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746)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AI或加速中国化工龙头反超,再生材料有望成为重要产业趋势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AI或加速中国化工龙头反超,再生材料有望成为重要产业趋势

      化学制品
        本周建议重点关注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提出"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大力推广再生材料",再生材料是重要的产业趋势,建议重点关注化学法PET回收、PPPE回收。本周多个化工品价格上涨,包括毒死蜱、烯草酮、甲维盐、阿维菌素,本轮涨价呈现多个特征:一是子行业反内卷呼声越来越高,涤纶、有机硅、三氯蔗糖等行业有反内卷动作;二是部分老产品率先涨价,比如:毒死蜱,产品资本开支较少,新增供给消化时间较短;三是供给端的扰动,和中国化工产业往西北转移有一定关系,回顾历史,中国化工产业向西部转移有两次高峰,第一次是2002-2008年,第二次是从2017年开始,至今仍在持续,响水事故后加速,近期两个农药上涨均是西北产能受影响有关,或不是偶然。大化工主要建议关注两个事件,一是OPEC+决定4月开始增加石油供应,后续油价继续承压的概率提升,从中期看,若油价能加速触底叠加触底后需求端的催化,化工品可能会迎来较大级别的行情;二是海外化工产业的整合和淘汰继续,本周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与奥地利能源巨头周二宣布,将两者旗下聚烯烃资产共同注入一家公司。政策方面,本周中国央行等五部门提出支持民营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发展壮大,下大气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主要预期目标,其中包括2025年GDP增长目标5%左右,CPI涨幅2%左右,赤字率4%左右,我们在上周周报提过顺周期行情启动催化因素之一是"核心城市房价企稳甚至回升",之后可以密切关注房价的走势。AI行业,一边是市场对拼算力逻辑的担忧,比如台积电CoWoS遭“砍单”;一边是企业间拼效率以及AI应用的落地,比如阿里开源QwQ-32B,以1/21小参数媲美DeepSeek R1性能,Manus推出通用型Agent,后续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Agent的出现,甚至爆款的出现。投资方面,建议继续关注金三银四化工品涨价带来的投资机会;科技龙头的重估行情可能会扩散到化工龙头,我们前期出了AI对化工行业影响的报告,AI会拉大国内化工龙头与非龙头的差距,中国化工可能会借此弯道超车并迅速拉开身位,因为海外龙头产能基础较为薄弱,若要提高AI使用效能,需要大量资本开支,但盈利承压下,该举措落地概率不高,而国内大量的资本开支是在近些年落地,AI所需的底层基础搭建较佳,比如:设备数据线上化、软件化、数字化,垂直领域应用加速落地会更快。   本周大事件   事件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大力推广再生材料使用”。   事件二:特朗普施压奏效,OPEC+决定4月开始增加石油供应,原油加速下挫,盘中跌近3%。由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领导的OPEC+将于4月增加每日13.8万桶的产量。   事件三:中国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GDP增长目标5%左右,CPI涨幅2%左右,赤字率4%左右,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今年计划赤字率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赤字规模5.6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6万亿元。   事件四:阿里开源QwQ-32B,以1/21小参数媲美DeepSeek R1性能,成本仅1/10。QwQ-32B大语言模型仅有320亿参数,不仅能够媲美拥有6710亿参数的DeepSeek-R1(其中370亿被激活),更在某些测试中超越了对方。   投资组合推荐   东材科技   风险提示   国内外需求下滑,原油价格剧烈波动,国际政策变动影响产业布局。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5-03-10
    •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从第一三共ADC药物商业成功看国内ADC投资映射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从第一三共ADC药物商业成功看国内ADC投资映射

      化学制药
        海外ADC(抗体偶联药物)龙头第一三共商业化屡获成功,为国内ADC药物投资提供有力参考。第一三共HER2ADC药物德曲妥珠单抗(ENHERTU)已在全球60多个国家获批用于治疗乳腺癌、胃癌、非小细胞肺癌等多个适应症,截至2025年初累计已获得19项NCCN指南推荐。商业化方面,自2019年首次获批以来,德曲妥珠单抗全球累计销售额达11066亿日元(合73.7亿美元),其中2024年全球销售额约合38亿美元(+50%),已成为全球最畅销ADC药物。国内方面,科伦博泰、恒瑞医药等多家企业HER2ADC产品开发进度紧随其后,疗效及适应症布局亮点频出,未来商业化潜力值得重点关注,研究第一三共的成功路径将为国内企业的投资把握提供有力参考。   DXd ADC技术平台布局密集,有望带动全球ADC药物市场空间加速扩容。除德曲妥珠单抗外,第一三共基于DXd ADC技术平台尚在开发多款ADC药物,包括Dato-DXd(TROP2ADC)、HER3-DXd(HER3ADC)、IDXd(B7-H3ADC)、R-DXd(CDH6ADC)等,适应症范围有望持续拓宽。预计随着临床开发的持续进展,未来对于第一三共ADC系列产品的需求量有望超过5000万份/年,第一三共未来将投入超过6000亿日元(约40亿美元)用于提升对于公司ADC药物的供应能力。   内资企业同靶点对标产品逐步展现竞争力,关注国内ADC领域映射投资机会。   德曲妥珠单抗(HER2ADC):目前国内开发进度处于领先进度的HER2ADC有科伦博泰的A166、恒瑞医药的SHR-A1811,其中恒瑞SHR-A1811布局多项适应症、后续增长动力足。   Datopotamab deruxtecan(TROP2ADC):第一三共和阿斯利康合作的TROP2ADC(商品名:Datroway)分别于2024年12月和2025年1月在日本和美国获批上市,适应症为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内分泌治疗和化疗的HR阳性、HER2阴性不可切除或转移性乳腺癌成人患者。用于经治的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已向FDA递交上市申请。目前国内科伦博泰SKB264(TROP2ADC)已于去年11月在中国获批上市,用于后线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成为全球第二款获批上市的TROP2ADC。于此同时,SKB264分别于2024年8月和10月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递交了3L/2L治疗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的上市申请,预计2025年NMPA将针对两项适应症的NDA做出监管决定,该药有望展现同类最佳疗效。   其他在研ADC:①HER3-DXd:目前正进一步探索HER2+晚期乳腺癌德曲妥珠单抗后线治疗方案,国内百利天恒EGFRX HER3双抗ADC展现出更优疗效潜力;②I-DXd:潜在同类首创B7-H3ADC,适应症计划拓展至食管鳞癌;翰森制药同靶点药物已率先实现对MNC商业化授权③R-DXd:潜在同类首创CDH6ADC,适应症持续扩展;先声药业SIM0505中美两地IND顺利推进。   投资建议   第一三共ADC技术平台领先、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多个优秀ADC品种。不仅在在商业化上取得突出成功,围绕5款核心ADC,第一三共与大型跨国药(MNC)企阿斯利康和默沙东分别达成多项合作协议(BD),获得MNC强力背书。   映射国内,近些年我国ADC技术迎头赶上,国内ADC药企在药物研发及对外授权等方面获得突破性进展,策略上建议1)关注适合ADC药物核心靶点、核心适应症;2)关注靶点上领先企业;3)积极把握国内企业临床数据读出和品种对外授权带来的边际变化投资机会;4)XDC创新探索爆发、CDRMO企业增长强劲,积极把握产业链上游投资机会。相关标的:恒瑞医药、科伦博泰、药明合联、翰森制药、信达生物等。   风险提示   新品种研发失败的风险;竞争格局恶化的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5-03-09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绿色系列:PET回收(市场篇)—巨大潜在空间,进入加速期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绿色系列:PET回收(市场篇)—巨大潜在空间,进入加速期

      化学制品
        核心观点   PET,热塑性聚酯,下游对接庞大的需求市场,行业需求仍然处于稳步提升状态。2024年全球PET树脂市场规模为365.2亿美元,预计2024年至2029年该市场复合年增长率为6.3%,需求仍处于持续攀升。   欧盟领衔全球多个国家推进再生材料的使用,带动rPET材料渗透比例持续提升。根据欧盟的最新要求,在汽车中使用的材料必须含有25%的再回收材料,到2025年PET瓶中的回收材料含量必须达到25%,到2030年塑料包装需要含有10%的回收材料,PET瓶中的回收材料含量必须达到30%,到2040年,PET瓶中的回收材料含量需要达到50-65%。众多国家包括欧洲的主要国家、美国、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也都先后出台政策推进塑料的回收和再利用。   全球性的领先快消、服装品牌也开始着重推进再生材料的应用。众多品牌开始签署新塑料经济的承诺,不仅使用可回收或可重复使用的包装,也开始提升产品包装中再生材料比例,包括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汉高、ZARA在内众多品牌规划了自身包装材料、生产产品中再生塑料、纤维的使用比例目标,有望开始从需求端带动rPET的工艺的优化和市场的扩展。2023年全球再生塑料市场达到110.9亿美元,较2022年增长约2.7%,预计2024-2032年,全球再生塑料市场规模复合增速将提升至10.6%,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而PET作为其中应用领域广泛且能够较好回收的材料,回收行业的发展有望加速。   全球每年生产的PET塑料已经超过7000万吨,然而只有14%的PET塑料被回收再利用,大量废弃的PET塑料被堆放和焚烧。其中PET塑料主要用于液体塑料包材,回收体系相对成熟,回收率相对较高,而PET纤维回收处理难度大,技术仍然在突破,尚未成熟;国内PET物理回收产业链相对成熟,能够实现瓶-瓶,瓶-丝/膜的生产供给,部分企业可以实现高值利用,但成熟物料来源有一定的限制;化学法能够将原料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展至纤维、膜材等,适用性相对更强,但由于生产工艺要求高,难度大,尚未成熟,是后续较为具有潜力发展路径。   投资建议   不同企业的产品和技术定位不同,类似的产业路径,产品盈利空间也会具有较大差异。虽然PET回收再国内布局时间不短,但不同企业之间的技术仍然有较大差距,且企业产品的定位也有明显不同,虽然PET瓶片相较于PET纤维的回收成本较高,但如果能够实现高值化应用,仍然能够获得较好的盈利空间;如果能够使用较低成本的PET泡料,也能够形较好的成本控制,从而兑现盈利空间。   PET再生材料应用要求不断提升,将大幅带动行业需求,行业潜在发展空间巨大,而其中几类企业将相对收益:   能够实现PET回收的高值化应用的企业:能够满足下游领先企业高端服装的产品需求,能够从产品定价获得盈利空间;   能够扩展应用原料,能够实现低成本管控的企业:破除传统PET回收的限制,能够使用成本更低的原材料进行产品生产,降低外部约束带来的不可控风险,形成成长空间;   能够突破技术、工艺路径障碍,采用生物法或化学法经济性生产rPET的企业,有望获得成本和市场双重突破。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产业链配套发展不均衡风险;海外贸易政策变动风险;需求波动风险;石化产业链价格剧烈波动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5-03-09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AI系列深度(三):超级芯片推动AI赋能预想,刺激高频高速树脂材料需求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AI系列深度(三):超级芯片推动AI赋能预想,刺激高频高速树脂材料需求

      化学原料
        投资逻辑   英伟达高性能芯片推动AI领域高速发展,需求性能更强的高频高速树脂材料。英伟达在2024年GTC大会上发布了其Grace Blackwell超级系列芯片产品GB200,搭载了36个GB200芯片的服务器NVIDIA GB200NVL72,可使世界各地的机构都能够在万亿参数的大语言模型(LLM)上构建和运行实时生成式AI。并且该服务器相比于上一代DGX H100,对于LLM推理工作负载,GB200NVL72平台最高可提供30倍的性能提升,而其成本和能耗最低可降至1/25。英伟达超级芯片的推出,将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引擎,实现AI赋能各行各业的预想,推动AI领域的高速发展。树脂材料是芯片零部件覆铜板的主要上游原材料之一,而介电性能中的介电常数Dk与介电损耗因子Df是衡量树脂材料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高性能芯片要求其应用的树脂材料拥有更低的Dk及Df,当前能够满足这些条件的高频高速树脂主要包括聚苯醚树脂(PPO)、改性聚苯醚树脂(PPE)、碳氢树脂(PCH)、聚四氟乙烯树脂(PTFE)等。   云厂商加大AI资本开支催化AI服务器出货量提升,刺激上游PPO等树脂需求。2025年是AI发展的关键之年,众多云厂商纷纷加大资本支出发展AI领域,以阿里巴巴为例,其2024Q4的资本支出317.75亿元,环比增长81.7%,大大超出预期。在不断出台的AI产业链利好政策及加大AI产业投资力度共同催化下,预计2024年AI服务器的全年出货量达167万台,同比增长41.5%。根据测算,预计2025/2026年AI服务器带来的PPO树脂全球需求量为6964/10446吨,合计电子级PPO树脂需求将达到13353/16546吨;AI服务器带来的碳氢树脂全球需求量为1077/1616吨;PTFE树脂全球需求量为476/714吨。   高频高速树脂材料国产化替代布局逐步进行,高端电子级树脂材料壁垒较高国产化进程道阻且长。PPO/PPE树脂国内已有产能布局,上市公司圣泉集团拥有电子级PPO树脂产能1000吨/年已于2024年上半年投产,东材科技5000吨/年的电子级PPO产能在建;电子级碳氢树脂东材科技已有3500吨/年的产能在建,世名科技500吨/年电子级碳氢树脂产能已经建成,圣泉集团正积极布局碳氢树脂研发体系;国内对于电子级PTFE树脂生产研发尚处于初步阶段,未来发展应用领域空间较大。高频高速树脂存在较多壁垒,作为芯片产业的上游原材料,其产品需要经过覆铜板、PCB、终端服务器等多家下游厂商的验证后才能逐步扩大供应,供应商资质较难获得;高频高速覆铜板对于树脂的性能要求较高,除了满足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因子外,对树脂的耐热性、耐磨性等多种性能同样存在较高的要求,单一种类的树脂材料往往难以满足多方向的性能要求,需要针对特定性能进行特定的树脂改性,由此带来较大的技术壁垒。   投资建议   东材科技在我国电子树脂领域的研发及产能布局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拥有较多的自主知识产权,自主研发出碳氢树脂、活性酯树脂、特种环氧树脂等电子级树脂。建议关注东材科技等已有电子级高频高速树脂布局的上市公司。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中高端高频高速树脂研发不及预期,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下游技术迭代带来的产品迭代,下游客户突破不及预期等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5-03-06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再论顺周期,涨价品种有超预期的可能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再论顺周期,涨价品种有超预期的可能

      化学制品
        近期市场对于涨价方向预期不高,叠加科技方向的虹吸效应,顺周期方向关注度有所下降,观点有别于市场,我们认为今年涨价方向有超预期的可能,核心原因在于部分化工品经历了近三年多的调整,到了景气拐点附近,尤其是部分老品种,由于先前资本开支强度相对较低,可能会率先迎来拐点,建议关注农药以及维生素涨价带来的投资机会。另外,关于顺周期龙头是否会复制科技龙头重估的行情,我们认为需要契机需要催化,可能催化因素之一是一二线城市房地产价格的上行。大化工行业边际变化,主要建议关注五个事件:一是小米联合赛轮,打造SU7Ultra专用轮胎,此次合作,一方面是对赛轮轮胎技术实力的认可,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公司产品品牌力,国产电动车品牌的弯道超车有带动国产轮胎的可能;二是新和成、浙江医药VE停报,该产品价格继续走强的概率越来越高;三是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钾肥行业分会向全行业发出“保供稳价”的倡议,国内钾肥短期供给有增加的可能,届时价格可能会有所承压;四是本周交易员预计OPEC+会再次推迟4月增产计划,美国、伊拉克讨论恢复关键石油出口管道,石油价格存在较大的不确定;五是欧洲化工产能退出继续,据报道荷兰两大工会FNV与CNV透露,位于鹿特丹港Maasvlakte区域的塑料前体生产工厂可能面临关闭风险。AI方面,本周市场关注英伟达财报,英伟达四季度营收增长78%,数据中心收入增长93%,均为近两年最低增速但强于分析师预期,Q1指引优于预期;此外,AI应用端有所突破,例如;亚马逊推出生成式AI版最强助手Alexa+;AI仅用两天攻克超级细菌“十年难题”。机器人方面,NeoGamma外壳采用了编织尼龙材质,关节处采用了肌腱驱动的传动方案,尼龙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将受益。电子行业,苹果首款折叠屏手机或将2026年下半年发布,今年可能是折叠屏手机有所变化的年份,建议关注相关材料公司。   本周大事件   大事件一:交易员预计OPEC+会再次推迟4月增产计划,不惧特朗普施压。交易员们普遍预计,OPEC+会将原定于4月开始的逐月增产计划推迟一到三个月。这已经是自2022年以来,OPEC+第四次推迟恢复石油产量的计划。美国、伊拉克讨论恢复关键石油出口管道,国际油价跌至今年最低水平。管道重启初期预计将输送约18.5万桶/日的原油,这一数量虽不算特别庞大,但在当前供需平衡微妙的油市中足以产生影响。   大事件二:近日荷兰两大工会FNV与CNV透露,位于鹿特丹港Maasvlakte区域的塑料前体生产工厂可能面临关闭风险。该工厂为利安德巴塞尔(LYB)与科思创(Covestro)的合资企业,双方各持50%股份,并由LYB负责运营,是世界上最大规模之一的环氧丙烷和苯乙烯单体生产厂,对可持续塑料和其他关键产品的制造至关重要。   大事件三:证券时报指出,NeoGamma在设计上更加亲和,外壳采用了编织尼龙材质,旨在减少与人接触时可能带来的伤害。机器人的皮肤采用日本ShimaSeiki的机器用柔软的尼龙3D打印而成的,该套装采用全衣针织工艺,使面料不会影响Gamma性能,并且在行走步态变得更加自信、自然了。分析师表示,除了灵巧手外,NeoGamma仿生机器人在关节处也采用了肌腱驱动的传动方案,预计肌绳材料用量将大幅提升。视频能看到键绳材料的轮廓,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MHWPE)具有高强度、轻质、耐侵蚀等优质特性,契合灵巧手中的传动要求,是键绳首选材料之一。   大事件四:AI仅用两天攻克超级细菌“十年难题”,内含六个智能体,能自行推理出新知识。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曾耗时十年研究超级细菌是如何进化和传播的,而谷歌的人工智能“co-scientist”仅用两天就解决了这一问题。它甚至提出了四个额外的理论。   投资组合推荐   东材科技   风险提示   国内外需求下滑,原油价格剧烈波动,国际政策变动影响产业布局。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1页
      2025-03-03
    •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AI聚焦核心标的,创新药关注重要行业会议,业绩窗口期关注经营反转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AI聚焦核心标的,创新药关注重要行业会议,业绩窗口期关注经营反转

      化学制药
        本周医药板块AI板块出现回落,而创新药表现较好。我们认为,一季报前医药仍将保持强成长为主的市场风格,建议持续保持关注。   2025年创新药持续关注临床推进和数据读出,建议关注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2025年5月30日-6月3日举行)和2025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4月25日-30日举行)。   AI领域,预计后续行情仍有较大期待空间,但资金会更加向核心标的、产业龙头、真正具备兑现能力的企业集中。继续建议珍惜回调机会,积极围绕三大应用领域龙头企业。   此外,近期A股和港股医药企业即将进入年报窗口,预计年报一季报后医药板块有望迎来行业整体性业绩反转,如果创新药和AI医药板块标的能与业绩反转结合,则具备更强投资价值。   药品板块:全新药物分子再突破,异双特异性小分子RIPTACTM完成首例患者给药。与其他治疗方式不同,RIPTAC疗法的抑制和杀灭机制不依赖于疾病驱动因素来实现选择性癌症杀灭,为抗癌疗法开辟了新领域。百济神州泽布替尼收入突破26亿美元,24年总营收38亿美元,中国大分子生物药创新企业正在蓬勃崛起中。   生物制品:礼来收购FXR314加码炎症性肠病,关注领域内研发进展。根据Organovo官方数据显示,溃疡性结肠炎的全球市场规模2021年为66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包括克罗恩病的IBD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亿美元,稳步增长。FXR314通过激活FXR受体促进肠上皮修复,阻断细菌入侵及炎症因子释放,可避免免疫抑制风险,同时具有较好的给药便利性,只需口服每日一次,较现有生物制剂(如抗TNF注射剂)更具患者依从性优势。   医疗服务:据重庆市卫健委披露的数据,重庆24年11月份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同比+8%,环比+0.4%,终端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呈缓慢恢复趋势。2月28日,国家医保局编制印发《口腔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参考2023年版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将现行口腔类价格项目映射整合为114项。   医疗器械:国内创新产品持续升级迭代,海外市场拓展加速。3月1日,三诺生物宣布其全新二代CGM在国内正式上市销售,型号为i6/i6s/i6Pro产品供用户在家庭环境使用,使用时间最长为15天。采用公司自研技术,体现公司创新研发能力。此外,企业海外市场拓展加速中,例如南微医学推进泰国生产基地建设,抗风险能力将增强。   中药:华润三九发布拟收购天士力草案,内生外延双突破彰显投资价值。根据草案,公司收购价格为每股14.85元。当前建议继续重视华润三九的投资价值,内生方面,公司感冒品类24年逆势提升市占率彰显品牌力,未来有望稳健增长;外延方面,对昆药的整合有望边际改善,对天士力的整合也值得期待。   CXO及上游:业绩快报相继发布,企业经营逐渐企稳。   投资建议   建议继续贯彻AI医药+创新药2025年医药投资两大布局主线。其中创新药在25年持续关注临床推进和数据读出,包括5月底的ASCO年会和4月底的AACR年会等。AI领域,预计后续行情仍有较大期待空间,但资金会更加向核心标的、产业龙头、真正具备兑现能力的企业集中。继续建议珍惜回调机会,积极围绕三大应用领域龙头企业。此外,近期A股和港股医药企业即将进入年报窗口,预计年报一季报后医药板块有望迎来行业整体性业绩反转,如果创新药和AI医药板块标的能与业绩反转结合,则具备更强投资价值。   重要标的   科伦博泰、金域医学、人福医药、美年健康、华东医药、特宝生物、华润三九、益丰药房等。   风险提示   汇兑风险、国内外政策风险、投融资周期波动风险、并购整合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5-03-03
    • 集采续约量价齐升,胰岛素出海进度领跑行业

      集采续约量价齐升,胰岛素出海进度领跑行业

      个股研报
        甘李药业(603087)   投资逻辑   深耕胰岛素领域多年,三代胰岛素内资领军企业。公司为国内首家掌握产业化生产三代胰岛素的企业,2005年甘精胰岛素率先获批上市,深耕三代胰岛素市场近20年,目前产品全面覆盖长效、速效、预混三个胰岛素功能细分市场。24年上半年胰岛素集采续约中,公司三代胰岛素产品获得三代胰岛素分量总额的37%,超越诺和诺德位居行业第一。   集采续约后行业进入新周期,量价齐升业绩基本盘底部反转。本次集采续约从报价结果看,公司胰岛素全系列产品报价较首次集采提升5~48%,其中核心品种甘精胰岛素报价提升34%。新价格体系自三季度开始逐步落地,公司24Q3毛利率达78.1%,环比24Q2提升4.1%,预计25-26年公司国内制剂业务毛利率分别为84.0%、83.9%。从报量看,公司获得集采协议量4686万支,较上次集采增长1152万支(+32.6%)。从竞争格局看,三大外资厂商需求量占比从首次集采的68%下降至本次续约的55%,加之礼来、诺和诺德本次全系列产品均以低顺位中标,按规则近50%标内份额将重新分配给高顺位企业。本次集采执行至2027年底,新集采周期下内资企业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公司存量业务将实现底部反转,预计24-26年公司国内制剂业务收入分别为26.0/34.3/41.2亿元。25年1月公司发布预增公告,预计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0~6.5亿元,同比增长76%~91%。   胰岛素海外商业化进度行业领先,创新管线有望贡献业绩增量。美国市场多家巨头企业近年来逐步下调胰岛素产品价格,低价类似药市场占比持续提升,首个甘精胰岛素类似药自2021年上市以来目前市占率已超过10%。公司与山德士于2018年签订商业和供货协议,约定由山德士进行药品在欧美市场的商业化推广。2023年公司甘精、赖脯、门冬胰岛素上市许可申请陆续获得FDA\EMA正式受理,三代胰岛素登录欧美市场进程行业领先。公司持续加深糖尿病治疗领域研发布局,目前已形成包含超长效GLP-1RA(两周给药一次)、GLP-1RA口服制剂、胰岛素周制剂、双胰岛素类似物复方制剂的差异化布局,未来有望贡献业绩增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41、11.01、15.12亿元,同比增速88.6%、71.7%、37.4%,首次覆盖给予公司25年30倍PE估值,目标市值330亿元,目标价54.95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销售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国际化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限售股解禁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7页
      2025-03-02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小米发布SU7 Ultra,碳纤维和国产轮胎有望受益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小米发布SU7 Ultra,碳纤维和国产轮胎有望受益

      化学原料
        事件简介   小米汽车于2月27日发布高性能纯电轿跑SU7Ultra,标准版售价为52.99万元。在材料方面大量运用碳纤维,更富运动感的同时有效实现轻量化。在新品发布会的同时,赛轮轮胎与小米汽车合作开发的赛道高性能轮胎PodiumTrack01在小米官方商城上线,适配SU7Ultra的两款赛道级轮胎“265/35R21”、“325/30ZR21”售价分别为2450元/条、3050元/条。   投资逻辑   深度应用碳纤维,进行轻量化与高性能的革新实践。作为小米首款高端车型,SU7Ultra全系标配采用真空镀金工艺的24K金碳纤维车标,内饰方面,前排座椅背板、中控台饰板、迎宾踏板等都运用了碳纤维,带来浓厚的运动气息。   外观方面,小米SU7Ultra配备1.7平米的超大面积碳纤维车顶,带来11kg减重。小米SU7Ultra全车满配共21处使用碳纤维,总使用面积达到5.5平米,这些碳纤维有90%的面积采用昂贵的热压罐工艺,质感更好。碳纤维指的是用腈纶和粘胶纤维作原料,经高温氧化碳化而成且含碳量在90%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耐高温居所有化纤之首。碳纤维的特点包括轻质高强、耐高温和耐腐蚀、良好的导热和导电性、优异的力学性能、易加工和设计灵活性等。从具体应用来看,碳纤维的密度非常低,并且能够在极端条件下保持稳定的力学性能,还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和高震动衰减性,适用于需要高强度和高耐久性的应用场景,在减轻重量、提高结构强度的应用中也具有显著优势。通过小米汽车对碳纤维材料的大量使用,为行业提供轻量化解决方案参考,为碳纤维在汽车领域的大规模推广提供了成本优化示例。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对续航与性能的更高要求,碳纤维需求或进一步释放,带动上游材料企业加速技术迭代与产能扩张。   赛轮轮胎携手小米推出赛道高性能轮胎,助力公司高端转型持续推进。赛轮轮胎与小米联合推出专为SU7Ultra定制的赛道级半热熔轮胎“PodiumTrackPT01”,针对SU7Ultra的高性能需求(如赛道竞速场景)优化设计,满足抗冲击性、低滚阻、高抗湿滑等综合指标。小米SU7Ultra的配套公路轮胎为倍耐力PZERO5,而赛轮开发的PT01作为赛道专用胎,填补了用户在专业赛道场景下的需求,其半热熔设计在高温下可提供更强的抓地力,尤其适合高强度赛道工况。此次合作标志着赛轮轮胎首次进入高端性能车核心赛道,直接证明了其在材料科学、工艺创新上的技术积累,尤其是对新能源汽车严苛性能需求的响应能力。同时,赛轮与小米的合作产生智能化协同,小米的智能生态与用户数据反馈可为赛轮提供精准研发迭代支持,加速产品升级并提升溢价能力。值得关注的是,赛轮近期私有化部署DeepSeek大模型,接入“橡链云聊”系统以提升制造效率,为后续高端轮胎研发提供技术支持。同时,赛轮近期公告拟增资4.2亿元控股华东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强化轮胎检测与配套能力,为争取更多车企合作奠定基础。   投资建议   小米SU7Ultra通过碳纤维与高端轮胎服务的整合,不仅重塑了性能车的价值标尺,更揭示了材料创新对汽车产业的核心驱动力。随着新能源汽车对续航里程和操控性能的持续追求,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车身应用占比有望提升,驱动上游材料企业加快低成本碳纤维的研发进程,建议关注头部碳纤维企业。同时,随着国产供应链的成熟,技术创新与场景化适配能力将成为智能轮胎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建议重点关注赛轮轮胎、森麒麟、玲珑轮胎等头部胎企。   风险提示   新技术落地节奏不及预期风险,其他材料替代性风险,技术突破不及预期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3-02
    • 公用&化工&交运行业研究:新疆煤炭放量启新章,民爆、能源龙头展宏图

      公用&化工&交运行业研究:新疆煤炭放量启新章,民爆、能源龙头展宏图

      化学原料
        投资逻辑   为什么我们看好新疆和疆煤发展空间?   一个新视角:从用电角度看,近年在西部大开发等政策刺激下,新疆已成为西北地区产业转入、集聚的重点区域。   资源赋能:疆煤是优质的动力煤和化工原料煤,且良好的开发条件带来较为凸显的开采成本优势。   增量可期:2015-2024年间新疆产煤量CAGR高达15.6%,产量增速连续七年位于四大产煤省之首。据我们不完全统计,新疆潜在煤炭产能增量超3亿吨、较当下产量增幅约40%,其中25-26年有望释放产能5580万吨。   新疆本地消纳的煤炭增量需求空间有多大?   本地用电+外送电需求持续增长,新增疆内煤机有望拉动约0.4亿吨潜在用煤需求增量。一方面,高耗能优势产业聚集已成为新疆二产用电高基数、高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且新疆作为西部能源大省、还肩负电力外送重任;另一方面,从发电结构看,新疆火力发电占比较高,火电利用小时数位列全国第一。在此驱动下,新疆煤电装机持续增长,未来可预测的潜在装机量提升空间有望接近30%,增量耗煤需求约3635-4006万吨。   煤化工产业发展的沃土,拟在建新疆煤化工项目驱动煤炭需求增量或将超过2.3亿吨。根据不完全统计和相关测算,在目前新疆地区拟在建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油以及煤炭分级分质利用项目投产且满负荷生产的情况下预计分别能够拉动煤炭需求11949/3577/1775/6100万吨,投资总额接近7000亿元。   新疆外运消纳的煤炭增量需求空间有多大?   受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新疆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完善的影响,疆煤外运量增量明显、2017-2023年CAGR达35%。目前疆煤外运量占比依旧较少,主要受制于经济性和运力;据我们测算,当前疆煤在甘肃青海、川渝地区、宁夏等地具备相对经济性,在华中地区以及港口暂无经济性。我们认为通过电气化改造和新开路线,运力仍有增量空间。   邻近省份用煤增量需求有成为疆煤外运增量的重要驱动力。   ①从供需基本面来看,与新疆相邻的西南以及西北地区近年煤炭缺口显著,14-22年煤炭缺口CAGR为10%。   ②从邻近省份火电需求看,综合考虑具备疆煤外送经济性省份的“大基地”特高压配套煤电和省内其他待投火电装机后,可测算得邻近省份新增煤电机组有望带来超0.5亿吨的疆煤外运潜在需求增量。   ③从邻近省份煤化工需求看,甘肃、宁夏地区由于疆煤外运依然具备经济性,因此拟在建项目也可能存在部分疆煤需求,根据不完全统计与相关测算,预计甘宁地区拟在建煤化工项目潜在煤炭需求或将超过2000万吨。   疆煤供需齐升,有望带动多少相关民爆市场需求?   2019-2024年新疆原煤产量和工业炸药产量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约为0.97。   从需求增长空间角度而言,假设未来新疆地区炸药产量与煤炭产量依旧能维持较高的关联度与相似增速,在新疆地区未来煤炭产量或将超过8亿吨的假设之下,新疆地区工业炸药等民爆相关需求依然拥有近50%的增长空间。   投资建议与估值   新疆煤炭产能放量有望带来相关产业链公司的业绩增长,我们建议关注三类公司:①积极布局新疆产能的优质煤企;②积极布局新疆民爆产能的民爆行业龙头;③提前布局新疆火电机组建设的优质火电企业,如皖能电力等。   风险提示   煤价、电价下行超预期风险,煤矿和火电产能扩张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政策变动、原料价格波动、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相关公司解禁限售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3页
      2025-02-28
    • 国内ICL领航者,边际向好否极泰来

      国内ICL领航者,边际向好否极泰来

      个股研报
        金域医学(603882)   行业渗透率提升空间广阔,龙头有望持续领跑。   ①行业端:据沙利文数据,我国ICL(Independent ClinicalLaboratory)行业渗透率不及10%,远低于发达国家(如日本60%),行业渗透率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②政策端:分级诊疗、医保支付改革(DRG/DIP)、LDT(LaboratoryDeveloped Tests)试点放开为行业增长核心动力。   ③截至24H1公司合计拥有49家自建实验室及超750家合作共建实验室,提供检验项目超4000项。我们认为行业龙头有望凭借规模效应和技术壁垒持续领跑。   多指标边际向好,公司长期成长可期。   ①行业出清加速,集中度提升:近年部分中小ICL因核酸检测需求退潮退出市场,2023年行业机构数量首次负增长。公司有望凭借规模效应和品牌优势,强化龙头地位。   ②应收账款压力缓解可期:2023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升至260天,信用减值损失为4.88亿元。随着地方政府化债政策落地,回款效率有望改善。   ③数字化转型降本增效:公司推出域见医言大模型以及配套的智能体应用“小域医”。在数据上,公司具备大(年检测标本量超1.5亿例)、全(检测标本覆盖不同年龄、地域、种族等)、多(基于多组学数据进行模型构建与性能评估)三大优势。截至24年底,公司已有5款数据产品完成数据合规审核,上架广州数据交易所。   ④检验能力持续升级:2024年上半年公司检验项目增至4000+项,实验室总数行业领先,并通过产能集中、干湿分离管理提升规模效应。   盈利预测、估值和评级   我们看好公司数智化转型持续推进,回款节奏逐步改善。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为76.72/79.87/82.39亿元;假设24-26年公司信用减值损失为7.2/5.3/1.2亿元,预计归母净利润为-3.52/1.47/5.14亿元。采用市销率对公司进行估值,给予公司2025年PS2.5X,目标价43.13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医学检验质量控制风险、技术变革风险、资产减值损失风险、大股东质押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5-02-27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