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54)

  • 医疗补助管理:国会预算办公室(CBO)最新评分意味着覆盖损失略高,等待参议院修订

    医疗补助管理:国会预算办公室(CBO)最新评分意味着覆盖损失略高,等待参议院修订

  • 医药行业月报(2025年4期):中国创新药板块国际化进程加速

    医药行业月报(2025年4期):中国创新药板块国际化进程加速

    化学制药
      行情回顾:1)2025年5月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上涨4.9%,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涨7.1%,跑赢市场2.2个百分点,5月涨幅行业第四,2025年至今涨幅第一。截止5月30日医药行业市值占比5.2%,持续上升。子板块中制药和CXO上涨较多,分别为17%和16%,唯一微跌的子板块是生物科技(-2%)。在资金流向方面,港股南向资金净买入从去年年底开始逐月放大,但5月港股通南向净买入只有473亿。2)5月沪深300指数上涨1.8%,医药生物(申万)指数上涨6.4%,跑赢市场4.6个百分点。13个医药子行业(申万)中,涨幅较高的是原料药(10.5%)、化学制剂(9.6%)和医疗研发外包(9.5%),下跌的子行业为线下药店(-2.4%)和医院(-0.4%)。   本月行业观点:5月12日,美国特朗普总统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为美国患者提供最惠国处方药定价”,将在30天内将最惠国价格目标传达给药品制造商,以使美国价格与可比发达国家的价格保持一致。特朗普在上一任期时也曾提出过类似的行政命令,计划采取从美国人均GDP的60%以上的OECD国家中选择最低的价格作为最高可报销金额,覆盖Medicare Part B的药品,但由于遭到了多个产业界团体的反对,实际上并没有实施,我们预期此次达成率将较低。此次美国降低药价的总统行政令与中国医改最开始的药品集采极为相似。但中国医改从2018年开始,涉及的利益集团包括药企、经销商和医院医生,且美国公共医保Medicare和Medicaid只占美国医疗支出的约40%,话语权不大。因此,美国国家体制决定了此次降低药价只是触及最表层。我们认为,跨国制药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将促使他们更多转向中国寻求更低成本的创新药资产,近期的PD-1/VEGF品类的大金额的BD交易证实了这一趋势。叠加ASCO学术会议临床数据发布,建议关注创新药板块。   风险提示:市场回顾数据不代表未来市场走势;行业政策、公司基本面变动等因素可能会造成股价变动。
    民银证券有限公司
    10页
    2025-06-04
  • 基础化工月报:盐酸等价格上行,赛轮印尼、墨西哥工厂首胎下线

    基础化工月报:盐酸等价格上行,赛轮印尼、墨西哥工厂首胎下线

    化学制品
      本期内容提要:   2025年5月,主要大盘指数涨跌幅:上证指数2.09%,深证成指1.42%,创业板指2.32%,北证50指数5.83%,同花顺全A(加权)2.37%;基础化工指数2.12%,在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9。2025年5月,基础化工二级子行业涨跌幅:化学纤维7.98%,农用化工3.89%,塑料及制品3.15%,橡胶及制品2.96%,其他化学制品Ⅱ1.36%;化学原料-0.11%。2025年5月,基础化工三级子行业中,实现增长的有22个,实现下跌的有10个。其中,涨跌幅前五:涤纶19.53%,农药10.97%,粘胶8.55%,绵纶7.11%,其他塑料制品5.85%;涨跌幅后五:碳纤维-2.65%,无机盐-1.94%,电子化学品-1.58%,其他化学原料-1.39%,改性塑料-1.01%。2025年5月,基础化工上市公司中,实现正收益个股379个,实现负收益个股159个。   2025年5月,在我们重点关注的近600种化工产品中,涨幅排名前十的产品分别为:盐酸(43.38%);氮气(19.95%);TDI(17.10%);溴素(12.73%);PX(12.51%);涤纶FDY(11.45%);煤焦油(9.92%);DEG(9.90%);蒽油(9.89%);敌草隆(9.52%)。   【盐酸】5月国内盐酸市场价逐步上移。供应方面:5月湖南及福建地区盐酸货源供应减少,山东地区盐酸供应相对不稳定。需求方面:5月盐酸市场下游需求情况整体维持稳定。   2025年5月,在我们重点关注的近600种化工产品中,跌幅排名前十的产品分别为:TMA(-36.36%)、二氯丙烷-白料(-22.38%)、新戊二醇(-22.32%)、三氯甲烷(-19.09%)、甲酸(-18.33%)、戊二烯(-17.82%)、四氯乙烯(-15.11%)、一氯甲烷(-13.64%)、液氯(-13.41%)、维生素VE(-11.74%)。   赛轮印尼、墨西哥工厂首胎下线。5月28日,赛轮集团印尼工厂首条高性能乘用车子午线轮胎成功下线,这标志着赛轮在东南亚布局的第四座海外生产基地正式投产,赛轮集团的全球化战略再度迈出关键一步。墨西哥当地时间5月29日,赛轮集团墨西哥工厂首条高性能半钢子午线轮胎成功下线并实现全线贯通,标志着赛轮在北美地区首个智能化生产基地正式投产运营,制造力进一步提升,全球化布局开启新篇章。(来自赛轮集团微信公众号)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不景气导致需求下降;行业周期下原材料成本上涨或产品价格下降;经济扩张政策不及预期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3页
    2025-06-04
  • 2025年创新药行业信用风险展望

    2025年创新药行业信用风险展望

    医药商业
      2024年创新药行业政策支持继续深化,国产创新药上市规模实现突破性增长,创新药在核心医院市场的占比提高,预计2025年,医保目录调整、分层支付等政策将为创新药打开增量空间,驱动行业需求保持上行趋势;   国产创新药研发在政策驱动、技术突破和市场需求下快速崛起,自研药品数量已跻身全球前列,预计2025年,行业研发投入呈现总量提升、头部领跑的格局,ADC、双抗、细胞疗法等新兴技术投入占比将继续提升,但国内靶点同质化研发竞争激烈,药品早期研发阶段占比较高,国内企业研发投入力度相比国际制药龙头仍将存在明显差距;   受益于创新药进入医保放量周期、海外授权交易增多等,预计2025年国内创新药企业盈利将有所提升,但部分企业仍处于商业化初期,销售费用高且研发投入规模大,现金流表现承压,预计对流动负债的保障能力一般;   2024年,创新药企业国内融资趋紧,但海外授权交易明显增长,预计2025年,行业融资环境有望回暖,但需关注海外授权交易的不确定性,以及融资进度不及预期导致企业核心产品研发中断及利润亏损的风险;   预计2025年,受益于创新药商业化加速、政策支持的持续加强以及医药出海战略的推进,国内创新药企业的信用质量将边际提升,但需关注,药物研发高失败率,已资本化研发支出计提减值或将侵蚀企业利润,融资边际恶化导致现金流缺口等风险。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
    14页
    2025-06-04
  • STC007二期临床数据读出,业务转型阶段把握价值重估机遇

    STC007二期临床数据读出,业务转型阶段把握价值重估机遇

    个股研报
      阳光诺和(688621)   事件:2025年5月29日,公司公告全资子公司诺和晟泰自主研发的STC007注射液治疗腹部手术后的中、重度疼痛的II期临床试验达成预期目标。   点评:   STC007二期临床数据读出,具备较强的商业化潜力。   STC007是诺和晟泰自主研发的化学1类新药,属于强效KOR激动剂,与KOR受体结合后,能有效阻断和抑制痛感信号的传递,从而产生镇痛的作用。STC007主要适应症包括术后疼痛及成人慢性肾脏疾病相关的中至重度瘙痒,目前均处于II期临床阶段,本次公告的是已经完成的术后疼痛II期临床试验,入组156例患者,试验结果表明STC007注射液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安慰剂,与阳性对照药盐酸曲马多注射液相当,总体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有效性:与安慰剂组相比,STC007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腹部术后疼痛中度至重度受试者的术后0-24小时的静息和运动状态下的疼痛评分(最小二乘均值差值分别为5.16、5.64、6.25),与盐酸曲马多注射液组相比,STC007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腹部术后疼痛中度至重度受试者的术后0-24小时运动状态下的疼痛评分(最小二乘均值差值分别为6.52、1.25、3.29)。与盐酸曲马多组注射液组和安慰剂组相比,STC007注射液挽救治疗药物累积使用量更低,首次接受挽救治疗时间更晚。   安全性:STC007注射液总体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呕吐和恶心是研究期间最常见的不良反应,STC007低剂量组发生率为10.0%和7.5%,高剂量组发生率为10.3%和5.1%,低于盐酸曲马多注射液50mg组的20.5%和25.6%,低于安慰剂组的15.0%和12.5%,在同靶点药物中也处于较低水平。   根据摩熵医药咨询统计,国内阿片类镇痛药销售额从2019年的193.58亿增长至2023年的233.68亿元,销售额排名靠前的阿片类镇痛药包括地佐辛、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布托啡诺、纳布啡、羟考酮等。κ阿片受体(简称KOR)不同于传统的μ阿片受体(简称MOR),是极具抗镇痛潜力的靶点,可以在不进入中枢的情况下,在外周神经系统发挥镇痛作用,不会导致呼吸抑制和便秘,且无明显成瘾性风险。2025年5月21日,海思科公告自主研发的KOR激动剂安瑞克芬注射液获批上市,是全球首个获得镇痛适应症的无须纳入麻精药品管理的白处方阿片类镇痛药物,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   我们认为,阿片类药物市场空间广阔,传统μ阿片类药物存在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和成瘾风险等相关问题,κ阿片类药物具备更强的临床优势,不仅可以用于术后镇痛,还可以开发成人慢性肾脏疾病相关的中至重度瘙痒等新适应症;海思科同靶点药物的成功上市说明成药性已经得到充分证明,阳光诺和的STC007研发进度领先,II期临床数据已经展现良好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未来具备较强的商业化潜力。   构建“研发服务+管线培育+新质产业链”,业务转型阶段公司价值重估。2025年5月14日,公司举办2025年投资者开放日,首次提出构建“研发服务+管线培育+新质产业链”。   1)研发服务:公司打造全面且专业的研发平台,从药物发现阶段的靶点研究,到药学研究中的各类剂型开发,再到临床研究的各个环节,具备成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   2)管线培育:公司研发管线丰富,涵盖创新药、改良药和特殊剂型仿制药。创新药STC007、STC008等项目展现出良好的临床潜力;改良药项目NHKC-1、BTP0611等致力于优化现有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特殊剂型仿制药则聚焦于凝胶贴膏剂、热熔贴膏剂等领域。   3)新质产业链:公司拟收购朗研生命,整合原料药和制剂的生产能力,在多地拥有生产基地,具备多种剂型的生产能力,实现从原料到制剂的全产业链覆盖,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   我们认为,公司目前处于业务转型的关键时期,市场正在重新认识阳光诺和,公司存在价值重估机遇。研发服务方面,公司是国内少数临床前及临床一体化的CRO平台,创新药临床服务的占比逐年提升;管线培育方面,公司自主立项400多项产品储备,以STC007为代表的研发管线价值逐渐被市场认知和发现;新质产业链方面,公司拟收购的朗研生命生产能力充足,为公司后续创新药品种上市提供落地支持。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89亿元、15.12亿元、17.7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4亿元、2.46亿元、3.00亿元,EPS(摊薄)分别为1.82元、2.20元、2.68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31.88倍、26.36倍、21.63倍。   风险因素:创新药研发失败的风险;收购交易存在不确定性;行业投融资情况不及预期。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5-06-04
  • 2024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点评:创新管线逐步兑现,国际化推动长期增长

    2024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点评:创新管线逐步兑现,国际化推动长期增长

    个股研报
      科伦药业(002422)   2024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8.12亿元,同比增长1.67%;实现归母净利润29.36亿元,同比增长19.5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9.02亿元,同比增长22.66%。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3.90亿元,同比减少29.42%;实现归母净利润5.84亿元,同比减少43.07%;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64亿元,同比减少43.10%。   输液领域:产品结构升级,重点产品以价换量和市占率提升   2024年,公司输液实现销售收入89.12亿元,同比下降11.85%;销量43.47亿瓶/袋,同比下降0.70%。公司输液产品结构升级,密闭式输液量占比较上一年提升1.89个百分点;并通过积极拥抱集采实现重点产品以价换量和市占率提升,其中,肠外营养三腔袋实现销售852.23万袋,同比增长39.09%;粉液双室袋产品线实现销售1297.12万袋,同比增长635.75%。   非输液制剂领域:仿制药核心产品管线集群优势凸显,创新药销售实现零的突破   2024年,公司非输液药品销售收入41.69亿元,同比增长5.41%。其中,仿制药品在抗感染、麻醉、中枢神经、内分泌代谢等领域构建了核心产品集群,优势凸显;创新药方面,2024年,随着公司创新药芦康沙妥珠单抗(佳泰莱)和塔戈利单抗(科泰莱)获批上市,销售实现零的突破。2024年,公司创新药累计实现销售5,169.37万元。   抗生素中间体及原料药业务快速增长,国际业务稳步增长   2024年,公司抗生素中间体及原料药实现营业收入58.56亿元,同比增长20.90%,主要是受益于抗生素中间体市场需求增长及公司生产工艺的提升带来的产量增加。其中,川宁生物硫氰酸红霉素实现营业收入17.46亿元,同比增长12.68%;青霉素类中间体实现营业收入22.63亿元,同比增长17.44%;头孢类中间体实现营业收入11.51亿元,同比增长42.78%。2024年,公司国际业务持续稳步增长,公司主营业务实现海外收入28.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49%。   创新转型推进顺利,ADC产品管线成果丰硕   公司目前共布局30余项临床及临床前创新研发管线,子公司科伦博泰生物在ADC研发方面积累了超过十年的经验,拥有内部研发平台OptiDC TM,ADC管线成果丰硕。   公司重磅产品芦康沙妥珠单抗Sac-TMT(TROP2ADC)是国内首个获得完全批准上市的具有全球知识产权的国产ADC,其中,sac-TMT治疗既往至少接受过2种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以及经EGFR-TKI治疗和含铂化疗治疗后进展EGFR突变阳性NSCLC分别于2024年11月和2025年3月在中国获批上市。目前,Sac-TMT正在探索单药及联合其他疗法用于治疗包括GC、EC、CC、OC、UC、CRPC及HNSCC的多个适应症。此外,科伦博泰生物已向默沙东授予一项在大中华区以外开发、使用、制造及商业化sacTMT的独家、付特许权使用费、可转授的许可,截至2024年年报发布日,默沙东已启动12项正在进行的sac-TMT作为单药疗法或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或其他药物用于多种类型癌症的全球性3期临床研究。   其它进展:博度曲妥珠单抗(HER2ADC,亦称A166):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抗HER2治疗的HER2+不可切除或转移性BC成人患者治疗的NDA已于2025年1月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塔戈利单抗(PD-L1单抗、亦称A167):联合顺铂和吉西他滨用于一线治疗复发或转移性NPC患者于2025年1月获批中国上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二线及以上化疗失败的复发或转移性NPC患者于2024年12月获准于中国上市,塔戈利单抗是全球首个获得批准用于鼻咽癌一线治疗的PD-L1单抗。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1.88元、2.07元和2.29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9.82倍、18.03倍和16.25倍。科伦药业是我国输液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同时向创新药企业转型,新批药物持续放量,子公司科伦博泰整体研发进展顺利,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药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政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中航证券有限公司
    4页
    2025-06-04
  • 化工行业周报:本周盐酸、草甘膦、二氯甲烷等产品涨幅居前

    化工行业周报:本周盐酸、草甘膦、二氯甲烷等产品涨幅居前

    化学制品
      化工周观点:   市场交易活跃,成长股迎来较佳配置时机。重点推荐民生化工24年以来一直推荐的民生化工“五虎”:圣泉集团、国瓷材料、国光股份、安利股份、聚合顺。建议关注惠城环保、宇新股份、华恒生物、瑞联新材等。   磷肥需求保持平稳,磷矿价格高景气延续。2024年以来磷肥需求保持稳定增长,整体价格保持高位运行。考虑磷矿行业准入壁垒提升叠加新磷矿投产后爬产周期大概1-2年,磷矿供给大量释放的时间点或将晚于2026年,目前磷矿供需紧平衡的格局或将延续,磷矿石价格有望维持高景气,建议关注具备“采、选、加”一体化优势的大型磷化工企业:云天化、兴发集团、川恒股份、川发龙蟒等。   建议关注底部开工率明显提升的周期子行业:聚碳酸酯:PC在2018-2024年迎来行业扩产高峰,国内产能从2018年的87.5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381.0万吨,2019-2022年行业开工率在50%-60%低位徘徊。展望2025-2029年周期,国内PC产能扩产速度较过去大幅放缓,供需格局有望逐步改善。有机硅:   供需平衡表修复在路上,DMC盈利能力开始改善。2021-2024年有机硅行业迎来了投产高峰期,产能从2021年的187.5万吨,快速扩张到2024年的344.0万吨,复合增速达到22.4%,2024年产能利用率整体维持在65%-80%区间波动,当前新增产能十分有限,未来供给竞争格局有望逐步改善。从需求侧看,新能源汽车、光伏、电子电器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带动有机硅内需维持10-20%的中高速增长,低成本优势下出口量呈现出30%以上的增速。展望2025年,国内供给新增较少,在内需+出口持续高增速下,有机硅DMC供需平衡表有望持续修复。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油及天然气价格大幅波动、环保和生产安全等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4页
    2025-06-04
  • 太平洋医药日报:Kymera口服降解剂KT-621一期临床成功成功成功

    太平洋医药日报:Kymera口服降解剂KT-621一期临床成功成功成功

  • 高盛英国今日:欧洲确信名单 股息金融股 阿斯利康 金融会议手册 宏观 全球 公司访问:欧洲确信名单-董事版:2025年6月更新

    高盛英国今日:欧洲确信名单 股息金融股 阿斯利康 金融会议手册 宏观 全球 公司访问:欧洲确信名单-董事版:2025年6月更新

  • 第一三共(4568):日本医疗保健:制药业: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会议:第一三共的Enhertu Datroway取得稳健进展

    第一三共(4568):日本医疗保健:制药业: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会议:第一三共的Enhertu Datroway取得稳健进展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