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3658)

    • 医药生物周报(23年第20周):诊疗复苏正当时,样本城市医院诊疗量已基本恢复/超过疫情前水平

      医药生物周报(23年第20周):诊疗复苏正当时,样本城市医院诊疗量已基本恢复/超过疫情前水平

      医药商业
        核心观点   本周医药板块表现强于整体市场,化学制药板块表现优秀。本周全部A股上涨0.68%(总市值加权平均),沪深300上涨0.17%,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上涨2.26%,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强于整体市场。分子版块来看,化学制药上涨3.48%,生物制品上涨1.12%,医疗服务上涨1.62%,医疗器械上涨2.84%,医药商业上涨0.13%,中药上涨2.02%。医药板块当前市盈率(TTM)为28.75x,处于近5年历史估值的29.53%分位数。   医院诊疗量已基本恢复/超过疫情前水平。以天津市(华北)、重庆市(西南)、三明市(华南)为样本城市,最新(2023年3月/4月)诊疗量数据显示,门急诊方面,样本城市门急诊人次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其中重庆市公立医院恢复明显,2023年4月门急诊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11.79%;住院方面,重庆市、天津市医院出院人数较疫情前明显增长,三明市恢复相对较慢,2023年3月入院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5.7%。   我们认为疫情负面影响已逐步消除,院内诊疗复苏正当时,看好医院诊疗量恢复带来的刚需用药及手术耗材、IVD检验试剂等的恢复性增长。   医保局介绍2018年成立以来医保高质量发展情况,后续集采方向值得关注。集采工作成效显著,群众用药负担降低、质量提升,2022年药品采购价格指数较2018年下降19%,患者使用原研药和过评仿制药等高质量药品比例由集采前的50%提高到90%以上。未来集采将继续扩面提质,2023年国家层面已开展第八批药品集采,还将开展第四批高值耗材集采,主要针对眼科人工晶体和骨科运动医学类耗材;地方层面将重点对国采以外的化药、中成药、干扰素及神经外科耗材、体外诊断试剂等开展省际联盟采购,同时将进一步加强对集采产品的质量监控和供应保障。   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逐年提升,专科建设有待加强。我国医疗服务能力符合基本标准(二级医院能力)的县医院占比超80%,符合推荐标准(三级医院能力)的不足50%。近年来县医院诊疗能力不断增强、运营逐步精细化,但专科建设仍有待加强,部分科室设置率和服务能力存在不足,例如精神科等。未来县医院将加快开展相关设置率较低的科室或专业组,提高肿瘤、心脑血管、呼吸、消化和感染性疾病等诊疗能力,可关注县医院专科建设加强带来的相关设备配套需求的增加。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的风险、创新药研发失败风险、药耗集采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3-05-23
    • 医药:ASCO摘要将于本周发布

      医药:ASCO摘要将于本周发布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ASCO 摘要数据将于本周发布。 2023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2023) 年会将于美国芝加哥当地时间 2023 年 6 月 2 日-6 月 6 日举行。 作为肿瘤界首屈一指的交流盛会, 每年的 ASCO 年会都会带来前沿肿瘤研究进展。 本届 ASCO 年会还特别邀请到多位重磅嘉宾, 包括现任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 VivekH.Murthy, 耶鲁大学内科学、 公共卫生和管理学教授 MarcellaNunez-Smith, 等。 超过千篇摘要 被 选 中 在 口 头 报 告 ( 包 括 OralAbstractSessions 和ClinicalScienceSymposium) 、 壁报环节以及在线出版物中进行展示。 国产创新药企业共有多项研究成果入围 ASCO。 本届年会多数摘要将于 2023 年 5 月 25日下午 5 点(美国中部时间) 披露。   恒瑞医药、 百济神州等后期临床披露数据较多。 从此次披露的 ASCO 国产创新药摘要标题来看, 恒瑞医药、 百济神州、 和黄医药等多家公司涉及披露的后期临床数据较多, 从其他 biotech 临床数据标题披露来看, 多家产品数据值得期待,如泽璟制药的盲杰克替尼对照羟基脲用于中危-2 或高危骨髓纤维化患者的 III 期临床研究数据、 百利天恒的双抗及双抗 ADC 临床研究数据。   创新药配置窗口有望打开。 从近期医药投资策略来看, 中药及医疗服务由于业绩超预期前期表现更为强劲, 而去年 Q2 经济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 低基数效应下板块投资逻辑延续, 继续看好相关板块。 而从创新药的角度来看, 4 月份由于AACR 会议的催化创新药出现阶段性的投资机会, 5 月后逐步进入业绩真空期,叠加 ASCO 会议数据披露临近, 5 月下旬有望成为创新药优质时间窗口。 创新药板块建议重点关注恒瑞医药、 康辰药业、 百利天恒、 百济神州、 金斯瑞生物、再鼎医药、 康方生物等。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 1) 中药: 以岭药业、 天士力、 康缘药业、 太极集团、 华润三九、 片仔癀、 济川药业等; 2) 医疗器械: 迈瑞医疗、 海泰新光、 开立医疗、山外山、 微电生理、 乐普医疗等; 3) 服务消费: 爱尔眼科、 华夏眼科、 普瑞眼科、 通策医疗、 我武生物、 智飞生物、 锦欣生殖等; 4) 创新药: 恒瑞医药、 百济神州、 君实生物、 荣昌生物、 康方生物等; 5) 创新产业链上游: 药明康德、泰格医药、 博腾股份、 药康生物、 百普赛斯、 阿拉丁等; 6) 业绩高增长: 西藏药业、 九典制药、 益丰药房、 老百姓、 一心堂等。   风险提示: 医保控费政策变化、 新冠疫情反复、 疫情后医疗就诊需求恢复不及预期。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3-05-23
    • 创新药疾病透视系列行业研究第7期: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创新药竞争格局分析

      创新药疾病透视系列行业研究第7期: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创新药竞争格局分析

      化学制药
        尿酸血症与痛风——连续、慢性的病理过程   高尿酸血症(HUA,Hyperuricemia)是由于血液中尿酸水平过高而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通常会导致痛风、尿酸肾病等疾病,且极易引起包括高血压、脂肪肝、慢性肾病和心脑血管等并发症。   形成机制:在体液的pH条件下,尿酸以其离子型态尿酸盐形式存在。人体的尿酸盐含量由饮食摄入的嘌呤量、人体尿酸盐合成量以及尿酸盐从尿液、消化系统排出量的平衡决定。体内尿酸合成过剩和尿酸排泄障碍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机理,所以对体内尿酸稳态的控制是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关键。   影响因素: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先天性嘌呤代谢异常,临床上称为代谢综合征,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   继发性高尿酸血症:由某些系统性疾病(如白血病、慢性肾病)、服用某些药物(如呋塞米、阿司匹林)、摄入过多含糖饮料和高嘌呤食物(如肉类、海鲜)或肥胖症状从而抑制尿酸排泄或导致尿酸生成过量。   诊断标准: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   痛风(Gout)与嘌呤代谢紊乱及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其会在关节腔等处形成尿酸盐沉积,进而引发急性关节疼痛。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属代谢性风湿病范畴。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一个连续、慢性的病理过程,需要长期、甚至是终生的病情监测与管理。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1页
      2023-05-23
    • 基础化工事件点评:碳酸锂行业点评:库存回落,供给端改善,碳酸锂价格底部回升

      基础化工事件点评:碳酸锂行业点评:库存回落,供给端改善,碳酸锂价格底部回升

      化学原料
        事件:   据百川盈孚,2023年4月21日,碳酸锂全国均价触及本轮下跌的低点17.3万元/吨,并从4月24日开启上涨,截至5月23日,已反弹至30万元/吨,较最低点上涨73.4%。   投资要点:   库存回落,下游需求有所好转。据百川盈孚,碳酸锂全国均价自2022年4月5日,由本轮涨价高点51.7万元/吨,持续下跌,至2023年4月21日,触及本轮下跌的低点17.3万元/吨。我们认为,本轮下跌主要系需求疲软所致,一方面锂价高位对下游产业链需求形成一定压制,另一方面,由于2022年是补贴最后一年,四季度的抢装亦透支了今年的部分需求。需求不及预期的同时,由于高价吸引,供给大幅增加,叠加下游买涨不买跌的心态,碳酸锂价格持续回落,产业链库存自2022年12月下旬大幅增加。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3年4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3.6万辆,同比增长1.1倍。随着新能源汽车景气度的修复,碳酸锂下游磷酸铁锂、锰酸锂、钴酸锂等开工好转,碳酸锂库存已由高位开启回落,碳酸锂价格重回上行通道。   成本压力增大,供给端改善。前期碳酸锂价格一路走低,导致部分企业成本端压力增大,部分工厂成本倒挂。矿石方面,多数工厂以长协锂辉石为原料,考虑一个月以上的运输周期,部分企业仍在消耗前期高价原料库存,成本偏高。据百川盈孚,Li2O5%min中国到岸价最低点为4月下旬的3350美元/吨,不考虑加工费,碳酸锂生产成本折人民币仍达26万元/吨。5月12日,宜春414矿2.2%品味理云母精矿8000吨拍卖成交价8666.66元/吨,折算碳酸锂生产成本约19.7万元/吨。前期价格低点17.3万元/吨已触达部分企业成本线,一方面卖家惜售,另一方面部分企业选择停产或减产,供应端有所好转。   碳酸锂价格近期有望维持强势,长期仍有待观察。碳酸锂价格上涨背景下,下游经销商和材料厂加大采购。成本端,除盐湖和自有矿整体可控外,进口锂矿石价格已开始回升,支撑较强。生产端,海外矿石以及国内云母供应紧张导致部分企业产能受限,同时部分厂商成本倒挂问题仍然存在,产量下滑,短期碳酸锂价格仍有望强势。但碳酸锂价格的快速上涨亦受到情绪面的催化,当前行业库存仍然不低,且盐湖和自有矿厂商利润空间仍然较高,随着天气回暖,盐湖端供应量降逐步增加。长期看,碳酸锂的强势价格维系仍需要需求端的有效拉动。   行业评级及投资策略供需格局同时改善的背景下,近期碳酸锂价格有望保持强势,维持行业“推荐”评级。   重点关注个股建议关注深度开发国内资源,有持续扩产潜力,成本可控的锂企以及提锂吸附材料企业,如:盐湖股份、藏格矿业、蓝晓科技。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能释放超预期,地缘政治及贸易政策风险,锂价大幅波动,重点关注公司业绩不及预期。
      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3-05-23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碳酸锂价格持续反弹,农药品种弱势震荡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碳酸锂价格持续反弹,农药品种弱势震荡

      化学制品
        本周市场走势   过去一周,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0.17%,基础化工指数涨跌幅为0.88%。基础化工子板块以上涨为主,涨幅靠前的子行业有:橡胶助剂(6.25%),膜材料(4.18%),改性塑料(3.75%)。   本周价格走势   过去一周涨幅靠前的产品:煤沥青(改质)(44.4%),煤焦油(太钢焦化)(39.5%),煤沥青(中温)(34.5%),碳酸锂(电池级)(19.2%),碳酸锂(工业级)(16.0%);跌幅靠前的产品:百草枯(-22.2%),液化气(C4)(-21.6%),醋酸丁酯(-19.2%),双氧水(-15.5%),粗酚(-9.9%)。   行业动态   国家统计局5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6%,环比下降0.47%。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分产品来看,620种产品中有358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其中,钢材11995万吨,同比增长5.0%;水泥19392万吨,增长1.4%;十种有色金属604万吨,增长6.1%;乙烯274万吨,增长17.9%;汽车201.8万辆,增长59.8%,其中新能源汽车58.6万辆,增长85.4%;发电量65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原油加工量6114万吨,同比增长18.9%。   投资建议   一季度基础化工行业景气未见拐点,当前时点建议关注如下主线:1、制冷剂板块。随着三年基数期结束,三代制冷剂行业供需格局有望迎来再平衡,景气存在反转预期,价格中枢有望持续上行,建议关注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昊华科技。2、芳纶板块。芳纶作为三大超强纤维材料之一,下游应用广泛,行业需求保持较快增速,而芳纶纸、芳纶隔膜涂覆技术等新兴应用场景有望进一步打开行业成长空间,建议关注泰和新材、中化国际。3、硅基负极材料板块(含包覆)。在锂电池四大基材中,传统石墨负极材料比容量已接近理论极限,而硅基负极材料是目前已知比容量最高的材料,且伴随特斯拉4680电池的应用已开始步入产业化阶段,建议关注硅宝科技、胜华新材、信德新材。维持基础化工行业“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波动,需求不达预期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2页
      2023-05-23
    • 2023年5月第三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2023ASCO国产新药汇总)

      2023年5月第三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2023ASCO国产新药汇总)

      化学制药
        新冠口服药研发进展   目前全球8款新冠口服药获批上市,7款药物处于临床Ⅲ期(包括老药新用和Ⅱ/Ⅲ期,其中1款药物获得紧急使用授权)。辉瑞Paxlovid和默克的Molnupiravir已在中国获批上市,国内研发进度最快的为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于2022年7月获批上市。2023年1月29日,先声药业、君实生物新冠口服药获NMPA批准上市,众生药业新冠口服药2023年3月附条件获批上市。   A股和港股创新药板块及XBI指数本周走势   2023年5月第三周,陆港两地创新药板块共计25个股上涨,36个股下跌。其中涨幅前三为N荣昌(10.49%)、百奥泰-U(10.31%)、首药控股-U(8.52%)。跌幅前三为康宁杰瑞制药-B(-34%)、三叶草生物-B(-15.95%)、华领医药-B(-15.94%)。   本周A股创新药板块上涨7.29%,跑赢沪深300指数7.12pp,生物医药上涨0.9%。近6个月A股创新药累计上涨8.23%,跑赢沪深300指5.49pp,生物医药累计下跌11.91%。   本周港股创新药板块下跌3.46%,跑输恒生指数2.56pp,恒生医疗保健下跌4.35%。近6个月港股创新药累计下跌7.82%,跑输恒生指数13.18pp,恒生医疗保健累计下跌4.61%。   本周XBI指数下跌2.28%,近6个月XBI指数累计上涨5.39%。   国内重点创新药进展   5月国内有6款新药获批上市,本周有3款新药获批上市。   海外重点创新药进展   5月美国10款新药获批上市。5月欧洲无创新药获批上市,本周欧洲无新药获批上市。5月日本无创新药获批上市,本周日本无新药获批上市。   本周小专题——2023ASCO国产新药摘要汇总   2023年ASCO大会将于6月2日至6日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以线上线下混合会议形式举办,超过50家中国制药企业将亮相本次ASCO。根据ASCO年会官网,今年共2900+摘要入选,其中200多项新药研究入选大会口头报告(OralAbstract),入选口头报告的摘要一般是在不同癌症领域最具代表性的研究,对于患者的治疗意义非凡。   本周全球重点创新药交易进展   本周全球共达成11起重点交易,披露金额的重点交易有4起。KSQTherapeutics和武田扩大战略免疫肿瘤学合作,以确定和验证新的肿瘤靶点。康泰生物与沙特进口商签署合作协议,13价、23价肺炎疫苗有望首次进入中东市场。先导药物宣布与ARase达成药物发现研究协议。索尼和安斯泰来签署合作研究协议,为肿瘤领域开发一种新型ADC平台。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6页
      2023-05-23
    • 氢能行业专题研究:碱性电解槽:从1到N,谁主沉浮?

      氢能行业专题研究:碱性电解槽:从1到N,谁主沉浮?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结论:我们判断绿电制氢正迎来从1到N的产业爆发阶段,绿电度电成本、电解槽单位电耗和设备投资的下降,驱动水电解制氢在能源化工等领域与灰氢平价。碱性电解槽作为核心制氢设备,将迎来千亿级市场需求。我们看好具备技术和客户资源优势的国产龙头。   一、碱性电解槽:电解水制氢系统核心设备,从1到N产业加速:   1)优势:技术成熟,产氢量大,成本最低;   2)核心部件:双极板(催化剂)、隔膜和流场,均有降本提效空间;   3)发展方向:大标方,大功率,大电流密度。   行业需求:据考克利尔竞立的数据,全球绿氢年需求将从2021年的47万吨提升到2025年的1055万吨,CAGR达到118%。假设以1万吨绿氢对应约28台碱性电解槽测算,至2025年碱性电解槽累计需求量达2.95万台,对应市场规模约为2044亿元。   政策驱动:央国企担当+地方政府“股权财政”催化下,绿氢项目将加快落地。目前仅内蒙古地区已批复的绿氢项目规划达37个,共计制氢能力超过67万吨,对应1894台电解槽,以单台电解槽价格692万元测算,市场空间合计131亿元。   二、经济性——制氢成本: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电解槽电耗、电解槽设备投资为核心决定因素。   基准情形:1000标方/h产能,年工作时间4000h,电解水制氢系统合计成本1330万元,度电成本0.28元/kwh,电耗4.5kwh/标方,此时单位制氢成本(LCOH)为20.2元/kg,略高于煤制氢和天然气制氢的11-20元和15-20元。   可再生能源度电成本:2025年光伏地面电站发电度电成本有望降至约0.18元/kwh,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对应单位制氢成本为15.19元/kg。   电解槽电耗:从远期来看,随着技术的进步,电耗可能会从基准的4.5kwh/标方下降到3.5kwh/标方,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单位制氢成本为17.10元/kg。   设备投资:长期看,随着单槽产能扩大和零部件国产化,电解水制氢系统价格有望逐步下降,当电解水制氢系统价格下降至500万元/套时,单位制氢成本为17.99元/kg。   中性情景下,2025年电解水制氢成本为13.03元/kg,成本低于天然气制氢和工业副产氢,可与煤制氢平价竞争。乐观情景下,考虑电价及设备补贴,2025年电解水制氢成本为11.9元/kg,接近煤制氢成本下限,相比其他制氢方式具有显著经济性。   三、格局推演:百舸争流,客户+技术制胜。目前,国内电解水制氢设备玩家主要包括老牌电解水设备龙头、风光储龙头和传统设备厂商三大类。从产能格局看,预计到2023年底,全球前20电解水制氢设备企业合计产能达26.4GW,产能CR5集中度为47.35%,我们预计,随着下游需求持续放量及头部企业快速扩产,电解水制氢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短期看,国内电解水制氢设备需求主要来自于各省市示范项目,与项目主体关系紧密或存在合作关系的设备厂商有望率先实现放量,形成先发优势;长期看,技术和材料创新带动制氢成本下降是电解水制氢技术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关键,具备技术研发实力、产品性能能够持续领先的企业将具备更强竞争力。   【配置建议】   我们认为客户渠道和技术实力将成为电解水制氢设备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议关注:   1、国内较早布局电解水制氢设备并具备业务协同效应的光储龙头:1)隆基绿能:全新产品ALKHi1系列产品发布,直流电耗低至4.1kwh/Nm3,2022年末电解槽产能达1.5GW,预计23年低产能2.5GW,25年规划产能达5-10GW,目前公开中标金额达4.65亿元;2)阳光电源:同时布局碱性和PEM技术路线,21你那3月率先发布国内首款、最大功率SEP50PEM电解槽(50Nm3/h,250kw),目前公开中标金额达1.80亿元;3)双良节能:绿电制氢系统中后端气液分离及纯化装置涉及压力容器制造,是公司的传统强项,双良自主研发的“绿电智能制氢系统”采用新型隔膜,氢气纯度达到6N,同时自动化集成度高,实现100%无人值守,目前产品已交付大全新能源和润阳悦达新能源,客户端运行稳定;4)天合光能:公司电解槽相比传统同等级设备电流密度提高50%-75%,电耗降低10%-15%,直流电耗3.9-4.6kwh/Nm3,预计2023年底将建成1GW电解水制氢设备产能。   2、背靠绿氢项目资源丰富的大型集团、具备客户渠道优势的装备厂商:1)华电重工:背靠华电集团,项目资源丰富,2022年与内蒙古华电氢能签署了《内蒙古华电包头市达茂旗20万千瓦新能源制氢工程示范项目PC总承包合同制氢站部分》,合同金额3.45亿元;2)亿利洁能:依托控股公司亿利资源集团三十多年治沙成果,联手大型央企,聚焦“光氢新能源治沙”,正在鄂尔多斯库布其沙漠投资建设光伏风电、绿氢、绿氨、绿肥、绿色化工、绿电替代等低碳产业链基地,电解槽出货有保障;3)三一氢能(未上市):三一集团旗下风电企业三一重能与巴里坤哈萨克政府签订招商引资协议,涉及100万千瓦风电制氢制氨项目,保证公司电解槽出货,同时公司中标了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第7标段8套水电解制氢设备,中标金额达5759.42万元。   3、研发和技术实力强劲的设备厂商:1)华光环能:携手大连理工,实现碱性电解槽催化剂、隔膜等关键材料自产,2023年3月自主知识电解槽下线,产氢压力达3.2Mpa,填补国内高压电解槽空白;2)昇辉科技:历时仅120天完成1000标方电解槽下线,采用高电流密度设计和第三代隔膜技术,较传统碱槽提升30%以上电流密度、降低10%能耗,同时依托公司电气成套设备技术优势,实现设备电子电气组件的自控、自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   电解水制氢降本不及预期。
      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9页
      2023-05-23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粉末涂料前景广阔,上游聚酯树脂材料或将充分受益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粉末涂料前景广阔,上游聚酯树脂材料或将充分受益

      化学制品
        本周(5 月 15 日-5 月 19 日)行情回顾   新材料指数上涨 2.51%,表现强于创业板指。 半导体材料涨 5.21%, OLED 材料涨 5.07%, 液晶显示涨 5.75%,尾气治理跌 0.11%,添加剂涨 0.28%,碳纤维涨2.72%,膜材料涨 2.78%。涨幅前五为华特气体、强力新材、容大感光、中石科技、鼎龙股份;跌幅前五为万润股份、天奈科技、 *ST 碳元、金禾实业、三孚股份。   新材料周观察: 粉末涂料前景广阔,上游聚酯树脂材料或将充分受益   聚酯树脂是一种由精对苯二甲酸(PTA)、精间苯二甲酸(PIA)等多元酸与新戊二醇(NPG)等多元醇,通过酯化反应、真空缩聚而制得的热固性饱和型聚酯树脂,外形为白色块状透明固体,是生产粉末涂料的主要原材料。 由于不含任何有机溶剂、无污染、利用率高、能耗低、工艺简单,目前粉末涂料已成为大家认可的“4E 型”(高效、节能、环保、经济)涂料,此外叠加粉末涂料本身赋予的膜层机械性能高,优异的抗化学性、防腐性以及降低劳动强度等优点,粉末涂料自面世以来,一直受到各国的关注,成为涂料市场的新宠。根据锐观咨询数据,2017-2021 年间,国内粉末涂料年产量由 175 万吨持续提升至 248 万吨,年均复合增速达到 9.11%。与此同时,粉末涂料渗透率也由 8.59%提高至 9.55%,整体呈提升趋势。 近年来,伴随粉末涂料产量的不断增长,上游原材料聚酯树脂的市场规模也持续扩张。根据中国化工学会涂料涂装专业委员会数据, 2013-2021 年间,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年销量由 40.5 万吨持续提升至 115 万吨,年均复合增速达到 13.93%。其中, 2021 年国内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销量为 115 万吨,同比增长 15.6%。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粉末涂料凭借节能环保、性能优异等诸多优点,市场规模与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上游原材料聚酯树脂也或将随之充分受益。 受益标的: 光华股份。   重要公司公告及行业资讯   【国瓷材料】 对外投资: 为满足公司的发展战略与国际化业务规划的需求,公司全资孙公司国瓷新加坡拟以0.14亿欧元(约合1.02亿元人民币)对德国DEKEMA公司进行投资,国瓷新加坡将受让 DEKEMA 母公司 DEBROS 持有 74.9%股权。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国瓷新加坡将持有 DEKEMA 74.9%的股权。   受益标的   我们看好在国家安全、自主可控战略大背景下,化工新材料国产替代的历史性机遇: 【电子(半导体)新材料】昊华科技、鼎龙股份、国瓷材料、阿科力、洁美科技、长阳科技、瑞联新材、万润股份、东材科技、松井股份、彤程新材等;【新能源新材料】泰和新材、晨光新材、宏柏新材、振华股份、百合花、濮阳惠成黑猫股份、道恩股份、蓝晓科技、中欣氟材、普利特等;【其他】利安隆等。   风险提示: 技术突破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3-05-22
    • 中泰化工周度观点23W20:中石化380亿项目获批,煤焦油、碳酸锂价格上涨

      中泰化工周度观点23W20:中石化380亿项目获批,煤焦油、碳酸锂价格上涨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年初以来,板块领先于大盘: 本周化工(申万)行业指数涨幅为 0.48%,创业板指数涨幅为 1.16%,沪深 300 指数上涨 0.17%,上证综指上涨 0.34%,化工(申万)板块领先大盘 0.13 个百分点。 2023 年初至今,化工(申万)行业指数下跌幅度为-7.15%,创业板指数下跌幅度为-2.91%,沪深 300 指数上涨幅度为 1.88%,上证综指上涨幅度为 6.29%,化工(申万)板块落后大盘-13.44 个百分点。   事件: 中石化 380 亿宁波镇海扩建 150 万吨/年乙烯及下游高端新材料项目获批。   点评: “石化工业之母”,乙烯产能持续扩张。 乙烯占石化产品的 75%以上,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学产品之一,与经济紧密度高,乙烯产量为衡量国家石油化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被称为“石化工业之母”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2022 年我国乙烯产能达到 4675 万吨/年,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乙烯生产国。同时国内产能将持续扩张,预计至 2025 年,中国乙烯产能将突破 7000 万吨/年,将基本满足国内需求。 国产替代空间大,中石化等国内企业加速引领乙烯下游高端化。 本次中石化除了扩建 150 万吨/年乙烯外,还往下游延申布局新材料工艺装置,其中包括 POE 以及 EVA 等高端乙烯聚合物。发展布局 POE、 EVA、茂金属聚乙烯等高端乙烯聚合物为现阶段行业所关注的热点,双碳目标背景下, POE 与EVA 光伏胶膜料等需求将高速增长,但国外公司对 POE 催化剂结构专利覆盖十分严密,而且其生产技术长期被国外公司垄断,产品完全依赖进口,国内企业自给发展空间大,多家企业加速布局 POE 相关产业。据流程工业网,截至 2022 年 12 月,国内已规划 POE 粒子产能约为 210 万吨/年。中石化、万华、卫星化学等企业均在进行或已完成 POE 中试,逐步推进工业化生产。   产品价格涨跌互现:价格涨幅居前品种: 美国 Henry Hub 期货(28.96%)、煤焦油(28.36%)、碳酸锂(20.66%)、三氯氢硅(华北,河北唐山三孚)(12.50%)、工业萘(9.00%) 、 液 氨 (8.85%) 、 炭 黑 (N330, 山 东 )(6.15%) 、 甲 苯 (5.04%) 、 减 水 剂(4.35%)、固体烧碱(99%片碱,华东)(3.94%)。 价格跌幅居前品种: 碳四原料气(-21.37%)、双氧水(27.5%)(-15.54%)、三氯化磷(-11.61%)、液化气(FOB 东南亚)(-10.59%)、 TDI(-7.85%)、丁二烯(-7.69%)、磷酸(华东)(-7.54%)、苯胺(-7.42%)、黄磷(-6.77%)、丙烯酸甲酯(-6.49%)。   投资观点: 周期底部,看好龙头白马。 产品跌价风险已充分释放,产能投产穿越周期,隐含赔率提升。建议关注: 万华化学、华鲁恒升、宝丰能源、卫星化学、荣盛石化、恒力石化、东方盛虹、合盛硅业、扬农化工等。 政策驱动格局优化,看好民爆、氟化工。 由于疫情原因, 22 年电子雷管( 15 元/发)替换普通雷管( 2元/发)产能释放受阻,导致业绩不及预期。进入 Q2 民爆行业需求旺季,新建电子雷管产能将陆续贡献增量,有望带来较大业绩弹性, 行业龙头外延并购整合进度加快,远期龙头有望出海打开成长空间。建议关注: 南岭民爆、雪峰科技、壶化股份、金奥博、江南化工、广东宏大等。 国内正处于二代制冷剂淘汰加速期及三代制冷剂冻结前夕,配额落地后行业供需格局有望改观,生产企业受益景气反转向上实现扭亏转盈,氟精细产品随着生产企业技术突破,成长空间广阔。建议关注: 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金石资源、 东岳集团、多氟多、中欣氟材等。 新材料借东风上行。 随着国内高端新材料“卡脖子” 技术的持续突破,新产能逐步上马下,高附加值产品国产化率的提升将显著增厚企业业绩弹性。建议关注: 万润股份、国瓷材料、凯盛新材、美瑞新材、濮阳惠成等。 消费复苏带来弹性。 随着疫情带来的供应链中断问题逐步消退,消费端的逐步回暖将带动下游织机等开工负荷逐步提升,居民消费和出行的需求提升下,长丝价格有望回弹,行业库存有望得以释放。随着海外航线的打开,出口需求增长同样带来广阔空间。建议关注: 桐昆股份、新凤鸣等。   风险提示事件: 宏观经济下行;大宗原料价格剧烈波动;行业政策风险;公司新项目进展不及预期等。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3-05-22
    • 化工:供需错配叠加成本支撑,六氟磷酸锂价格大幅反弹

      化工:供需错配叠加成本支撑,六氟磷酸锂价格大幅反弹

      化学制品
        事件:根据百川盈孚,2023年5月12日-2023年5月18日六氟磷酸锂市场活跃度增强。截至到本周四,六氟磷酸锂市场均价升至14.8万元/吨,较上周同期均价上涨4.6万元/吨,涨幅45.10%。5月19日,六氟磷酸锂市场价格较5月18日微幅上调。国内六氟磷酸锂市场区间在14.4-15.4万元/吨。市场均价涨至14.9万元/吨,上调0.1万元,较5月18日均价相比上涨0.68%。   供需错配叠加成本支撑,六氟磷酸锂价格大幅反弹。1)供应方面,本周,有些六氟磷酸锂企业生产装置仍未开机,六氟磷酸锂总产量稳定,大部分企业库存已消耗殆尽,因此本周六氟磷酸锂库存量较上周有所下降。本周国内六氟磷酸锂产量预计1045吨,环比下降0.48%,开工率为24.29%,环比下降0.47%。上周六氟磷酸锂厂家总库存为496吨,同比上涨0.81%。整体来看,本周六氟磷酸锂的市场供应偏紧。目前部分六氟磷酸锂企业预计减少生产,5、6月份准备进入装置检修期,总体来看大多厂家稳定出货。2)需求端方面,六氟磷酸锂主要应用于锂电池电解液行业,本周电解液市场价格较上周价格有所上调,部分终端市场有所转好。本周末磷酸铁锂电解液市场主流价格集中在33000-43000元/吨之间,国内市场均价涨至38000元/吨,较上周末价格上涨15.15%;本周末三元/常规动力电解液市场主流价格在43000-53000元/吨之间,国内市场均价稳至48000元/吨,较上周末价格上涨2.13%。本周市场来看,下游电解液企业对六氟的采购需求有所增加,短期内对六氟磷酸锂市场有拉升作用,贸易商补库积极性增强,六氟整体市场需求有效增加。3)成本利润方面,本周部分原料价格有所上涨,现采购原料的六氟磷酸锂企业成本压力有所上升。六氟磷酸锂的制备需要用到氟化锂、无水氟化氢、五氯化磷、液氮:氢氟酸价格暂稳运行,部分企业装置仍旧处于停车中,订单缓慢消化;碳酸锂价格上涨,下游需求略有增量,锂盐厂大多捂盘惜售,工业级碳酸锂供应紧张,市场现货流通偏紧;主要原材料氟化锂市场供应小幅下降,价格有所上调,部分暂停生产的氟化锂企业恢复生产,个别企业仍维持暂停生产状态;原料五氯化磷企业生产正常,市场价格较为稳定。本周原料碳酸锂、氟化锂价格持续上调且上调幅度较大,现采购原料的六氟磷酸锂企业成本压力有所增加,目前六氟磷酸锂厂家的综合成本约12.09万元/吨。(资料来源:百川盈孚)   六氟磷酸锂需求稳定增长,关注新型电解液材料迭代升级。锂电池电解液系锂离子电池的核心组件,通常由电解质锂盐、高纯度有机溶剂和电解液添加剂在一定条件下按特定比例配置而成,作为离子传输、电荷传递的介质起到在正负极之间传导锂离子的作用,是锂电池能够保持高电压水平、高安全性与高能量密度等良好性能的关键。六氟磷酸锂由于具有良好的离子电导率和电化学稳定性,在某些溶剂中能够对铝集流体和石墨负极有保护作用的电解质界面而被广泛应用。据EVTank预测,2025年全球电解液需求量将达到272.6万吨,2030年电解液需求量或将超过800万吨,目前六氟磷酸锂已成为锂离子电池使用的最主要电解质锂盐,进一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是电解液研发的首要问题,中远期,锂离子动力电池电解液材料的发展趋势将主要集中在新型溶剂与新型锂盐、离子液体、添加剂等方面,凝胶电解质与固态电解质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投资建议:考虑六氟磷酸锂的盈利或已触底,随落后产能出清及下游需求回暖,盈利能力有望改善,电解液用高纯溶剂、新型锂盐和功能性添加剂是未来行业主要研发方向,建议关注天赐材料、多氟多、中欣氟材、凯盛新材。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料价格大幅波动;行业竞争激烈超出预期。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3-05-22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