo医疗保健与健康房地产投资信托(HCW):HealthCo医疗保健与健康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Healthscope最新情况

    HealthCo医疗保健与健康房地产投资信托(HCW):HealthCo医疗保健与健康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Healthscope最新情况

  • 西维斯健康(CVS):CVS健康:CVS健康周第二天:医疗保健福利部门

    西维斯健康(CVS):CVS健康:CVS健康周第二天:医疗保健福利部门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