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17)

    • 泓博医药(301230):立足小分子药物设计,一站式服务药物研发及生产

      泓博医药(301230):立足小分子药物设计,一站式服务药物研发及生产

    •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PDO有望全面突破,PTT需求或将加速增长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PDO有望全面突破,PTT需求或将加速增长

      化学原料
        本周(12月12日-12月16日)行情回顾   新材料指数下跌2.71%,表现弱于创业板指。半导体材料跌1.99%,OLED材料跌2.4%,液晶显示跌0.97%,尾气治理跌2.2%,添加剂跌2.25%,碳纤维跌0.81%,膜材料跌7.09%。涨幅前五为飞凯材料、润阳科技、康强电子、维信诺、裕兴股份;跌幅前五为天奈科技、赛伍技术、激智科技、双星新材、东材科技。   新材料周观察:瓶颈环节PDO有望全面突破,PTT需求或将加速增长   PTT纤维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olytrimethyleneterephthalate)纤维的简称,其优良性能使其非常适合用于服装面料,以及地毯、非织造布、床上用品、装饰物、汽车脚垫、织带等,被美国评为六大石化新产品之一。1,3-丙二醇(PDO)为PTT纤维主要原材料,行业壁垒较高。PDO生产以生物发酵法为主,该工艺具有生产成本低,绿色环保等优势,该工艺长期被美国杜邦公司所垄断。据《国内1,3-丙二醇市场现状和发展建议》(李烁、李靖,2022)数据:2020年国内PDO下游消费市场需求量为4.28万吨,市场规模约为13亿元,预计到2025年需求量将达到6万吨;2020年国内PDO进口量为3.35万吨。尽管我国近几年PTT纤维市场发展保持较高增速增长,但对比国外PTT纤维行业的发展依然相对迟缓,主要原因是原料PDO的生产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尽管发展坎坷,但国内企业一直在努力突破。东方盛虹拥有年产5万吨生物质差别化纤维,从PDO生产到PTT聚合、纺丝的完整产业链。巨化股份拟投资建设7.2万吨/年PDO和15万吨/年PTT项目。华恒生物拟由公司控股子公司天津智合的全资子公司赤峰智合实施生物法年产5万吨PDO建设项目。扬农化工的全资子公司江苏瑞祥化工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PTT项目于2022年8月1日在扬州市行政审批局备案。华峰集团于2022年6月1日宣布以2.4亿美元收购杜邦位于美国的两大生产基地,两大基地分别生产PDO和PTT。受益标的:东方盛虹、巨化股份、扬农化工、华恒生物。   重要公司公告及行业资讯   【新宙邦】项目投资:公司拟以全资子公司惠州市宙邦化工有限公司为项目实施主体,在惠州市大亚湾石化区投资建设电子化学品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不超过12亿元,建设周期2年   受益标的   我们看好在国家安全、自主可控战略大背景下,化工新材料国产替代的历史性机遇:【电子(半导体)新材料】昊华科技、鼎龙股份、国瓷材料,阿科力、洁美科技、长阳科技、瑞联新材、万润股份、东材科技、松井股份、彤程新材等;【新能源新材料】泰和新材、晨光新材、宏柏新材、振华股份、百合花、濮阳惠成、黑猫股份、道恩股份、蓝晓科技、中欣氟材、普利特等;【其他】利安隆等。   风险提示:技术突破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5页
      2022-12-19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医药制造、消费等长期利好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医药制造、消费等长期利好

      生物制品
        一周观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医药制造、消费等长期利好   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提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加快生物制造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等具体方向。我们全面梳理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与生物医药相关的内容,建议重点关注医疗服务(作为公立医疗的补充,提供差异化服务)、零售药店(线上线下药品销售渠道保障民众用药)、康复赛道(康复服务+相关设备)、原料药及生物医药上游的投资机会(生物医药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整个供应链的稳定)。   一周观点:抗原检测市场需求旺盛,产能快速攀升助力新冠疫情防控   需求端:从疫情数据看,各地疫情散发,全国单日新增感染者人数仍处于快速爬坡阶段。在优化核酸检测方面,当前多地取消全民核酸检测,出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跨区域流动人员无需核酸阴性证明。新十条提出要进一步缩小核酸检测范围、减少频次。根据防疫工作需要,开展抗原检测。在优化隔离方式方面,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隔离期间,抗原检测有望广泛用于居民自我监测病情进展。在保障社会正常运转和基本医疗服务方面,不得停工、停产、停业,防止大量工作人员感染,抗原检测能快速筛选出被感染人员,阻断传染链条。此外,针对老年人群,开展每周两次抗原检测。我们认为抗原检测应用场景丰富,空间有望逐步释放。医院端发热门诊、急诊已应用推广,学生入学、居民出行、员工上班、冷链物流、交通枢纽管控等场景有望逐步放开。供给端:目前39款新冠抗原自测产品已获NMPA批准,从产业数据来看,目前抗原检测试剂盒生产厂家基本处于满产满销,供不应求状态,部分厂家产能有望逐步恢复至历史峰值。此轮广东、重庆、北京等地疫情对抗原检测需求旺盛,新十条的出台也刺激居民储备抗原检测试剂盒的需求,相关厂家短期营收有望快速增长。   推荐及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稳健组合:迈瑞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泰格医药、康龙化成、博腾股份、羚锐制药、康缘药业、人福医药、东诚药业、益丰药房、老百姓、健之佳、海吉亚医疗、新天药业、以岭药业、寿仙谷、盈康生命、伟思医疗、华东医药。弹性组合:采纳股份、昌红科技、康拓医疗、中国中药、太极集团、国际医学、皓元医药、药石科技、美迪西、江苏吴中。   受益标的:神州细胞、康希诺、万泰生物、石药集团、三叶草生物、丽珠集团、君实生物、以岭药业、鱼跃医疗、乐普医疗、怡和嘉业、美好医疗、迈瑞医疗、东方生物、安旭生物、万孚生物、明德生物、汤臣倍健。   风险提示:行业黑天鹅事件;疫情恶化影响生产经营。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2-12-18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持续推荐后疫情时代生物医药的投资机会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持续推荐后疫情时代生物医药的投资机会

      医药商业
        一周观点:抗原检测市场需求旺盛,产能快速攀升助力新冠疫情防控   需求端:从疫情数据看,各地疫情散发,全国单日新增感染者人数仍处于快速爬坡阶段。在优化核酸检测方面,当前多地取消全民核酸检测,出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跨区域流动人员无需核酸阴性证明。新十条提出要进一步缩小核酸检测范围、减少频次。根据防疫工作需要,开展抗原检测。在优化隔离方式方面,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隔离期间,抗原检测有望广泛用于居民自我监测病情进展。在保障社会正常运转和基本医疗服务方面,不得停工、停产、停业,防止大量工作人员感染,抗原检测能快速筛选出被感染人员,阻断传染链条。此外,针对老年人群,开展每周两次抗原检测。   我们认为抗原检测应用场景丰富,空间有望逐步释放。医院端发热门诊、急诊已应用推广,学生入学、居民出行、员工上班、冷链物流、交通枢纽管控等场景有望逐步放开。供给端:目前39款新冠抗原自测产品已获NMPA批准,从产业数据来看,目前抗原检测试剂盒生产厂家基本处于满产满销,供不应求状态,部分厂家产能有望逐步恢复至历史峰值。此轮广东、重庆、北京等地疫情对抗原检测需求旺盛,新十条的出台也刺激居民储备抗原检测试剂盒的需求,相关厂家短期营收有望快速增长。   一周观点:精准防控新形势下,医疗消费有望迎来行业复苏   国务院11月11日发布20条以来,防疫措施陆续优化。11月21日进一步就核酸检测、风险区划定、居家隔离等给予具体指示。12月1日,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座谈会时指出,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我们认为,2022年医药行业受疫情扰动严重,消费医疗、医疗服务、中药表现受损,在政策边际向好的情况下,2023年有望迎来复苏行情。消费复苏题材具体利好细分板块包括药店、医疗服务以及中药。   推荐及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稳健组合:迈瑞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泰格医药、康龙化成、博腾股份、羚锐制药、康缘药业、人福医药、东诚药业、益丰药房、老百姓、健之佳、海吉亚医疗、新天药业、以岭药业、寿仙谷、盈康生命、伟思医疗、华东医药。弹性组合:采纳股份、昌红科技、康拓医疗、中国中药、太极集团、国际医学、皓元医药、药石科技、美迪西、江苏吴中。   受益标的:神州细胞、康希诺、万泰生物、石药集团、三叶草生物、丽珠集团、君实生物、以岭药业、鱼跃医疗、乐普医疗、怡和嘉业、美好医疗、迈瑞医疗、东方生物、安旭生物、万孚生物、明德生物、汤臣倍健。   风险提示:行业黑天鹅事件;疫情恶化影响生产经营。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2-12-12
    • 新材料行业周报:HFPO下游市场多点增长,国内产能加速释放

      新材料行业周报:HFPO下游市场多点增长,国内产能加速释放

      化学原料
        本周(12月5日-12月9日)行情回顾   新材料指数上涨0.68%,表现弱于创业板指。半导体材料跌0.72%,OLED材料跌1.83%,液晶显示跌0.89%,尾气治理跌0.6%,添加剂涨4.25%,碳纤维跌2.55%,膜材料跌0.17%。涨幅前五为金丹科技、洁美科技、蓝晓科技、新宙邦、艾可蓝;跌幅前五为瑞丰新材、科思股份、万顺新材、金宏气体、兴森科技。   新材料周观察:HFPO下游市场多点增长,国内产能加速释放   六氟环氧丙烷(HFPO)是生产全氟乙烯基醚、全氟丙酮和全氟丙酰氟等产物的重要含氟有机中间体。由于HFPO的三元环状及氟原子的强吸电子性,HFPO上的碳原子易受亲核试剂进攻,因此HFPO可以与水、醇、硫酸、胺类、格式试剂、有机锂等亲核试剂发生反应,与酰基氟化物反应可制备应用广泛的全氟乙烯基醚。HFPO主要下游产品包含全氟聚醚、可熔性聚四氟乙烯(PFA)以及质子交换膜等。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数据,2019年,全球HFPO市场总值约为9.7亿元,预计到2024年市场总值将达到14.9亿元左右,年复合增速约为9.0%。未来伴随对化工材料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新能源产业发展,HFPO下游市场容量具有广阔的提升空间。目前全球HFPO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北美、亚太地区,其中美国年产量占比达到70%以上。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现有1000吨/年HFPO及副产物生产装置,在建三期项目规模为4000吨/年,并拟在东岳集团支持下扩建HFPO产能10000吨/年。巨化股份拥有HFPO产能1800吨/年。新宙邦子公司海斯福拥有HFPO产能约3000吨/年,在建项目“海斯福高端氟精细化学品项目(二期)”六氟环氧丙烷设计产能为2800吨/年。永和股份全资子公司邵武永和金塘新材料有限公司拟投资3.07亿元建设年产10000吨/年聚偏氟乙烯和3000吨/年六氟环氧丙烷扩建项目,进一步完善氟化工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受益标的:东岳集团、巨化股份、新宙邦、永和股份。   重要公司公告及行业资讯   【贵研铂业】对外投资:(1)公司全资子公司贵研资源公司拟投资人民币3,000万设立全资子公司贵研循环科技(云南)有限公司,从事贵金属二次资源回收、加工及销售。(2)公司全资子公司贵研资源公司拟投资人民币1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贵研精炼科技(云南)有限公司,主要开展贵金属精炼、加工和提纯业务。   受益标的   我们看好在国家安全、自主可控战略大背景下,化工新材料国产替代的历史性机遇:【电子(半导体)新材料】:昊华科技、鼎龙股份、国瓷材料,阿科力、洁美科技、长阳科技、瑞联新材、万润股份、东材科技、松井股份、彤程新材等;【新能源新材料】:泰和新材、晨光新材、宏柏新材、振华股份、百合花、濮阳惠成、黑猫股份、道恩股份、蓝晓科技、中欣氟材、普利特等;【其他】利安隆等。   风险提示:技术突破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5页
      2022-12-12
    • 医药生物行业点评报告:新十条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医疗消费复苏逻辑强化

      医药生物行业点评报告:新十条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医疗消费复苏逻辑强化

      化学制药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出台措施,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   2022年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出台了《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措施》,对风险区划定和管理、核酸检测、隔离方式、保障群众就医购药需求、老年人疫苗接种、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社会正常运转、涉疫安全保障和学校疫情防控等工作,提出了进一步的优化要求。   药店、中药、抗原检测、疫苗及医美等板块有望充分受益   药店:国家积极保障群众基本购药需求,线上、线下药品销售渠道有望受益,包括线下零售药房、互联网医药电商以及医药流通企业。看好防控政策优化下药店客流、销售恢复。政策优化趋势下,居民前往门店购买更加方便,线下零售药店客流有望提升。居民健康意识提升,积极储备居家常备药品、防护消杀用品等,防疫物资的需求提升有望带来医药商业板块景气度进一步上行。   中药:我们认为诊疗新冠轻型及普通型症状的相关药品需求提升,综合第九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推荐药品及2021年城市实体药店销售额TOP产品来看,连花清瘟胶囊、感冒灵颗粒、抗病毒口服液等产品销售有望实现快速增长。从院内端来看,鉴于院内患者以较重症为主,城市公立医院主要使用口服制剂,县级公立医院使用中药注射剂较多,相关品种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抗原检测:全国单日新增感染者人数仍处于爬坡阶段。优化隔离方式,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抗原检测有望广泛用于居民自我监测病情进展。在保障社会正常运转和基本医疗服务方面,不得停工、停产、停业,防止大量工作人员感染,抗原检测能快速筛选出被感染人员,阻断传染链条。   疫苗:各地要坚持应接尽接原则,快速提高疫苗接种率,特别是提高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重症和死亡比例,同时降低医疗系统的压力,避免医疗资源挤兑。新冠疫苗将持续为疫情防控做出重大努力。   医美:看好居民出行放松趋势下医美产业的增长:(1)下游机构有望直接受益,居民出行意愿有望加强,进而带动医美服务需求的提升,医美诊疗机构客流有望实现增长。(2)终端需求提升有望拉动对于上游企业的订单需求。   推荐及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益丰药房、老百姓、健之佳、九州通;康缘药业、太极集团;完美医疗、复锐医疗科技、昊海生科。   受益标的:大参林、一心堂、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柳药股份;以岭药业、济川药业、华润三九、红日药业、步长制药、香雪制药、太龙药业、上海凯宝;万孚生物、东方生物、亚辉龙、优宁维;神州细胞、康希诺、万泰生物、丽珠集团、石药集团;医思健康、爱美客、珀莱雅、华熙生物。   风险提示:政策执行不及预期,消费复苏不及预期。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2-12-09
    • 北交所信息更新:首家通过坎地氢噻片一致性评价,销售结构得以优化

      北交所信息更新:首家通过坎地氢噻片一致性评价,销售结构得以优化

      个股研报
        德源药业(832735)   全国首家通过坎地氢噻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维持“增持”评级   12 月 5 日,德源药业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 药品坎地氢噻片已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坎地氢噻片由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ARB)坎地沙坦酯和利尿剂氢氯噻嗪组成的复方制剂。ARB 在体内通过选择性地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 AT1 受体的结合, 产生降压效果。当氢氯噻嗪与 ARB 联合使用时, ARB 使血钾水平略有上升,能拮抗噻嗪类利尿剂长期应用所致的低血钾等不良反应。 ARB+噻嗪类利尿剂联合用药方案是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临床主要推荐应用的优化联合治疗方案中的一种。 目前,坎地氢噻片已被纳入 2021 版国家医保目录乙类产品。 坎地氢噻片是由武田及其授权的企业阿斯利康共同开发, 2000 年 5 月在瑞典首次上市, 2000 年 9 月获得美国 FDA批准,商品名为: Atacand HCT。 据公司公告, 目前在国内, 德源药业为该复方首家,也是唯一一家持有批准文号的企业, 有利于提升该药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将来销售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们维持预计公司 2022-2024 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9/1.09/1.42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1.38/1.68/2.18 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 PE分别为 12.9/10.6/8.2 倍,维持“增持”评级。   2022Q1-Q3 营收同比增长 25%, 主推产品销售大幅增长,销售结构优化   根据公司三季度报告,公司前三季度营收 4.7 亿元(+24.74%); 归母净利润7,017.11 万元(+26.68%)。 坎地氢噻片(波开清)市占率 100%,在糖尿病等领域树立了良好企业知名度与较强的品牌优势。 重点推广的复瑞彤(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和波开清销售有较大幅增长, 2015 年二者销售占比为 3.9%, 2018 年已提高至 15.62%; 2022 年 1-9 月, 复瑞彤和波开清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56.49%,销售占比由 2021 年 1-9 月的 41.48%上升到 2022 年 1-9 月的 52.04%, 7-9 月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36.82%, 销售占比由 2021Q3 的 45.54%增至 2022Q3 的 50.07%,市场潜力良好, 产品销售结构优化, 有助于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的稳定与提升。   风险提示: 国家政策变化、市场环境变化、产品研发风险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12-08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针对变异毒株的第二代新冠疫苗持续推进,有望为防疫做出贡献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针对变异毒株的第二代新冠疫苗持续推进,有望为防疫做出贡献

      医药商业
        一周观点: 针对变异毒株的第二代新冠疫苗持续推进,有望为防疫做出贡献   11 月 15 日, 北京神州细胞生物技术集团股份公司公布了于控股子公司新冠疫苗SCTV01E 和 SCTV01C 临床试验Ⅲ期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研究与 mRNA 疫苗头对头比较期中分析结果。 重组新冠病毒 2 价(Alpha/Beta 变异株) S 三聚体蛋白疫苗(项目代号: SCTV01C) 和 4 价(Alpha/Beta/Delta/Omicron 变异株) S 三聚体蛋白疫苗(项目代号: SCTV01E)已进行阿联酋Ⅲ期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临床试验与 mRNA疫苗头对头比较的期中分析并取得积极结果。临床研究的主要结果显示,采用SCTV01C 和 SCTV01E 加强免疫 28 天后, SCTV01C 和 SCTV01E 都达到了当前流行的奥密克戎 BA.1 和 BA.5 变异株真病毒中和抗体滴度两项主要终点指标。SCTV01E 均达到了对比辉瑞 mRNA 疫苗的统计学意义优效。   一周观点: 精准防控新形势下,医疗消费有望迎来行业复苏   国务院 11 月 11 日发布 20 条以来,防疫措施陆续优化。 11 月 21 日进一步就核酸检测、风险区划定、居家隔离等给予具体指示。 11 月 29 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指出要精准判定风险区域、封控管理要快封快解、应解尽解,减少因疫情给群众带来的不便;各地成立整治层层加码工作专班,对人民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有效的回应;应当坚持第九版,落实二十条。下一步会加强定点医院建设,特别是提升综合救治能力和多学科诊疗水平,提高重症救治的能力。 12 月 1 日,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座谈会时指出,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我们认为, 2022 年医药行业受疫情扰动严重,消费医疗、医疗服务、中药表现受损,在政策边际向好的情况下, 2023 年有望迎来复苏行情。消费复苏题材具体利好细分板块包括药店、医疗服务以及中药。   推荐及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 长线组合: 迈瑞医疗、 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 泰格医药、康龙化成、博腾股份、羚锐制药、康缘药业、人福医药、东诚药业、 益丰药房、老百姓、 健之佳、 海吉亚医疗、新天药业、以岭药业、寿仙谷、盈康生命、伟思医疗、华东医药。 弹性组合: 海尔生物、 采纳股份、昌红科技、康拓医疗、中国中药、太极集团、国际医学、 皓元医药、药石科技、 美迪西、江苏吴中。   受益标的: 神州细胞、 康希诺、 万泰生物、石药集团、 三叶草生物、丽珠集团、君实生物、 以岭药业、 鱼跃医疗、乐普医疗、怡和嘉业、美好医疗、迈瑞医疗、东方生物、安旭生物、万孚生物、明德生物、汤臣倍健。   风险提示: 行业黑天鹅事件、疫情恶化影响生产运营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页
      2022-12-05
    • 新材料行业周报:洁美科技与无锡村田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光引发剂需求广阔

      新材料行业周报:洁美科技与无锡村田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光引发剂需求广阔

      化学制品
        本周(1 1 月 28 日-12 月 2 日)行情回顾   新材料指数上涨 2.16%,表现弱于创业板指。半导体材料涨 0.19%,OLED 材料涨 3.03%,液晶显示涨 1.62%,尾气治理涨 4.5%,添加剂涨 2.12%,碳纤维跌 0.06%,膜材料涨 2.44%。涨幅前五为奥来德、康达新材、方邦股份、海优新材、激智科技;跌幅前五为杭氧股份、瑞丰新材、TCL 科技、江丰电子、格林达。   新材料周观察:光固化技术优势显著,光引发剂需求广阔   光固化技术具有环境友好、高效、节能、适应性好、经济的特点,UV 光固化材料主要由光引发剂、单体、低聚物和助剂混合而成,主要产品包括 UV 涂料、UV 油墨、UV 胶粘剂等。光引发剂是光固化材料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性能对光固化材料的固化速度和固化程度起关键性作用,一般光引发剂的使用量在光固化材料中占比为 3%-5%,其成本占到光固化产品整体成本的 10%-15%。根据中国感光学会辐射固化专业委员会数据,2020 年光引发剂产量为 4.54 万吨,同比+18.2%;国内光引发剂产值自 2016 年的 20.7 亿元持续增长至 2021 年的 48.3 亿元,CAGR 达到 18.5%。此外, UV LED 技术、水性 UV 固化材料、大分子光引发剂、电子产品用光引发剂等新技术将为相关产品带来广阔的市场需求。全球光引发剂生产主要集中在我国,久日新材已具备 184、TPO、1173、907、369、DETX、 ITX 等十余种光引发剂的规模化生产能力,根据 2021 年报,公司光引发剂及其中间体产能 18825 吨/年;强力新材是国内少数有能力深耕光刻胶专用电子化学品和绿色光固化材料领域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客户包括长兴化学、旭化成、昭和电工、住友化学、JSR、TOK、三菱化学、LGC、三星 SDI 等全球知名光刻胶生产商,其光引发剂业务毛利率也显著高于久日新材、扬帆新材。受益标的:久日新材、强力新材、扬帆新材、固润科技等。   重要公司公告及行业资讯   【洁美科技】公司与无锡村田电子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合作期限自协议签署日起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止。   【雅克科技】 签署销售合同:公司下属孙公司斯洋国际已与中船贸易和江南造船正式签订了液化天然气(LNG)增强型聚氨酯保温绝热板材的销售合同,合同交易价格 9,468 万美元。   受益标的   我们看好产业转移背景下功能膜材料的广阔市场,看好高端电子材料国产替代从0 到 1 的突破,看好新能源浪潮中新材料的新机遇。受益标的:昊华科技、瑞联新材、宏柏新材、利安隆、濮阳惠成、阿科力、黑猫股份、彤程新材、东材科技、长阳科技、洁美科技、蓝晓科技、松井股份等。   风险提示:技术突破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2-12-04
    • 医药生物行业投资策略:准备迎接医药板块戴维斯双击

      医药生物行业投资策略:准备迎接医药板块戴维斯双击

      化学制药
        外部环境边际向好,医药板块或将迎来“慢牛”行情   医药板块经历疫情扰动、集采降价等影响后,在2022Q3进入筑底阶段,Q4以来随着财政贴息贷款、精准防控统筹经济发展等政策的落地,叠加三季报整体稳健,板块正在经历从估值修复到业绩修复的过程。展望2023年,医药板块有很多细分赛道的优质成长股到了长期布局的时点,业绩持续改善可期。   精准防控政策下迎来消费复苏机遇,中药、医疗服务、药店业绩有望改善   防疫政策强调提升科学化、精准化、人性化管理水平,统筹经济发展。减少隔离天数,取消次密接判定、严禁随意“静默”管理等举措有望带来消费医疗快速复苏,利好细分板块包括:中药,目前板块估值低、政策友好,叠加院内院外人流量回暖,业绩和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医疗服务,尤其是需求刚性的服务,诊疗量的提升将带来业绩提速;药店,2023年看点在于同店经营回暖及扩张有望保持较快速度,看好全年业绩稳健增长。   中长期把握行业集中度提升、产业链升级、国产替代的历史性机遇   创新和产业升级是行业内永恒的主题,我们看好具有源头创新能力和差异化竞争力的企业逐步进入全球市场,参与全球竞争,开拓成长空间。2022Q3的数据显示CXO公司新签订单保持高位增长、项目排产紧凑,行业需求依然旺盛;项目报价整体依然稳定;国产创新药注册申报数量快速攀升,与进口药已经拉开较大差距,未来几年将看到更多重磅创新产品在国内陆续获批上市;国产仿制药质量随着我国一致性评价的推进而大幅度提高,竞争力不断加强。截止到2022年全国第七批集采结束,集采中选品种累积达到320个。大量大品种都经历了集采降价。对于大部分仿制药企业来说,集采的边际影响正在逐步减弱。   推荐及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消费复苏:华东医药、江苏吴中、美年健康、国际医学、海吉亚医疗等;中药:新天药业、中国中药、太极集团等;零售药店:益丰药房、老百姓、健之佳等。   创新升级题材:康龙化成、泰格医药、药石科技、博腾股份、美迪西、皓元医药、奥浦迈、纳微科技、毕得医药、义翘神州。化学制药:人福医药、东诚药业、华东医药。   国产替代题材:迈瑞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开立医疗、采纳股份、昌红科技、康拓医疗。   受益标的:同仁堂、红日药业、华润三九、药明康德、科伦药业、恩华药业、百普赛斯、京新药业、海思科、特宝生物、丽珠集团、恒瑞医药、百济神州-U、君实生物-U、联影医疗、华大智造、海尔生物、安图生物、新产业、亚辉龙、仁度生物、戴维医疗、理邦仪器、爱尔眼科、通策医疗、大参林、一心堂。   风险提示:行业黑天鹅事件、疫情反复影响生产运营。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5页
      2022-12-0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