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券商报告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43)

    • 医药生物行业简评报告:《“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发布,行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期

      医药生物行业简评报告:《“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发布,行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期

      生物制品
        事件:国务院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中医药发展目标任务和重点措施。   多措并举,中医药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期。201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曾印发《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本次由国务院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规格明显提升,体现出高层对于中医药发展的重视。规划提出了中医药发展的主要任务,包括:(1)建设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2)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3)建设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4)建设高水平中医药传承保护与科技创新体系;(5)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6)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7)推动中医药文化繁荣发展;(8)加快中医药开放发展;(9)深化中医药领域改革;(10)强化中医药发展支撑保障。此外还提出了包括中药医疗机构数量、中医医院数等15项主要量化发展指标。我们认为随着规划的落地,社会公众对于中医药的认知和认可程度将得到提升,中医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健全,中医药特色人才建设加快推进,医疗机构和医师数量的提升将带动中医药诊疗需求的充分释放;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中药创新药有望成为行业发展的新动力。   建议持续关注中药行业优质公司,具体思路如下:(1)产品具有稀缺性和自主定价权,中长期有望保持量价齐升态势的品牌中药龙头,包括同仁堂、片仔癀;(2)销售体系健全,具备从理论研究、新药发现和转化、临床试验、循证医学证据积累等全方位中药创新药研发能力的处方中成药龙头和在细分领域具有差异化优势的公司,包括以岭药业、天士力、新天药业、康缘药业和昆药集团;(3)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结束,使用场景大幅拓展,需求得到释放,有望替代部分中药饮片的市场空间,看好原材料供应能力强、质量溯源体系建设完备、产能充足(在未来的集采中优势较大)和市场覆盖面广的的龙头企业,包括中国中药和华润三九;(4)品牌价值明显,主要销售渠道在零售终端,对医保支付依赖度低、政策风险小,自我诊疗需求释放驱动业绩平稳增长的OTC中成药企业,包括华润三九、羚锐制药和健民集团。   风险提示:中药集采降价幅度超预期;政策落地力度和速度低于预期。
      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03-31
    • 【首创医药行业周报】中药板块龙头公司性价比明显,具有较高配置价值

      【首创医药行业周报】中药板块龙头公司性价比明显,具有较高配置价值

      中药
        核心观点:中药板块龙头公司性价比明显,具有较高配置价值   医药周观点:中药板块龙头公司性价比明显,具有较高配置价值   在新冠疫情之中,中医药发挥了重大作用,近年来随着高层对中医药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各类支持中医药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特别是在2020-2021年,中医药行业利好政策密集出台,涉及到药品审评、临床使用、医保支付、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等诸多方面,中医药行业政策环境大幅度好转,行业有望迎来拐点。   建议关注中药行业优质公司,具体思路如下:(1)品牌中药龙头,包括同仁堂、片仔癀;(2)中药创新药龙头公司,以岭药业、天士力、新天药业和康缘药业;(3)配方颗粒龙头中国中药和华润三九;(4)品牌价值明显的OTC中成药企业,包括华润三九、羚锐制药和健民集团。从估值角度看,目前上述公司基本处于近5年估值中枢附近,安全边际充足,具有较高的配置价值。   市场回顾:上周生物医药板块上涨0.54%,周涨跌幅位居第8。今年以来,医药生物下跌12.05%,跑赢沪深300指数3.45个百分点,排全部SW一级行业第14位。   细分行业方面,全周医药生物多个细分板块出现反弹,医疗服务涨幅最大,上涨4.49%;医疗器械表现最弱,下跌3.16%。2022年以来,化学原料药和医药商业表现最优,年初至今分别为3.99%和0.08%;医疗服务是表现最弱的子行业,下跌16.88%。医疗服务(-16.88%)、生物制品(-14.27%)和化学制药(-12.79%)跑输医药生物(SW)行业指数。   个股表现来看,,上周涨幅排名前五的个股为:盘龙药业(61.08%)、华森制药(33.38%)、莱茵生物(32.64%)、亚太药业(31.32%)和精华制药(30.93%)。跌幅排名前五的个股为:北大医药(-16.21%)、海辰药业(-15.81%)、诺泰生物(-14.74%)、前沿生物-U(-14.64%)和万孚生物(-13.44%)。   估值:截至3月25日,医药生物(SW)全行业PE(TTM)31.96倍,PB(LF)3.89倍,仍处于近年来较低水平。   风险提示:医药政策风险;降价超预期;系统风险。
      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页
      2022-03-28
    • 【首创医药行业周报】政府工作报告谈医药:特效药研发、集采保供和医保补贴

      【首创医药行业周报】政府工作报告谈医药:特效药研发、集采保供和医保补贴

      医疗服务
        周观点: 政府工作报告谈医药:特效药研发、集采保供和医保补贴3 月 5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 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 涉及到的医药、医保和医疗相关重点工作如下。   医药: 继续做好疫苗接种之后, 新冠特效药研发提上重要位置;疫情防控强调精准防控,保持防控和生活秩序平衡。 鼓励创新方面进一步扩大研发费用 100%税前扣除适用企业范围。   医保:财政补贴继续提升:居民医保财政补贴人均连续三年提高 30 元( 3 年累计提高 90 元),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连续 2 年提高 5 元( 2 年累计提升 10 元)。 集采弱化价格表述,强调药品保供。   医疗: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支持社会办医政策不变;健康中国延续预防为主思想,提出加强罕见病用药保障;继续强调分级诊疗,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无变化。   其他: 三孩政策新增了 3 岁以下儿童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在养育环节降低负担。   今年重点看好新冠特效药产业链( 君实生物、拓新药业、 凯莱英、博腾股份、药明康德) 和辅助生殖产业链(丽珠医药、长春高新、 仙琚制药、 锦欣生殖)。   市场回顾: 本周生物医药板块呈现小幅上涨趋势, 上涨 0.18%,排全部 SW 一级行业第 10。今年以来,医药生物下跌 11.62%,跑输沪深300 指数 2.63 个百分点,排全部 SW 一级行业第 25 位。细分行业方面, 本周医药生物细分板块涨跌互现, 化学原料药上涨5.47%,医疗服务跌幅最大下跌 1.83%。今年以来, 化学原料药表现最优,年初至今下跌 0.63%;医疗服务是表现最弱的子行业,下跌 16.73%。中药( -11.97%)、 生物制品( -12.87%)、 医疗服务( -16.72%) 跑输医药生物( SW)行业指数。   个股表现方面, 上周涨幅排名前五的个股为:济民制药( 38.51%)、华东医药( 15.80%)、海思科( 14.08%)、通化金马( 13.19%)和利德曼( 13.09%)。跌幅排名前五的个股为:南微医学( -14.92%)、爱尔眼科( -13.12%)、我武生物( -11.87%)、欧普康视( -10.52%)和通策医疗( -10.43%)。   估值: 本周估值基本保持稳定,截止周五( 3 月 4 日),医药生物( SW)全行业 PE( TTM) 31.3 倍, PB( LF) 3.82 倍。   风险提示: 医药政策风险;降价超预期;系统风险。
      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2-03-08
    • 【首创医药行业周报】序贯免疫接种启动,新冠疫苗迎来新需求

      【首创医药行业周报】序贯免疫接种启动,新冠疫苗迎来新需求

      生物制品
        周观点:序贯免疫接种启动,新冠疫苗迎来新需求   2月1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发布会,宣布开始部署序贯加强免疫接种,标志着国内异源接种的开始。   近期国内周边国家以及香港地区疫情人数激增。从2022年开年以来,尤其是进入到2月份以后,香港、日本、韩国等亚洲地区和国家迎来最强的一波疫情冲击,国内内蒙、辽宁、广东、江苏等多地陆续出现本土疫情。   国内正式开启续贯接种,预计仍有较大加强针需求。目前序贯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有效证实并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预计国内仍有超过7亿剂加强针的接种需求。   突变株群出不穷,疫苗研发需要与时俱进。不管最终采取简略研发和审批流程(换不同毒株种子就行,不用各期临床),还是后续针对新冠的多价多联苗(不同变异毒株、新冠流感多联)研究,都将产生新的需求。   投资建议:针对序贯接种,我们更加看好沃森生物和康希诺;对突变株的研发,如果对突变株疫苗简略研发和审批流程,在速度方面,mRNA优于灭活优于亚单位和腺病毒载体,多联多价苗研发方面看好具有平台技术储备的智飞生物、沃森生物和康泰生物。   市场回顾:本周生物医药板块表现亮眼,上涨4.85%,排全部SW一级行业第3。今年以来,医药生物下跌13.25%,跑输沪深300指数7.40个百分点,排全部SW一级行业第28位。细分行业方面,本周医药生物细分板块全线上涨,医疗服务上涨12.59%,医疗商业涨幅最小上涨0.78%。今年以来,化学原料药表现最优,年初至今下跌7.79%;医疗服务是表现最弱的子行业,下跌18.52%。中药(-13.42%)、医疗服务(-18.52%)跑输医药生物(SW)行业指数。   个股表现方面,上周涨幅排名前五的个股为:翰宇药业(40.77%)、博腾股份(36.15%)、热景生物(28.58%)、仟源医药(23.93%)和康泰医学(23.61%)。跌幅排名前五的个股为:海翔药业(-12.57%)、海辰药业(-10.87%)、览海医疗(-8.90%)、国新健康(-7.51%)和健民集团(-5.48%)。   估值:本周估值呈现小幅上市趋势,截止周五(2月18日),医药生物(SW)全行业PE(TTM)30.8倍,PB(LF)3.77倍。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疫苗接种率不及预期;疫苗价格下降。
      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2-02-21
    • 医药生物行业事件点评:辉瑞新冠口服药国内获批,关注产业链及国产口服药投资机会

      医药生物行业事件点评:辉瑞新冠口服药国内获批,关注产业链及国产口服药投资机会

      生物制品
        核心观点   2月11日,国家药监局通过应急审评审批,附条件批准辉瑞新冠口服药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Paxlovid)进口注册。   点评:   Paxlovid疗效显著,近期在多个国家获批。临床研究表明,在症状发作后3天和5天内接受Paxlovid治疗的患者中,新冠患者的住院或死亡率分别降低了89%、88%,与安慰剂组相比病毒载量降低了10倍,同时体外数据显示Paxlovid对Omicron变异毒株有效。Paxlovid自去年12月22日在美国紧急获批后,五十多天内获得包括英国、德国、日本、新加坡、中国等约40个国家批准。此次于中国获批,也标志着中国有了严格意义上的第一个新冠口服特效药。   Paxlovid短期内面临产能压力,放量过程产业链有望产生巨大收益。辉瑞预计2022 Q1 Paxlovid产量为600万疗程,2022H1产量为3千万疗程,全年为1.2亿疗程(业绩指引220亿美金)。考虑到新冠的强传染性,随着获批国家的增多以及MPP协议的推进,产能压力将进一步增加。按药品生产成本15%-20%计算,对应今年相关产业链市场规模在33-44亿美金。国内小分子药物中间体、API、制剂等供应链体系稳定成熟,相关企业有望产生巨大收益。近期CDMO企业博腾(6.81亿美元)、凯莱英(4.81亿美元+27.2亿人民币)均披露获得大额订单,从金额、时间等细节我们推测均为辉瑞Paxlovid订单。随着产能的逐渐扩充和产品的交付,整个产业链上企业均有望获益。   国产新冠口服药突破在即,多条路线同步推进。考虑到辉瑞产能有限、定价较高(美国定价每个疗程530美元)以及供应链安全稳定等因素,我们认为国产新冠口服药仍将拥有巨大市场。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HIV逆转录抑制剂)有望于近期公布国内III期临床数据;君实生物的VV116(核苷类)目前进行国际多中心II/III期的临床研究,有望于年中完成入组,另一产品VV993(3CL蛋白酶抑制剂)在临床前阶段,后续有和VV116联用的潜力;此外,先声药业、众生药业、广生堂的3CL蛋白酶抑制剂均处于临床前阶段。   投资建议:Paxlovid产业链建议关注凯莱英、博腾股份、药明康德,国产新冠小分子建议关注君实生物、先声药业。   风险提示:国产新冠口服药研发失败;Paxlovid国内降价超预期;新冠病毒变异。
      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2-02-15
    • 【首创医药行业周报】医药至暗时刻下的思考:基本面、估值

      【首创医药行业周报】医药至暗时刻下的思考:基本面、估值

      生物制品
        周观点:医药至暗时刻下的思考:基本面、估值   2022年刚进入2月,医药生物(801150)行业指数开年以来跌幅较大,达到17.3%。   我们认为基本面并没有明显的改变。近年来,虽然国采、省际联采等控费控价政策扰动,但主要控的是期间不合理的费用,调的是不平衡的药品结构。从宏观总量看,医药卫生需求仍然是不断稳健增长的,国家卫生费用支出占GDP的比重并未随着控费下降,医疗医药需求仍然在快速增长轨道中。从微观上市公司经营情况上看,医药行业整体业绩并未受控费控价等政策影响,但部分细分行业增速放缓明显,符合医药需求总量上升趋势,调不合理药品结构。   我们认为目前估值已经具有相当吸引力。当前医药生物(801150)指数点位29倍左右,已经远低于十年长周期的波动中位数(38倍),接近历史波动极低值(24.2倍)。医药SW细分行业指数估值方面,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医药商业估值创下十年历史极低值。   基于基本面和估值水平判断,我们判断医药行业全面大幅杀跌时期已基本结束,但不排除部分行业如CXO行业仍然可能受海外因素影响短期继续弱势。   我们近期重点看好以下细分行业和公司:生物制品(天坛生物、康泰生物、智飞生物)、研究和试验发展(百普赛斯、诺唯赞)康复器械(翔宇医疗、伟思医疗)   市场回顾:本周生物医药板块持续回调,下跌2.73%,排全部SW一级行业第29。今年以来,医药生物下跌17.27%,跑输沪深300指数10.40个百分点,排全部SW一级行业第29位。   细分行业方面,本周医药生物细分板块除生物制品和医药商业外普遍下跌,生物制品上涨2.17%,医疗服务跌幅最大下跌11.10%。今年以来,医药商业表现最优,年初至今下跌10.04%;医疗服务是表现最弱的子行业,下跌27.63%。医疗服务(-27.63%)跑输医药生物(SW)行业指数。   个股表现方面,上周涨幅排名前五的个股为:*ST华塑(15.14%)、楚天科技(14.76%)、智飞生物(14.28%)、国际医学(12.87%)和新华医疗(10.51%)。跌幅排名前五的个股为:奥翔药业(-22.51%)、博腾股份(-21.17%)、药明康德(-20.73%)、凯莱英(-19.47%)和泰格医药(-14.21%)。   估值:本周估值呈现小幅下降趋势,截止周五(2月11日),医药生物(SW)全行业PE(TTM)29.3倍,PB(LF)3.58倍。   风险提示:医药政策风险;降价超预期;系统风险。
      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页
      2022-02-14
    • 【首创医药行业周报】海外新冠确诊人数快速飙升,我国新冠试剂盒将迎来出口高峰期

      【首创医药行业周报】海外新冠确诊人数快速飙升,我国新冠试剂盒将迎来出口高峰期

      生物制品
        周观点:海外新冠确诊人数快速飙升,我国新冠试剂盒将迎来出口高峰期   海外新冠确诊人数快速飙升,2022年1月14日全球单日确诊人数达到312万人,约为去年同期的4倍,目前欧美数据显示奥密克戎变种已成为主流毒株。确诊人数激增,新冠检测需求旺盛,海外的单日核酸检测能力无法完全满足现有的检测需求。抗原的家庭检测虽然在灵敏度上与核酸检测有差距,但具有快速、方便的优势,可作为核酸检测的有效补充,我们测算美国政府的快速检测试剂盒采购金额约为每月61亿美金。我国新冠试剂盒将迎来出口高峰期,具有核酸试剂、抗原试剂盒等出口能力的相关企业有望实现业绩爆发。   市场回顾:本周生物医药板块逆势回升,上涨2.41%,排全部SW一级行业第1。今年以来,医药生物下跌1.62%,跑赢沪深300指数2.7个百分点,排全部SW一级行业第9位。   细分行业方面,本周医药生物细分板块除化学制剂外全线上涨,化学制剂下跌0.87%,医疗器械涨幅最大上涨7.71%。今年以来,医疗器械表现最优,年初至今上涨2.76%;医疗服务是表现最弱的子行业,下跌8.74%。医疗服务(-8.74%)、化学原料药(-3.09%)跑输医药生物(SW)行业指数。   个股表现方面,上周涨幅排名前五的个股为:赛隆药业(61.12%)、亚太药业(60.90%)、海辰药业(58.08%)、热景生物(53.07%)和东方生物(50.23%)。跌幅排名前五的个股为:国新健康(-26.22%)、国际医学(-16.22%)、广誉远(-14.28%)、延安必康(-12.80%)和山东药玻(-10.66%)。   估值:本周估值呈现上升趋势,截止周五(1月14日),医药生物(SW)全行业PE(TTM)34.5倍,PB(LF)4.22倍。   风险提示:医药政策风险;降价超预期;系统风险。
      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2-01-18
    • 【首创医药行业周报】中药板块热度提升,关注品牌中药发展新机遇

      【首创医药行业周报】中药板块热度提升,关注品牌中药发展新机遇

      中药
        核心观点   医药周观点:中药板块热度提升,关注品牌中药发展新机遇近日,在政策支持、提价催化下,过去估值较低、品牌影响力强的中药企业受到重视。近两年,多项鼓励政策发布,中药行业迎来发展新机遇,中药企业经营有望实现边际改善。   中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初显成效。截至目前, 今年共计 11 款中药新药获批,数量为近 5 年来获批中药新药最多。同时,中成药集采落地相对温和。湖北 19 省中成药集采上周结果公示,共有 157 家企业、182个产品参与,其中 97 家企业、111 个产品中选,中选中成药品价格平均降幅 42.27%,降价相对较为温和。   品牌中成药,兼具药物属性和消费属性,自主型消费较强,定位于消费升级,基本不受医保降药价影响,相反近几年由于名贵中药材原料限制,提价明显。长期看好云南白药(000538)、片仔癀(600436)、中新药业(600329)、广誉远(600771)等。   市场回顾:上周生物医药板块上涨 0.53%,周涨跌幅位居第 10。今年以来, 医药生物下跌 8.62%,跑输沪深 300 指数 3.06 个百分点,排全部 SW 一级行业第 24 位。   细分行业方面,上周医药生物细分板块涨多跌少,中药涨幅最大,上涨 9.41%,医疗服务跌幅最大,下跌 5.7%。今年以来,化学原料药和中药表现最优,年初至今分别上涨 28.81%和 27.11%;化学制剂是表现最弱的子行业,下跌 23.49%。医药商业(-23.49%)、医药商业(-22.30%)、生物制品(-16.20%) 、医疗服务(-12.19%)和医疗器械(-10.10%)跑输医药生物(SW)行业指数。   个股表现来看, 上周涨幅排名前五的个股为:陇神戎发(91.53%)、龙津药业(36.89%)、九安医疗(35.06%)、新天药业(34.82%)和广生堂(27.85%)。跌幅排名前五的个股为: *ST 康美(-22.70%)、纳微科技(-13.65%)、漱玉平民(-13.48%)、昊海生科(-10.73%)和康龙化成(-10.50%)。   估值:估值呈现小幅上升趋势,截止周五(12 月 24 日),医药生物(SW)全行业 PE(TTM)33.80 倍,PB(LF)4.16 倍   风险提示:医药政策风险;降价超预期;系统风险。
      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9页
      2021-12-28
    • 塑料行业简评报告:可降解塑料进入业绩兑现期,关注产能率先释放公司卡位黄金赛道投资机会

      塑料行业简评报告:可降解塑料进入业绩兑现期,关注产能率先释放公司卡位黄金赛道投资机会

      化工行业
        事件: 多家企业可降解塑料产能预计下半年陆续投产。   点评:   可降解塑料市场空间巨大。 2020 年全球塑料产量将近 4 亿吨, 其中可降解塑料全球产量仅为 117.4 万吨, 仅占全部塑料产能的 0.3%,替代市场空间巨大。 受益于各国“限塑”生效时间影响,全球可降解塑料的需求有望在 2020-2025 年出现大幅度的上升。   PLA、 PBAT 是生物基和石油基前景最为广阔的可降解塑料代表。 从可降解塑料产品种类来看, PLA 和 PBS/ PBAT 是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生物降解材料, PLA(聚乳酸)为从植物提取淀粉,经生物发酵制得乳酸,最后经过化学合成制备; PBAT 则是以原油/煤为原料,经酯化—缩聚反应进行工业化制备。二者由于良好的可降解性以及经济性,成为前景最为广阔的可降解材料代表。   我国可降解塑料应用场景广泛,典型蓝海市场。 快递包装、一次性餐具、超市购物袋以及农用地膜是当前我国可降解塑料主要应用场景,按照我们测算,到 2025 年其对应可降解塑料市场空间分别为 150 万吨、 100 万吨、 70 万吨以及 60 万吨,目前国内可降解塑料有效产能合计仅约 25 万吨,缺口巨大,是典型蓝海市场。   丙交酯等核心原材料技术实现突破,打破进口依赖。丙交酯是 PLA聚合过程重要中间体,即乳酸单体经脱水环化生成丙交酯,进而聚合生成聚乳酸。 美国 NatureWorks 是全球最大的 PLA 生产企业,年产能达 18 万吨。 而我国 PLA 企业生产过程中对丙交酯存在进口依赖, 随着我国海正生物、 金丹科技、丰原集团等企业在生物发酵领域技术不断积累突破并成功生产出合格丙交酯原料, 有望彻底打破进口依赖。   多家企业可降解塑料产能将于下半年投产,进入业绩兑现期。 根据公司公告, 金发科技 6 万吨/年 PBAT 产能、 3 万吨/年 PLA 产能预计下半年投产; 金丹科技 1 万吨/年丙交酯项目也预计下半年投产,同时其投资的 6 万吨 PBAT 产能项目将于 2022 年 9 月投产; 瑞丰高材目前有 12 万吨在建 PBAT 项目,分为两期, 其中一期项目将于今年三季度建成投产。   关注相关公司卡位黄金赛道贯穿全年投资机会。 建议关注金发科技、金丹科技、彤程新材、瑞丰高材等相关公司产能率先释放,享受景气高位, 卡位黄金赛道, 贯穿全年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 需求不达预期, 项目进度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
      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1-06-28
    • 化工行业周报:布油重回70美金,关注Q2景气持续品种

      化工行业周报:布油重回70美金,关注Q2景气持续品种

      化工行业
        核心观点   本周市场走势:过去一周,沪深 300 指数跌幅为-0.73%,化工指数涨幅为 2.80% 。 化工行业涨幅靠前的子板块有: 氟化工及制冷剂(17.45%),维伦(10.31%),氮肥(9.75%)   本周价格走势:过去一周涨幅靠前的产品:国际尿素(11.18%),国际燃料油(8.53%),PBT(7.49%),尿素(湖北三宁)(7.14%),尿素(46%) (7.08%)。过去一周跌幅靠前的产品: 软泡聚醚(-15.98%),挂牌聚合 MDI(-13.41%),环氧丙烷(PO)(-13.41%),硬泡聚醚(-9.03%),国产维生素 D3(-8.70%)。   本周发布报告:彤程新材点评报告:本土光刻胶领头羊,布局可降解塑料双轮驱动。光刻胶行业点评报告:全球光刻胶供应紧张,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行业动态: 本周, 美国出行旺季提振燃料油需求,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周内前期,美国原油库存减少,同时强劲的美国经济数据带来提振,原油价格呈现上涨走势。周内后期,美国活跃石油钻井平台数量持续增加施压 WTI,不过全球需求反弹的预期盖过了对制裁解除后伊朗增加供应的担忧,同时美国正式进入夏季需求高峰,市场预期燃料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抵消了 OPEC+部长级会议上各产油国保持增产政策不变,原油价格持续上涨。截至当周,WTI 原油价格为 69.62 美元/桶,较上周末上涨 4.98%;布伦特原油价格为 71.89 美元/桶,较上周末上涨 3.25%。   本周国内尿素市场价格大幅拉涨,一周内主产区累计涨幅高达 80-240元/吨,高端价格已突破 2550 元/吨,向 2600 元/吨进发。截至目前,山东及两河出厂参考报价在 2470-2530 元/吨,成交价在 2460-2520 元/吨。本周尿素市场价格的“疯涨”原因主要有三:其一是国内外尿素市场价格齐涨,上轮印标因此中标量较少,而印度本身对于尿素缺口量较大,因此市场对印度下一轮招标持有良好预期;其二是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保持零库存,且待发量较大,限制接单,叠加近期部分尿素装置集中检修,供应量下滑,货源较为紧张;其三是当前国内市场需求尚可,尤其是新疆地区,正值需求旺季,南北疆地区企业涨价情绪高涨,单日涨幅在 100 元/吨左右。综合来看,预计短时市场依旧保持坚挺态势。   投资建议:周期方面,布油重回 70 美金,关注供需格局改善下 Q2 景气持续品种;成长方面,近期海外装置不可抗力导致光刻胶供应紧张,关注相关国产替代品种。此外建议关注可降解塑料贯穿全年投资机会。重点推荐鲁西化工、山东赫达、彤程新材、新和成、金发科技、硅宝科技、万华化学、华鲁恒升、赛轮轮胎、齐翔腾达等标的。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波动,需求不达预期,海外疫情反复
      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1-06-09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