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8)

    • 氢能源行业前景分析与洞察:借鉴欧洲经验打造低碳氢经济

      氢能源行业前景分析与洞察:借鉴欧洲经验打造低碳氢经济

      化工行业
        未来十年将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时期。根据《巴黎协定》设定的1.5 ℃温控和净零排放目标,截止2030年前,全球目前每年约12%的脱碳速度,需要提高五倍1方可实现。打造低碳氢经济可以加速能源行业转型,在整个节能减排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作用。   由于氢可以代替碳氢化合物,特别是在难以实现减排目标的场景和领域中得到应用,公众将氢视为通向未来绿色能源的钥匙:氢分子可用于储能,接收可再生能源产生的间歇性能流;在无法电气化或电气化成本效益不高的情况下,氢气可作燃料使用;在发电和需要高温的工业加工领域 (例如炼钢),氢气还可用作进料。   然而如何实现氢这种绿色能源的巨大潜力呢?尽管目前氢技术发展已较为成熟(燃料电池曾帮助人类首次登月),但整个氢行业和供应链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建立低碳氢经济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包括推动终端行业的应用、效仿天然气领域建立氢气全球贸易市场等,政府也需要通过强有力的监管体系提供支持,以实现低碳氢经济的目标。
      普华永道咨询(深圳)
      28页
      2021-05-19
    • 5G医疗保健应用:新无线标准如何串联后疫情医疗保健生态系统

      5G医疗保健应用:新无线标准如何串联后疫情医疗保健生态系统

      医疗行业
        摘要   在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中,武汉曾是疫情爆发的中心。形势最严峻之时,在武汉当地一家医院的病房里,可以看到12个机器人有条不紊地穿梭忙碌着。它们的主要任务是为患者测量体温、送餐以及为设施消毒。这些机器人不仅仅是自动化的先进代表,更是在挽救生命。重症患者可以获得迫切需要的关注,医护人员得以远离传染源,在更安全的地方工作。   医疗保健自动化是独特且引人注目的话题,人们在探究各种细节时,却容易忽视造就这一成果的技术突破,即下一代无线通讯技术——5G网络。倘若没有5G无与伦比的速度、可靠性及通讯质量,调动一群机器人来完成上述琐碎事务可以说是不可能的。   然而,更为重要的或许是这项创新暗示5G网络能够改变及完善医疗保健行业的所有重要环节。随着病毒蔓延,世界各地的医疗保健体系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一课题的意义在当下显得尤为重大。事实证明,5G技术的各种功能可以在医疗保健的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包括远程医疗、远程手术、传输大型医疗文件、追踪患者在医院的行踪、使用可穿戴式实时监测设备,以及持续为患者提供治疗信息和支持。简而言之,5G具有提供各种基本连接的潜力,能够为构建全新的健康生态系统奠定基础,并以准确、高效、便捷、经济的方式满足患者和供应方的大量需求
      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
      12页
      2020-11-19
    • 中国医疗健康服务行业并购活动回顾与展望2013-2020H1:疫情影响下的医疗健康服务投资-乘风破浪来,逆风而上去

      中国医疗健康服务行业并购活动回顾与展望2013-2020H1:疫情影响下的医疗健康服务投资-乘风破浪来,逆风而上去

      医疗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基于普华永道对2013年至2020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健康服务行业并购活动的分析,总结了该行业投资并购的总体趋势、细分板块的投资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展望。报告核心观点如下: 疫情影响下,医疗健康服务行业投资并购热情不减,但交易动态有所下滑。 短期内市场节奏受影响,但长期来看行业仍受市场看好。 投资热点回归医院板块,尤其专科医院,其他医疗服务板块如互联网医疗和养老也保持活跃。 大型整合类交易减少,平均交易规模下降,行业整合进一步加深。 战略投资者仍是并购活动的主力军,非医疗健康产业的投资者,如险资,也积极布局医疗健康产业。 未来,医疗健康服务生态体系的重构、数字化变革以及个性化、多元化将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投资将集中在具备成熟商业模式、拥有规模优势的优质标的,以及与智慧化医院建设、基层医疗机构赋能等相关的领域。 疫情影响下的行业投资并购现状 战略投资者主导行业并购,投资方向呈现多元化趋势 主要内容 1. 总体趋势概览 1.1 2020年上半年医疗健康服务行业并购投资规模及数量 2020年上半年,尽管疫情影响了谈判和尽调工作,但医疗健康服务行业投资并购热情不减。与去年同期相比,交易动态有所下滑,但总体投资规模和数量依然可观。报告提供了2013-2020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健康服务行业并购投资规模和数量的图表数据,并指出平均交易规模下降。 1.2 各板块交易趋势 报告分析了2013-2020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健康服务各主要板块(境内外医院、互联网医疗服务、其他医疗机构)的并购活动特点,并分别提供了交易规模和交易数量的图表数据。数据显示,境内医院,特别是专科医院,依然是投资热点;互联网医疗在疫情的推动下也受到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其他医疗机构中,养老服务业取代连锁体检业成为交易规模最大的板块。 1.3 重大交易事件 报告列举了2020年上半年医疗健康服务行业一些重大融资并购事件,包括标的公司、板块、交易金额和轮次等信息,并分析了这些事件对行业的影响。大型整合交易规模整体下降,资金主要向医院及养老机构聚集。 1.4 IPO事件 报告总结了2020年上半年两家中国医疗服务提供商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情况,并分析了民营医疗资源在下沉市场中的活力以及未来更多中国医疗企业在港股或A股上市的可能性。 1.5 投资者类型分析 报告分析了2013-2020年上半年医疗健康服务业并购交易的投资者类型,数据显示战略投资者仍是交易并购的主力军,累计贡献了60%的交易额。 1.6 战略投资者类型分析 报告进一步分析了战略投资者的行业分布,指出非医疗健康产业的投资者,例如互联网巨头和险资,逐渐加大对医疗健康产业的投资力度。 2. 细分板块重点解析 2.1 境内医院 报告详细分析了2013-2020年上半年境内医院投资及并购交易,分别从医院体制(公立和民营)和医院类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医疗管理集团)两个维度进行了数据分析。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社会资本投资境内医院依然处于调整期,公立医院并购交易热度下降;专科医院并购交易整体规模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资金向优质标的集中;专科医院投资呈现出从传统热门行业向高技术门槛行业转移的趋势,脑科、肿瘤、口腔及IVF领域受资本关注度较高。 2.2 互联网医疗 报告列举了2020年上半年互联网医疗重大融资并购事件,并分析了疫情对互联网医疗投资的影响。疫情助推了互联网医疗发展,使其受到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但大型交易规模与2019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 2.3 其他医疗服务机构 报告分析了其他医疗服务机构并购交易的行业分布,指出养老服务业取代连锁体检业成为交易规模最大的板块,并分析了其原因。投资呈现出向第三方深度专项检查检验转变的趋势。 3. 未来行业展望 3.1 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展望 报告展望了未来医疗健康服务行业的发展趋势,认为医疗健康服务生态体系的重构、数字化变革以及个性化、多元化将成为长期趋势。 3.2 未来行业投资趋势展望 报告预测了未来行业投资趋势,认为以国有资本办医为代表的投资人将加速冲刺,为地方企业医院赋能;具备成熟商业模式的医院标的将持续受到关注;与智慧化医院建设、基层医疗机构赋能、医疗新基建等相关的投资趋势或将显现;第三方检验机构、注重商业模式创新和品牌技术创新的其他医疗机构以及涉及远程医疗、处方药流转、疫情大数据监控的互联网医疗标的将受到青睐;未来互联网医疗行业或将出现大规模的并购整合。 总结 本报告通过对2013-2020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健康服务行业并购活动的全面分析,揭示了疫情影响下行业投资并购的现状、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尽管疫情短期内对市场节奏造成一定影响,但长期来看,医疗健康服务行业依然充满活力,并购活动将持续活跃。未来投资将更加注重优质标的的筛选,并向数字化、个性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报告中提供的图表数据和案例分析为投资者和行业参与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普华永道
      19页
      2020-08-24
    •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2019年上半年企业并购回顾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2019年上半年企业并购回顾

      医疗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总结了2019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并购活动,并分析了战略投资者、财务投资者以及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的情况。核心观点如下: 并购交易大幅下降: 2019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并购交易金额大幅下降89%,为近5年最低,仅为7.7亿美元。 投资者类型表现分化: 各类型投资者并购交易金额均大幅下降,创历史新低。但从交易数量上看,除海外并购外均有所增长,表明中小型并购仍有合理的活跃度。 战略投资者关注领域集中: 体外诊断、影像设备和耗材仍然是战略投资者的重点关注领域。 财务投资者趋于谨慎: 私募股权基金并购交易活动大幅下降,交易量和交易金额均显著下滑,风险基金依然保持活跃度。 海外并购降至冰点: 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活动大幅减少,仅有财务投资人进行海外并购活动,且交易目的地仍以发达国家经济体为主。 主要内容 概览 2019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并购活动交易金额下降89%至7.7亿美元,为近5年最低。 相较2018年下半年,2019年上半年各类投资者的并购交易金额均大幅下降,创历史新低,国内战略投资者和私募股权基金均未进行大型交易,海外并购降至冰点。 各类型投资者并购交易数量除海外并购外均有所增长,表明中小型并购仍有合理的活跃度。 战略投资者 战略投资者交易金额大幅下降: 国内投资者并购数量上升了 33%,但交易金额环比下降约 43%至6亿美金,为近5年最低,超过1亿美金的交易仅有3笔。 投资领域集中: 体外诊断、影像设备和耗材仍然是 2019年上半年的投资重点,实验仪器的批发等与医疗器械相关的其他领域的并购数量有所上升。除体外诊断和影像类别外,各类别的交易金额均有明显下降。 战略投资者并购案例: 列举了2019年上半年战略投资者并购案例,包括新华医疗收购威士达医疗、萍乡市汇丰投资增资江西星星科技、理邦仪器收购深圳理邦梅塞尔诊断等。 财务投资者 私募股权基金交易大幅下降: 2019年上半年私募股权基金并购交易活动与前期相比大幅下降,交易量下滑29%,交易金额下降至7,700万美金,降幅达 81%,考虑到经济和政治的不确定性,投资者的风格趋于谨慎,而卖方观望情绪浓厚;风险基金依然保持活跃度。 财务投资者并购案例: 列举了2019年上半年中国财务投资者并购案例,包括VisionMax Health Fund投资联医医疗科技、深创投/启迪创投投资北京力达康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大陆海外并购 海外并购活动低迷: 2019年上半年仅有财务投资人进行海外并购活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本期没有进行跨境交易。 并购目的地集中: 发达国家经济体依旧是海外并购的主要目的地。 海外并购案例: 列举了2019年上半年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案例,包括汇桥资本领投Pulmonx Corporation。 总结 2019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并购市场经历了显著的下滑,交易金额创下近五年来的新低。战略投资者在体外诊断、影像和耗材领域保持关注,但整体投资金额下降。财务投资者,尤其是私募股权基金,在并购方面表现谨慎,而风险投资基金则相对活跃。中国大陆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也大幅减少,且主要由财务投资者主导,并购目的地仍集中在发达国家。整体而言,2019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器械并购市场呈现出交易量下降、投资者趋于谨慎的态势。
      普华永道
      20页
      2019-10-12
    • 医疗器械行业:2018年企业并购回顾

      医疗器械行业:2018年企业并购回顾

      医疗行业
      中心思想 这份普华永道2019年4月发布的报告总结了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并购活动。报告核心观点如下: 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并购市场规模创历史新高 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并购交易总金额达到108.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主要驱动因素是几宗大型海外并购交易。 海外并购成为主要增长点,财务投资者持续活跃 海外并购交易金额增长显著,达到55亿美元,同比增长405%。财务投资者在交易数量上保持活跃,但交易金额略有下降。 主要内容 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并购市场概览 报告首先概述了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并购市场的整体情况。数据显示,2018年并购交易总金额达到108.9亿美元,较2017年增长120%,交易数量也增长了11%。 这主要得益于大型海外并购交易的增加。报告还提供了2015年至2018年期间并购交易数量和金额的详细数据,并以图表形式直观地展现了各年份的增长趋势。 战略投资者并购活动分析 报告详细分析了战略投资者的并购活动。境内战略投资者并购数量下降20%,但金额增长27%,达到25.5亿美元;境外战略投资者活动依然不活跃。报告还按交易数量和交易金额分别分析了战略投资者在不同医疗器械领域的投资情况,例如体外诊断、影像、骨科、手术耗材等。数据显示,体外诊断板块并购有所回升,成为2018年的投资重点,耗材和影像设备领域投资也依然热门。报告还列举了2018年金额超过1亿美元的战略投资者并购案例,并对每个案例进行了简要概述。 财务投资者并购活动分析 报告分析了财务投资者的并购活动,包括私募股权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数据显示,2018年风险投资基金继续活跃于医疗诊断、影像、精准医疗等新兴医疗器械领域的投资,交易数量上升,但交易金额略有下降。报告同样列举了2018年金额超过0.5亿美元的财务投资者并购案例,并对每个案例进行了简要概述。 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分析 报告专门分析了中国大陆企业在2018年的海外并购活动。数据显示,民营企业的投资数量与去年基本持平,但交易金额有所上升;财务投资者的投资数量和投资金额均有所增长。报告还列举了2018年金额超过1亿美元的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案例,并对每个案例进行了简要概述。 发达国家经济体仍然是海外并购的主要目的地,2018年欧洲和北美地区在交易数量上占据主导地位。 数据来源及说明 报告明确指出数据来源为汤森路透、投资中国及普华永道分析,并对报告中所使用的数据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例如交易数量的定义、交易金额的计算方法以及“国内”、“海外并购”、“战略投资者”、“财务投资者”等关键术语的解释。 总结 普华永道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并购回顾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并购市场规模创历史新高,达到108.9亿美元。海外并购成为主要增长点,交易金额增长显著。财务投资者在交易数量上保持活跃,但交易金额略有下降。战略投资者在境内市场表现活跃,体外诊断、耗材和影像设备领域依然是投资热点。 报告数据清晰地展现了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并购市场的动态变化,为行业参与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报告数据基于公开披露的交易信息,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普华永道
      21页
      2019-04-22
    •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2017年企业并购回顾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2017年企业并购回顾

      医疗行业
      # 中心思想 本报告对2017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并购活动进行了回顾和分析,揭示了以下核心观点: * **并购交易总额显著下降:** 2017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并购交易总金额大幅下降,为近三年最低,但并购数量有所增长,表明单笔交易规模有所缩小。 * **战略投资者与财务投资者表现分化:** 境内战略投资和财务投资金额大幅下滑,但海外并购交易金额创历史新高,表明中国企业在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参与度日益提升。 * **投资热点领域出现转移:** 手术、耗材和影像设备成为战略投资者的重点关注领域,而传统热门的体外诊断板块并购有所回落,反映了市场对新兴领域的关注。 ## 并购金额与数量变化 2017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并购交易总金额下降,但并购数量有所增长,表明单笔交易规模有所缩小。 ## 战略投资者与财务投资者 境内战略投资和财务投资金额大幅下滑,但海外并购交易金额创历史新高,表明中国企业在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参与度日益提升。 # 主要内容 ## 概览 * 2017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并购活动交易金额下降至49.4亿美元,与2016年相比降低36%,为近三年最低的年度交易额。 * 虽然并购金额下降了36%,但是年度并购数量仍增长了9%,战略投资者和财务投资者在交易数量上仍然保持活跃,海外并购数量有所下滑。 * 大部分领域的并购金额发生不同程度的减少,特别是境内战略投资和财务投资两大主要子板块的交易金额均发生大幅下滑;然而海外并购交易上升了59%,2017年达到11亿美元,并创历史新高。 ## 战略投资者 * 境内战略并购数量上升19%,但金额环比下滑了58%达到近三年最低;另一方面,境外战略投资者依旧不甚活跃。 * 手术、耗材和影像设备成为2017年的投资重点,而作为医疗器械行业传统投资热点的体外诊断板块的并购却有所回落。 * 除影像外,各类别的交易金额均有明显下降。 * 报告列举了2017年战略投资者并购案例,包括俞熔收购华润万东医疗装备、东旭光电科技收购四川旭虹光电科技等。 ## 财务投资者 * 2017年风险投资基金继续活跃于医疗诊断、耗材、影像、精准医疗、移动医疗、医疗信息技术等新兴医疗器械领域的投资。交易数量和交易金额均呈上升趋势。 * 报告列举了2017年中国财务投资者并购案例,包括投资者集团投资联影医疗、药明明码等。 ## 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交易 * 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投资活动在2017年都有所减少,但民营企业占总体投资数量的比例仍较高;财务投资者的交易数量与去年基本持平,但交易金额大幅下降。 * 报告列举了2017年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案例,包括山东威高集团收购Argon Medical、云锋基金联合多家机构收购百胜医疗集团等。 * 发达国家经济体依旧是海外并购的主要目的地,2017年欧洲和北美在交易数量上位居前列。 # 总结 本报告全面回顾了2017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并购活动,通过数据分析揭示了市场趋势和投资热点。尽管并购总金额有所下降,但并购数量的增加以及海外并购的活跃表明,中国医疗器械市场仍在不断发展和变革。战略投资者和财务投资者在不同领域展现出不同的投资偏好,而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也日益活跃。
      普华永道
      22页
      2018-05-07
    • 医疗服务行业常见会计问题系列探讨(系列五):投融资交易中的对赌协议

      医疗服务行业常见会计问题系列探讨(系列五):投融资交易中的对赌协议

    • 医疗:“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大健康产业投资白皮书

      医疗:“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大健康产业投资白皮书

      医疗行业
      普华永道咨询(深圳)
      28页
      2017-12-06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