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475)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酚酮企业利润回升,制冷剂市场交投逐步开启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酚酮企业利润回升,制冷剂市场交投逐步开启

      化学原料
        本周行业观点一:苯酚、丙酮价格稳中上涨,酚酮企业利润回升   我国苯酚生产线主要采用异丙苯法,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丙酮作为副产物,因此苯酚、丙酮及其下游常被统称为酚酮产业链。苯酚:市场价格稳步上涨,场内库存消化明显。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2月16日苯酚市场均价为8174元/吨,较上周五上涨5.9%。本周周初国内苯酚港口库存水平较上涨周五减少0.2万吨,前期积压的库存得到有效消化。丙酮:市场价格稳中上涨,出货节奏逐渐转快。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2月16日,我国丙酮市场均价为5558元/吨,较上周五均价上涨6.06%。沙特丙酮装置停车检修,泰国货源持续延期到港,供给端收紧支撑国际市场丙酮价格全面上涨。由于上游纯苯、丙酮价格坚挺,目前我国酚酮工厂理论值持续处于亏损状态,工厂受供应面紧张刺激积极调涨苯酚/丙酮挂牌价格,酚酮利润开始回升。受益标的:维远股份等。   本周行业观点二:制冷剂价格持续上行,市场交投逐步开启   【制冷剂】据百川盈孚数据,本周(2月13日-2月17日)制冷剂R22市场坚挺维稳,下游需求有待恢复;空调售后市场需求淡季,厂家刚需采买,受假期物流不畅及出口许可证办理影响,1月出口面利空,近期市场交投逐步开启,外贸面拿货量稳步回升,部分厂家反馈库存不足,不接新单,且配额支撑下企业挺价为主,整体价格维持高位。我们认为,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持续推进,各类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管控中,HFCs政策预期最为明朗、路径最为清晰,随着我国第二代制冷剂配额的大幅削减、第三代制冷剂配额管理措施逐步落地,以及下游空调、汽车等消费需求持续复苏,制冷剂后市价格有望持续抬升。   行业新闻:我国首个甲醇制氢加氢一体站投用等   【甲醇制氢】2月15日,我国首个甲醇制氢加氢一体站在辽宁大连投用,该站是由中石化燃料油公司大连盛港油气氢电服“五位一体”综合加能站升级而来,每天可产出1000公斤99.999%高纯度氢气。该项目采用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分布式甲醇制氢系统,包含甲醇重整、催化氧化、过程强化等多项自主创新成果。   受益标的   【化工龙头白马】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恒力石化、荣盛石化、东方盛虹、卫星化学、扬农化工、新和成、赛轮轮胎等;【化纤行业】泰和新材、新凤鸣、华峰化学、新乡化纤、三友化工、海利得等;【氟化工】金石资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昊华科技、中欣氟材、东岳集团等;【纯碱&氯碱】远兴能源、三友化工、双环科技、山东海化、雪天盐业、中泰化学、新疆天业、滨化股份等;【三氯氢硅&硅烷】宏柏新材、晨光新材、三孚股份;【农化&磷化工】云图控股、和邦生物、川发龙蟒、云天化、湖北宜化、川恒股份、兴发集团、东方铁塔、盐湖股份、亚钾国际等;【硅】合盛硅业、新安股份、硅宝科技;【其他】黑猫股份、江苏索普、苏博特等。   风险提示:油价大幅波动;下游需求疲软;宏观经济下行。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9页
      2023-02-20
    • 医药商业行业点评报告:医保局发布政策加速推动处方外流,零售药店龙头进一步受益

      医药商业行业点评报告:医保局发布政策加速推动处方外流,零售药店龙头进一步受益

      医药商业
        医保局发布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通知,加速推进处方外流   2023年2月15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高度重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工作,将门诊统筹基金用于扩大医药服务供给,保障居民更好的享受统筹医保便利。近年来随着“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改革的不断深入,“药占比、零差率、医保控费、分级诊疗、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双通道”等一系列医改措施的稳步推进,以及“互联网+”政策、技术、服务的不断发展,医院处方外流逐步提速,医药分开趋势更加明朗。本次新发布《通知》在此前政策基础上推进处方进一步外流,带动药店承接处方量提升,龙头药房有望受益。   龙头药房统筹资质药房布局领先,具备申请统筹资质的核心优势   《通知》提出“申请开通门诊统筹服务的定点零售药店应当符合医保部门规定的医保药品管理、财务管理、人员管理、信息管理以及医保费用结算等方面的要求,能够开展门诊统筹联网直接结算。”从现有统筹资质门店数量来看,龙头零售在处方外流的大趋势下抢占先机,积极布局门特门慢统筹门店和“双通道”统筹资质门店,截至2022H1,“双通道”门店布局老百姓168家、一心堂204家、健之佳115家,在所在区域具备数量优势。从专业服务能力来看,龙头药房执业药师储备充足,重视员工专业药事服务能力提升,以积极对接处方外流,持续提升龙头药房申请统筹资质的竞争实力。   有望优化行业竞争格局,推动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零售药房龙头在渠道、议价能力、品种配置等方面具备优势,更能抢占处方外流资源,中小药房生存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行业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通知》提出“做好门诊统筹费用审核结算。原则上医保经办机构自收到定点零售药店结算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医保结算。”这一细则有望加快医保资金回流,同时也对统筹资质药房的经营周转能力等精细化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小药店经营面临更大挑战,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推荐及受益标的   短期来看,我们看好2023年客流恢复及常规品种需求恢复下,客流客单共同提升促进业绩增长;2023年零售药店板块进入老店占比提升阶段,业绩增速有望提升。中长期来看,我们仍然看好行业集中度提升、处方外流长逻辑下零售药店的成长潜力。推荐标的:益丰药房、老百姓、健之佳;受益标的:大参林、一心堂、漱玉平民。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2-16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有机硅供需改善市场回暖,多数制冷剂价差扩大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有机硅供需改善市场回暖,多数制冷剂价差扩大

      化学制品
        本周行业观点一:硅料价格阶段性企稳,有机硅供需改善市场回暖   本周(2月6日-2月10日)硅料价格延续上涨走势,周涨幅在11%左右,自1月18日以来已连续四周上涨。硅料价格延续涨势主要原因硅片企业开工率低位,供不应求支撑硅片价格涨幅高于原材料多晶硅成本,硅片利润相对可观,本周硅料实际成交量大幅增加。此外,近期工业硅价格跌幅收窄,其中冶金级主流价格在17200-18100元/吨;化学级主流价格在18700-19000元/吨。据百川盈孚和Wind数据,截至2月8日,有机硅DMC市场主流报价17100-17500元/吨,供需格局支撑有机硅市场回暖。目前有机硅生产企业开工有小幅提升,但不及正常水平,节后订单交付促进有机硅市场库存下滑明显,报价重心较上周上涨500元/吨左右;我们测算2月10日有机硅DMC价差5433元/吨,较2月3日增加624元/吨,企业亏损情况有较为明显的改善。我们认为,随着国内经济持续复苏、有机硅下游应用领域逐步拓宽,预计国内有机硅消费量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受益标的:合盛硅业、新安股份、兴发集团等。   本周行业观点二:江浙织机开机率继续提升,多数制冷剂价差扩大   化纤:据Wind数据,截至2月9日,聚酯产业链江浙织机负荷率为44.73%,较2月2日+28.88pcts,开工负荷持续提升。制冷剂:周内萤石企业开工陆续恢复,市场供应上行,但萤石主要下游开工不高,叠加2月初价格大幅下跌,采购方面压价意愿偏强,氢氟酸及制冷剂R22、R32、R125价差均扩大。纯碱: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2月9日,轻质纯碱市场均价2756元/吨,重质纯碱市场均价2973元/吨,国内纯碱市场仍以货紧为主,部分纯碱厂家持续封单运行。   行业新闻:2022年我国石化化工行业经济运行整体平稳等   【石化】2022年,我国石化化工行业(不含油气开采)经济运行整体平稳;海外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壳牌、英国石油公司和道达尔能源公布业绩显示五大石油巨头净利润总和近2000亿美元,创下历史纪录。【蛋氨酸】赢创宣布投资2500万欧元升级和扩建其位于德国韦瑟灵的蛋氨酸中间体(MMP)生产工厂。   受益标的   【化工龙头白马】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恒力石化、荣盛石化、东方盛虹、卫星化学、扬农化工、新和成、赛轮轮胎等;【化纤行业】泰和新材、新凤鸣、华峰化学、新乡化纤、三友化工、海利得等;【氟化工】金石资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昊华科技、中欣氟材、东岳集团等;【纯碱&氯碱】远兴能源、三友化工、双环科技、山东海化、雪天盐业、中泰化学、新疆天业、滨化股份等;【三氯氢硅&硅烷】宏柏新材、晨光新材、三孚股份;【农化&磷化工】云图控股、和邦生物、川发龙蟒、云天化、湖北宜化、川恒股份、兴发集团、东方铁塔、盐湖股份、亚钾国际等;【硅】合盛硅业、新安股份、硅宝科技;【其他】黑猫股份、江苏索普、苏博特等。   风险提示:油价大幅波动;下游需求疲软;宏观经济下行。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0页
      2023-02-13
    • 基础化工行业深度报告:气凝胶或迎来放量元年,驶向千亿星辰大海

      基础化工行业深度报告:气凝胶或迎来放量元年,驶向千亿星辰大海

      化学制品
        气凝胶是处于成长周期初期的新材料大单品,具备优异的防火隔热性能   气凝胶是一种性能优良、应用广泛的纳米级多孔固态材料,在新能源、石油化工、工业隔热、建筑建造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场景,具有低热导率、低折射率、低声阻抗等多种优异性能。气凝胶的生产过程包括凝胶制备和干燥,干燥方法分为常压干燥法和超临界干燥法。超临界CO2干燥法工艺较为成熟,工艺包完善,为市面上较多采用的气凝胶生产工艺,如爱彼爱和、晨光新材、宏柏新材等。常压干燥是常见的干燥方法中操作简单经济的方法,可降低气凝胶的生产成本,但是工艺难度较大,目前纳诺科技等采用此方法。气凝胶毡是气凝胶终端的产品形态,是指使用纤维增强法以改善气凝胶脆性、增强力学性能制备的气凝胶复合材料,在实际应用时气凝胶制品以胶毡形态使用。   新老应用领域同步发力,气凝胶剑指千亿星辰大海   (1)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及整车的新型防火隔热材料,有望加速渗透。电池厂、主机厂一般在电芯之间、模组和PACK的上盖使用防火隔热材料,从而延缓或者阻止电池组热扩散以及火焰的蔓延。中性假设,2025年,在国内新能源领域气凝胶渗透率为30%,对应市场规模可达26亿元。(2)建筑保温:传统的建筑保温材料是千亿级市场,气凝胶制品凭借优异的性能、轻薄的结构有望加速替代。气凝胶复合产品的导热系数与燃烧等级均占优势,气凝胶可用更薄的厚度达到更优异的保温效果,还有效提高房屋使用面积。中性假设,2025年,在国内建筑领域气凝胶渗透率为1%,对应市场规模可达57亿元。(3)石化管道保温:气凝胶毡作为一种新型绝热材料可广泛应用于石化油气传输、蒸汽管道和工艺管道,市场潜力大。中性假设,2025年,石化管道领域气凝胶渗透率为5%,则对应的总市场规模可达41亿元。综上,以上合计对应的总市场规模可达124亿元。   当前气凝胶渗透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售价较高,未来成本有较大下探空间   目前气凝胶售价相对传统材料较高,但原材料成本占比仅48%,综合成本仍有较大下探空间。以管道保温领域为例,若我们按照气凝胶当前均价10000元/立方米计算,则我们可测算得出:管道保温领域采用传统方案的成本约为126元/平米,而采用气凝胶方案的成本约为212元/平米。若我们假设气凝胶成本、售价下探30%,采用气凝胶方案的成本下降至152元/平米,竞争力明显增强。此外,采用气凝胶方案可有效减少管道使用中的热量损失、节省管道空间使用,在能耗节约和空间占用上优势明显,有望加速替代。未来随着气凝胶企业的规模化量产及工艺路线的优化,综合成本的下探弹性较大,从而打开广阔的市场空间。   受益标的   晨光新材(规划产能约33.5万立方米)、宏柏新材(规划产能1万立方米)、中国化学(投产5万立方米,在建25万立方米)、江瀚新材(规划产能2000吨,折合约1万立方米)。   风险提示:产品渗透率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下游需求萎靡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3-02-10
    • 北交所信息更新:“复瑞彤”、“波开清”拉升毛利,2022年业绩增41.22%~60.48%

      北交所信息更新:“复瑞彤”、“波开清”拉升毛利,2022年业绩增41.22%~60.48%

      个股研报
        德源药业(832735)   “复瑞彤”、“波开清”销量稳增,2022年净利润超1.1亿,+41.22%~60.48%   公司发布业绩预告,2022年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1.25亿元,对比2021年同期的7,789.07万元,同比上升41.22%~60.48%左右。2022年第四季度,德源药业持续强化销售基础工作,主力发展销售重点产品,持续加强市场开发工作,确保了在售产品销量的稳步增长。重点推广的复方产品“复瑞彤”和“波开清”的销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服务患者人数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引起公司产品结构发生进一步优化。此外,由于主要增长产品类别“复瑞彤”与“波开清”的产品毛利率较高,总毛利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我们上调2022-2024的归母净利润,从0.9/1.09/1.42亿元,调整至1.14/1.30/1.55亿元,对应EPS从1.38/1.68/2.18调整为1.75/1.99/2.38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PE从12.9/10.6/8.2调整为10.2/9.0/7.5倍,维持“增持”评级。   卡格列净片等多个产品近期通过一致性评价及上市销售或助推后续增长   德源药业的多个产品于近期通过一致性评价及上市销售。2022年12月5日,德源药业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药品坎地氢噻片已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2023年1月11日取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按照化学药品4类申报的卡格列净片(规格:0.1g)的药品注册证书,且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依帕司他片(用于预防、改善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的末梢神经障碍,比如麻木感、疼痛,振动感觉异常及心搏异常)、阿卡波糖片(配合饮食控制,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降低糖耐量减低者的餐后血糖)等新获批产品的上市销售,坎地氢噻片已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或进一步推动后续增长。   风险提示:国家政策变化、后续产品研发风险、市场环境变化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2-10
    • 北交所新股申购报告:峆一药业:深耕医药中间体,逐渐布局CDMO

      北交所新股申购报告:峆一药业:深耕医药中间体,逐渐布局CDMO

      个股研报
        峆一药业(430478)   主营高级医药中间体、原料药,2022H1实现营收1.38亿元(+36.04%)   峆一药业成立于2007年,主营业务为高级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并于2021年布局化学原料药CDMO业务。主要产品类别包括抗过敏类、抗血栓类、抗氧化类、胃溃疡类、抗病毒类、解热镇痛类和紫外线吸收剂等。与下游客户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主要产品终端市场面向韩国、日本等境外市场,终端客户包括韩国大熊制药、韩国CKD、韩国日东制药、日本住友制药、日本三洋化学等知名医药企业。2021年实现营收2.09亿元(+3.17%),其中高级医药中间体、紫外线吸收剂分别占总营收的90.86%、5.47%。2022H1实现营收1.38亿元(+36.04%),归母净利润达3437.08万元(+63.23%),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40.49%、23.45%。   国内CDMO市场崛起,医药行业推动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需求放量   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在产业链中位于医药行业的上游,是药品制备过程中的关键原料。全球原料药市场已形成以中国、印度及西欧地区为主导的全球原料药产能供给格局。中国是全球主要的化学原料药生产地之一,2021年产量回升至308.6万吨,同比增长12.87%。在原料药整体市场规模增长的带动下,全球医药中间体市场预计也将保持稳定增长。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医药市场快速攀升,预计2020年我国医药中间体行业市场规模有望增加至约2090亿元。医药CDMO企业的服务对象主要为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制药企业和生物技术企业,目前全球CDMO市场仍主要集中在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市场,但CDMO市场已逐渐开始从西方成熟市场向亚洲等新兴市场转移。近年来国内医药CDMO市场保持较快增长,2021年中国医药CDMO市场规模达到473亿元。   掌握六种核心自研技术,多种产品市场参与度位居世界前列   峆一药业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6项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产品主要采用化学合成法进行制备,形成了酰胺化反应技术、酸碱精制法技术、深冷反应技术、催化加氢还原反应技术、新型药物结晶技术六项自主研发核心技术。主要产品中普仑司特、盐酸沙格雷酯、莫沙必利市场参与度较高,部分细分产品产量市场份额较高,细分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以上三种产品的市场参与度占全球分别为50%、63%、40%。   发行价对应2021PE(发行后)为14.71X,可比公司PE2021中值为72.23X   此次公开发行价格为12.62元/股,对应2021年归母净利润PE为11.38X(发行前)、14.71X(发行后),低于可比公司2021PE中值72.23X。公司专注于高级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及相关产品,并于2021年布局化学原料药CDMO业务。产品线丰富并自主研发掌握酰胺化反应技术、“一锅煮”生产方法技术等核心技术。考虑到公司技术及品牌优势,下游医药行业的持续发展,有望进一步提高行业渗透率,建议关注。   风险提示:产品结构波动风险、毛利率波动风险、新股破发风险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3-02-10
    • 化工:冬储春耕提振磷肥景气+磷酸铁(锂)带动需求增量,磷矿石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化工:冬储春耕提振磷肥景气+磷酸铁(锂)带动需求增量,磷矿石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化学原料
        核心观点:冬储春耕提振磷肥景气+磷酸铁(锂)带动需求增量,磷矿石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2022H2,国内外化肥价格上涨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国内磷肥出口放缓、盈利持续承压致供给缩量,目前国内、海外磷铵库存均处于较低水平。2017年以来国内磷矿石供给持续收紧,我们测算2023-2025年磷矿增产速度不到3%而磷酸铁(锂)扩产带动增量需求增速超过2%,加上锂电材料和电池企业纷纷选择和磷化工企业合作锁定磷矿石资源,预计磷矿供给将持续紧张。   2022年8月以来磷矿石价格运行坚挺,进入12月,磷矿主产区湖北、四川等或将陆续停采,磷矿石供给进一步收紧有望推升磷矿石价格上行。2023Q1,随着国内春耕用肥料拉动磷矿石需求,磷矿石价格或将进一步上涨;2023Q2,随着印度磷肥库存去化、东南亚磷肥需求旺盛,或将带动海外磷肥价格上行,国内化肥出口将获得丰厚利润;后续随着磷酸铁(锂)大幅投产,将进一步带动磷矿石需求。   我们看好磷矿石行业迎来价值重估,企业配套优质磷矿资源且获得磷肥出口配额有望充分受益。受益标的:云天化(磷矿石1,450万吨/年,2021年磷铵出口量全国占比20%左右)、兴发集团(预计2022年底磷矿石产能达到615万吨/年,磷铵100万吨/年且配套湿法磷酸68万吨+净化磷酸10万吨)、川恒股份(磷矿石300万吨/年,在建250万吨/年,半水湿法磷酸工艺成本优势显著)等。   风险提示:油价大幅下跌、下游需求疲软、磷酸铁(锂)项目投产不及预期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3-02-08
    •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昊华科技重组停牌,全氟己酮灭火剂需求或将增加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昊华科技重组停牌,全氟己酮灭火剂需求或将增加

      化学原料
        本周(1月30日-2月3日)行情回顾   新材料指数上涨3.13%,表现强于创业板指。半导体材料涨3.97%,OLED材料涨5.63%,液晶显示涨4.53%,尾气治理涨5.9%,添加剂涨0.71%,碳纤维涨2.37%,膜材料跌0.26%。涨幅前五为方邦股份、奥福环保、三利谱、万润股份、凯美特气;跌幅前五为泛亚微透、海优新材、赛伍技术、三环集团、福斯特。   新材料周观察:全氟己酮灭火剂应用广泛,新国标或带来需求增量   全氟己酮化学名为全氟-2-甲基-3-戊酮,是氟化酮类的化合物。全氟己酮灭火剂具有灭火效率高、环保洁净、使用安全、绝缘性能好、对电子精密设备无损伤等综合优势,可应用于全区域或局部区域灭火系统,尤其适用于有人工作但又较为封闭的场所,如军用舰船、高级精密仪器、博物馆、数据处理中心、电子控制中心等场所。2022年12月30日,国家标准《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规程》发布,根据新国标要求,每个电池模块宜单独配置探测器和灭火介质喷头。灭火介质应具体有良好的绝缘性和降温性能,能扑灭电池火灾和电气设备火灾,且防止复燃。全氟己酮符合现有灭火剂符合新国标。2017-2021年中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量从0.39GW提升至5.51GW,CAGR为69.83%。据CNESA预测,2025年中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量将达到55GW。全氟己酮需求量未来或将增加。与国外相比,我国全氟己酮行业起步较晚,国内企业一直努力突破。永和股份2022年1月21日公告,拟由全资子公司内蒙永和投资建设1万t/a全氟己酮项目,项目分三个阶段建设,总周期为60个月。中化蓝天2000吨/年全氟己酮新建项目于2022年5月30日完成验收,同年7月11日,中化蓝天“环保型灭火剂全氟己酮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浙江省技术发明奖三等奖。   重要公司公告及行业资讯   【回天新材】项目投资:公司拟以全资子公司合肥回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为项目实施主体,在合肥市肥东县投资建设回天新能源新材料技术产业园项目,项目建设内容为“年产10万吨新能源新材料(年产6万吨太阳能光伏硅胶和年产4万吨新能源汽车聚氨酯胶粘剂)及研发中心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   受益标的   我们看好在国家安全、自主可控战略大背景下,化工新材料国产替代的历史性机遇:【电子(半导体)新材料】昊华科技、鼎龙股份、国瓷材料,阿科力、洁美科技、长阳科技、瑞联新材、万润股份、东材科技、松井股份、彤程新材等;【新能源新材料】泰和新材、晨光新材、宏柏新材、振华股份、百合花、濮阳惠成、黑猫股份、道恩股份、蓝晓科技、中欣氟材、普利特等;【其他】利安隆等。   风险提示:技术突破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3-02-06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022年疫情负面影响出清,2023年轻装上阵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022年疫情负面影响出清,2023年轻装上阵

      生物制品
        一周观点:2022年业绩预告集中发布,疫情负面影响出清有望迎来业绩拐点   2022年业绩预告进入集中发布阶段,2022年医药板块受制于疫情短期不利因素影响业绩承压,2022年底疫情管控放开后,上游生产、中下游客流有望恢复,医药公司生产经营的制约因素有望消除。此外,2022年多家公司为保障后续发展经营,对于公司商誉、存货等进行了计提减值准备,降低经营风险,2023年有望轻装上阵,迎来业绩拐点。   2023年看好以院内复苏、消费复苏为主线的投资机会   (1)创新药产业链:中国拥有成熟基础化工体系及医药制造全产业链的布局,具有更低的上游原材料成本、更稳定、可持续供应的能力。随着国内疫情复苏,国内医药制造在全球的优势将进一步显现,业绩兑现度高,加之当前估值处于较低位置,我们预计,创新药产业链有望重新引领医药板块行情。(2)科研服务:2023年疫情管控放开后研发工作进度有望提速,试剂、耗材等实验必需品需求有望加速恢复,促进科研服务板块快速发展。(3)疫苗:常规疫苗的接种有望逐步恢复。针对变异毒株的新冠疫苗研发持续推进。(4)血制品:主要的血液制品,特别是静丙出现了需求端的较快增长,也进行了一次全民教育,有利于后续的市场推广。2023年,供给端采浆逐步恢复,需求端稳健增长。(5)制药:随着诊疗常态化,仿制药集采进入尾声,创新药医保谈判政策趋于稳定,我们预计2023年仿制药和创新药都将引来恢复性的增长。(6)医疗器械:政策方面疫情影响出尽,2023年医院端及科研端医疗器械市场有望迎来复苏行情。且受益于贴息贷款政策,2022Q4科研端市场率先复苏,2023Q2医疗端有望全面复苏,我们对医疗器械板块2023年业绩保持乐观预测。(7)医疗服务:我们认为2023年医疗服务标的拥有较大业绩弹性,来自内生恢复和外延加速。(8)中药:2023年消费恢复、节假日送礼需求下,中药保健品销售有望提升。疫情后人群健康意识提升,预防保健、健康管理需求增加,助力中医馆诊所诊疗需求扩大。(9)医药商业:看好2023年客流恢复及常规品种需求恢复下,客流客单共同提升促进业绩增长;2023年零售药店板块进入老店占比提升阶段,业绩增速有望提升。   推荐及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2月金股:海尔生物、泓博医药、戴维医疗、昌红科技、美年健康。稳健组合:毕得医药、皓元医药、康龙化成、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羚锐制药、康缘药业、人福医药、东诚药业、益丰药房、老百姓、健之佳、海吉亚医疗、新天药业、寿仙谷。弹性组合:泓博医药、皓元医药、药石科技、美迪西、澳华内镜、戴维医疗、采纳股份、昌红科技、博腾股份、康拓医疗、完美医疗。受益标的:迪安诊断、联影医疗、九洲药业、凯莱英、纳微科技、百普赛斯、神州细胞、康希诺、万泰生物、石药集团、三叶草生物、丽珠集团、君实生物、鱼跃医疗、乐普医疗、怡和嘉业、美好医疗、东方生物、安旭生物、万孚生物、明德生物、汤臣倍健。   风险提示:政策执行不及预期,行业黑天鹅事件。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3-02-06
    • 化工行业周报:节后化工品迎来补库需求,继续看好化工行业龙头

      化工行业周报:节后化工品迎来补库需求,继续看好化工行业龙头

      化学原料
        本周行业观点一:消费复苏下节后化工品迎来补库需求,化工品价格上涨根据Wind数据,2023年1月份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1%、54.4%和52.9%,三大指数均升至扩张区间,表明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明显回升。同时春节过后中央层面和省级政府纷纷召开会议,部署稳经济举措,稳步推动节后各行业复工复产。在制造业景气度恢复及复工复产的推动下,制造业补库需求增加,进而带动化工品价格上涨,化工品景气度有所恢复。随着国内经济复苏,化工品景气有所恢复,化工子行业的龙头企业有望凭借较强的成本优势以及确定性的产能增长,率先获得超额收益,迎来量价齐升行情。因此我们建议关注各化工子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如煤化工龙头华鲁恒升、化纤行业龙头新凤鸣、钛白粉龙头龙佰集团。受益标的:华鲁恒升、新凤鸣、龙佰集团。   本周行业观点二:涤纶长丝价格价差双双上涨,库存仍处于较低水平本周(1月30日-2月3日),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以及纺织服装市场回暖,织机开机率逐步恢复,纺织企业补库需求提升,带动涤纶长丝需求增加。同时在原料价格上涨的推动下,涤纶长丝价格、价差双双上涨。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3年2月2日,涤纶长丝POY价格、价差分别7,550、1,277.02元/吨,分别较2023年1月20日(春节前)增长1.34%、17.39%。目前涤纶长丝库存天数仍处于低位,行业景气度向好。后续随着国内经济逐步复苏,以及春节后纺织服装市场传统旺季的到来,涤纶长丝景气度有望持续恢复。受益标的:新凤鸣。   行业新闻:山东调整“两高”管控政策等   【“两高”管控】山东调整“两高”管控政策。据中国化工网报道,山东调整“两高”项目管理,将沥青防水材料和醋酸调出,并调整了“两高”项目替代比例,促进“两高”行业提档升级。【COC/COP】阿科力科技(潜江)环烯烃单体及聚合物材料项目顺利开工。据化工新材料报道,2023年1月31日,阿科力科技(潜江)年产3万吨环烯烃单体及聚合物材料项目在潜江顺利开工,标志着我国在环烯烃单体及聚合物材料领域即将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受益标的:阿科力。   受益标的   【化工龙头白马】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恒力石化、荣盛石化、东方盛虹、卫星化学、扬农化工、新和成、赛轮轮胎等;【化纤行业】泰和新材、新凤鸣、华峰化学、新乡化纤、三友化工、海利得等;【氟化工】金石资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昊华科技、中欣氟材、东岳集团等;【纯碱&氯碱】远兴能源、三友化工、双环科技、山东海化、雪天盐业、中泰化学、新疆天业、滨化股份等;【三氯氢硅&硅烷】宏柏新材、晨光新材、三孚股份;【农化&磷化工】云图控股、和邦生物、川发龙蟒、云天化、湖北宜化、川恒股份、兴发集团、东方铁塔、盐湖股份、亚钾国际等;【硅】合盛硅业、新安股份、硅宝科技;【其他】黑猫股份、江苏索普、苏博特等。   风险提示:油价大幅波动;下游需求疲软;宏观经济下行。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0页
      2023-02-05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