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4257)

    • 2023年中国助消化药物行业概览

      2023年中国助消化药物行业概览

      化学制药
        生活节奏加快和作息不规律成为消化道疾病主要致病因素,多种胃肠道疾病可综合引发消化不良   慢性胃炎、胃动力障碍、胃排空延迟和胃酸分泌异常是引发消化不良的主要病理原因。中国慢性胃炎患病率由21世纪初期的87.8%逐渐升至2022年的92.26%,患病人数增至13.0亿人,2022年胃食管反流新增患病人数204万人,总患病人数7,607.7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达5.39%,消化性溃疡每年新增患病人数约为282.3万人。总体来看,中国居民胃肠基础疾病患病基数较大,引发消化不良风险逐年上升。   中国首个自主研发质子泵抑制剂药物获批上市,同期新型抑酸药物处于本土化进程中   进入21世纪,P-CAB类药物成为继质子泵抑制剂后新一代抑酸药物,中国在新药研发层面加大投入力度,2022年由罗欣制药原研生产的替戈拉生片在中国本土获批上市。2023年轩竹医药原研的安奈拉唑钠肠溶片获批上市,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质子泵抑制剂新药。接连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标志着中国助消化用药本土化进程已初获成效。   未成年人消化不良比例逐年上升,国家政策出台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中华儿科数据对中国中小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调查的结果数据显示,陕西省中小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患病率为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专科门诊就诊的4岁以上儿童中,患有功能性胃肠病人数比重为34.4%,其中功能性消化不良患病率为59.0%。面对儿童消化不良患病率居高不下的情况,国家卫健委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司出台《关于印发第四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的通知》,从药品剂型、规格等角度找到适宜儿童消化道疾病诊疗的最佳治疗方案。
      头豹研究院
      25页
      2024-03-21
    • 医药行业周报:诺和诺德在华投资40亿元扩建无菌制剂产能

      医药行业周报:诺和诺德在华投资40亿元扩建无菌制剂产能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市场表现:   2024年3月20日,医药板块涨跌幅+0.27%,跑赢沪深300指数0.05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22名。各医药子行业中,体外诊断(+1.72%)、医药流通(+1.30%)、医疗耗材(+0.53%)表现居前,线下药店(-2.07%)、疫苗(-0.72%)、其他生物制品(-0.23%)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兰卫医学(+20.04%)、华康医疗(+19.98%)、药石科技(+13.81%);跌幅榜前3位为宏源药业(-10.55%)、ST太安(-4.79%)、福瑞股份(-4.07%)。   行业要闻:   近日,诺和诺德宣布在天津投资约40亿人民币用于无菌制剂扩建项目,并举行了该扩建项目的奠基仪式。此次无菌制剂生产扩建项目将采用全球领先的隔离器技术,为制剂生产提供更高水平的无菌保障,整个项目计划于2027年建设完成。此次项目建设完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在中国的产能,满足中国患者对创新药品的用药需求。   (来源:诺和诺德)   公司要闻:   康希诺(688185):公司发布公告,吸附破伤风疫苗于近日正式启动III期临床试验,并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该款疫苗主要用于非新生儿破伤风预防。公司研发的吸附破伤风疫苗采用无动物源培养基进行发酵,更加安全,已确定产业化规模工艺,工艺稳定。   复星医药(600196):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复星雅立峰于近日收到辽宁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GMP符合性检查告知书》,其原液生产线、西林瓶制剂生产线已通过GMP符合性检查;其自主研发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的上市注册申请亦已于近期获国家药监局批准。   新诺威(300765):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巨石生物于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关于抗体药物偶联物(ADC)SYS6023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将于近期开展临床试验。   迈克生物(300463):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迈克电子于近日收到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变更注册文件》,公司直接化学发光平台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增加型号规格i6000,该新增型号规格为高速仪器产品,每小时最快检测速度600测试,首个结果报告时间最快9分钟即可完成,单个分析模块占地面积仅1.1㎡。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政策推进超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3-21
    •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东数西算”甘肃节点算力突破5000P,关注上游特种树脂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东数西算”甘肃节点算力突破5000P,关注上游特种树脂

      化学制品
        核心观点   基础化工:乌克兰无人机袭击俄罗斯多地炼油厂,供给紧张担忧情绪升温,布油价格突破85美元/桶,刷新逾4月高点。但月差走弱,后续仍需关注供需层面能否持续为油价带来上行驱动力。预计抵抗式高位震荡格局或贯穿24年,关注上游石油资源品种。3月12日到16日,乌克兰对俄罗斯多地炼油厂和油库进行无人机袭击,扰乱俄罗斯能源出口,地缘局势持续紧张,加大投资者对供应紧张的担忧。同时,由于红海冲突导致船用燃料需求增加,以及美国石化行业对于乙烷需求激增,IEA3月石油市场月报上调了24年全球石油增长量。利多因素主导下,布油期货累计周涨跌幅3.98%,突破85美元/桶,刷新逾4月高点。   整体来看,当前油价表现与历史上两次OPEC+扩大减产后情形情况表现一致。即期悲观情绪压制油价,待供应实质下降后,估值向上修复。年初至今布油期货累计涨幅超10%,但基差走弱,供应层面与油价大涨强势格局不匹配,一定程度上说明近几天油价上涨是预期改善带来的情绪化推动,后续关注供需层面能否持续为油价带来上行动力。我们预计油价抵抗式高位震荡格局或贯穿24年全年,一定程度在化工品价格端形成支撑,关注石油上游资源品种业绩表现。   精细化工及新材料:围绕国产替代、行业边际改善、技术创新和升级迭代等方向进行布局:   (1)万华再度加码电子特气行业,硅基电子特气国产化进程有望提速,布局高壁垒+国产化率低的电子气体。毅达资本完成对万华电子新一轮增资,后者可生产纯度超过5N级别的乙硅烷,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乙硅烷是一种硅基电子特气,是半导体高端制程中关键的沉积材料之一,较含氟电子气体,电子级硅基特气国产化率相对较低。我们认为此次融资进一步有望提升公司在电子特气领域的竞争力,加快硅基电子特气国产化进程。电子气体整体国产化率约40%,但高端产品仍有较大国产替代空间。我们认为随着国内专业化电子气体生产企业快速成长,新建项目逐步投产,国内电子气体越来越多进入下游大客户供应链,有望带来企业业绩增长。   (2)“东数西算”甘肃枢纽节点算力规模突破5000P。预计25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超100EFLOPS,3年CAGR超32.6%。算力规模快速增长,有望催生上游特种树脂需求。3月14日甘肃枢纽节点庆阳数据中心集群算力规模达到5300P,运算能力大幅提高。截至23年8月,全国在用数据中心算力总规模达到197EFLOPS,位居全球第二。智能算力规模占比达25%,YoY+60%,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规模+占比双提升下,预计25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超过100EFLOPS,3年CAGR超32.6%。算力需求增长和高速通信更新迭代,PCB作为服务器和光模块的重要组成部件,市场规模有望量价齐升。覆铜板是制造PCB的核心材料之一,对电路中信号传输、能量损失和特性阻抗等有很大影响,普通覆铜板选用树脂损耗较大,需要采用dk和df更低的特种树脂。预计到28年全球高频高速板行规模将达到51.32亿美元,22-28年CAGR约13.88%,树脂约占覆铜板成本的25%,对应28年树脂空间有望突破12亿美元。   行情回顾   行情数据:本周申万基础化工指数涨跌幅2.75%,排名15/31。年初至今累计涨跌幅为-6.08%,排名22/31。精细化工及新材料指数周涨跌幅为2.47%,近一年涨跌幅为-24.70%。   板块估值:本周基础化工板块PE-TTM回到5年历史中位数以上,位于中位数-80%分位数区间内,精细化工和新材料板块位于20%分位附近,我们认为目前两个板块估值安全边际尚可。   投资建议   本周我们继续看好以下主线:(1)基础化工:我们认为原油价格高位震荡或在化工品价格端形成支撑,建议关注顺周期行业头部企业,万华化学、宝丰能源、华鲁恒升、桐昆股份。(2)新材料:a)国产替代主线:半导体产业东进,建议关注国产化率较低的电子气体,相关标的:雅克科技、华特气体。b)行业边际需求改善线:消费电子市场复苏和新兴科技领域崛起,催生上游材料需求,建议关注:斯瑞新材、圣泉集团、长阳科技、阿科力。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增速低于预期,国际油价大跌,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下跌等。
      甬兴证券有限公司
      19页
      2024-03-21
    • 医药行业周报:阿斯利康24亿美元收购核药公司Fusion

      医药行业周报:阿斯利康24亿美元收购核药公司Fusion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市场表现:   2024年3月19日,医药板块涨跌幅-1.27%,跑输沪深300指数0.55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30名。各医药子行业中,医疗设备(-0.68%)、体外诊断(-0.86%)、疫苗(-0.93%)表现居前,医疗研发外包(-3.26%)、线下药店(-2.87%)、血液制品(-2.31%)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贝瑞基因(+10.02%)、大理药业(+10.00%)、赛力医疗(+9.99%);跌幅榜前3位为仟源医药(-6.56%)、华兰股份(-3.83%)、ST太安(-3.28%)。   行业要闻:   3月19日,阿斯利康宣布已与Fusion Pharmaceuticals达成最终协议,将以每股21美元的价格收购Fusion所有流通股,此外交易结束时阿斯利康还将支付每股3美元的特定里程碑付款,预计总交易金额约24亿美元,较3月18日收盘价溢价126%。Fusion Pharmaceuticals专注于开发下一代放射性偶联药物,其核心产品FPI-2265是一款用于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新疗法,靶向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目前该产品正处于II期临床开发阶段。   (来源:阿斯利康)   公司要闻:   中恒集团(600252):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规格为20mg的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药品注册证书》,该药在临床上用于治疗食管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   爱美客(300896):公司发布年报公告,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8.69亿元,同比增长47.99%,归母净利润为18.58亿元,同比增长47.08%,扣非后归母净利为18.31亿元,同比增长52.95%。   长春高新(300534):公司发布年报公告,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45.66亿元,同比增长15.35%,归母净利润为45.32亿元,同比增长9.47%,扣非后归母净利为45.16亿元,同比增长9.63%。   百克生物(688176):公司发布年报公告,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8.25亿元,同比增长70.30%,归母净利润为5.01亿元,同比增长175.98%,扣非后归母净利为4.93亿元,同比增长195.86%。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政策推进超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3-21
    • 医药行业事件点评报告:关注医疗装备领域设备更新

      医药行业事件点评报告:关注医疗装备领域设备更新

      医药商业
        内容提要:   3 月 13 日, 国务院正式发布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到 2027 年,工业、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 2023 年增长 25%以上。   医疗装备及信息化领域设备更新改造值得关注。 方案指出,要加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医疗卫生机构装备和信息化设施迭代升级,鼓励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加快医学影像、放射治疗、远程诊疗、手术机器人等医疗装备更新改造。我们认为此次医疗装备更新改造叠加持续推进下的医疗新基建,医疗装备及医疗信息化领域迎来明显利好。以三级医院为代表的医疗机构设备和技术的改造升级有望带动超声、内窥镜、 CT、 MR、手术机器人等领域的中高端需求的提升,促进行业技术迭代加快和国产设备技术升级,同时智能化和信息化将是升级的一大方向。   政策保障中强化创新支撑。 部分高端医疗设备及上游供应链部分领域国产化率较低,存有“卡脖子”难题,技术升级迫切,政策保障中专门提及鼓励技术攻关,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有望进一步带动国产设备技术升级和国产替代。   投资建议: 据发改委初步估算,设备更新领域将是一个年规模 5 万亿以上的市场。目前我国医疗设备市场规模预计在 4000 亿元左右,设备更新相关政策的落地有望为该细分领域增长积极贡献增量,并带动技术和装备的升级迭代,建议关注以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开立医疗、海泰新光为代表的相关领域龙头公司。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低于预期;行业招投标进度低于预期;医疗反腐的持续影响;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海外市场风险;新产品研发风险; 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低于预期;国内外经济形势持续恶化风险;市场整体系统性风险。
      国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3-21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主要产油国宣布将减产延长至二季度末,关注行业供给侧结构优化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主要产油国宣布将减产延长至二季度末,关注行业供给侧结构优化

      化学制品
        市场行情走势   过去一周,基础化工指数涨跌幅为2.92%,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0.71%;基础化工板块跑赢沪深300指数2.21个百分点,涨幅居于所有板块第13位。基础化工子行业以上涨为主,涨幅靠前的子行业有:粘胶(8.83%),锦纶(6.71%),其他化学纤维(5.87%)。   化工品价格走势   周涨幅排名前五的产品分别为:硫酸(11.47%)、盐酸(10.46%)、SBS(6.61%)、天然乳胶(6.08%)、DMF(5.33%)。周跌幅前五的产品分别为:POM(-16.57%)、煤焦油(-6.06%)、辛醇(-5.88%)、丙烯酸甲酯(-4.55%)、三聚氰胺(-4.11%)。   行业重要动态   近日,应急管理部制定发布了《淘汰落后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目录(第二批)》,《目录》共列出7项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包含工艺技术4项、设备设施3项,逐项明确了实施范围、淘汰改造时限和代替建议。本次淘汰落后工艺技术涉及过氧化氢生产、硝化工艺等,淘汰落后设备方面明确要求落后生产设备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更换升级。   3月13日,国务院正式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六方面共20条,以2027年为节点,提出了设备投资规模、环保绩效、工业企业数字化,以及报废汽车回收量等量化目标,并从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支持等方面作出安排。在设备更新行动中,《方案》提出,聚焦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电力、机械、航空、船舶、轻纺、电子等重点行业,大力推动生产设备、用能设备、发输配电设备等更新和技术改造。   近日,沙特、阿联酋、俄罗斯等多个产油国在同一天宣布,将自愿减产原油的措施延长至今年二季度末。具体而言,沙特2023年7月提出的自愿减产政策,将延长至今年6月底,预计石油日产量将稳定在900万桶左右。俄罗斯第二季度石油产量和出口量合计将减少47.1万桶/日。阿联酋将额外自愿减少石油产量16.3万桶/日的措施延长至2024年二季度,其石油产量将保持在291.2万桶/日。   投资建议   当前时点建议关注如下主线:1、制冷剂板块。随着三年基数期结束,三代制冷剂行业供需格局将迎来再平衡,价格中枢有望持续上行,建议关注金石资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昊华科技。2、芳纶板块。芳纶作为三大超强纤维材料之一,下游应用广泛,行业需求保持较快增速,而芳纶纸、芳纶隔膜涂覆技术等新兴应用场景有望进一步打开行业成长空间,建议关注泰和新材。3、煤化工板块。建议关注华鲁恒升、鲁西化工、宝丰能源等煤化工板块优质标的。4、轮胎板块。建议关注赛轮轮胎、森麒麟、玲珑轮胎。5、优质成长标的。蓝晓科技、圣泉集团、鹿山新材、山东赫达。   维持基础化工行业“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波动,需求不达预期,宏观经济下行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2页
      2024-03-21
    • 阿斯利康24亿美元收购核药公司Fusion

      阿斯利康24亿美元收购核药公司Fusion

      太平洋证券
      3页
      2024-03-20
    • 医药行业周报:首款NASH MASH新药获FDA批准,关注相关赛道A H股投资机会

      医药行业周报:首款NASH MASH新药获FDA批准,关注相关赛道A H股投资机会

    • 偏光镜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偏光镜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医疗器械
        本文介绍了偏光镜行业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并分析了该行业的生产模式、供应商认证壁垒和市场集中度等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同时,文章还探讨了偏光镜行业市场规模历史变化的原因,并预测了未来偏光镜行业市场规模变化的趋势。其中,AR/VR头显设备和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被认为是未来偏光镜行业发展的驱动因素之一。
      头豹研究院
      20页
      2024-03-20
    • 中成药:2024年中药行业有哪些潜在催化

      中成药:2024年中药行业有哪些潜在催化

      中药
        潜在催化一:基药目录有望调整,中成药销售放量可期   2021年11月,卫健委发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受外部复杂因素影响,基药目录的调整工作延迟至今,我们推测2024年落地的概率较高。根据中康开思数据库统计,2018年进入基药目录的中成药品种,尤其是46个独家品种,2018-2022年实现快速放量。   潜在催化二:国企改革深度推进,业绩有望持续兑现   新一轮三年国企改革行动拉开帷幕,国资委对央企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持续优化,2024年初提出把市值管理纳入考核。中药行业国有企业众多,根据改革的时间线,我们把国企改革的节奏分为改革预期、改革落地、业绩兑现、长效增长4个阶段,把握节奏至关重要。   潜在催化三:重视高股息策略,现金分红比例较高   中药高股息策略是高分红、低估值、稳增长的统筹兼顾,2023年大部分中药公司经营业绩表现较好,考虑到历史上中药行业普遍分红比例较高,我们认为2024年3-4月的年报季将迎来重要催化。   潜在催化四:CDE加速审批,中药创新管线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2021年以来,CDE对于中药创新药的注册审批速度明显加快,根据统计,2023年中药新药上市申报(NDA)达到24项,我们认为2023年的申报有望于2024年集中兑现,相关企业即将进入收获期,中药创新管线将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潜在催化五:优质项目寻求退出,行业并购整合机会有望增多   IPO审核趋严的宏观背景下,根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已有10家中药企业撤回IPO或被终止,3家企业上市辅导备案终止,以上中药企业可能面临并购退出或者寻求战略合作的需求,我们预计行业并购整合的机会有望增多。   潜在催化六:医保支付边际改善,解限有望带来销售放量   近年来国家医保对于中成药的支付条件逐步放宽,其中2023年国家医保目录将69个中成药品种的医保支付范围部分解限或完全解限,医保解限意味着目标人群的增多,有望带来销售放量机遇。   潜在催化七:中药材价格居高不下,OTC或将通过提价应对压力2023年以来,中药材价格有一轮非常显著的上涨,近期虽然有小幅   回调,但依然处于历史高位。中药材价格的居高不下,导致很多中成药生产企业成本压力增加,以OTC销售为主的中成药企业具备自主定价权,我们预计可能会考虑提高出厂价和零售价。   潜在催化八:启动大额回购,新一轮股权激励有望启动   2021-2022年中药行业曾有一轮股权激励高峰,部分上市公司达成业绩考核,激励效果显著,近期我们观察到不少中药企业启动大额回购,回购股份可以用于激励,这为股权激励的实施建立良好基础,我们推测新一轮股权激励高峰有望到来。   潜在催化九: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感冒止咳类用药需求旺盛   国内新冠疫情放开以来,2023年新冠、甲流、乙流、支原体、RSV等呼吸道传染病此起彼伏,参考海外经验,我们认为2024年国内有可能还是呼吸道传染病大年,感冒止咳类用药需求可能持续旺盛。   潜在催化十:降本增效正当时,预计持续释放超额利润   通过降本增效,中药公司预计将持续释放超额利润:通过销售改革驱动人效提升,销售费用率有望下降;聚焦中药主业,通过剥离低质低效资产,净利率有望提升,财务费用有望下降;清理渠道库存,修复终端价格体系,净利率有望提升。   建议关注(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康缘药业:热毒宁医保解限放量可期,有望受益于基药目录调整   康恩贝:有望受益于基药目录调整,存在并购整合预期   太极集团:国企改革标杆企业,外延发展目标明确   华润三九:国企改革进入长效增长阶段,并购整合能力较强   昆药集团:国企改革深入推进,存在并购整合机遇   天士力:中药创新药管线储备丰富,聚焦主业有望兑现超额利润   东阿阿胶:深度践行“四个重塑”,复方阿胶浆医保解限完成   济川药业:现金分红回报股东,BD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贵州三力:有望受益于基药目录调整,深度赋能并购标的   葵花药业:高度重视现金分红,员工持股计划陆续到期   江中药业:调整分红政策,具备外延并购能力   九芝堂:疏血通医保解限放量可期,重视现金分红   方盛制药:有望受益于基药目录调整,中药创新驱动“338”战略   云南白药:聚焦主业利润修复,高分红的典范   佐力药业:基药目录受益者,以菌粉发酵为特色   健民集团:中药创新成果显著,体培牛黄或具备提价空间   羚锐制药:两只老虎或存在提价空间,现金分红比例稳步提升   风险提示:中成药集采降价的风险;中药材价格波动的风险;行业政策变化的风险。
      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9页
      2024-03-20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