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8196)

  • CD73药物临床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报告

    CD73药物临床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报告

    类风湿性关节炎
    乳腺癌
    CD73
    CD73是一种细胞表面酶,可以将腺苷酸转化为腺苷,从而影响免疫细胞的活性。CD73靶点在治疗多种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CD73靶点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CD73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免疫系统的功能。目前已经有多种CD73靶向药物被开发出来,主要包括各种抗体药物,用于治疗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疾病。1. 抗体药物:- Oleclumab(欧乐珠单抗):是一种靶向CD73的抗体药物,可以抑制CD73酶的活性,已经进入临床试验,用于治疗多种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mupadolimab:是一种靶向CD73的抗体药物,可以抑制CD73酶的活性,已经进入临床试验,用于治疗多种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quemliclustat:是一种靶向CD73的抗体药物,可以抑制CD73酶的活性,已经进入临床试验,用于治疗多种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本报告旨在对CD73靶点研发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包括作用机制和发展历程、市场规模和空间预测、研发竞争格局、产业链分析、投融资分析以及发展趋势等内容,以帮助客户更好地了解CD73的研发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客户的研发布局提供有力的支持。
    摩熵咨询
    34页
    2024-06-12
  •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4年第12期总第110期:2024年医改重点任务发布 卫健委发文推动城市医疗资源下沉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4年第12期总第110期:2024年医改重点任务发布 卫健委发文推动城市医疗资源下沉

    生物制品
      行业回顾   本报告期医药生物行业指数跌幅为2.92%,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位居第11,跑输沪深300指数(-0.76%)。从子行业来看,仅血液制品上涨,涨幅为5.65%;线下药店、原料药跌幅居前,跌幅分别为8.47%、5.63%。   估值方面,截至2024年6月7日,医药生物行业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为25.86x(上期末为26.43x),估值下行,低于负一倍标准差。医药生物申万三级行业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前三的行业分别为诊断服务(53.94x)、医院(36.20x)、血液制品(35.16x),中位数为27.04x,医药流通(15.45x)估值最低。   本报告期,两市医药生物行业共有17家上市公司的股东净减持0.20亿元。其中,13家增持0.19亿元,4家减持0.39亿元。   重要行业资讯:   国务院办公厅:《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   国家卫健委:进一步健全机制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   Geron Corporation:全球首款端粒酶抑制剂“Imetelstat”获美国FDA批准上市   美日韩印欧盟成立“生物制药联盟”   GSK:法院继续审理停售药物“Zantac”相关诉讼,或将面临巨额索赔,股价一度跌近10%,市值蒸发80亿美元   投资建议:   2024年医改重点工作任务发布,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从三医联动进入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新阶段。反腐仍是全年重点工作之一,将持续推进全链条全要素全覆盖治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全面开展,但对于创新药和先进医疗技术将探索DRG/DIP除外支付。节前,美日韩、印度、欧盟的生物制药联盟成立的消息对市场短期情绪产生较大影响,我们认为当前地缘政治存在一定风险,但具有真正创新能力的公司将会脱颖而出,建议持续关注创新药板块具有真正创新能力及出海商业化能力的公司。   风险提示:   政策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市场风险加剧。
    长城国瑞证券有限公司
    22页
    2024-06-12
  • URAT1药物临床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报告

    URAT1药物临床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报告

    投融资
    URAT1
    痛风
    URAT1是尿酸转运蛋白1的缩写,是控制血液中尿酸水平的重要靶点。URAT1靶点在治疗痛风等尿酸相关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URAT1靶点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或调节尿酸转运蛋白1的活性,从而影响尿酸的转运和代谢。目前已经有多种URAT1靶向药物被开发出来,主要包括URAT1抑制剂,用于治疗痛风等疾病。1. URAT1抑制剂:URAT1抑制剂是目前痛风治疗的主要药物,能够抑制URAT1的活性,减少尿酸的重吸收和增加尿酸的排泄,从而降低血尿酸水平。常见的URAT1抑制剂包括非布司他(Febuxostat)、苯溴马隆(Benzbromarone)等,这些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中。本报告旨在对URAT1靶点研发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包括作用机制和发展历程、市场规模和空间预测、研发竞争格局、产业链分析、投融资分析以及发展趋势等内容,以帮助客户更好地了解URAT1的研发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客户的研发布局提供有力的支持。
    摩熵咨询
    70页
    2024-06-12
  • TROP2药物临床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报告

    TROP2药物临床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报告

    投融资
    乳腺癌
    TROP2
    TROP2是一种转移相关蛋白2的缩写,是一种表面分子,广泛表达于多种肿瘤细胞表面,是控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的重要靶点。TROP2靶点在治疗多种恶性肿瘤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TROP2靶点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或调节TROP2的活性,从而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目前已经有多种TROP2靶向药物被开发出来,主要包括单抗和ADC,用于治疗多种肿瘤疾病。1.单克隆抗体:针对TROP2的单克隆抗体可以阻断其信号传导,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生存。TROP2也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相应的TROP2靶向药物在治疗该疾病中显示出潜力。其他实体瘤:如头颈癌、子宫内膜癌等其他多种实体瘤中TROP2的表达同样高,研究显示TROP2靶向治疗在这些癌症中可能同样有效。2.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结合了针对TROP2的单克隆抗体与化疗药物,这些ADC可以特异性地将毒药送达至肿瘤细胞,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害。使用针对TROP2的ADC,如sacituzumab govitecan(Trodelvy),已被FDA批准用于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ROP2作为一个新兴的生物标记和治疗靶点,其相关的药物开发正在迅速推进。当前,不仅有多种ADC正在临床试验中评估,还有新型药物如双特异性抗体和CAR-T细胞疗法在探索中,这些疗法目标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副作用。本报告旨在对TROP2靶点研发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包括作用机制和发展历程、市场规模和空间预测、研发竞争格局、产业链分析、投融资分析以及发展趋势等内容,以帮助客户更好地了解TROP2的研发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客户的研发布局提供有力的支持。
    摩熵咨询
    56页
    2024-06-12
  • 医药生物行业2024年下半年投资策略:业绩承压,精选方向

    医药生物行业2024年下半年投资策略:业绩承压,精选方向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2024年上半年市场走势回顾。2024年1-5月份,SW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整体下跌13.60%,跌幅居申万一级行业第5位,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约17.94个百分点。SW医药生物行业三级全部细分板块均录得负收益,其中线下药店和医药流通板块跌幅较少,分别下跌1.14%和1.92%;疫苗和医疗研发外包板块跌幅居前,分别下跌33.33%和32.83%。截至2024年5月31日,SW医药生物行业整体PE(TTM,整体法)约37.58倍,较年初有所下降,相对沪深300整体PE倍数为3.23倍,目前估值处于行业近几年来相对低位区域。   政策展望。根据米内网数据显示,截至5月13日,符合申报资格企业数≥5家且尚未国采的化药共有144个,第十批国采的产品大概率将从这些品种中产生。从剂型分布看,注射剂仍为第十次集采的主力军,占比达到40%,口服常释剂型以约37%的占比位居第二,口服液体剂以约10%的占比排位第三。从治疗领域看,144个品种涵盖13个治疗大类,集中在消化系统及代谢药、神经系统药物、心脑血管系统药物、全身用抗感染药物、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等,涉及的品种数分别达21、20、20、20、16个,占比均超过10%。   维持对行业的超配评级。从Q1业绩表现来看,受医疗反腐影响,细分板块中,收入端仅线下药店、其他生物制品、化学制剂、其他医疗服务、医疗耗材、医院和医药流通同比有所上升,利润端仅化学制剂、其他生物制品、其他医疗服务和医疗耗材同比有所上升。随着医疗反腐影响边际减小,市场有望得到进一步规范发展,行业业绩有望回归增长。从政策展望来看,下半年第十批药品集采预计将要开展,经过此前多轮集采洗礼,市场对此预期已经较为充分,预计对市场的负面冲击有限。从行业整体估值上看,目前估值处于行业近几年来估值的相对低位。建议关注:研发投入逐年加大,在研管线逐渐进入收获期的创新药板块个股;有望受益于减肥药供不应求,深度参与全球减肥产业链的减肥药板块个股;掌握核心技术,在合成生物学领域优势显著的板块个股;有望受益于医疗新基建和国产替代的医疗器械板块个股。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产品降价,产品安全质量风险,政策风险,研发进度低于预期等。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6页
    2024-06-12
  • 日本老龄化下医药市场机遇

    日本老龄化下医药市场机遇

    医药商业
      东证医药股市值4,247亿美金,占总市值6.5%   截至2024/6/3,东证医药股市值共计4,247亿美金,约为A股的1/2。   A股总市值11.9万亿美金,医药8,477亿美金,占总市值的7.1%,略高于东证。日本医药股市值高度集中,大药企主导   中国医药股总市值是日本的2倍,因发展阶段、技术水平、国际竞争力、政策环境等因素,龙头集中度不高,但相比10年前已实现长足进步,如器械、CXO等。中国未来10年老龄化进展与日本90年代接近   老龄化进展将驱动医疗卫生需求增长。1994年日本进入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5%的中度老龄化社会,中国于2021年中度老龄化社会,近似对标日本90年代。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33页
    2024-06-12
  • 乌灵胶囊受益集采量增明显,百令系列开启新增长

    乌灵胶囊受益集采量增明显,百令系列开启新增长

    个股研报
      佐力药业(300181)   乌灵胶囊受益集采量增明显,二线品种加速贡献增量   乌灵胶囊是公司独家产品,治疗失眠、健忘、心理障碍等,作用机理明确,拥有医保甲类+基药身份,进入多个临床指南;基于以上优势,乌灵胶囊在城市和县级公立医院端市占率呈现持续提升趋势,2021年成为市占率第一,2022年城市、县级公立医院市占率分别达到14%、10%。   我们认为,乌灵胶囊在集采下迎来加速增长的发展机会(价格降幅21%,较为温和),一是通过更换大规格包装促进销量提升,从36粒/盒换为54粒/盒,较多科室医生习惯按盒数开具服用量,由此单盒粒数增加了50%,目前广东联盟6个省(自治区)、北京、江苏、福建、天津、重庆等已执行集采;二是销售人员在集采基础上根据当地医保和医院情况更换更大包装,例如北京乌灵胶囊采购规格近期采购基本以270粒/盒为主,进一步助力销量提升。利润方面,目前集采影响销量预计过半,更换大规格下对毛利率影响程度较小,且公司营销效率在集采下提升,销售费用率自2022Q3保持季度环比下降趋势二线品种加速贡献增量:灵泽片受益基药政策加速进院,近几年销售曲线增长明显,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前列腺用药(中成药)产品排名中,灵泽片由2020年的第13位提升至2023年上半年的第3位,2023年销售规模超过2亿元,我们认为其有望保持25%+增长灵莲花胶囊在2024年4月转化为OTC品种,前期主攻电商渠道打造品牌影响力。   百令片集采降价影响减弱,医保限制放宽后加快基层推广,百令胶囊有望在Q2末完成挂网   百令片于2022年4月进入广东联盟中成药集采,降价幅度39%,随着集采陆续执行,2023年百令片收入下滑21%,预计目前涉及集采的销量占比已超过70%,2023年百令片销量基本持平,2024Q1同比增长7.11%,已实现正向增长,同时自2024年1月起,百令片医保适应症范围放宽,有助于百令片向基层医疗机构下沉,开拓更多市场。此外,公司的百令胶囊于2023年12月29日拿到药品批件,为国内首个获批同名同方药,有望于2024Q2末完成挂网,贡献收入增量。   中药饮片保持较快增长,中药配方颗粒开启恢复性增长   公司近年来围绕“一体两翼”的战略目标,布局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业务,中药饮片收入自2021-2023年保持20%+收入增速,2023年收入规模达到4.6亿元,且2024Q1延续25%+的较快收入增速;中药配方颗粒业务方面,截至2024年4月中旬,公司已完成中药配方颗粒国标省标备案335个,随着国标省标备案的增加,2024Q1中药配方颗粒收入同比增长332.99%,呈现恢复增长态势。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25.03/30.69/37.2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0/6.91/8.86亿元,最新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20.70/15.87/12.38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集采下放量速度不及预期;精细化管理不及预期。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8页
    2024-06-12
  • 药康生物(688046):模式动物龙头,出海打开第二成长曲线

    药康生物(688046):模式动物龙头,出海打开第二成长曲线

  • 基金研究周报:机构情绪仍较低,ETF资金持续小幅净流入大金融、医药、TMT

    基金研究周报:机构情绪仍较低,ETF资金持续小幅净流入大金融、医药、TMT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合成生物学周报:凯赛生物与韩国3P公司签订合资协议,大肠杆菌高产聚酯单体改造取得进展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合成生物学周报:凯赛生物与韩国3P公司签订合资协议,大肠杆菌高产聚酯单体改造取得进展

    化学制品
      主要观点:   华安证券化工团队发表的《合成生物学周报》是一份面向一级市场、二级市场,汇总国内外合成生物学相关领域企业信息的行业周报。   目前生命科学基础前沿研究持续活跃,生物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并加速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为人类应对生命健康、气候变化、资源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重大挑战提供了崭新的解决方案。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生物经济万亿赛道呼之欲出。   合成生物学指数是华安证券研究所根据上市公司公告等汇总整理由58家业务涉及合成生物学及其相关技术应用的上市公司构成并以2020年10月6日为基准1000点,指数涵盖化工、医药、工业、食品、生物医药等多领域公司。本周(2024/06/03-2024/06/07)华安合成生物学指数上涨2.54个百分点至831.58。上证综指下跌1.15%,创业板指下跌1.33%,华安合成生物学指数跑赢上证综指3.69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3.87个百分点。   新格元于2024基因组学节发布两款AccuraSCOPE单细胞产品近日,2024年基因组学节(Festival of Genomics,FoG2024)于英国伦敦如期召开。作为单细胞技术创新领导者,新格元生物科技为本次会议带来两款单细胞产品:AccuraSCOPE?Single CellTranscriptome and Genome Library Kit和AccuraSCOPE?SingleCell Full-Length Transcriptome Library Kit。AccuraSCOPE?SingleCell Transcriptome and Genome Library Kit同时分析同一细胞内的基因组和转录组信息。这种方法可以进行深度单细胞基因组测序,扩增来自单个细胞的超低量DNA。这将有助于检测SNVs和染色体畸变,并支持研究者识别细胞群体中低频变异。使用专有的磁珠捕   1/17   获技术,它可以捕获每个细胞中5000-6000个基因的转录本,同时可以保持与现有方法相当的DNA文库质量。同一细胞内转录组和基因组的联合分析将使我们能够全面了解正常发育和疾病过程中细胞异质性的程度及其功能。该试剂盒的简化工作流让科学家可以在一天内完成多达384个单细胞mRNA和DNA文库的构建,显著降低时间和成本。(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安证券研究所)   2024第89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春季)博览会(CMEF)在上海举行   第89届CMEF将目光锁定在行业前沿领域,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深度挖掘远程医疗、精准医疗、AI+智慧医疗以及银发经济市场的潜力和机遇。深度聚焦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的深度融合,全力推动医疗行业的智能化、精准化发展。医学影像方面,AI辅助诊断系统通过深度学习技术实现病灶识别与定量分析;手术室智能机器人则利用AI算法精确导航,助力医生完成高难度微创手术。此外,智能导诊、移动医护等服务也将全面升级,为患者提供更为便捷、个性化的就医体验。第89届CMEF将全方位展示AI如何赋能医疗行业,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优化诊疗流程,实现个性化、精准化的医疗照护。(资料来源:CMEF,华安证券研究所)   擎科生物与博瑞泰达成战略合作   北京擎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擎科生物”)与博瑞泰(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瑞泰”)在擎科生物总部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梓熙生物总经理余大伍、博瑞泰总经理郑秀玉分别代表双方签约。擎科生物副总裁肖晓文、营销中心负责人韩晓刚、设备负责人谢文涛等;博瑞泰总监徐灿、总监马超,分别代表双方见证签约双方将秉承合作共赢、优势互补的理念,在前期良好的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双方在小核酸药物领域的业务协同,在特定靶点的RNA药物开发、定制化的化学修饰、大规模的化学合成、药物申报等方面深化合作,共拓市场,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为客户提供更高效、便捷、高性价比、高质量的小核酸药物解决方案。同时,双方探讨了病毒载体的包装、基因服务及科研转化模式,并将加深在病毒载体类产品业务领域的合作。(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安证券研究所)   Bota Bio恩和生物与Medichem开启商业合作,推进可持续药物原料生产   Bota Bio恩和生物与Medichem正式宣布开启商业开发合作,旨在降低API制造成本的同时,赋能可持续性发展。Bota Bio Medichem将共同推进两个高价值API项目。Bota负责开发新型酶,以高效催化和可持续化的生产方式,最大程度地降低生产过程中对昂贵试剂和中间体的需求。Medichem将在西班牙和马耳他的工厂负责API的研发、扩产、制造以及市场运营。(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安证券研究所)   凯赛生物与韩国3P.COM签订合资协议,致力于开发复合材料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赛生物”)与韩国3P.COM公司(以下简称“3P”)日前在上海签订设立合资公司的协议。合资公司将致力于开发热塑性生物基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应用,   2/17   包括氢气储存和运输、城市空中交通、风电叶片等领域。这一合作旨在推动新能源、交通运输等领域新材料的可持续性发展,为实现净零排放提供技术支持。(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安证券研究所)   金斯瑞生物科技正式加入“科学碳目标倡议”,以实际行动践行可持续发展承诺   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由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CDP)、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联合发起,旨在推动企业(包括金融机构)采取更加积极的碳减排行动和解决方案,提升企业在低碳经济转型中的竞争力。一直以来,金斯瑞致力于将创新科技应用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事业。根据《巴黎协定》提出的控制全球气温升幅在1.5℃以内的目标,金斯瑞将设定符合SBTi标准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并向SBTi提交认证。为实现减碳承诺,金斯瑞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首先,公司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其次,金斯瑞积极将可再生能源纳入能源结构,扩大可再生能源的使用。2024年,公司将部署光伏发电项目,并购买绿色电力,以降低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此外,金斯瑞还将推动员工和供应商开展减碳行动,减少整个价值链上的碳排放,共同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力量。(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安证券研究所)   风险提示   政策扰动;技术扩散;新技术突破;全球知识产权争端;全球贸易争端;碳排放趋严带来抢上产能风险;原材料大幅下跌风险;经济大幅下滑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4-06-12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