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223)

    • 医药行业专题报告:当医药遇上ChatGPT

      医药行业专题报告:当医药遇上ChatGPT

    • 医药生物:关注年报/季报披露及稳态季度复苏主线

      医药生物:关注年报/季报披露及稳态季度复苏主线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3月份医药生物(申万)同比下跌3.53%,表现弱于大盘。中药子行业上涨2.4%;医药商业子行业上涨1.46%,医疗器械子行业下跌1.4%,化学制药子行业下跌2.44%,医疗服务子行业下跌3.81%;生物制品子行业下跌5.36%。政策持续利好,以及业绩的逐步兑现,中药子行业在3月份领涨;AI概念对医疗的渗透,相关应用场景持续拓展,AI上下游及其应用成为投资主线,医药领域相关标的跟涨。   本月回顾   从已经披露年报/快报的企业中,有78家企业2022年归母净利润同比负增长,85家企业归母净利润同比正增长,其中增速≥50%、30%≤增速<50%、10%≤增速<30%,增速小于10%的公司分别为27、11、26、21家,除部分公司新冠抗原、核酸检测类产品销量增长驱动业绩外;在内窥镜、电生理等高增长细分赛道公司,持续享受行业β。   下月展望   4月份迎来密集年报/一季报披露,业绩超预期标的有望成为近期关注重点。相较一季度,二季度医药公司运营步入常态,稳态的月度数据更具代表性,叠加2022年同期低基数,复苏确定性较强,消费需求、门诊量、择期手术等量化数据或将成为先导指标,继续看好受益于需求复苏的医疗服务公司,推荐爱尔眼科、华厦眼科;诊疗量恢复常态带来高增的诊断公司,推荐迈瑞医疗、新产业、安图生物、迈克生物;推荐独家优势品种的相关企业康缘药业。   本周专题:AI或为医疗长期赋能   动脉网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AI医疗市场规模约为66.25亿元,预计2020-2025年CAGR为39.4%。在医疗端的应用主要包括临床支持决策系统(CDSS)和AI医学影像。两类应用都需大量高质量临床样本进行持续训练,经过人工智能的优化处理得到最佳实践库,并以此为根据辅助支持医生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决策,随着医疗收费和模型的完善,长期有望为医疗赋能。   4月月度金股   怡和嘉业(301367):公司为国产家用呼吸机龙头,布局全球呼吸健康市场,自竞争对手飞利浦产品召回以来,公司凭借产品和渠道优势抓住机遇,持续扩大市场份额,业绩持续高增长。同时发布2023年股权激励计划,以2022年营收为基数,2023和2024年收入增长不低于30%和60%,彰显公司信心。对应3月31日收盘价,2022-2024年PE分别为32X,25X,1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企业经营风险;贸易摩擦超预期;政策性风险。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4页
      2023-04-03
    • 气凝胶行业深度报告系列一:行业东风已至,气凝胶供需两旺

      气凝胶行业深度报告系列一:行业东风已至,气凝胶供需两旺

      化学制品
        气凝胶供需两旺,当前正处于高速成长期   气凝胶材料保温隔热性能优异,防火防水且寿命长达15~20年。“双碳”背景下,气凝胶下游多点开花,是高成长性与规模兼具的行业。当前气凝胶供需两旺,首次覆盖,给予行业“推荐”评级。我们建议关注一体化优势显著且气凝胶产能规划大的晨光新材、具备一体化产能的宏柏新材、江瀚新材、工艺成熟的泛亚微透和气凝胶产能领先的中国化学、具有上游原料布局优势的三孚股份。   渗透加速,空间广阔   在国家政策重点支持下,我国气凝胶市场已处于国际领跑地位。据我们测算,2023和2025年,我国气凝胶市场规模预计分别达48.6、122.6亿元,2021-2025年年均复合增速达68.9%。其中,油气管道是气凝胶下游最主要应用领域,预计2025年,气凝胶在油气领域市场空间约54.4亿元。新能源车领域构成气凝胶下游最快的增量,目前,国内前十大电池厂商大都已使用气凝胶隔热材料,在汽车厂商追求更高能量密度的背景下,气凝胶的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预计2025年,气凝胶在该领域空间可达33.5亿元,2021~2025年复合增速高达89%。建筑保温材料市场规模超1700亿元,而气凝胶渗透率不足1%,未来应用空间广阔,预计2025年,建筑领域气凝胶需求可达20.0亿元。   国内企业积极扩产,一体化布局更具优势   目前气凝胶正处在以我国企业为主导的第四次产业化浪潮中,在下游需求的驱动下,国内企业加速扩产,共同推进气凝胶成本的降低和产业规模的扩大。据我们统计,截至2023年3月,我国气凝胶材料产能为27.36万方/年,拟建产能达123.85万方/年。正硅酸乙酯是气凝胶上游的主要前驱体,当前,国内产能仅约5.15万吨,不足以支撑当前气凝胶扩张的规划,2022年价格大幅上涨。因此,具备上游正硅酸乙酯,或正硅酸乙酯上游四氯化硅、三氯氢硅产能的一体化企业将在竞争中更具优势。同时,若硅烷企业能够实现氯化氢及乙醇双循环,气凝胶原材料成本可近似压缩为硅粉成本,进一步实现成本的大幅度降低。   风险提示   气凝胶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企业扩产进度不及预期;环保及安全生产风险;行业竞争加剧;政策推动不达预期;行业需求测算误差风险。
      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2页
      2023-04-03
    • 化工新材料周报: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飞凯材料2022业绩同比增长

      化工新材料周报: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飞凯材料2022业绩同比增长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核心逻辑   化工新材料领域是化工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传统化工行业随着下游需求增速放缓,市占率向龙头集中是大趋势,核心竞争门槛为成本和效率;下游仍处于快速增长的新材料领域则不同,核心的竞争壁垒为研发能力、产业链验证门槛、服务能力等,随着政策支持,国内化工新材料行业有望迎来加速成长期。我们推荐处于核心供应链、研发能力较强、管理优异的化工新材料优质标的,主要包括电子化学品(半导体材料、显示材料、5G材料等)、新能源材料、医药中间体等领域。维持行业“推荐”评级。   行业信息更新   半导体相关:   3月29日,全球半导体观察整理: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有关单位编制完成了《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公示时间为2023年3月28日-2023年4月28日。《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征求意见稿)旨在为系统部署和科学规划汽车芯片标准化工作,引领和规范汽车芯片技术研发和匹配应用,推动汽车芯片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显示材料相关:   3月31日,LEDinside:3月29日,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高端功能与智能材料”“新型显示与战略性电子材料”“稀土新材料”4个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新型显示与战略性电子材料方面,2023年度指南部署围绕新型显示材料与器件、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大功率激光材料与器件、前沿电子材料与器件4个技术方向,按照基础研究类、共性关键技术类、应用示范类三个层面,拟启动38项指南任务,拟安排国拨经费4.69亿元。   新能源材料相关:   3月30日,中国能源网:在3月28日召开的北京氢能产业大会暨京津冀氢能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司能源与交通处处长问斌肯定了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取得的成绩。2021年8月和12月,我国分两批批复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名单,京津冀、上海、广东、河北、河南5大城市群、41座城市纳入其中。目前我国推广氢燃料汽车超8000辆,建成加氢站超180座,拥有产业链相关企业超400家。根据规划,到2025年,各城市群计划推广燃料电池汽车超3.5万辆,建设加氢站超过500座。包括北京、上海、郑州、张家口、广东等城市纷纷出台专项支持政策,覆盖车辆推广运营、加氢站、关键零部件等多个环节。   重点企业信息更新:   飞凯材料:3月31日,2022年年度报告: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9.07亿元,同比增长10.65%,实现归母净利润4.35亿元,同比增长12.62%;2022年Q4实现营收6.67亿元,同比-9.86%,环比增长12.10%,实现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0.87%,环比增长67.65%。   重点关注公司:   重点推荐万润股份,公司OLED+沸石分子筛双向发力将带动公司持续成长。   建议关注鼎龙股份,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全面掌握CMP抛光垫全流程核心研发技术和生产工艺的CMP抛光垫供应商,在国内抛光垫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   重点推荐国瓷材料,公司是我国无机新材料平台型公司,熟练掌握了水热法核心技术,内生的MLCC陶瓷粉、氧化锆、氧化铝均达到世界级水平;外延并购的王子制陶(陶瓷制品)和爱尔创(氧化锆下游制品)均是公司产品的下游,都迎来快速增长。   建议关注飞凯材料,公司是电子化学品龙头企业,5000t/aTFT-LCD光刻胶项目向客户稳定供货,5500t/a合成新材料项目和100t/a高性能光电新材料提纯项目的产能正稳步提升,OLED材料的试验能力和生产线建设亦在有序推进,看好上述项目推动公司未来新增长。   建议关注濮阳惠成,公司专注顺酐酸酐衍生物和功能中间体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受益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智能电网、超/特高压输电线路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新型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对顺酐酸酐衍生物的需求持续增长。重点推荐巨化股份,公司拥有完整的氟化工产业链,主要产品采用国际先进标准生产,核心业务氟化工处于国内龙头地位(其中氟致冷剂处于全球龙头地位),特色氯碱新材料处国内龙头地位。   建议关注万盛股份,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磷系阻燃剂生产商,通过多年的研发投入和实践积累,公司差异化的产品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产品逐步被高端客户所接受。   建议关注江化微,公司是国内产品品种最齐全、配套能力最强的湿电子化学品生产企业之一,产品能够广泛的应用到平板显示、半导体及LED、光伏太阳能等多个电子领域,同时能在清洗、光刻、蚀刻等多个关键技术工艺环节中应用。   重点推荐合盛硅业,公司在工业硅及有机硅产业链完整,具备规模优势、成本优势,上下游协同效应有望持续加强,随着在建项目的稳步推进,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向好。   建议关注彤程新材,公司积极推进电子材料业务,紧紧抓住关键材料急需国产化替代的契机,巩固半导体光刻胶和显示光刻胶板块协同发展的优势,实现光刻胶横向产业新突破,并反溯核心原材料的开发,加快公司电子酚醛树脂在光刻胶领域的开发及导入,充分发挥公司产业链优势,形成产业链一体发展的新模式。   风险提示:替代技术出现;行业竞争加剧;经济大幅下行;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重点关注公司业绩不达预期;疫情可能引发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
      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9页
      2023-04-03
    • 医药生物行业周观点:以策略思维看中药投资的三个阶段

      医药生物行业周观点:以策略思维看中药投资的三个阶段

      医药商业
        行业动态:   3月28日,《关于公布河南省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采购联盟中选结果的通知》发布。此次采购共108家企业参与,其中国内企业70家、外资企业38家,最终共有76家企业拟中选。价格谈判持续3天,神经介入和外周介入这两类医用耗材共计2323个品规平均降幅达53.6%。   3月29日,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落下帷幕,其中有39种药品采购成功,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6%,投标企业中选比例约为70%,按约定采购量测算,预计每年可节省167亿元。全国患者预计2023年7月可用上本次集采降价后的商品。   市场观察:   上周医药生物板块上涨1.23%(排名11/31),年初至今板块上涨1.86%(排名23/31),近期整体行情以震荡为主,主线相对较为模糊。   策略观点:   中药板块有望演绎估值扩张逻辑。我们在2022年度策略报告《政策扰动下的个股机会》中,于市场中较早提出要积极关注中药板块,从估值性价比角度重点推荐部分个股。我们认为从2023年策略上来看,中药将演绎三个阶段的交易机会——业绩稳定、估值修复、估值扩张。以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为切入点,其在医药行业演绎路径之一便是中医药: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从政策制度体系强化对于中医药行业发展的支持,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中药板块有望进入估值扩张阶段。   更加积极关注门诊统筹变化对中药板块的影响。近期各地陆续开始落地执行相关政策,通过用调整个人账户的划入方式,来“置换”普通门诊统筹报销,将更好满足广大参保人特别是退休人员对报销普通门诊费用的需求,我们认为这或将带来门诊就诊支付能力的显著提升,有利于相关药品和耗材企业的产品放量。尤其是中药、慢性病用药、基本药物等相关领域药物。   整体看好中药板块机会,业绩趋势向好,估值有望从修复到扩张。   建议关注相关主线个股(排序分先后)   (一)品牌中药:具备较高壁垒和定价权,重点关注:同仁堂、东阿阿胶、寿仙谷、广誉远、片仔癀;   (二)院内中药:具备院内复苏及政策鼓励,重点关注:济川药业、康缘药业、以岭药业、天士力、新天药业、佐力药业、方盛制药、一品红、亿帆医药;   (三)品牌OTC:低估值修复+业绩弹性,重点关注贵州百灵、健民集团、九芝堂、桂林三金、葵花药业、羚锐制药、华润三九;   风险提示:市场震荡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个别公司外延整合不及预期,疫情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4-03
    • 化工行业2023年周报:电子材料持续走强,沙特参股中国石油化工产业

      化工行业2023年周报:电子材料持续走强,沙特参股中国石油化工产业

      化学制品
        本周板块表现   本周市场综合指数整体上行,上证综指报收3272.86,本周上涨0.22%,深证成指本周上涨0.79%,创业板指上涨1.23%,而化工板块下跌0.25%。   本周石油化工、化学纤维、能源涨幅居前,板块指数分别上涨5.18%、2.01%、1.83%;而膜材料、有机硅、磷化工则跌幅明显,板块指数分别下跌2.71%、1.54%、1.16%。   本周化工个股表现   本周涨幅居前的个股有荣盛石化、华西股份、晶瑞电材、奥克股份、华特气体、同益股份、贝泰妮、ST红太阳、永和股份、三美股份。本周荣盛石化大涨26.29%,领涨化工板块,公司公告控股股东荣盛控股拟将所持公司股份10.13亿股以24.3元/股转让给沙特阿美旗下AOC,对价总额246亿元;本周电子化学品板块表现强势,晶瑞股份、华特气体分别大涨21.05%、15%,其中晶瑞电材公告参股子公司湖北晶瑞拟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引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等基金为战略投资者。   本周重点化工品价格   原油:本周布伦特原油期货上涨了6.4%,至79.77美元/桶,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地区原油出口受阻叠加市场对经济前景担忧缓和支撑油价上行。   化工品:本周我们监测的化工品涨幅居前的为丁酮(+6.2%)、无水氢氟酸(+5.4%)、PVC(+2.9%)、磷矿石(+2.9%)、天然橡胶(+2.7%)。本周原油价格走高,成本端支撑丁酮价格上行;无水氢氟酸开工负荷下行,叠加原料萤石价格反弹,本周无水氢氟酸市场走高;本周PVC整体降负运行,叠加上游电石价格走高,PVC价格小幅上涨;目前大型磷矿企业开采自用为主,工厂库存低位,市场供应偏紧,本周价格小幅上涨。   投资建议   俄乌冲突下我国工业相对优势提升,叠加化工产业链不断完善升级,我们持续看好化工行业前景,给予“强于大市”评级。   重点推荐受益碳酸锂跌价的国产分子筛龙头建龙微纳;推荐固废处理科技型企业惠城环保、卫材热熔胶龙头聚胶股份;关注合成生物学领域嘉必优、华恒生物;关注电子材料领域晶瑞电材、上海新阳、华特气体。   风险提示:经济紧缩风险;油价大幅波动;国际贸易摩擦风险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页
      2023-04-03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药板块触底回升,外部环境或出现边际变化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药板块触底回升,外部环境或出现边际变化

      医药商业
        本周观点   本期周报我们对全球GLP实验室产能及相关情况进行梳理。   药品非临床实验管理规范(GoodLaboratory Practice,GLP)是为了提高药品非临床研究的质量,确保实验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保证用药安全,且针对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制定的基本要求。一个高质量的安全性评价工作必须遵循GLP,这已是各国主管部门和新药研究单位的共识。   FDA不对实验室进行GLP认证,而是针对具体试验项目开展是否符合GLP要求的检查。在我国,新版《药品管理法》对新药注册也需要递交遵循GLP的非临床研究,且GLP实验室需要认证。   从全球GLP实验室分布情况来看,主要分布在美国,经历过FDA检查的美国本土实验室数量超过400家,主要集中于大学、CRO和大型制药企业,其中近10%为大学实验室,另外5%为查尔斯河的实验室。   非美地区GLP实验室的总数量约为45家,仅占全球GLP实验室的9%,远远少于美国本土。其中,中国大陆地区占13个,占比约为30%。   投资建议   医药板块本周触底回升,跑赢沪深300指数。从交易量来看,仍旧维持较低水平。板块内部来看,子板块涨跌互现,医药外包、药用包装和设备、生命科学跌幅靠前,中药、体外诊断和医疗设备涨幅居前。我们短期仍旧建议弱化个股,重视板块β的投资策略,尤其是在市场流动性支撑所带来的机构提仓位动作下,偏白马标的的投资机会:   CRO——前期受海内外一级市场投融资不景气,中美关系及新冠大订单等多因素扰动,整体医药外包板块估值出现快速回撤,但相信随着行业内部分优质公司业绩和医药一级投融资市场都有望在今年Q1出现加速回暖,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与业绩双升。建议关注:昭衍新药(603127)、阳光诺和(688621)、药明康德*(603259)、泰格医药*(300347)等。   创新药——聚焦药品的临床价值,精选年内催化剂丰富的标的。监管政策正合力加速创新药行业的供给侧改革,行业出清有望消弭低质量内卷。2022年CDE批准创新药数量、科创板医药类企业IPO数量均同比下降。相关政策包括但不限于:1)药监部门发布多项创新药研发指导原则,包括要求3期临床使用阳性药物或最佳SOC作为对照、NDA申请应纳入风险/收益总结等,逐步收紧创新药品上市标准;2)上交所科创板监管逐渐加强对拟上市药企自主研发硬实力的要求。我们认为创新药投资应回归关注药品的临床价值。建议关注年内催化剂丰富、核心管线进入密集数据发布期的加科思(01167.HK)、海创药业*(688302)、德琪医药*(06996.HK)、康宁杰瑞*(09966.HK)、康方生物*(09926.HK)。   医疗消费——疫情防控放松加快,政策持续支持民营医疗服务。国内防控政策已进一步放松,因疫情对医疗服务机构的影响也将出现边际减弱。民营医院或将显著受益,建议关注:国际医学*(000516)、爱尔眼科*(300015)等;同时,医院诊疗量反弹将提高血制品临床用量,推动需求端快速修复。叠加进口白蛋白供给紧缺,血制品行业进入半年至一年的去库存周期。持续的供需不平衡或使院外市场终端产品出现涨价趋势。血制品行业迎来基本面全面修复,建议关注:派林生物*(000403)、博雅生物*(300294)、天坛生物(600161)。   医疗新基建后周期——医疗新基建历经两年,进入后周期阶段。医疗新基建趋势起于2020年,2020-2021年各类型医院建设项目立项面积同比大幅增长。当前医疗新基建景气度从前端土建开始扩散,后续的医疗专项工程、医疗设备采购、医疗信息化等将陆续受益。同时,国家出台财政贴息政策,支持国产医疗大型设备的采购力度,建议关注:迈瑞医疗*(300760)、华康医疗*(301235)、康众医疗*(688607)、祥生医疗*(688358)等。   原料药——在上游原材料成本不断下降,海运价格逐步回归疫情前和美元Q3以来走强汇兑损益及收入端提升的背景下,整个板块业绩有望在今年出现快速反转,beta效应叠加部分个股的短期催化或引领整个板块走出低谷。建议关注:同和药业(300636)等。(其中,标注*的暂未深度覆盖)   风险提示:   创新药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全球疫情变化超预期风险;政策超预期风险。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8页
      2023-04-03
    • 医药行业周报:创新药和中药迎来政策利好

      医药行业周报:创新药和中药迎来政策利好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上涨1.24%,跑赢沪深300指数0.64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11。2023年初以来至今,医药行业上涨1.86%,跑输沪深300指数2.77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2。本周医药行业估值水平(PE-TTM)为25倍,相对全部A股溢价率为76.3%(+1.7pp),相对剔除银行后全部A股溢价率为30.4%(+1.0pp),相对沪深300溢价率为123%(+2.5pp)。医药子行业来看,中药Ⅲ为涨幅最大子行业,涨幅为5.1%,其次是医疗设备、化学制剂,涨幅分别为3.5%和2.8%。年初至今表现最好的子行业是中药Ⅲ,上涨幅度为9.9%。   中药国采规则相对温和,创新药有望加快上市。本周医药板块回调,以中药领涨为主,本周中药公司同仁堂、太极集团等先后公布年报,2022年业绩亮眼,未来增长动力可期。1)3月28日,全国中成药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明确此次采购相关细则。采购涉及30个省份,品种多为非独家品种。规则延续此前友好规则,综合得分中价格竞争占六成权重,技术评价得分占四成,预计此次降幅合理。2)3月29日,第八批国家药品带量采购在海南进行现场投标和开标。本次集采涵盖抗感染药物、心脑血管系统药物、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神经系统药物等8个治疗大类40个大品种,251家药企参与竞标。从拟中选结果来看,39种药品采购成功,174家企业的252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中选价格方面,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幅度约为56%,按约定采购量测算,预计每年可节省资金167亿元。3)3月31日,CDE发布《药审中心加快创新药上市许可申请审评工作规范(试行)》,自3月31日起实施,利好儿童专用创新药、罕见病用药创新研发。我们认为展望后市,结合一季报预期进行配置。全年来看,持续看好三条投资主线:确定性之1——创新仍是医药行业持续发展的本源;确定性之2——疫后医药复苏亦是核心主线。确定性之3——自主可控/产业链安全。   本周弹性组合:新华医疗(600587)、祥生医疗(688358)、京新药业(002020)、海创药业(688302)、首药控股-U(688197)、盟科药业(688373)、佐力药业(300181)、寿仙谷(603896)、上海医药(601607)、柳药集团(603368)。   本周稳健组合:恒瑞医药(600276)、爱尔眼科(300015)、迈瑞医疗(300760)、华厦眼科(301267)、太极集团(600129)、我武生物(300357)、智飞生物(300122)、通策医疗(600763)、华润三九(000999)、云南白药(000538)。   本周科创板组合:荣昌生物(688331)、泽璟制药-U(688266)、康希诺(688185)、海泰新光(688677)、诺维赞(688105)、联影医疗(688271)、澳华内镜(688212)、华大智造(688114)、爱博医疗(688050)、百济神州(688235)。   本周港股组合:金斯瑞生物科技(1548)、微创机器人-B(2252)、基石药业(2616)、和黄医药(0013)、康方生物-B(9926)、诺辉健康(6606)、瑞尔集团(6639)、锦欣生殖(1951)、药明生物(2269)、海吉亚医疗(6078)。   风险提示:医药行业政策风险超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8页
      2023-04-03
    •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创新中药业绩加速兑现,持续重点推荐方盛制药、康缘药业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创新中药业绩加速兑现,持续重点推荐方盛制药、康缘药业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本周、年初至今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1.24%、1.86%,相对沪指的超额收益分别为-0.64%、-2.77%;本周中药、器械及化药等股价涨幅较大,生物制品、医疗服务及商业等股价跌幅较大;本周涨幅居前太极集团(+23.57%)、中新药业(+18.55%)、成都先导(+17.78%),跌幅居前和佳医疗(-16.02%)康龙化成(-15.25%)、博腾股份(-10.63%)。涨跌表现特点:医药板块小市值个股相对于大市值个股跌幅更加明显;中药板块集采落地,子行业领涨;医疗服务等整体涨幅不大。   NK细胞免疫疗法再次成为市场研究焦点,尤其针对肿瘤高危人群效果更为显著。NK细胞为免疫系统先锋队,关注其细胞免疫疗法。NK细胞是淋巴细胞的一个亚群,是人体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抵御病毒感染和肿瘤细胞的第一道防线。NK细胞无需抗原致敏、或抗体参与,通过分泌杀伤介质、表达膜TNF家族分子、介导ADCC效应、分泌细胞因子等发挥杀伤作用。目前,NK细胞疗法在日本应用较为广泛,东京“濑田诊所”累及治疗患者超过2.3万人,并且保持"零医疗事故”。   中药板块再次领涨:其一政策对中药支持从政策口号过度到业绩提现阶段;其二中药标的股价还有空间;其三对中药认同机构投资人边际变多。   CDE拟将强生/GenmabCD3/GPRC5D双抗Talquetamab纳入突破性疗法;艾乐明(巴瑞替尼片)正式获得药监局批准,用于成人重度斑秃的系统性治疗;第一三共宣布Enhertu在日本获批第4项适应症,用于二线治疗化疗失败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低表达乳腺癌患者:据CDE官网显示,拟将强生/GenmabCD3/GPRC5D双抗Talquetamab纳入突破性疗法,用于治疗接受过至少3种既往治疗(包括一种蛋白酶体抑制剂、一种免疫调节剂和一种抗CD38抗体)的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成人患者(受理号:JXSL2101051);礼来制药宣布,艾乐明(巴瑞替尼片)正式获得药监局批准,用于成人重度斑秃的系统性治疗。艾乐明是国内首个且唯一用于系统性治疗重度斑秃的创新靶向药物;第一三共宣布Enhertu在日本获批第4项适应症,用于二线治疗化疗失败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低表达乳腺癌患者。此前,Enhertu已在日本已获批3项适应症。   具体配置思路:1)创新药领域:百济神州、恒瑞医药、海思科、信达生物、康诺亚、泽璟制药-U等;2)中药领域:佐力药业、方盛制药、太极集团、康缘药业等;3)耗材领域:惠泰医疗、威高骨科、新产业等;4)低值耗材及消费医疗领域:康德莱、鱼跃医疗等;5)科研服务领域:金斯瑞生物、药康生物、皓元医药、诺禾致源等;6)眼科服务:华厦眼科、爱尔眼科、普瑞眼科等;7)其它医疗服务领域:三星医疗、海吉亚医疗、固生堂等;8)医美领域:爱美客、华东医药等;9)其它消费:三诺生物,建议关注我武生物等;10)血制品领域:博雅生物等。   风险提示:药品或耗材降价超预期;新冠疫情反复;医保政策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6页
      2023-04-03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沙特阿美高溢价入股荣盛石化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沙特阿美高溢价入股荣盛石化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截至2023年03月31日,中信基础化工行业本周下跌0.21%,跑输沪深300指数0.8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行业中排名第15;中信基础化工行业3月以来下跌6.51%,跑输沪深300指数6.06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行业中排名第25。   具体到中信基础化工行业的三级子行业,从最近一周表现来看,涨跌幅前五的板块依次是碳纤维(6.09%)、涤纶(3.48%)、日用化学品(2.93%)、氟化工(2.76%)、氮肥(2.7%),涨跌幅排名后五位的板块依次是纯碱(-4.65%)、复合肥(-2.15%)、橡胶制品(-2.01%)、其他塑料制品(-1.96%)、钾肥(-1.95%)。   化工产品涨跌幅:重点监控的化工产品中,最近一周价格涨幅前五的产品是正丁醛(+12.41%)、醋酸(+11.45%)、烧碱(+10.71%)、异丙醇(+5.93%)、PTA(+4.48%),价格跌幅前五的产品是六氟磷酸锂(-24%)、磷酸铁锂(-15.32%)、BDO(-10.14%)、草铵膦(-10%)、三氯甲烷(-8.20%)。   基础化工行业周观点:3月27日,荣盛石化发布公告,引入沙特阿美作为战略投资者,拟以24.3元/股转让公司10%加一股股份给沙特阿美全资子公司AOC,转让价格较公司3月27日收盘价溢价88%。受此事件影响,公司近日股价表现强势。我们认为,炼化企业产品盈利处于周期低位,后续若经济复苏提速,炼化价差有望修复,可关注荣盛石化(002493)。同时,在美国对华半导体管制持续升级的背景下,半导体材料国产化进程有望加速,可关注电子特气领先企业华特气体(688268)。今年国内经济修复仍是主线,继续看好2023年房地产市场有望边际改善从而拉动相关化工品需求的投资机会。在“保交楼”政策支持下,竣工端的修复有望加快,建议关注聚氨酯、钛白粉等与房地产下游家居、以及竣工端相关性强的细分领域。聚氨酯板块关注万华化学(600309),钛白粉板块关注龙佰集团(002601)。氟化工方面,2022年三代制冷剂配额激烈争夺战结束,后续三代制冷剂供需格局有望逐步改善,建议关注三美股份(603379)、巨化股份(600160)。轮胎板块,美国经销商库存有望逐步去化回归正常水平,叠加原材料成本边际下降,轮胎板块盈利修复可期,建议关注森麒麟(002984)。   风险提示:俄乌冲突不确定性对能源价格造成的波动风险;美联储加息超预期导致经济衰退风险;油价剧烈波动导致化工产品价差收窄风险;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导致化工产品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部分化工产品新增产能过快释放导致供需格局恶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部分化工品出口不及预期风险;房地产、基建、汽车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天灾人祸等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3-04-03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