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券商报告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714)

    • 2024年中国抗ED药物行业白皮书:中国40岁以上男性ED患病率超40%,但购药需求呈现年轻化趋势

      2024年中国抗ED药物行业白皮书:中国40岁以上男性ED患病率超40%,但购药需求呈现年轻化趋势

      医药商业
        社会对男性健康问题的重视度日渐提升,男科作为相对新兴的医学专业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男科是关于男性疾病与健康问题的研究,在医学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男科诊疗领域不断扩大,基础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逐步增加。在男科临床工作中,勃起功能障碍是男性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   基于老龄化趋势加速驱动用户需求提升、社会对男性性健康的认知度增强等因素的乐观预期,预计未来整体抗ED药物市场将持续增长。细分看,他达拉非凭借更优异的临床表现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预计在国内市场对西地那非产生替代。   本报告为中国抗ED药物行业发展白皮书:在社会对男性性健康认知度不断增强的时代背景下,本报告将从用户画像分析、药物作用机理的探究、品牌竞品分析等多维度系统梳理抗ED药物行业的发展现状、市场空间及未来趋势。   ED治疗侧重控制病因、降低危险因素以及对症治疗,口服药物是首选治疗方案口服PDE5抑制剂具有给药方式便捷、耐受性良好与快速起效的特点,并且社会知晓度广泛,能较好满足患者对ED治疗简便、私密性强的需求,患者对口服药物的治疗方式表现出强烈的偏好。   西地那非占据主导地位,他达拉非份额迅速提升,后者未来增长值得期待受需求增长、医疗保健意识提升等多重因素驱动,抗ED药物市场实现稳健增长。细分看,西地那非仍然占据主要地位但市场份额有所减少。他达拉非自原研药在国内的专利到期后迅速放量,并凭起效剂量低、持效时间长的特点广受市场欢迎,市场规模增速较快。   ED问题普遍存在于中青年男性群体,年轻患者份额突出勃起功能障碍指阴茎无法达到或维持充分的勃起状态来满足性生活需求,俗称“阳痿”。受困于“中年危机”的男性群体仍然是主要病患,但年轻患者占比与中年群体占比差距较小的现象不容忽视。
      头豹研究院
      62页
      2024-05-24
    • 中国手足口病疫苗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中国手足口病疫苗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 2024年中国肿瘤医疗服务行业概览:肿瘤服务市场供需错配,民营机构大有可为

      2024年中国肿瘤医疗服务行业概览:肿瘤服务市场供需错配,民营机构大有可为

      医疗服务
        肿瘤医疗服务行业是为肿瘤患者提供专业诊疗服务的行业,包括提供肿瘤医疗服务的综合医院、肿瘤专科医院等医疗机构。这些医疗机构需要配备专业的医疗团队和技术设备,提供肿瘤疾病的筛查、诊断、治疗、康复支持等全方位服务,旨在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中国肿瘤医疗服务行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癌症患者数量日益增长,带动肿瘤筛查、治疗需求增加,加之利好政策陆续出台,共同推动行业快速发展。2018-2022年,中国肿瘤医疗服务行业市场规模由33.1百亿人民币元增长至49.8百亿人民币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0.7%。预计2023-2027年,肿瘤医疗服务行业市场规模由55.1百亿人民币元增长至81.0百亿人民币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10.1%   癌症患者数量逐年增长,老龄化等因素延续趋势,庞大的肿瘤诊疗市场需求推动行业发展   中国癌症发病数亦从2016年的4.1百万例增长到2022年的4.8百万例,年复合增长率达2.7%。在中国,肺癌、胃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肝癌、乳腺癌、食管癌、宫颈癌、脑癌和胰腺癌是2022年发病率排名前十的癌症,其中前五名占癌症新发发病率的50%以上。受人口老龄化、不良生活习惯、环境污染等因素共同影响,癌症潜在及新增患者均稳步增长,肿瘤诊断及治疗市场需求未得满足   公立医院主导市场,肿瘤医疗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导致公立、私立医院的区域性竞争关系差异   中国肿瘤医疗资源集中于一、二线城市,分布不均,东部地区门诊及住院的肿瘤患者超50%。公立医院主导市场,肿瘤医疗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导致公立、私立医院的区域性竞争关系差异。私立肿瘤医疗机构实施多策略医院布局,灵活填补市场需求缺口   鼓励社会办医政策相继出台,供需矛盾为私立肿瘤医疗机构提供较大生存空间   为满足医疗需求、改善国家医疗资源配置以及促进市场竞争,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政策鼓励社会办医。2016-2022年,中国公立肿瘤医疗机构由1,300家增长至1,400家,私立肿瘤医疗机构由400家增长至700家,私立肿瘤医疗机构增速显著高于公立医院,且在肿瘤专科医院数量上公私立医院数量相当。在政策支持及社会资源注入下,私立肿瘤医院品牌逐步受到患者认可,患者承接能力向公立医院看齐
      头豹研究院
      22页
      2024-05-21
    • 中国COPD治疗药物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中国COPD治疗药物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 2024年中国呼吸道疾病检测行业概览:快速检测助力呼吸道疾病诊疗

      2024年中国呼吸道疾病检测行业概览:快速检测助力呼吸道疾病诊疗

      化学制药
        呼吸道疾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型,可能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不同的病原体引起,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其中,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累及鼻腔、咽喉部等,包括鼻炎、鼻窦炎、咽炎等;下呼吸道感染多为喉以下的气管、支气管感染及肺部感染,包括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等。2023年中国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发,呼吸道感染人数创十年最高。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感染以流感等丙类传染病为主,近期流感监测数据已超过过去3年同期。面对呼吸道病原体的多样性,呼吸道疾病检测聚焦各种呼吸道疾病的预防、诊断和监测,通过提供一系列的检测产品和服务,以帮助医疗机构和患者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呼吸道疾病。   2010年后,联合检测产品开始进入市场,2020年,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出现,呼吸道疾病检测需求剧增,推动了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同年政府出台多项鼓励政策,推动呼吸病原体检测行业的发展;2021年,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呼吸道疾病检测开始向精准化、个性化方向发展,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本文通过对呼吸道疾病检测行业的定义、应用领域、产业链、各细分领域市场状况进行分析,以期对未来市场方向提出研判。   呼吸道疾病发病人数常居高位,检测需求稳定   呼吸道传染病发病人数在中国常居高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以流感等丙类传染病为主。根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2023年丙类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数达1,567.7万人,同比增长268.0%,其中流感发病数达1,252.8万人,同比增长407.7%。2023年呼吸道感染人数创十年最高。检测是准确用药的前提,呼吸道疾病的爆发将带动检测需求的大幅增长,为检测试剂企业带来大量订单需求。   快速检测助力呼吸道疾病诊疗   呼吸道感染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不同的病原体引起,针对不同类型的病原体,用药不同,诊疗方式各异。快速检测技术虽存在一定的假阳性,但无需增加太多的软硬件的投入,即可满足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的快速诊断需求,其缩短了患者等待时间,降低院内传播的风险,有助于加强院感控制,合理的调配有限的医疗供给,缓解医疗资源的紧张。   多联检测有利于实现对呼吸道感染的精准诊疗,推动检测市场扩容   由于感染不同呼吸道病原体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较为相似,但病理、病程和治疗方法却存在显著差异,呼吸道多联检测能够快速鉴别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多家体外诊断上市公司加快在多种呼吸道病原联合检测领域的布局,如金域医学基于不同检测平台,开展了呼吸道病原体核酸6项、呼吸道多种病原体核酸检测18项及上呼吸道多种病原体靶向测序107种等检测项目。虽然多联检测的研发周期长、注册认证壁垒高,但其更符合呼吸道疾病的快速诊断需求,将有助于推动呼吸道检测市场快速扩容。
      头豹研究院
      28页
      2024-05-17
    • 中国中低通量测序仪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中国中低通量测序仪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化学制药
        因子说明   根据企业招股书、2022年年报,企业披露对应年份的测序仪器设备销量分别为637、323、658和822台,同时结合2023年半年报和季报中披露的测序仪设备销售总量,可推算出2023年销量为940台。由此测算出2019-2023年销售量的年复合增速为10.2%。2023年前三季度,华大智造各型号基因测序仪全球新增销售装机超640台,装机总量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销售装机数量超3,100台,为后续提升客户试剂消耗量奠定了基础。 由此预计未来华大智造销售量将随着测序仪国产化的推进,保持平稳增加,预计未来以15%的增速增长
      头豹研究院
      21页
      2024-05-16
    • 2024年中国肝炎用药行业概览:病毒性肝炎多发驱动中国肝炎药物市场速增,政府重点关注推动药品加速迭代

      2024年中国肝炎用药行业概览:病毒性肝炎多发驱动中国肝炎药物市场速增,政府重点关注推动药品加速迭代

      化学制药
        根据肝炎发病类型可将肝炎用药分为病毒性肝炎用药和非病毒性肝炎用药,病毒性肝炎用药中主要包括干扰素、核苷酸类药物和直接抗病毒药物,非病毒性肝炎药物则多为抗炎保肝药物。中国肝炎用药发展萌芽阶段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距今虽仅有50余年,但发展进程在全球范围内已处于领先水平,王牌抗肝炎药物适应证的扩增和病毒性肝炎防治指南的更新将中国肝炎药物推向高速发展阶段。中国病毒性肝炎感染患者数量庞大,但诊断率和治疗率分别仅为18%和11%,国家多部门联合出台行动方案,加强宣传教育,加强重点人群综合干预,加大肝炎病毒监测力度以尽快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30年病毒性肝炎诊疗目标。   患病群体基数大,诊疗比例不足成为药物治疗瓶颈问题   柳叶刀全球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目前乙肝病毒感染率为7.8%,超过东亚及东南亚地区6.9%的平均患病率。世界卫生组织在病毒性肝炎消除目标中提出,至2030年,确保全球90%感染者得到诊断、其中80%得到适当治疗,中国当前乙肝诊断率不足20%,治疗率不足11%,与世卫组织目标仍有较大差距,中国仍需优化病毒性肝炎防治方面医疗资源分配,用药市场潜能有待激发。   多品类肝炎用药纳入医保名录,同时医保限定适应证范围经历调整,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报销限制逐步放宽   治疗病毒性肝炎药物中,聚乙二醇干扰素、恩替卡韦、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等多种药品已纳入医保名录,对于部分药品适应证也在逐渐放宽。丙通沙(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和夏帆宁(来迪派韦索磷布韦片)的医保限定适应证由“基因1b型以外的慢性丙型肝炎”分别调整为“成人慢性丙肝感染”和“成人和12至18岁青少年慢性丙肝感染”,更多病毒性肝炎患者可利用医保进行治疗。   丙型肝炎单药治疗存在不足,联合治疗方案疗效改善明显,有助于患者用药依从性提升   在丙肝治疗中,单独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或利巴林伟(RBV)的治疗方案存在疗程长、应答率不理想、不良反应明显等不足之处。DAAs联合PR方案可有效提高丙型肝炎治愈率,同时显著缩短疗程,提升慢性丙肝患者依从性。利用蛋白酶抑制剂联合PR方案治疗12周时的总体应答率达到91%,其中达诺瑞韦联合PR三联方案治疗基因1型慢性丙肝患者的12周应答率达97%,有效改善单一用药应答率低的问题,用药安全问题也得到一定保障。
      头豹研究院
      31页
      2024-05-15
    • 钾长石行业研究:中高档钾长石需求增长,新能源等领域应用潜力大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钾长石行业研究:中高档钾长石需求增长,新能源等领域应用潜力大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化学制品
        本文介绍了钾长石的基本特性和应用领域,指出其在玻璃、陶瓷和化工等行业中的需求处于关键地位。文章还提到,钾长石行业面临着可持续开采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挑战,需要遵守更为严格的环保标准。此外,文章分析了钾长石市场规模历史变化的原因,包括下游产业需求增长、新兴领域应用扩大以及农业发展和钾肥需求增长等因素。最后,文章预测了未来钾长石行业市场规模变化的原因,主要包括中高档钾长石需求增长和钾长石在中国储量丰富但开采条件差、技术有限等因素。   钾长石行业定义   钾长石是一种铝硅酸盐矿物,属于长石族矿物。钾长石属于单斜晶系,主要颜色为肉红色、白色或灰色。此外,钾长石还包括微斜长石和透长石等多个系列。钾长石的物理性质包括硬度约为6,密度约为2.56克/厘米^3,熔点约为1,220℃。钾长石还具有玻璃光泽,晶体常呈短柱状或厚板状,其在自然界中的分布较广,广泛应用于陶瓷坯料、陶瓷釉料、玻璃、电瓷、研磨材料等工业部门及制钾肥等领域。
      头豹研究院
      17页
      2024-05-14
    • 中国化妆品级透明质酸终端产品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中国化妆品级透明质酸终端产品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化学制品
        因子说明   22年数据源自论文调研统计,其余年份按照中国消费品CPI增速反推,未来根据历年消费品CPI均值推算。   因子说明   历史数据源自国家统计局每年12月公布的化妆品零售额累计值,未来增速源自19-23年的历史稳定增速。   因子说明   数据源自wind平台披露的每年12月化妆品销售均价   因子说明   2023年数据源自药监局官方披露,其余历史数据根据稳定增长额0.05pct反推,未来数据根据0.05pct预测。
      头豹研究院
      35页
      2024-05-14
    • 生物信息测序服务:中国制造引领第4代测序技术面世,业务模式变革成当下热门趋势

      生物信息测序服务:中国制造引领第4代测序技术面世,业务模式变革成当下热门趋势

      化学制药
        人类基因是承载遗传信息且可以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 是生物信息的主要来源。 测序技术是利用唾液或血液对人类基因片段或基因全序列进行测定的一种分子诊断技术, 根据单次测序读长和测序通量等指标, 测序技术可大致分为第一代的Sanger测序技术、 第二代的高通量测序技术(HTSeq) 、 第三代的单分子荧光测序技术和第四代的纳米孔测序技术。   搭载不同技术平台的测序服务在科研场景和临床应用中均可发挥重要作用, 科研场景中的测序服务主要面向科研机构、 高等院校和药品生产企业, 主要包含探究基因组结构功能的基因组学研究、 追溯物种进化历程的生物学研究、探索复杂疾病遗传机制的病理学研究和个体化药代动力学检测。临床应用中的测序服务主要面向诊疗机构、独立检测机构和患者群体,主要包含肿瘤靶向治疗方案设计和生育遗传风险规避
      头豹研究院
      25页
      2024-05-12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