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券商报告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714)

    • 2022年MRD动态监测技术细分研究报告

      2022年MRD动态监测技术细分研究报告

      医疗器械
        01MRD动态监测技术持续升级   传统的血液肿瘤复发检测经历了形态学评估、流式细胞术以及分子生物学评估等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检测灵敏度虽然有所提升,但是在临床上依旧有各种限制因素导致难以广泛的应用。目前,对于血液肿瘤常用的MRD动态监测方法包括了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RT-PCR),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和二代基因测序(NGS)技术。   02为了降低实体瘤MRD动态监测门槛目前主要存在两大技术路线以提高检测灵敏度   Tumor-agnostic是使用预先选择的一组固定的热点肿瘤突变位点对cfDNA进行检测,无需获取肿瘤组织。由于方法本身固有的局限性导致灵敏度较差,有时会辅以表观基因组学(甲基化位点和片段组学)对MRD进行监控。   Tumor-informed是基于原发肿瘤组织的变异信息,形成每个患者个性化的变异图谱并利用其进行MRD监控。虽然流程相对复杂,但是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更低的全流程监控成本,是目前最准确和经济的检测路径。   03MRD动态监测可以连续监测直至转移复发贯穿肿瘤精准诊疗的全过程   以至本医疗的产品至美OriMIRACLES™为例,临床试验前,能够对于受试者进行入组筛选,肿瘤治疗的过程中辅助诊断,适时的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疗法并进行疗效监测,并在治疗后定期对患者进行复发监测。同时,也通过对临床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来反哺药物开发,为药物的研发流程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头豹研究院
      21页
      2022-08-04
    • 2022年中国监护设备行业概览

      2022年中国监护设备行业概览

      医疗器械
        按监护设备的分类较为模糊,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体系,只能从使用场景以及设备类型进行分类。从设备使用场景来看,监护设备可以分为三类:医院监护,康复监护以及家庭监护   随着我国医疗资源的丰富,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收入的提升,在政府的政策推动下监护设备的需求量稳步提升,预计在2025年监护仪市场规模将会达到52.7亿人民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关于乡村建设,养老服务,医疗新基建以及全面医疗保障等计划使得医院床位数扩容,同时将带来配套监护设备总量的提升   由于国内监护设备竞争状态趋于稳定,当下各公司占比维持稳定,除了争夺国内医疗新基建的份额外,各个公司在持续发掘海外业务与提高高端业务占比
      头豹研究院
      18页
      2022-08-02
    • 中国口腔专科医院行业概览:2022年中国大专科小综合医院系列报告

      中国口腔专科医院行业概览:2022年中国大专科小综合医院系列报告

      医疗服务
        01中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需求充盈,推动了口腔专科医院的扩张   中国的人口基数大,存在普遍的口腔健康问题,且儿童患龋呈快速增长趋势,同时中老年人牙周健康状况较差,随着0-14岁人口占比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进一步扩大了口腔医疗服务的潜在市场空间和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推进了口腔医疗机构的发展,尤其是民营口腔专科医院及诊所的发展速度   02较大的优质资源缺口和较低的消费动力成为主要制约因素   当前牙医规模增速跟不上口腔医疗服务的市场需求增速,牙医资源作为口腔专科医院增加获客、塑造品牌影响力的核心因素,对市场主体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中国潜在的口腔健康市场需求虽然较为充盈,但当前整体的口腔健康教育不足,多数人对相关领域的认知仅停留在生活常识层面,导致许多患者在口腔疾病严重时才前往就诊,就诊需求的不足会影响更高层次需求的增加   03未来连锁化持续渗透市场,数字化赋能口腔医疗服务全流程   民营口腔专科医院的连锁化商业模式为消费者提供较公立医院更便捷高效且个性化的服务,预计未来随着一二线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将为中高端连锁民营口腔专科医院创造更多扩张机遇   未来数字化与口腔医疗服务的融合将更为紧密且普遍,民营口腔专科医院将广泛应用数字化技术不断优化口腔医疗服务,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头豹研究院
      39页
      2022-07-27
    • 2022年中国AI制药行业概览

      2022年中国AI制药行业概览

      医疗服务
        01AI制药优势愈发显著,药物研发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传统的药物研发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研发风险高,而AI制药通过AI技术赋能可以快速精准地确定靶点、筛选最佳化合物分子、预测药代动力学性质,可大幅缩短药物研发各环节所需周期、降低企业在研发新药时的成本投入,同时提高药物研发的成功率、降低新药研发风险,提升企业的投资回报率   02国内宏观政策利好AI制药领域,AI技术突破为赋能制药创造条件   中国“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中指出要“坚持创新引领”,对医药工业创新研发提出进一步转型要求,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通过鼓励创新研发投入、AI先进技术赋能,调动制药领域创新的积极性和资本市场热度;AI技术的迭代推进了AI制药的发展进程,作为AI制药行业发展的根本,AI技术在制药流程中参与的环节越多、在各环节内渗透的程度越高,药物研发的效率也越高   03AI制药或将成为创新药物研发的主流方式,重点领域为癌症和慢性病   癌症作为中国人口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抗肿瘤领域一直是新药研发的热门赛道;此外,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及老龄化的加剧,中国的慢性病领域的潜在市场空间不断增长,对于国产创新药需求紧迫,或将成为抗肿瘤之外的另一研发重点;随着AI应用成熟度的提升,未来AI技术在制药领域的渗透率将不断提高,成为创新药研发的主流方式
      头豹研究院
      39页
      2022-07-27
    • 2022年中国RNAi行业概览(摘要版)

      2022年中国RNAi行业概览(摘要版)

      医药商业
        主要概述性段落   药物递送技术加速迭代   RNAi药物的发展有赖于siRNA药物递送系统技术的突破。药物递送系统肝细胞靶向性领域的突破,可有效增强药效,减少药物脱靶效应,提高药物安全性。药物递送技术平台逐渐成为RNAi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RNAi行业中的商业化龙头企业Alnylam为例,药物递送技术平台的赋能,促进RNAi药物GivosiRNA的研发进展,推动RNAi药物领域的突破。   覆盖多个疾病治疗领域   RNAi技术可覆盖多个疾病治疗领域,包括病毒感染、癌症治疗、炎症治疗、眼部疾病和呼吸道疾病等。同时,应对2019年爆发的COVID-19疫情,多家RNAi企业开始针对新型冠状病毒RNAi药物的研发,引起更多市场关注。RNAi在多个疾病治疗领域的研究不断发展突破,发展潜力巨大,推动更多研发机构、制药巨头、资本关注并进驻RNAi行业,推动RNAi行业的持续扩张。   发展技术仍是主要任务   中国RNAi行业仍处于技术积累阶段,完善RNAi技术的药物递送技术,提高内吞体逃逸率,发现更多疾病相关的新靶点,拓展RNAi技术应用范围和药物疾病覆盖领域,是RNAi行业的重要趋势。
      头豹研究院
      13页
      2022-07-22
    • 2022年中国抗原检测行业短报告

      2022年中国抗原检测行业短报告

      医药商业
        发展历程:新冠诊断检测逐步走向多元化检测方法   海外抗原检测起步较早,其主要原因是海外国家地区应对新冠的宽松政策;国内抗原检测方案于22年3月才开始试行,起步稍晚,体系尚不完善,但市场空间可期。新冠检测主要分为诊断检测和抗体检测,诊断检测中包含了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现阶段市面上广泛使用的抗原检测试剂检测方法包含三种:胶体金免疫层析、荧光免疫层析、乳胶法。   抗原检测试剂市场短时间会出现激增,但后续会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海外出现抗原检测产品供不应求的现象,国内新冠抗原检测市场刚刚开放,需求较大,抗原试剂产品审批流程加快,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入市场。国内抗原试剂市场主要三大主体为:基层医疗机构、隔离观察人员、和社区居民自测。抗原检测市场预计2022年规模达将到383.4亿元,随后可能随新冠毒株变种和疫苗、加强针接种率上升等因素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为187.8亿元。
      头豹研究院
      19页
      2022-07-20
    • 2022年中国疫苗行业概览

      2022年中国疫苗行业概览

      医药商业
        疫苗市场作为医疗市场中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受到了各国的重视以及资本的追捧,同时随着新冠疫情的发生使得疫苗的概念变得更加的普及以及容易接受。在新型疫苗的研发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增长的推动下,全球疫苗市场预计将于2030年达到1,292亿美元,2021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1.8%   中国拥有几乎完整的疫苗产业链,包括上游的试剂、药物载体以及mRNA疫苗制造所需原材料等,而中游疫苗企业涵盖几乎所有热门疫苗管线,下游则是包括冷链运输、政府需求与消费者需求   中国疫苗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各个疫苗厂商的在研管线都较为丰富,且多为热门的大品种疫苗,同时在研疫苗管线多处于临床I-III期,而大部分III期的管线将会在2024-2025年集中上市   疫苗企业推荐:瑞科生物,智飞生物
      头豹研究院
      17页
      2022-07-19
    • 2022年中国神经介入行业概览(摘要版)

      2022年中国神经介入行业概览(摘要版)

      医疗服务
        主要概述性段落。   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带来手术量增加推动行业市场规模提升   2015-2019年,中国神经介入行业市场规模(以销售额计)从29亿元人民币增至60亿元人民币,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20.3%。预计至2030年,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489亿元,2020至2025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23.5%2025至2030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18.4%。导管及栓塞材料的进步与影像学设备的发展,带动行业发展。心脑血管疾病增长所带来的机械手术量增加推动神经介入行业市场规模提升   神经介入产品被认为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首选   颅内动脉瘤是出血性脑血管病最主要的病种,神经介入治疗较开颅夹闭治疗动脉瘤更安全有效,随访6月对比两组预后数据具统计学差异。介入治疗主要包括血管内闭塞治疗及血管内重建性治疗,临床中根据动脉瘤的大小,形状瘤体瘤颈比等判断首选介入治疗置入产品   神经介入产品国产替代空间高   一方面,人脑血管结构复杂,神经介入治疗方案操作难度大,对相关器械技术要求高,企业的研发难度高另一方面,前沿介入技术学握在外资医疗器械巨头手中,加大中国企业市场竞争难度。在未来,随着技术成熟,对标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神经介入治疗行业有高国产替代空间
      头豹研究院
      17页
      2022-07-18
    • 2022年中国AI医学影像行业概览

      2022年中国AI医学影像行业概览

      医疗服务
        01   AI医学影像处于产业生命周期导入阶段   在中国AI医疗发展中,AI医学影像是人工智能切入医疗起点,也是人工智能医疗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但从销售额和企业产品审批来看,还处于生命周期导入阶段   02   中国AI医学影像用途广泛,可与多种影像结合诊断   AI医学影像适用性非常广泛,大部分传统医学影像都可以与AI结合来提高效率与精准度,包括超声、X线、内镜、CT、MR、眼底影像与其他一些医学影像。   AI医学图像辅助诊断几乎可以适用到现有几乎所有医学图像手段,并且用不同方式辅助医生诊断,提高医生效率以及提高诊断准确性,降低误诊率。   03   中国AI医学影像发展迅速,多品种获得三类证   AI医学影像企业超过百家,且产品分布在多重领域包括眼底、肺部、心血管、头颈以及骨骼等。具体包括标记灶识别与标注,影像三维重建和区自动勾画,以及辅助诊断辅助检测等。   2020-2022年5月,中国已经有33款产品取得医疗器械三类证,获批上市,这意味着中国AI医疗器械审批进入新阶段,后续产品性能稳定获批概率都比较大
      头豹研究院
      20页
      2022-07-13
    • 数字化平台延伸MRD动态监测服务

      数字化平台延伸MRD动态监测服务

      医疗服务
        为什么需要MRD全病程动态监测?   MRD动态监测比其他监测技术更能够连续监测肿瘤的转移复发贯穿肿瘤精准诊疗的全过程。患者定期进行随访和上传病情资料形成完整的康复治疗记录,数字化平台将患者全病程的治疗情况与MRD报告有机整合,在复查时方便医生在一份报告中了解患者的全程病情、各项重要指标以及治疗效果,综合评估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提升诊疗效率。   数字化平台扩展MRD动态监测服务内容   数字化平台在MRD动态监测的基础上增加了重点小结(报告解读)、报告每月更新、动态获益药物、临床试验、相似案例动态监测、肿瘤科普、肿瘤类型预测等内容,与传统的基因报告不司,数字化平台真正做到在线化,智能报告实时更新,360度全方面的覆盖肿瘤的“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全周期。   数字化在线平台及长期随访,开启“一站式”全程管理服务   癌症是场持久战,病例混乱、预后不佳等情况时有发生,数字化在线平台贯穿患者管理全周期。从患者获益角度,帮助医生全面快速了解患者病情,更清楚地掌握了解疾病发展转归的节点;帮助患者接受专业的定期随访,通过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有更多的机会减少不良反应带来的危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头豹研究院
      24页
      2022-07-12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