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8196)

  • 医药行业周报:关注资源型品种的抗风险溢价

    医药行业周报:关注资源型品种的抗风险溢价

    化学制药
      1. 资源型品种更能应对不确定性   原料来源、 进口限制和审批特殊, 血液制品、 含天然牛黄、 麝香的中药、 中药独家品种等属于资源型品种, 目前医药行业出口面临中美贸易冲突的风险, 内销面临集采降价等风险, 而资源型品种偏向国内自费市场, 企业掌握价格主动权, 更能抵御政策等不确定风险。 从竞争模式来看, 资源型品种的核心是对上游资源供给的持续耕耘和对下游需求的稳步培育, 企业经营策略更为理性, 业绩也更趋稳定。 资源型企业也拥有更好的经营现金现金流, 为带来持续累积的现金储备, 也具备更好的分红基础。    2. GLP-1需求快速增长,产能缺口为国内企业提供机遇   2024年5月21日, 礼来的替尔泊肽注射液获NMPA批准上市, 诺和诺德也发布了司美格鲁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病患者发生重大肾脏疾病事件、 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风险的临床数据结果, GLP-1的全球终端需求在持续增长, 根据诺和诺德财报, 2023年GLP-1产品销售额为1467.55亿丹麦克朗, 约合238.53亿美元, 其中, GLP-1类糖尿病产品收入约为1231.32亿丹麦克朗( 约合178亿美元) , 同比增长48%;肥胖护理产品收入约为416.32亿丹麦克朗( 约合60.53亿美元) , 同比增长147%。 礼来的替尔泊肽销售额也达到51.63亿美元, 2024年Q1诺和诺德与礼来的GLP-1的均保持高速增长。 礼来和诺德诺德均增加了GLP-1产能的建设投入, 但是多肽类原料药的产能建设周期较长, 目前司美格鲁肽仍在美国的短缺药物目录中, 为中国原料药出口提供了机遇。 国产GLP-1创新药研发方面, 已陆续进入临床数据读出阶段, 对比已上市的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 国产GLP-1的早期临床数据在减重降糖给药次数展现更强的优势, 未来海外授权值得期待。   临床进度方面, 众生药业发布新药RAY1225的I期临床减重效果数据, 肥胖受试者( 12mg组) , 6周体重较基线平均下降7.90%, 而安慰剂组仅下降0.37%。 博瑞医药预计将公布Ⅱ 期临床数据, 降糖和减重效果均值期待。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3页
    2024-05-27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ASCO精彩纷呈;积极关注国产重点品种亚组数据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ASCO精彩纷呈;积极关注国产重点品种亚组数据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积极关注 Q2,加大医药配置。本周沪深 300 下跌 2.1%,医药生物下跌 3.7%,处于 31个一级子行业第 19 位,本周医药商业、中药、医疗器械、化学制药、医疗服务、生物制品分别下滑 2.7%、3.1%、3.2%、3.9%、4.6%、4.6%。本周受市场整体调整,以及医药行业事件扰动,板块继续表现调整。当前处于业绩真空期,短期热点消退,医药板块相对疲软。但我们认为当前医药持仓仍处低位,且环比明显下滑。在去年疫情放开、院内恢复、海外出口等高基数影响下,2024Q1 预计成为全年业绩最低点,Q2 开始迎来逐季向好趋势。随着国内市场政策环境持续优化,入院工作逐步开展;全球库存影响消除,地缘政治预期平稳,医药板块基本面有望逐季向好,下半年预计出现明显拐点。结合当下仓位、基本面等情况,建议积极加配医药。5 月我们继续重点看好特色原料药、创新药/仿制药、中药三个板块,同时建议在业绩真空期积极参与相关热点主题投资机会,如 GLP-1 多肽产业链、合成生物学、AI 制药等。   ASCO 2024 摘要陆续公告,积极关注国产重点品种亚组数据。5 月 24 日,ASCO 2024摘要基本公告完毕,多家重点公司入选研究读出了亮眼的数据,其中亚组分析尤有突破乐普生物 MRG004A (TF-ADC): 1、高度经治胰腺癌,经 TF-ADC 单药治疗有响应,ORR=33.3%;2、当前剂量 2.0mg/kg,MTD 尚未达到,预计提升剂量疗效将有进一步提升;3、TF 阳性(50%,3+)患者 ORR=80%,提示疗效和 biomarker 高度相关。   科伦博泰 SKB264 治疗 wt-NSCLC 1L 疗效刷新新纪录:1、Q3W 方案 mPFS=15.4m,Q2W 更长;2、疗效数据和 PD-L1 TPS 评分相关性不显著相关,TPS<1%亚组仍提示好的疗效信号。治疗 TNBC 多线经治病人,SKB264 vs 医生选择的化疗:1、PFS,OS双重显著获益,PFS HR=0.31;OS HR=0.53;2、mPFS 与同类(Trodelvy)相近,达5.7m   百奥泰 BAT8006(叶酸受体α ADC):治疗末线卵巢癌叶酸受体α低表达以上及全人群相较历史读出数据 ORR 稳定(全人群 41.7%(15/36),叶酸受体α TPS>50%亚组 44%(11/25)),由于末线卵巢癌严重缺药(除叶酸受体α高表达(TPS>75%)患者有同类品种 Elahere 作为已上市的治疗选择),BAT8006 若能够获批上市则对应迫切的临床治疗需求,期待近期 PFS 及分剂量组的数据读出、II 期临床研究的推进。   荣昌生物 RC88(MSLN-ADC):治疗多线重度经治(含贝伐、铂、PARPi)卵巢癌,RC88 显示有效信号,ORR=37.2%,较同类提升一倍以上。   迈威生物 9MW2821(Nectin-4 ADC):治疗尿路上皮癌,截至 2024 年 1 月 15 日,37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 ORR 和 DCR 分别为 62.2% 和 91.9%, mPFS 为 8.8 个月,mOS 为 14.2 个月,ORR 及 DCR 保持稳定,随着 mPFS 的成熟,数据相对截至2023 年 12 月 5 日时明显延长。   康方生物 AK112(PD-1/CTLA4 双抗)治疗 TKI 经治 EGFRmt 后线 nsq-NSCLC 首个 3期数据读出,大样本下验证长期获益:mPFS=7.1m,HR=0.46, 其中三代 EGFR TKI 经治、脑转移亚组 mPFS 均有延长,分别 HR=0.48、HR=0.4信达生物 IBI363(PD1×IL2 双抗):在 3L 标准疗法经治的 mCRC 上有一定程度响应,其中大部分患者 IO 不敏感(MSS/pMMR);其中 PD-L1>1%亚组 ORR=30%中国生物制药 FS222(PDL1×CD137 双抗)读出疗效强信号:PD1 经治黑色素瘤ORR=60%   投资建议:国产创新药在全球范围内取得同类最佳获针对特定适应症取得突破的趋势在国际权威会议进一步确认,建议关注:中国生物制药、迈威生物、科伦博泰、康方生物、乐普生物、荣昌生物、百奥泰等。   重点推荐个股表现:5 月重点推荐:同和药业、三生国健、荣昌生物、九强生物、仙琚制药、诺泰生物、九典制药、益丰药房、东阿阿胶、联邦制药。中泰医药重点推荐本月平均下跌 2.22%,跑赢医药行业 1.1%;本周平均下跌 3.7%,跑赢医药行业 0.04%。    一周市场动态:对 2024 年初到目前的医药板块进行分析,医药板块收益率-12.8%,同期沪深 300 收益率 5.0%,医药板块跑输沪深 300 收益率 17.7%。本周沪深 300 下滑2.1%,医药生物下滑 3.7%,处于 31 个一级子行业第 19 位,本周医药商业、中药、医疗器械、化学制药、医疗服务、生物制品分别下滑 2.7%、3.1%、3.2%、3.9%、4.6%、4.6%。以 2024 年盈利预测估值来计算,目前医药板块估值 21.4 倍 PE,全部 A 股(扣除金融板块)市盈率大约为 16.4 倍 PE,医药板块相对全部 A 股(扣除金融板块)的溢价率为 30.4%。以 TTM 估值法计算,目前医药板块估值 26.4 倍 PE,低于历史平均水平(35.6 倍 PE),相对全部 A 股(扣除金融板块)的溢价率为 35.3%。   风险提示:政策扰动风险、药品质量问题、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页
    2024-05-27
  • 2024年中国物理治疗设备前景发展报告:老龄化驱动,智能化家庭化趋势成市场新引擎(摘要版)

    2024年中国物理治疗设备前景发展报告:老龄化驱动,智能化家庭化趋势成市场新引擎(摘要版)

    医疗服务
      观点摘要   物理治疗设备为利用物理因子(如光、热、冷、水、机械等)进行治疗、预防和康复的医疗设备,主要分为电疗设备、温热(冷)治疗设备、光治疗设备、力疗设备、磁疗设备、超声治疗设备、高频治疗设备和其他物理治疗设备。   物理治疗设备市场发展迅速,国产化率较高,市场呈现季节性变化和整体增长趋势。下游消费群体人数广泛且持续增加,老龄化趋势明显,为市场增长提供动力。物理治疗设备行业呈现智能化、家庭化、小型化趋势,满足不同需求。   本文主要关注中国物理治疗设备行业的发展历程、产业链情况及政策规范,分析中国物理治疗设备行业当下环境的影响因素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市场集中度低,国产化率高,季节性增长趋势明显   物理治疗设备中游市场集中度较低,参与者众多,竞争激烈;本土企业较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整体国产化率较高,但高端市场仍有部分海外企业占据。此外,物理治疗设备招投标市场呈现季节性变化,在第四季度达到巅峰,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市场稳步扩张。未来物理治疗设备招投标市场将持续季节性的波动趋势,并且招投标数量在短期内将继续增长趋势。   消费群体人数增加,消费意识同步增强   物理治疗设备下游消费者包括老年人、术后患者、儿童、残疾人、慢性病患者、孕产妇、医美人群等群体。中国老龄化趋势明显,下游需求人数增加。此外,中国居民健康消费意识加强,也促进物理治疗设备行业的发展。   智能化、家庭化、小型化趋势增强   物联网时代的来临将促进医疗器械行业的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除医疗机构外,家庭场景和室外场景要求设备小体积和便携性的特性,而同时也要求相应的远程通讯、数据处理等智能化功能。在医疗器械行业的整体趋势下,中国物理治疗设备行业随之变化,家用设备逐渐成为营收重心,而智能功能也逐渐成为研发重心。
    头豹研究院
    9页
    2024-05-27
  • 基础化工行业双周报:央行三箭齐发,地产政策发力

    基础化工行业双周报:央行三箭齐发,地产政策发力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截至2024年05月24日,中信基础化工行业近两周下跌4.67%,跑输沪深300指数2.9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行业中排名第25。具体到中信基础化工行业的三级子行业,从最近两周表现来看,涨跌幅前五的板块依次是其他塑料制品(2.17%)、粘胶(1.68%)、复合肥(0.51%)、有机硅(0.1%)、氨纶(0.00%),涨跌幅排名后五位的板块依次是轮胎(-9.10%)、无机盐(-9.04%)、氟化工(-7.91%)、锂电化学品(-7.82%)、氯碱(-7.55%)。   化工产品涨跌幅:重点监控的化工产品中,最近一周价格涨幅前五的产品是TMA(+11.11%)、制冷剂R22(+9.43%)、苯胺(+6.10%)、PVC(+5.88%)、新戊二醇(+5.34%),价格跌幅前五的产品是制冷剂R125(-10.00%)、甲酸(-7.69%)、合成氨(-5.12%)、丙酮(-4.21%)、丙烯酸(-4.10%)。   基础化工行业周观点:上周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取消全国层面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且全国层面的首套房贷最低首付比例从20%降至15%,二套房贷最低首付比例从30%降至25%。受政策刺激,首周部分高线城市的新房销售和二手房成交面积均环比明显提升。我们认为,随着房地产刺激政策发力,市场信心有望得到提振,助力地产销售修复,建议关注地产链化工品聚氨酯,个股关注万华化学(600309)。   制冷剂方面,进入2024年,受市场供应偏紧、配额政策落地、库存去化、下游需求向好等因素的影响,三代制冷剂主要品种价格上涨。我们看好三代制冷剂进入冻结期后,供给受限且行业集中度高带来的盈利提升机会,建议关注三美股份(603379)和巨化股份(600160)。涤纶长丝方面,近年来涤纶长丝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行业头部企业,行业竞争格局逐步改善。短期来看,荣盛石化、恒逸石化的聚酯长丝装置相继停车改造,涉及产能合计约160万吨;同时,根据CCF和百川盈孚的消息,桐乡及江苏主流大厂计划于5月13日开始进行联合减产,幅度约在10%左右,供给端持续收缩预期升温。后续来看,我们预   计2024年涤纶长丝新增产能将下降,同时美国去库顺利利好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预计涤纶长丝景气度有望维持,建议关注新凤鸣(603225)和桐昆股份(601233)。麦芽酚方面,4月以来,甲基麦芽酚、乙基麦芽酚价格分别上涨58%和32%,行业盈利改善。根据百川盈孚消息,目前麦芽酚行业平均开工率在45%左右,供给减产持续。麦芽酚行业集中度较高,金禾实业(002597)产能占比超40%,建议重点关注。   风险提示:能源价格剧烈波动导致化工产品价差收窄风险;宏观经济波动导致化工产品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部分化工产品新增产能过快释放导致供需格局恶化风险;部分化工品出口不及预期风险。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页
    2024-05-27
  • 医药行业周报:积极把握医药回调良机

    医药行业周报:积极把握医药回调良机

    中药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下跌3.74%,跑输沪深300指数1.66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0。2024年初以来至今,医药行业下跌12.78%,跑输沪深300指数17.75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8。本周医药行业估值水平(PE-TTM)为26倍,相对全部A股溢价率为85.44%(-8.76pp),相对剔除银行后全部A股溢价率为36.93%(-3.69pp),相对沪深300溢价率为127.63%(-16.08pp)。本周相对表现最好的是中药Ⅲ,下跌3.1%。   骨科关节国采续标各企业报价价差较小,基本贴近规则二复活价。初次集采中标价较低企业续标中标价有所提升,如爱康医疗,髋膝关节中标价提价幅度约10-15%。膝关节采购需求量提升,国产企业采购量有望提升。从年度采购需求量看,髋关节合计为28.6万套,与初次集采32.5万套相比有所下降,膝关节为29.6万套,与初次集采25万套相比增长明显。其中国产企业占比提升,在陶对陶髋关节中,正天医疗占比22%,爱康医疗占比14%,春立医疗占比11%。陶对聚髋关节中,爱康医疗占比14%,春立医疗占比13%。膝关节中,正天医疗占比16%,爱康医疗占比16%(相较于初次集采首年需求量增加40%)。本次续标国产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除此以外,本周上海市医保局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健康部门印发《关于将部分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工伤保险支付范围的通知》,将“取卵术”等12个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自2024年6月1日起执行。此前,北京、甘肃、内蒙古、新疆、山东、江西陆续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6月起,成都市全面提高生育医疗报销待遇。此前,两会专家也有提案,有序放开卵子库服务范畴限制,包括卫健委也曾组织征求专家关于放开单身女性冻卵的意见。从政策上利好政策不断,有利于大幅降低患者接受辅助生殖服务的成本,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辅助生殖的渗透率。   重申2024年年度策略,在海外宏观降息预期下,叠加政策、估值、基本面三个维度,我们判断,医药板块仍有结构性机会。1)创新+出海仍是我们延续看好的思路。2)医疗反腐后,关注院内医疗刚性需求。3)正值年报密集披露期,关注“低估值+业绩反转”个股。此外,我们判断,今年减肥药和AI医疗仍有主题投资性机会。   推荐组合:马应龙(600993)、亿帆医药(002019)、三诺生物(300298)、新产业(300832)、上海莱士(002252)、上海医药(601607)、太极集团(600129)。   稳健组合:恒瑞医药(600276)、迈瑞医疗(300760)、华润三九(000999)、云南白药(000538)、华东医药(000963)、恩华药业(002262)、长春高新(000661)。   科创板组合:普门科技(688389)、首药控股-U(688197)、泽璟制药-U(688266)、赛诺医疗(688108)、澳华内镜(688212)。   港股组合:和黄医药(0013)、爱康医疗(1789)、康方生物(9926)、科伦博泰生物-B(6990)、康诺亚-B(2162)、信达生物(1801)、先声药业(2096)。   风险提示:医药行业政策风险超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5页
    2024-05-27
  • 稀缺新兴市场出海平台,2024Q1实现扭亏为盈

    稀缺新兴市场出海平台,2024Q1实现扭亏为盈

    个股研报
      科兴制药(688136)   经营质量提升,2024Q1实现扭亏为盈   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和2024年第一季度季报。2023年,实现12.59亿收入,同比减少4.32%;实现归母净利润-1.9亿,同比增亏110.74%;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3.61亿收入,同比增长11.79%,实现归母净利润0.12亿元,同比增长241.49%。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扭亏为盈,经营质量提升。   股权激励计划设立海外销售收入考核目标,24-25年有望连续高增长按照考核计划,2024年海外收入目标为2.08-2.77亿,同比增长50-100%;2025年海外收入目标为4.15-6.92亿元,同比增长100%-150%。   本次激励计划考核年度为2024-2025年两个会计年度,每个会计年度考核一次。考核以公司2023年海外销售收入1.38亿元为业绩基数,对各考核年度的海外销售收入定比业绩基数的增长率或海外注册批件累计获得数量进行考核。若实际收入大于考核范围上限,则按100%比例归属;若实际收入在考核范围之内,则同时根据注册批件数量达成情况按100%或80%比例归属;若实际收入低于考核范围下限,则同时根据注册批件数量达成情况按50%或0%比例归属。我们认为该考核规则平衡了海外收入和注册进度,整体规则合理灵活。   本次股权激励对象为147人,占公司员工总人数的14.05%。包括: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骨干人员;董事会认为需要激励的其他人员。由于公司海外业务特性,激励包含部分外籍员工。   定位平台型出海公司,积极引入品种战略执行多年,累计引进13个品种2024年预计多款产品,包括白蛋白紫杉醇、英夫利昔单抗、贝伐珠单抗等将实现海外市场上市销售。其中公司生产线已符合欧盟GMP标准,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产品具备欧盟市场准入资格。   公司自2021年成功签约第一个引入品种白蛋白紫杉醇以来,已获得13款产品的海外权益,平台效应初现。公司目前布局了肿瘤、自免、降糖和肾病四大领域13款产品,具有产品群优势。公司拥有多款用于肿瘤治疗的品种,包括白蛋白紫杉醇、贝伐珠单抗、曲妥珠单抗、马来酸奈拉替尼、来那度胺、艾立布林;以及用于自免疾病治疗的阿达木单抗、英夫利西单抗;用于慢性肾病(CKD)的司维拉姆片和用于内分泌糖尿病的利拉鲁肽。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4至2026年收入为14.18、18.41、22.83亿元人民币;预计归母净利润为0.5、1.50、2.39亿元人民币。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物料供应不足、研发失败、行业监管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4-05-27
  • 2023年度和2024年一季度医药业绩总结和投资展望:低仓位、24Q1业绩增长和品类驱动医药行情

    2023年度和2024年一季度医药业绩总结和投资展望:低仓位、24Q1业绩增长和品类驱动医药行情

    化学制药
      核心观点:低仓位、24Q1业绩增长和品类驱动医药行情   医药生物板块业绩:23年收入维持稳定,24Q1业绩增长。2023年医药生物板块,营业总收入为25021亿元,同比增长1.01%,归母净利润为1637亿元,同比下降16.32%;2024年Q1,营业收入为6373亿元,同比减少0.16%,归母净利润为549亿元,同比增长9.99%。   基金持仓:2024Q1,全部公募基金对医药板块的持仓出现环比降低。从全公募基金重仓持股的医药二级行业仓位来看,医疗服务行业持仓下滑显著,化学制药、医药商业持仓较稳。2024Q1,全部公募基金重仓持股中,医药股持仓占比为10.97%,环比下降2.6个百分点。全公募基金重仓持股中,对医药生物行业的持仓占比于2020Q2出现最高位为18.23%,2024年一季度,全公募基金的医药仓位开始环比降低。2024Q1,全公募基金重仓持股的医药二级子行业的持仓占比为:医疗器械3.22%(环比-0.40pct)、化学制药3.05%(环比-0.01pct)、医疗服务1.79%(环比-1.44pct)、生物制品1.55%(环比-0.67pct)、中药1.00%(环比-0.07pct)、医药商业0.35%(环比-0.01pct)。   中药板块:政策支持+行业景气度提升趋势不改,投资关注度逐步提高。中药行情23年上半年得到充分演绎的情况下,即使三季度有所环比降低,但行业性整体机会仍旧被市场看好,不过风格和方向需要重新把握。年报一季报显示,在23年Q4和24年Q1高基数效应下,整体增速承压在所难免,但环比数据在改善。   医药流通和药店:摆脱影响,大连锁优势凸显。2023年&24Q1药店端恢复良好。但在行业大逻辑支撑下,疫情影响也会持续减弱,随之传统开店增长的行业本质会更加凸显。整体来看,2023年的内生增长逐步恢复,疫情因素逐步消化,叠加门诊统筹带来处方外流增量,政策上处方流转平台逐步完善,看好2024年后续药店板块。   医疗器械:板块业绩低点已过,做多窗口开启,设备耗材多点开花。2024Q1由于春节假期、反腐政策推进、集采政策切换、新冠疫情类需求波动、海外补库节奏波动等因素影响,设备板块、高值耗材、消费类器械业绩普遍增长乏力,但展望24Q2&24Q3,无论是同期基数水平,还是政策环境(如反腐、集采)向好,头部企业集中度提升、国产替代的趋势持续强化,渠道、品牌力加强,盈利水平恢复   医疗服务:具备优秀的经营管理能力与可复制的商业模式的公司在当下的宏观环境中更加有望保持稳定的增长。2023年,在疫情管控放开、内地与港澳通关等内外部环境的边际改善下,医疗服务线下诊疗业态逐步恢复,23年多家医疗服务标的表现亮眼。进入2024年,宏观经济环境整体延续疲软,叠加去年一季度的高基数,板块内部标的整体承压,利润端分化明显。DRGs控费的环境下医疗服务(医院)有望持续出清,拥有更强的经营管理能力的医院有望持续受益,持续提高渗透率及份额,并有望提升盈利能力。   血制品:十四五期间浆站批文的计划增加为行业发展提供动力,具备优质浆站和领先产能的标的有望持续受益。供给端看,血制品行业监管严格、进入壁垒高,2001年至今国家不再批准设立新的血制品企业,行业内竞争格局较为固定,采浆量与浆站数量、献浆员数量等因素密切相关,增长较为稳定;随着十四五政策进入最后一年,新批浆站进程有望加快。需求端看,2023年初,疫情管控的突然放开导致院内就诊需求激增,进而带来血制品领域的阶段性爆发,23Q4&24Q1呼吸道疾病又一轮爆发,季节性疾病或将演变为长期化常态化疾病,需求端或将再次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   创新药:多数公司23年消极因素集中出清,24Q1迎来拐点。经过药品第八批集采后,第九批集采落地标期长达4年,有助于药品价格长期稳定,以及2023年下半年医疗反腐,多数公司在2023年集中出清消极因素,24Q1如期或超预期迎来业绩或增速拐点。龙头企业逐渐走出创新增长逻辑;特色创新公司管线推进陆续进入验证、兑现期,自Q2密集开展的国际学术会议有望带动研发型公司的热度。   CXO:行业需求端有待回暖,供给端产能建设步伐放缓。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生物医药融资总额约70.41亿美元,同比下降约8.20%,投融资仍有所波动,静待回暖。供给端,截止2023年年底,CXO板块公司在建工程达156.13亿元,同比增长3%;固定资产达428亿元,同比增长24%。在建工程增速进一步放缓。   风险提示:集采和医保谈判降价幅度超预期;新产品放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全球地缘政治因素影响。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4页
    2024-05-27
  • 医药行业周报:基因泰克Vixarelimab在中国获批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医药行业周报:基因泰克Vixarelimab在中国获批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市场表现:   2024年5月23日,医药板块涨跌幅-1.57%,跑输沪深300指数0.41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12名。各医药子行业中,线下药店(+0.18%)、医疗设备(+0.07%)、血液制品(-0.20%)表现居前,医院(-2.84%)、其他生物制品(-2.61%)、医疗研发外包(-2.49%)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哈三联(+9.99%)、ST吉药(+8.20%)、康希诺(+5.93%);跌幅榜前3位为富士莱(-8.72%)、透景生命(-7.91%)、皓宸医疗(-7.29%)。   行业要闻:   近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罗氏旗下基因泰克申报的1类新药Vixarelimab注射液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根据公开资料,该药是一款潜在“first-in-class”阻断OSMRβ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目前在国际上处于2期临床阶段。   (来源:罗氏)   公司要闻:   甘李药业(603087):公司发布公告,近日收到墨西哥联邦卫生风险保护局COFEPRIS下发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预填充笔)的注册批件,本次药品注册批件的获批,表明甘李药业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获得在墨西哥进口和销售的批准。   九洲药业(603456):公司发布公告,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关于拉考沙胺的《化学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拉考沙胺属于第三代抗癫痫药物,主要适用于4岁及以上癫痫患者部分性发作的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   华润双鹤(600062):公司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华双鹤利民收到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间苯三酚注射液《药品注册证书》,该药用于治疗消化系统和胆道功能障碍引起的急性痉挛疼痛;急性痉挛性尿道、膀胱、肾绞痛;妇科痉挛性疼痛。   普利制药(300630):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安徽普利于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环磷酰胺化学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环磷酰胺属于烷化剂类细胞毒性药物,对多种肿瘤有抑制作用。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政策推进超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5-26
  • 重组蛋白主营业绩稳健,出海商业化平台价值加速兑现

    重组蛋白主营业绩稳健,出海商业化平台价值加速兑现

    个股研报
      科兴制药(688136)   投资要点   投资逻辑:优质出海平台:凭借20余年出海经验,对所有人口过亿和GDP排名前三十的新兴市场国家实现全覆盖,达成13项海外项目授权合作,有望陆续登陆海外上市,迎来第二增长曲线。   目标新兴市场国家,深耕海外商业化平台建设:需求方面,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快,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速快,且城镇化率有待提升,医药市场潜力大。未来五年,药品将发生由人口驱动的销量增长、以及追求价格更昂贵的产品组合的转变。供给方面,国家政策多次强调医药国际化竞争力,我国CDE总局目标达成国际GMP认证的多边互认,助力药企出海路程;伴随我国近年来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药品出口结构优化,由原料药转型高附加价值的西药制剂及生化药。公司把握时代机遇,前瞻性布局海外战略,已经覆盖40+个国家和地区,布局60+个国家,覆盖所有人口过亿和GDP排名前三十的新兴市场国家,覆盖人口数量超越中国,覆盖区域经济总量接近中国,海外商业化平台建设较为成熟。   达成13款产品合作,海外商业化平台价值兑现:公司拥有20年海外商业化经验,顺利达成13款产品海外商业合作,主要聚焦于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大类。针对乳腺癌治疗领域,公司已引进7款产品,从辅助治疗到晚期二线,覆盖了乳腺癌治疗全周期;在化疗药方面,公司已有白蛋白紫杉醇、艾立布林;靶向药方面,则有曲妥珠单抗、贝伐珠单抗、奈拉替尼;在内分泌方向上,则有覆盖更大市场的哌柏西利、奥拉帕利。其中,公司敏锐察觉白紫在欧洲需求上升的市场情况,且欧洲药企供应方产能受限带来机遇,加快公司白紫产线建设,并于2024年5月取得白紫产线的欧盟GMP认证,我们预计该品将于2024年正式进入欧盟销售,成为欧美成熟市场突破口。   原有业务构筑公司营收中流砥柱,贡献稳定现金流:公司原有业务包含四大拳头产品,各产品收入稳定,毛利率稳定维持较高水平,销量仍在增长,在各细分领域的市场份额领先。2023年,赛若金?国内短效注射用人干扰素的市场占有率多年保持排名第一;依普定?在国内人促红素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白特喜?在短效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市场排名第五;常乐康?长期在京东排行榜“腹泻用药榜”中排名前三。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合作产品中多款生物类似药及西药制剂已完成多个国家及地区GMP检测,我们预计该类产品将于2024年正式上市销售,因此,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14.8、17.8、23.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9、141.0、232.9百万元。考虑公司原有业务持续贡献稳定收入,且联盟集采影响已经出清,海外业务拥有20年海外经验助力商业化进展快速落地,叠加出海平台稀缺性,我们判断科兴制药成长潜力较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物料供应风险;海外商业化进度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医药政策不确定性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8页
    2024-05-26
  • 医药行业周报:赛诺菲Rilzabrutinib二期临床达主要终点

    医药行业周报:赛诺菲Rilzabrutinib二期临床达主要终点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市场表现:   2024年5月24日,医药板块涨跌幅-0.92%,跑赢沪深300指数0.19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16名。各医药子行业中,医药流通(+0.18%)、血液制品(+0.07%)、体外诊断(-0.20%)表现居前,疫苗(-2.23%)、医院(-1.71%)、线下药店(-1.43%)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圣达生物(+10.03%)、罗欣药业(+9.43%)、仟源医药(+7.86%);跌幅榜前3位为汉商集团(-8.38%)、江苏吴中(-6.23%)、哈三联(-5.62%)。   行业要闻:   5月24日,赛诺菲宣布其潜可逆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Rilzabrutinib在一项2期研究中展现积极结果。分析显示,试验达成主要终点,口服高剂量和低剂量的Rilzabrutinib皆可使中度至重度哮喘成年患者发生哮喘失控(LOAC)的事件数量减少,该试验结果支持Rilzabrutinib推进至3期试验以进行进一步的开发。Rilzabrutinib是一种口服、可逆、共价BTK抑制剂,有望成为多种免疫介导疾病的“first-in-class”或“best-in-class”治疗药物。   (来源:赛诺菲)   公司要闻:   东诚药业(002675):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烟台蓝纳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关于177Lu-LNC1010注射液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将于近期开展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瘤的临床试验。   百奥泰(688177):公司发布公告,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公司在研药品BAT6005联合BAT1308注射液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批准。   上海医药(601607):公司发布公告,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I040片《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将于近期开展抑郁症的临床试验。   珍宝岛(603567):公司发布公告,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药品注册证书》,经审查,本品符合药品注册的有关要求,批准注册。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政策推进超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5-26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