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4257)

    • 医疗器械行业行业研究:CGM海外专题研究:“价格+医保”优势带来放量突破口

      医疗器械行业行业研究:CGM海外专题研究:“价格+医保”优势带来放量突破口

      医疗器械
        投资逻辑   糖尿病管理市场大单品,海外市场打开更高价格空间。由于CGM产品可以实时糖尿病患者提供血糖变化信息,在临床上相比传统BGM指尖采血优势巨大,近年来在全球糖尿病器械市场中占比迅速提升,从2015年的9.5%占比提升到2023年的30.4%,CGM设备市场规模已经达到50亿美元并且还在持续高速增长,目前已经成为糖尿病管理市场的核心增长产品。欧美占据全球CGM市场2/3以上的份额,且CGM产品销售均价相比国内显著更高。若国内企业能够拓展海外市场将打开更大的需求及更高的价格空间。   从支付端剖析海外市场:医保准入政策对CGM产品放量起到关键作用。由于目前CGM产品相比传统BGM血糖监测更加昂贵,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对CGM产品支付能力及医保覆盖成为产品放量的核心因素。目前欧美市场针对CGM产品的医保报销政策都相对成熟。美国市场中,具有代表性的政府医疗保险Medicare目前已经覆盖了极为广泛的糖尿病患者群体,Medicare Part B针对CGM的报销比例在80%,患者仅需自付20%,极大程度减轻了高年龄段糖尿病患者的负担。Medicaid在各个州政策存在较大差异,但目前美国同样已经有45个以上的州支持CGM医保报销。但FDA针对iCGM的获批要求同样较高,在美国市场形成高准入壁垒。欧洲市场获得欧盟MDR认证相对更简单,速度也更快,但完成各个国家医保准入依然需要较长周期。   终端使用场景以院外为主,优质销售渠道稀缺。由于糖尿病的慢病特性,从终端用途来看,家用日常环境下的血糖监测是CGM使用的主要场景,占全部市场份额的46.7%。已经接受过医生诊断的患者更加倾向于在生活场景附近的药店直接购买CGM产品,部分患者也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购买。对于院外使用为主的产品来讲,强大的线下销售渠道和线上推广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且美国市场院内器械产品销售同样以直销模式为主,部分公司如三诺生物已经通过并购方式提前布局了海外优质品牌和渠道资源。   海外龙头Dexcom复盘——新产品迭代更新中开拓新客户需求。Dexcom德康在超过25年时间内一直是全球血糖传感领域的领军企业,从2006年公司第一款CGM产品在FDA获批,到最新款G7产品销售,公司CGM产品已经经历7代更新。2024年Q2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0.02亿美元,同比+15.26%。公司2024年下半年又推出了首款非处方CGM新产品stelo,主要针对部分未使用胰岛素的需求人群,未来将会有更对新客户群体增加对CGM使用需求。   投资建议   得益于连续血糖监测在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优势,未来全球血糖监测中CGM系统产品渗透率预计将持续提升,CGM也将成为血糖监测的主流方式,替代BGM等产品未来只是时间问题。欧美市场产品价格空间大,且医疗报销政策对CGM友好程度较高,良好的支付环境预计将带来患者接受度的快速提升。CGM产品海外市场未来必将诞生较大的市场机遇。通过分析Dexcom过去快速成长的战略,不断的产品更新迭代、更广泛的目标患者需求覆盖以及产业链中协同产品厂商密切的合作关系将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竞争力。以院外销售为主的器械产品在推广过程中将依赖于渠道资源的掌控。国内企业产品布局仍处于早期阶段,近年来在欧盟MDR认证方面收获颇丰,未来在医保准入和美国市场上可能会逐步拉开差距。建议重点关注CGM产品创新迭代能力强、海外渠道布局领先的企业。   重点标的:三诺生物、鱼跃医疗、乐普医疗等   风险提示   汇兑风险;国内外政策风险;创新风险和成本不断升高;国内成本升高导致产业转移风险;并购整合不及预期的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4-11-01
    • 基础化工行业专题研究:2024年上半年海外钛白粉企业经营情况

      基础化工行业专题研究:2024年上半年海外钛白粉企业经营情况

      化学原料
        科慕、特诺、康诺斯钛白粉产能以氯化法工艺为主,泛能拓、石原部分产能正在或计划退出。   2023年,科慕(Chemours)、特诺(Tronox)、泛能拓(Venator,2022年数据)、康诺斯(Kronos)、日本石原(ISK)钛白粉产能分别为110万吨、107.8万吨、60.2万吨、55万吨、16.8万吨。   根据工艺划分,科慕110万吨均为氯化法,特诺氯化法产能为94万吨(占比87%),泛能拓氯化法产能为22.5万吨(占比37%),康诺斯氯化法产能为44万吨(占比80%)。   海外企业钛白粉产能无实质性新增(康诺斯产能新增是合资工厂权益增加带来),且部分企业产能正在或计划退出,泛能拓2023年完成破产重组后,钛白粉产能以股权转移、产能关停的形式持续进行剥离;石原计划于2027年关闭四日市硫酸法钛白粉产能。   2024年上半年,海外钛白粉企业除科慕外收入同比压力较小,但除康诺斯外盈利未见改善。   1H24科慕收入下滑9.2%至28.9亿美元,特诺与康诺斯分别同比上行6%/13%,石原收入数据时间区间为2025财年第一季度(即24年Q2),日元单位下净收入同比持平,但按照23与24年6月28日美元兑日元汇率换算,净收入同比-13.8%。   除康诺斯外,海外钛白粉上市企业1H24净利润同比均出现下滑,康诺斯1H24净利润(net income)为0.3亿美元,同比+218%,开工率提升是康诺斯业绩改善的主要原因,1H24主要市场需求回暖带动钛白粉开工率提升至93%(去年同期为70%),故单位成本显著下降。科慕与特诺调整后EBITDA同比分别下滑26%/7%,石原日元单位下归母净利润(profit attributable toowners of parent)同比-42%,换算为美元后归母净利润同比-50%。   2024年第一二季度,科慕、特诺、康诺斯价格同比均为负值,但由于市场需求同比改善,上述企业销量单季度同比均出现正增长,其中康诺斯销量同比增速较大,2024年第一二季度分别为28%/29%。   科慕、特诺、康诺斯六成以上收入来自欧美,石原56%收入来自亚太地区。1H24科慕/特诺67%/65%的收入来自北美+EMEA市场(EMEA即欧洲+中东+非洲),康诺斯80%的收入来自北美+欧洲市场,石原56%的收入来自亚洲市场(日本市场占石原总收入的34%)。   风险提示:全球钛白粉需求下滑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安全生产与环保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5页
      2024-11-01
    • 虚拟神经病学投资者活动

      虚拟神经病学投资者活动

      未知机构
      44页
      2024-10-31
    • 生命科学、生物医药板块增长可观,海外市场加速开拓

      生命科学、生物医药板块增长可观,海外市场加速开拓

    • 雄安新区专题研究:系统布局高端高新产业,新材料产业发展空间广阔

      雄安新区专题研究:系统布局高端高新产业,新材料产业发展空间广阔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进军新材料高端市场,致力于打破国外垄断   中国新材料产业正处于由中低端产品自给自足向中高端产品自主研发、进口替代的过渡阶段,与美、日等优势企业还有一定的差距,半导体领域高端新材料对外依存度超过90%,高端磁性材料对外依存度约20%,高端生物医用材料对外依存度约为70%,国产替代空间广阔。雄安新区积极布局新材料产业,有望加速高端新材料的国产化进程,促进雄安新区经济发展。   新材料产业链复杂多元,雄安新区具备发展优势   新材料行业上游为基础材料,中游为新材料生产制造环节,成品可分为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产品广泛应用于下游电子信息、新能源、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领域,产业链结构复杂,下游分布广泛。生物制药、航空航天、新能源等产业也在雄安新区密集布局,靠近消费市场,利于新材料产业在雄安新区的未来发展。   雄安积极布局高端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国产化进程有望提速   中国高端生物医用材料自给率不足30%,约70%-80%高端生物医用材料需要从国外进口。相关生物医用材料生产企业受国产原材料纯度与质量、国产设备性能、模具精度和缺乏精密工艺等因素影响,使中国高端生物医用材料面临严重的卡脖子问题,国产替代空间广阔。雄安新区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发展,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投建创新平台和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未来有望打破国外垄断,加速高端生物医用材料国产化进程。   投资建议   雄安新区旨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有望加速人才、资金、技术、优秀企业等资源向雄安新区集聚,助力雄安新区高端高新产业发展。新材料产业作为雄安新区高端高新产业整体布局中的重要一环,将获得产业发展政策重点扶持。京、津、冀地区现有产业基础完善,半导体、卫星互联网、生命科学等高端高新产业在雄安新区系统布局,预期能够与雄安新区新材料产业链实现深度协同,因此我们持续看好雄安新区新材料产业的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   建议关注市场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及替代技术出现的风险。
      河北源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5页
      2024-10-31
    • 2024年中国医药外包行业概览: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4年中国医药外包行业概览: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化学制药
        医药外包行业的核心价值,在于缓解新药需求日益增长与研发成本逐步攀升之间的矛盾。它深度融入医药产业链,顺应专业化分工加速趋势,有效降低药物的研发和生产成本。随着医药市场的快速发展与政策环境的持续优化——包括医药体制改革的深化及药品监管法规的强化,中国医药行业迎来药物的研发高潮。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正深刻改变着医药行业的面貌。   CRO: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创新,医药研发迎来市场机遇   CRO为药企提供前期研究、临床前和临床研究外包服务。经由多年发展,本土CRO的业务水平日渐提高,CRO在中国医药研发的地位显著提升。新质生产力对创新药的生产显著利好,药企将更倾向于投入药物研发并将该环节外包给专业的CRO以降本增效。   CDMO:政策环境优化与技术创新持续赋能未来增长   CDMO是CMO的延伸,CMO仅为药企提供委托生产服务,CDMO能提供定制生产服务,侧重高技术附加值的工艺开发。MAH制度充分调动了研发者和掌握市场销售资源者的积极性,为CDMO提供了政策红利和巨大的订单需求,加速了中国CDMO的发展。   CSO:门槛相对医药研产外包更低,未来日趋专业化和规模化   现阶段,CSO由原来包括销售和推广的药品代理角色转为仅负责推广服务的角色,药企借力CSO对接医药流通终端成为有效途径。中国医药市场持续向前发展,市场对CSO服务的需求不断释放,专业化和规模化是CSO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头豹研究院
      23页
      2024-10-31
    • 中国氟磷矿石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中国氟磷矿石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 医药行业24Q3基金持仓分析:药基/非药基、主动/被动基金有何异同?

      医药行业24Q3基金持仓分析:药基/非药基、主动/被动基金有何异同?

      化学制药
        核心观点   24Q3医药板块基金持仓整体情况:   重仓占比:医药重仓持仓占比持续下降,非药基金显著低配医药。   24Q3全部公募基金的医药重仓占比为9.9%,环比下降0.2pct,超配比例为2.98%,环比下降0.35pct;   24Q3公募主动基金的医药重仓占比为10.7%,环比提升0.1pct,超配比例为3.77%,环比下降0.07pct;   24Q3非药基金的医药重仓占比为4.6%,环比下降0.1pct,低配比例为2.32%,环比扩大0.32pct;   24Q3非药主动基金的医药重仓占比为5.2%,环比持平,低配比例为1.72%,环比扩大0.22pct。   资金结构:被动基金占比持续提升。   24Q3医药主动基金重仓市值占医药整体重仓市值的比例为36%,环比下降1.1pct;非药主动基金占比为30%,环比下降2.2pct;医药被动基金占比为21%,环比提升1.6pct;非药被动基金占比为13%,环比提升1.7pct。   24Q3医药板块基金持仓细分行业情况:   24Q3不同基金类型医药持仓结构比较:药基偏好创新药、化药、CXO,非药基偏好器械、医疗服务。   全部公募基金的前五大细分行业:医疗器械(27.8%)、化药制剂(21.6%)、CXO(14%)、创新药(10%)、中药(8.1%);   医药基金的前五大细分行业:化药制剂(23%)、医疗器械(21.2%)、CXO(18.6%)、创新药(10.6%)、中药(10.4%);   医药主动基金的前五大细分行业:化药制剂(27%)、医疗器械(20.3%)、创新药(16.3%)、CXO(14.5%)、中药(12.3%);   医药被动基金的前五大细分行业:CXO(25.5%)、医疗器械(20.3%)、化药制剂(16.2%)、生物制品(15%)、中药(7.2%);   非药基金的前五大细分行业:医疗器械(37.2%)、化药制剂(19.5%)、创新药(9%)、CXO(7.8%)、医疗服务(7.2%);   非药主动基金的前五大细分行业:医疗器械(32.6%)、化药制剂(18.5%)、CXO(10.4%)、创新药(7.9%)、中药(6.9%);   非药被动基金的前五大细分行业:医疗器械(48.5%)、化药制剂(21.8%)、创新药(11.5%)、医疗服务(9.2%)和互联网药店(5.4%)。   核心观点   24Q3不同基金类型医药持仓变化比较:药基中CXO、创新药占比提升较多,中药、医疗器械占比下降较多,非药基中CXO、创新药占比提升较多,医疗器械、中药占比下降较多。   全部公募基金的环比提升TOP3:CXO+4.6%、创新药+2%、化药制剂+1.3%;环比下降TOP3:医疗器械-4.5%、中药-2.6%、生物制品-0.9%;   医药基金的环比提升TOP3:CXO+5.7%、创新药+2.1%、化药制剂+1.1%;环比下降TOP3:中药-3.5%、医疗器械-3.2%、生物制品-1.7%;   医药主动基金的环比提升TOP3:CXO+5.4%、创新药+3.6%、化药制剂+1.5%;环比下降TOP3:中药-5.1%、医疗器械-2.4%、生物制品-1.7%;   医药被动基金的环比提升TOP3:CXO+5.5%、医疗服务+1.6%、化药制剂+0.7%;环比下降TOP3:医疗器械-4.6%、生物制品-2.7%、医药流通-0.7%;   非药基金的环比提升TOP3:CXO+3.0%、创新药+2.3%、医疗服务+1.9%;环比下降TOP3:医疗器械-6.2%、中药-1.5%、医药流通-0.9%;   非药主动基金的环比提升TOP3:CXO+5.5%、医疗服务+1.6%、化药制剂+0.7%;环比下降TOP3:医疗器械-4.6%、生物制品-2.7%、医药流通-0.7%;   非药被动基金的的环比提升TOP3:互联网药店+4.7%、化药制剂+4.6%、创新药+3.3%;环比下降TOP3:医疗器械-13%、原料药-1%、中药-0.7%。   24Q3医药板块基金持仓重仓情况:   全部公募基金的持仓总市值TOP5:恒瑞医药(374亿)、迈瑞医疗(366亿)、药明康德(193亿)、爱尔眼科(125亿)、泰格医药(109亿);增持市值TOP3:恒瑞医药(+113亿)、药明康德(+71亿)、爱尔眼科(+48亿);减持市值TOP3:迈瑞医疗(-49亿)、诺泰生物(-17亿)、兴齐眼药(-17亿)。   医药主动基金的持仓总市值TOP5:恒瑞医药(142亿)、迈瑞医疗(67亿)、科伦药业(55亿)、药明康德(52亿)、泰格医药(45亿);增持市值TOP3:恒瑞医药(+31亿)、药明康德(+19亿)、百济神州(+19亿);减持市值TOP3:迈瑞医疗(-17亿)、诺泰生物(-15亿)、片仔癀(-15亿)   非药主动基金的持仓总市值TOP5:迈瑞医疗(102亿)、恒瑞医药(73亿)、药明康德(30亿)、泰格医药(28亿)、三诺生物(24亿);增持市值TOP3:恒瑞医药(+21亿)、药明康德(+21亿)、通策医疗(+13亿);减持市值TOP3:迈瑞医疗(-35亿)、兴齐眼药(-12亿)、海吉亚医疗(-8亿)。   风险提示:基金持仓与全部持仓存在偏差,基金季报披露存在滞后性。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9页
      2024-10-31
    • 中国核酸药物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中国核酸药物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医药商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基于头豹研究院的数据,对全球核酸药物市场规模进行了测算和分析。报告的核心观点包括: 全球核酸药物市场规模波动剧烈,增长模式存在显著变化 全球核酸药物市场规模在2021年达到峰值后,呈现显著下降趋势,这主要受新冠疫情相关药物需求下降的影响。 未来增长将依赖于非新冠相关核酸药物的研发和市场拓展。 重磅药物主导市场,但市场集中度持续下降 目前,SPINRAZA(Nusinersen)、EXONDYS 51 (eteplirsen)和ONPATTRO (patisiran)等少数重磅药物占据了核酸药物市场的主要份额。然而,该比例逐年下降,预示着市场竞争将日益激烈。 mRNA药物市场规模受新冠疫苗影响巨大,未来发展前景有待观察 COMIRNATY(新冠mRNA疫苗)的销售额在2021年达到顶峰,随后急剧下降。 未来mRNA药物市场规模的增长将取决于非新冠相关mRNA药物的研发进展和市场接受度。 主要内容 本报告通过对多个关键指标的分析,对核酸药物市场进行了深入解读。 全球核酸药物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分析 报告首先对全球核酸药物市场规模进行了测算,数据显示2021年达到峰值后大幅下降,2028年预计将达到1175.45亿元人民币。 该规模的计算方法为小核酸药物市场规模(J)与mRNA药物市场规模(N)之和(J+N)。 其中,小核酸药物市场规模的增长率相对稳定,而mRNA药物市场规模的增长率则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剧烈波动。 关键核酸药物销售额及增长预测 报告分别对SPINRAZA(Nusinersen)、EXONDYS 51 (eteplirsen)和ONPATTRO (patisiran)这三种重磅核酸药物的销售额进行了美元和人民币双币种的分析,并预测了其未来几年的增长趋势。 其中,SPINRAZA销售额呈现下降趋势,而EXONDYS 51和ONPATTRO的增长率则有所放缓,这与市场竞争加剧和新药上市有关。 重磅药物市场占比及未来趋势预测 报告分析了这三种重磅药物在全球小核酸药物市场中的占比,并预测了未来占比的下降趋势。 2019年占比高达98.29%,但到2023年下降至63.48%,预计2028年将降至25%。 这表明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更多新药将进入市场。 COMIRNATY销售额及市场占比分析 报告详细分析了COMIRNATY(新冠mRNA疫苗)的销售额和在mRNA疫苗市场中的占比。 COMIRNATY销售额在2021年达到峰值后急剧下降,市场占比也随之下降。 这反映了新冠疫情对mRNA药物市场的影响,以及未来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 全球mRNA药物市场规模预测 基于COMIRNATY的销售额和市场占比,报告对全球mRNA药物市场规模进行了预测。 该市场规模与COMIRNATY的销售额密切相关,并呈现与COMIRNATY销售额相似的波动趋势。 总结 本报告利用头豹研究院的数据,对全球核酸药物市场,特别是小核酸药物和mRNA药物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报告指出,全球核酸药物市场规模在经历了2021年的峰值后,呈现下降趋势,这主要受新冠疫情影响。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重磅药物的市场份额持续下降,未来市场增长将依赖于非新冠相关药物的研发和市场拓展。 报告的数据和分析为投资者和行业参与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市场趋势,制定相应的战略决策。 然而,报告也指出,部分数据依赖于公开资料,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无法完全保证。 读者应谨慎使用报告中的信息,并结合自身判断进行决策。
      头豹研究院
      24页
      2024-10-30
    • 基础化工:旺季MDI与TDI价差环比扩大,冰箱冰柜需求向好

      基础化工:旺季MDI与TDI价差环比扩大,冰箱冰柜需求向好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行情回溯   截至10/29,中信聚氨酯指数收22745.8点,本月涨跌幅为-14.6%,中信基础化工指数涨跌幅为-0.5%,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2.3%。   价格价差:10月旺季MDI与TDI价差环比改善   据卓创资讯及iFind,截至10/30,聚合MDI价格18300元/吨,环比上月-1.1%,聚合MDI与纯苯价差11647.25元/吨,环比上月2.2%,纯MDI价格18000元/吨,环比上月2.3%,纯MDI与纯苯价差11347.25元/吨,环比上月8.9%,TDI价格12850元/吨,环比上月1.2%,TDI与甲苯价差6029.2元/吨,环比上月2.8%,截至10/28,硬泡聚醚价格12100元/吨,环比上月0.0%,软泡聚醚价格9150元/吨,环比上月0.0%。   供给端:聚合MDI出口环比回升,纯MDI出口环比下滑   据卓创资讯,截至10/24,MDI开工率80%。库存为7.6万吨;TDI开工率82.64%。库存为0.8万吨。出口端,9月聚合MDI出口量为9.488万吨,环比8.7%;纯MDI出口量为0.799万吨,环比-21.4%;TDI出口量为3.73万吨,环比0.8%。   下游需求:冰箱冰柜产销及出口维持高增,地产尚未企稳   据iFind,9月,冰箱月度产量962.9万台,同比8.8%;冰箱出口量668万台,同比9.7%;冰柜月度产量242.3万台,同比11.0%;冰柜出口量634.9万台,同比8.1%;9月,房屋施工面积累计71.6亿平方米,同比-12.2%;房屋新开工面积5.6亿平方米,同比-22.3%。   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聚氨酯行业在政策刺激下需求有望实现边际改善。建议关注行业龙头万华化学。   风险提示   原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7页
      2024-10-30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