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4332)

    • 化工行业动态点评:维生素需求将上涨,供给存缺口

      化工行业动态点评:维生素需求将上涨,供给存缺口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受新冠疫情影响,维生素A和E的供给端受到冲击,导致价格上涨,而需求端,特别是来自生猪养殖业的需求,却有望大幅增长,最终形成供需缺口。 维生素供给受限,价格上涨 受疫情导致的复工推迟和物流受阻影响,维生素A和E的国内外价格均出现上涨。具体而言: 维生素A: 国内价格上涨至315元/公斤,欧洲市场报价涨至64-67欧元/公斤。国内库存偏低,物流不畅加剧了供需矛盾。浙江和江苏两省维生素A产量占比超过60%,疫情影响下,供给短缺风险加大。巴斯夫德国工厂计划于2020年下半年停产的消息也加剧了市场担忧。 维生素E: 国内价格上涨至54元/公斤(节前48.5元/公斤),涨幅超过11%。欧洲市场报价上涨至6.5-8欧元/公斤,涨幅约30%。朗盛间甲酚供应受限导致DSM瑞士工厂减产20-25%,进一步限制了维生素E的供给。 生猪养殖业复苏将驱动维生素需求增长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恢复生猪生产,预计2020年底前生猪产能将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考虑到2019年12月生猪存栏量仅为2018年初的59%,这意味着饲料中维生素的需求将大幅增长,增幅可能高达70%。由于猪饲料是维生素的主要消费领域,这将显著拉动维生素的整体需求。 主要内容 本报告为川财证券研究报告,时间为2020年2月13日,报告类别为行业动态,分析了维生素A和E市场受疫情影响的供需变化。 维生素A市场分析 报告指出,维生素A的国内供需缺口将加大,主要原因是: 供给端: 浙江和江苏两省是维生素A的主要产区,疫情导致的停工停产将造成供给短缺。 需求端: 饲料行业对维生素A的需求较为刚性,且存在严格的区间限制,生猪养殖业的复苏将进一步提升需求。 库存: 国内维生素A库存偏低,春节后下游企业急需采购现货,但物流受阻,加剧了市场紧张。 国际市场: 欧洲市场价格也出现上涨,部分原因是担忧中国物流延迟。 维生素E市场分析 报告分析了维生素E市场价格上涨的原因: 原材料供给受限: 朗盛间甲酚供应受限导致DSM瑞士工厂减产,限制了维生素E的生产。 交通运输受阻: 湖北、浙江等地区交通运输受阻,影响了维生素E的运输和供应。 国际市场: 欧洲市场采购量增加,价格上涨。 相关标的及风险提示 报告提到的相关标的有新和成、浙江医药等。报告也提示了潜在的风险因素,包括:猪瘟疫情加剧、维生素A和E的不可抗力因素得到解决以及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总结 本报告基于公开信息,分析了新冠疫情对维生素A和E市场的影响。疫情导致维生素供给端受限,价格上涨;而生猪养殖业的复苏将大幅提升维生素需求。供需错配将导致维生素市场供需缺口加大,价格或将持续高位运行。投资者需关注疫情发展、生猪养殖业复苏情况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对维生素市场的影响。 报告中提到的相关标的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独立判断,并承担相应的投资风险。
      川财证券
      2页
      2020-02-13
    • 化工行业动态点评:疫情扰动全球维生素供给,建议关注VE、生物素涨价机会

      化工行业动态点评:疫情扰动全球维生素供给,建议关注VE、生物素涨价机会

      化学制品
      #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如下: * **疫情扰动全球维生素供给,关注涨价机会:** 中国作为全球主要的维生素供应国,受疫情影响,国内维生素企业开工推后,导致全球维生素供应紧张,欧洲报价大幅提升。建议关注VE、生物素等涨价机会。 * **供需矛盾加剧,看好VE、生物素:** 间甲酚紧缺、国内复工推迟导致VE供应趋紧;生物素因企业停产、搬迁及原料紧张,节后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预计价格大概率上行。 * **政策支持叠加需求改善,维生素行业整体偏紧:** 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生猪稳产保供,下游饲料需求继续改善;海外库存低、需求稳定,国内为保障民生饲料需求受疫情影响相对有限,维生素行业整体供需偏紧。 # 主要内容 ## 疫情扰动全球维生素供给 * **中国是全球维生素主要供应国:** 受疫情影响,国内维生素企业开工推后,导致全球维生素供应紧张。 * **欧洲报价大幅提升:** 春节期间欧洲VE报价大幅提升,国内报价呈跟涨态势。 ## VE供应持续趋紧 * **间甲酚紧缺影响VE生产:** 受朗盛间甲酚供应问题影响,DSM瑞士工厂VE减产,预计增加全球VE采购。 * **国内企业复工缓慢:** 维生素企业复工缓慢且部分企业产能受原料间甲酚限制,厂家库存偏低,经销商持惜售态度。 ## 下游饲料需求改善 * **政策支持生猪稳产保供:**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快恢复生猪生产,意味着2020年生猪产能同比将增长30%以上。 * **饲料及维生素需求增长:** 随着生猪产能恢复,国内饲料及维生素需求迎来增长。海外大厂节前VE备货不充分,目前采购态度积极。 ## 生物素供需矛盾加剧 * **生物素供应减少:** 2019年国内多家生物素企业停产或搬迁,导致供应减少。 * **疫情影响原料供应:** 节后受疫情因素影响,生物素企业复工推迟,同时,生物素原料硫代乙酸钾最大供应商是一家湖北企业,短期看无法生产供应,导致生物素企业原料出现紧张。 ## 投资建议 * **关注涨价趋势明确的维生素E、生物素:** 受疫情因素影响国内维生素供给紧张,同时国内近6成维生素出口国外,一方面海外库存低、需求稳定,另一方面国内为保障民生饲料需求受疫情影响相对有限,因此维生素行业整体供需偏紧。 * **重点推荐及关注标的:** 重点推荐新和成,建议关注浙江医药、圣达生物。 #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疫情对全球维生素供给的影响,指出VE、生物素等产品因供需矛盾加剧而存在涨价机会。同时,报告强调了政策对生猪稳产保供的支持,以及下游饲料需求的改善,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维生素行业整体供需偏紧。建议关注新和成、浙江医药、圣达生物等相关标的。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0-02-12
    • 石油化工行业:疫情对石化行业影响及展望

      石油化工行业:疫情对石化行业影响及展望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新冠疫情对全球石油化工行业造成短期冲击,主要体现在原油、天然气及下游化工品需求的下降。但疫情也带来供给端的结构性变化,部分产品供给减少,为行业长期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总体而言,石化行业有望在2020年大体见底,并在低位震荡后实现估值修复。 疫情对石油化工行业需求的短期冲击 疫情导致全球原油需求短期损失近300万桶/天(3%),年需求影响超过0.2%。其中,汽油受影响最大,柴油、航空煤油和船用燃料油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天然气需求也出现小幅下降(约1%),主要体现在工商业和交通用气方面,而居民用气则有所增长。下游化工品方面,烯烃需求递延,芳烃及化纤需求出现净损失(约4.4%),主要由于纺织服装需求的季节性波动。聚酯产业链受影响较大,负荷率下降,终端订单减少。 疫情带来的供给端结构性变化及潜在机遇 疫情也带来供给端的结构性影响,为行业带来潜在机遇:进口LNG价格暴跌,利好进口贸易企业;汽油需求停滞导致炼厂降负荷,对丙烯供给带来利好支撑;国际油价、气价下降,降低国内用能成本。 炼厂降负荷以及部分FCC装置停车,导致丙烯供给减少,利好丙烯市场。 主要内容 疫情对原油需求的影响 报告首先分析了疫情对原油需求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短期内,由于出行需求受限,全球原油需求损失巨大,2020年Q1原油需求增速大概率负增长。长期来看,虽然疫情对全年原油需求增速的影响有所减弱,但仍低于预期。报告预测2020年Brent油价中枢为60美元/桶,Q1大概率为全年低点。 疫情对天然气需求的影响 报告详细分析了疫情对天然气四大板块(居民、发电、大工业、一般工商)需求的影响。居民用气因足不出户有所增长,发电用气基本不受影响,大工业用户需求短期递延,一般工商用户需求则出现消失。总体而言,疫情导致天然气消费减少约28亿方,降低天然气需求增速约1个百分点。 疫情对天然气价格的影响及结构性利好 报告指出,疫情导致天然气价格下跌,但同时也带来结构性利好。进口LNG宣布不可抗力,导致国际LNG价格暴跌,利好进口贸易企业。国内LNG运费提升,也对价格造成一定影响。 疫情对聚酯行业的影响 报告分析了疫情对聚酯产业链的影响,指出终端订单减少,聚酯负荷率下降,涤纶长丝下游开工负荷接近为零。报告根据不同终端订单减少比例,预测了对涤纶需求的影响,并分析了各织造基地复工进度。 疫情对烯烃产业链的影响 报告分析了疫情对聚乙烯和聚丙烯下游需求的影响,指出农膜、食品包装、管材等领域需求递延,真正消失的需求很少。报告还调研了聚乙烯和聚丙烯下游企业的复工情况,并分析了丙烯供给端的结构性利好。 总结 本报告基于对新冠疫情的分析,对石油化工行业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评估。疫情对行业造成短期冲击,主要体现在需求端的下降,但同时也带来供给端的结构性变化,部分产品供给减少。报告认为,石化行业在经历短期冲击后,有望在2020年大体见底,并在低位震荡后实现估值修复。 需要持续关注疫情控制情况、下游复工进度以及油价波动等因素,以更准确地预测行业未来走势。 报告中提供的统计数据和分析,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9页
      2020-02-12
    • 【粤开化工】供给持续受限,维生素板块再迎布局良机

      【粤开化工】供给持续受限,维生素板块再迎布局良机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由于供给侧持续受限以及下游需求改善,维生素市场价格有望迎来反弹,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布局机会。报告重点分析了维生素A、E和生物素等品种,并推荐了相关上市公司作为投资标的。 维生素市场供给侧持续紧张 受德国朗盛不可抗力事件影响,间甲酚供应持续紧张,导致DSM一季度维生素E预计减产约25%,并可能持续影响二季度;巴斯夫维生素A装置也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停产。同时,国内疫情导致厂家生产发货受阻,进一步加剧了维生素产品的供给紧张局面。 欧洲市场维生素A和维生素E价格已出现明显上涨,其他品种如泛酸钙、VB1、生物素等也存在提价预期。 这表明维生素市场供给侧的紧张态势是导致价格上涨的主要驱动力。 维生素市场需求侧改善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生猪稳产保供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件大事,全力保障生猪补栏,稳定猪肉价格是重中之重。 维生素是饲料的重要添加剂,生猪补栏将直接拉动饲料需求的改善,从而利好维生素市场需求。 这为维生素价格上涨提供了需求侧支撑。 主要内容 维生素价格上涨及市场分析 报告通过图表展示了国产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价格走势,直观地反映了价格上涨的趋势。 报告指出,由于供给受限和需求改善,维生素价格有望迎来反弹。 欧洲市场维生素A和维生素E价格的涨幅进一步佐证了这一观点。 投资建议及标的推荐 报告建议重点关注维生素A、E、生物素等品种,并推荐了相关上市公司作为投资标的:新和成(002001,国内维生素A龙头)、浙江医药(600216,维生素E龙头)以及圣达生物(603079,生物素相关标的)。 该投资建议基于对行业供需格局和涨价持续性的分析。 风险提示 报告也指出了潜在的风险因素,例如饲料需求不达预期和提价不达预期。 投资者需要谨慎评估这些风险,并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投资决策。 总结 本报告基于对维生素市场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分析,认为维生素市场价格有望上涨,并推荐了相关投资标的。 报告强调了供给持续受限和生猪补栏拉动需求改善这两个关键因素。 然而,投资者仍需关注饲料需求和提价等潜在风险。 报告的结论是基于公开信息和分析师的专业判断,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需独立判断并承担投资风险。
      粤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0-02-12
    • 农药行业动态点评:某企业烯草酮车间爆炸事故,推荐扬农化工

      农药行业动态点评:某企业烯草酮车间爆炸事故,推荐扬农化工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先达股份子公司发生的烯草酮车间爆炸事故,虽然造成人员伤亡和短期生产停滞,但对先达股份整体业绩影响有限,反而可能短期内推高烯草酮价格,利好行业龙头企业。报告建议关注扬农化工等农药龙头标的。 事故影响有限,但烯草酮价格或上涨 先达股份子公司辽宁先达的烯草酮车间爆炸事故,虽然造成人员伤亡和短期停产,但由于辽宁先达对先达股份整体收入贡献较小(2018年仅20.8万元),且事故未波及其他车间,因此对先达股份2020年业绩的不利影响有限。然而,事故导致烯草酮产能减少,考虑到烯草酮需求持续增长(大豆种植面积扩张及草甘膦抗性问题导致复配需求增加),此次事故预计将短期内推高烯草酮价格。 扬农化工等龙头企业或受益 事故发生后,行业内烯草酮供给减少,而需求持续增长,这将有利于行业龙头企业。报告特别推荐扬农化工,其子公司沈阳科创拥有烯草酮产能,有望从烯草酮价格上涨中受益。 主要内容 先达股份子公司爆炸事故及影响分析 报告首先详细描述了先达股份子公司辽宁先达烯草酮车间爆炸事故的发生时间、地点、造成的损失以及初步调查结果。事故造成2人死亡,3人失踪,10人受伤,烯草酮车间停产。报告分析指出,辽宁先达对先达股份整体收入贡献较小,因此事故对先达股份2020年业绩的影响有限。 烯草酮市场供需分析及价格展望 报告对烯草酮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烯草酮需求持续增长,主要原因是大豆种植面积的扩张和草甘膦抗性问题的出现导致烯草酮复配需求增加。供给方面,国内主要生产企业包括先达股份、沈阳科创、一帆生物、盐城南方、辉丰股份等。江苏响水爆炸事件以及此次先达股份的爆炸事故都导致行业内部分企业停产,减少了烯草酮的供给。供需失衡的情况下,预计烯草酮价格将短期内上涨。 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 报告建议关注扬农化工等农药龙头标的,因为它们有望从烯草酮价格上涨中受益。同时,报告也提示了投资风险,包括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安全环保风险、汇率波动风险以及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扬农化工公司基本面分析 报告提供了扬农化工的基本面数据,包括其股票代码、价格、以及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每股收益(EPS)预测,并给出了“买入”的投资评级。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先达股份子公司烯草酮车间爆炸事故对农药行业,特别是烯草酮市场的影响。虽然事故对先达股份整体业绩影响有限,但由于烯草酮供给减少而需求持续增长,预计将导致烯草酮价格短期上涨。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扬农化工等农药行业龙头企业,并提示了相关的投资风险。 报告数据主要来自聚源数据,并结合了西南证券的研究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报告中提到的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独立判断,并承担相应的投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0-02-12
    • 基础化工:CPI创新高,运输障碍逐渐缓解,农业农资板块大涨

      基础化工:CPI创新高,运输障碍逐渐缓解,农业农资板块大涨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2020年2月10日,农业板块及化肥农药板块大幅上涨,主要受三个因素驱动:1月CPI创8年来新高,农产品价格上涨;复工复产推动交通恢复,农资运输和消费保障加强;农业农村部发布2020年种植业工作要点,确保粮食产量稳定。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提升了农业生产积极性和盈利能力,进而带动相关板块上涨。报告特别推荐长青股份,认为其将受益于农业生产恢复和转基因作物推广。 CPI上涨及农产品价格飙升 1月份CPI同比增长5.4%,创8年来新高,畜肉类价格上涨76.7%,鲜菜价格上涨17.1%。新冠病毒疫情导致部分地区交通管制,农产品运输受阻,叠加春节因素和民众囤货行为,加剧了供需矛盾,推高了农产品价格。 这直接刺激了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并提升了相关企业盈利预期。 交通恢复及农资运输保障 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交通运输逐步恢复,农资运输和消费保障得到加强。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率先启动交通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复工,并出台政策保障重要物资运输,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农产品种子能够顺利运往种植地,对全年农业生产至关重要,交通运输的恢复有效缓解了此前因疫情造成的农产品供应紧张局面。 政策支持及农业生产目标 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0年种植业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要确保粮食产量稳定,目标任务未因疫情而降低。 这体现了国家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支持,稳定了市场预期,增强了农业企业和农民的信心,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此外,转基因作物的大量种植将增加草甘膦等除草剂的需求,也为相关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主要内容 本报告为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行业快报,分析了2020年2月10日农业板块及化肥农药板块的市场表现,并对未来走势进行了预测。 市场表现概述 2月10日,农业板块和化肥农药板块大幅上涨,万得农业指数上涨6.09%,化肥农药指数上涨4.25%。多个农业相关板块涨幅显著,多只个股涨停。 上涨原因分析 报告详细分析了板块上涨的三个主要原因:CPI创历史新高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复工复产推动交通恢复,保障农资运输;国家政策支持农业生产,确保粮食产量稳定。 投资建议 报告推荐长青股份为首选股票,给予“买入-B”评级。 认为其主要产品麦草畏和吡虫啉将受益于农业生产恢复和转基因作物推广。 风险提示 报告提示了疫情长期未能有效控制以及复工后二次爆发的风险。 总结 本报告基于宏观经济数据(CPI)、政策因素(农业农村部工作要点)、以及市场表现(农业板块及化肥农药板块涨幅)对2020年2月10日农业板块及化肥农药板块的显著上涨进行了深入分析。 报告认为,CPI上涨、交通恢复和政策支持共同推动了板块上涨,并看好长青股份等受益于农业生产恢复和转基因作物推广的企业。 然而,报告也指出了疫情带来的潜在风险,提醒投资者谨慎投资。 整体而言,报告以数据为支撑,分析逻辑清晰,为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0-02-11
    • 油服行业跟踪报告:油服企业有序复工,继续看好油服龙头

      油服行业跟踪报告:油服企业有序复工,继续看好油服龙头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尽管2020年初新冠疫情对油服行业复工进度造成短暂影响,但“七年行动计划”的持续推进以及油气产量冲刺目标的设定,将确保油服行业长期景气向上。报告看好油服龙头企业,特别是杰瑞股份,并建议关注中海油服。 油服行业复苏潜力巨大 受“七年行动计划”和油气产量目标的驱动,油服行业长期向好趋势不变。疫情只是短暂冲击,一旦疫情缓解,行业工作量将迅速恢复。 龙头企业优势明显 报告重点推荐杰瑞股份,因其在手订单饱满,估值优势明显,且压裂设备市占率上升及出口潜力巨大。同时建议关注中海油服,其业务结构优化,海上油气田开发潜力巨大。 主要内容 本报告为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于2020年2月11日发布的《机械设备 |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点评 2020年2月11日》油服行业跟踪报告。报告基于对油服行业复工情况的分析,以及对“七年行动计划”的解读,对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和重点企业进行了展望。 油服行业复工情况分析 报告详细分析了疫情对海上和陆上油服工程技术服务的影响: 海上钻完井服务: 受疫情影响较小,因作业具有延续性,且不存在交通不便影响设备搬迁和人员流动的情况。 陆上工程技术服务: 钻井影响较小,但完井服务受影响较大,主要原因是交通不便导致设备搬场困难,以及完井环节的复杂性导致复工难度加大。 报告预测,一旦疫情好转,施工将在1个月内迅速恢复。 “七年行动计划”与行业景气度 报告强调,“七年行动计划”的执行力度不会因疫情而减弱,2020年作为第一阶段产量、储量目标的实现和考核之年,将持续推动油服行业景气度向上。 重点公司分析及投资建议 报告对多家油服上市公司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投资建议: 杰瑞股份 (002353.SZ) 评级: 买入 理由: 在手订单充裕(2019年上半年新接订单35亿元,同比增长31%,盈利能力强的钻完井设备新接订单增速超100%),估值优势明显(2020年PE估值18倍),压裂设备市占率上升,压裂设备出口潜力巨大。 中海油服 (601808.SH) 评级: 未有评级 理由: 业务结构优化,海上油气田开发潜力利于公司发展,复工迅速,现场作业人员积极坚守岗位。 其他公司 报告还简要提及了石化机械、中油工程、中海油工程、石化油服、道森股份、恒泰艾普、通源石油、如通股份、博迈科、中曼石油、惠博普和海默科技等公司的估值情况,但未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报告指出了油价意外大幅下行以及竞争模式变化可能导致行业分化明显的风险。 总结 本报告对2020年初新冠疫情对油服行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疫情的冲击是短暂的。“七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和油气产量目标的设定将持续驱动油服行业景气度向上。报告看好油服龙头企业,特别是杰瑞股份,并建议关注中海油服。 报告同时提示了油价下行和竞争加剧的风险。 报告中提供的公司估值数据和投资建议,需结合当时的市场环境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综合考量。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0-02-11
    • 资源&材料:疫情催生消毒剂需求,行业步入景气

      资源&材料:疫情催生消毒剂需求,行业步入景气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导致消毒剂需求激增,短期内供不应求,但长期来看,随着疫情消退和公众卫生意识的提高,消毒剂行业有望步入景气周期,稀缺产品和品牌厂商将从中受益。然而,由于消毒剂主营业务占上市公司营收比例较低,大部分上市公司受益弹性有限。 疫情催生消毒剂需求井喷,供需失衡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导致消毒剂需求大幅增加,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这主要源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大范围、长时间、高频次的消毒灭菌成为刚需,带动了次氯酸钠、双氧水、过氧乙酸、乙醇等消毒剂的消费量井喷式增长。虽然部分地区出现供应紧张,价格上涨,但国家已采取措施协调解决供应问题,并紧急批准部分消毒剂上市。 消毒剂行业长期发展潜力巨大,品牌厂商将受益 疫情的长期影响将提升公众卫生意识,推动消毒剂在家庭、公共场所等领域的更广泛应用。虽然消毒剂生产企业门槛较低,市场竞争激烈,但稀缺产品和品牌厂商将受益于市场需求的增长和消费者对品牌和品质的追求。日化企业、医疗器械企业和医药企业等将成为消毒剂品牌厂商的主导力量。 主要内容 疫情对消毒剂需求的影响 报告详细分析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消毒剂需求的影响。数据显示,疫情期间确诊和疑似病例数量持续增长,导致对消毒剂的需求激增。报告将消毒剂的商业模式划分为商业机构和个人健康两类,并分析了各自的需求特点。国家卫健委等部门也积极协调,保障消毒剂的有效供给,发布了关于部分消毒剂紧急上市的通知,以解决供应紧张的问题。 消毒剂的分类、性能及市场规模 报告对消毒剂进行了分类,并介绍了不同类型消毒剂的性能特点。根据作用水平,消毒剂可分为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和低效消毒剂。报告还分析了新型冠状病毒对不同消毒剂的敏感性,并推荐了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消毒剂。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消毒剂市场规模达到100.1亿元,年增长率为11.5%。报告还分析了消毒剂市场竞争格局,指出缺乏知名品牌,高端领域主要被进口品牌占据,低端领域小品牌众多,导致行业竞争激烈,整体盈利能力下降。 消毒原料产能及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报告指出,虽然疫情初期部分消毒原料供应紧张,但我国双氧水和氯碱产能充足,供应紧张属于暂时现象。报告预测,疫情消退后,公众对消毒剂的使用习惯将得到加强,消毒剂行业有望步入景气周期,稀缺产品和品牌厂商将从中受益。然而,报告也指出,化工企业作为原材料提供商,较难成为品牌商,品牌厂商主要由日化企业、医疗器械甚至医药企业主导。 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 报告建议关注安道麦A、利尔化学、安诺其、兴发集团、万华化学和江苏索普等公司。但同时,报告也提示了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 总结 本报告基于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分析,对消毒剂行业进行了深入的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报告指出,疫情短期内导致消毒剂需求井喷,供不应求,但长期来看,行业发展潜力巨大,品牌厂商将受益于公众卫生意识的提升和市场需求的增长。然而,由于消毒剂主营业务占上市公司营收比例较低,大部分上市公司受益弹性有限。投资者需谨慎评估风险,并结合自身情况做出投资决策。 报告中提供的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0-02-11
    • 每周炼化:聚酯装置检修计划提前执行!

      每周炼化:聚酯装置检修计划提前执行!

      化工行业
      好的,我将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和格式要求,生成一份专业、分析性的报告摘要。 中心思想 本报告分析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中国炼化行业的影响,重点关注了PX、PTA、MEG、涤纶长丝和聚酯瓶片等主要产品的市场动态。核心观点如下: 疫情冲击与市场承压: 疫情对原油需求造成打压,导致PX价格下跌。同时,下游聚酯装置检修力度加大,终端纺服市场延迟开工,PTA需求大幅缩水,市场整体承压。 供需失衡与库存累积: 尽管部分PTA装置检修,但新增产能投产和前期装置重启使得整体开工率维持高位,工厂库存大幅累积。MEG市场也面临类似问题,新增产能叠加物流受阻导致厂家累库。 产业链利润受损: 涤纶长丝市场受疫情影响,多家企业推迟复产或新增减产安排,但需求疲软导致企业库存增加,盈利能力下降。聚酯瓶片市场同样面临供需双低局面,企业减产,利润下滑。 主要内容 PX市场分析:原油下跌与供需动态 成本支撑减弱: 中国新型肺炎疫情对原油需求形成打压,原油价格大幅下滑,PX价格缺少成本面支撑,应声下跌。 供需面变化: 供应方面,JXTG的PX装置提前检修,国内装置暂无变动;需求方面,PTA装置检修与投产并存。 PTA市场分析:需求缩水与库存高企 价格承压: 疫情期间油价下跌叠加供需弱势使PTA价格承压。 供需双向影响: 需求端,下游聚酯装置加大检修力度,终端纺服市场推迟开工;供应端,装置检修与投产并存,整体开工率仍处高位,导致工厂大幅累库。 MEG市场分析:新增产能与物流受阻 供应增加预期: 1月以来恒力石化、浙江石化MEG装置相继投产,供应端增量预期明显。 需求疲软: 聚酯下游行业开工率进一步下降,供需关系恶化导致MEG市场价格下跌。 涤纶长丝市场分析:减产与库存增加 供应削减: 多家长丝厂家推迟复产时间或新增减产安排,长丝市场供应量大幅削减。 库存累积: 受疫情影响,下游需求不振,涤纶长丝企业库存天数增加。 织布与聚酯瓶片市场分析:开工率下降与供需双低 织布市场: 受疫情影响,织布市场多数企业延迟复工,织机开工率大幅下降。 聚酯瓶片市场: 疫情期间,聚酯瓶片市场供需双低,多家企业减产,下游部分企业仍处于休假状态。 信达大炼化指数分析:相对收益显著 指数表现: 自2017年9月4日至2020年2月7日,信达大炼化指数涨幅为50.28%,显著优于石油加工行业指数和沪深300指数。 成分股构成: 指数成分股包括荣盛石化、桐昆股份、恒力石化和恒逸石化等四大民营石化巨头。 风险因素 大炼化装置投产、达产进度不及预期。 宏观经济增速严重下滑,导致聚酯需求端严重不振。 地缘政治以及厄尔尼诺现象对油价出现大幅度的干扰。 PX-PTA-PET产业链的产能无法预期的重大变动。 总结 本周报显示,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炼化行业各主要产品均面临不同程度的冲击。原油价格下跌、需求萎缩、库存积压和产业链利润受损是普遍现象。尽管部分企业采取减产措施,但供需失衡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信达大炼化指数表现优异,但投资者仍需关注宏观经济、地缘政治和产业链产能变动等风险因素。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9页
      2020-02-11
    • 化工行业事件点评报告:非常时期保卫粮食安全,看好疫情复工行情

      化工行业事件点评报告:非常时期保卫粮食安全,看好疫情复工行情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2020年,由于暖冬导致的病虫害加剧以及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国农药市场需求有望超预期增长,尤其在二季度,复工带来的补库存需求将进一步刺激市场。同时,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使得农药行业有望享受估值溢价。报告建议关注行业龙头企业,并对部分个股给出投资评级。 暖冬病虫害及疫情共同驱动农药需求增长 2020年暖冬气候导致草地贪夜蛾和条锈病等病虫害在中国南方大面积暴发,发生面积显著高于往年。同时,非洲蝗灾蔓延,也对全球农药需求构成利好。新冠疫情则导致复工延迟,供给端产能受到影响,预计实际少开工1-1.5个月,对全年产能影响约为10-15%。供需错配下,农药市场需求有望显著增长。 粮食安全与估值溢价 鉴于疫情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保障粮食安全成为重中之重。一旦病虫害失控导致粮食减产,将对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冲击。因此,政府和市场对农药的需求将更加重视,农药行业有望享受估值溢价。 主要内容 市场分析:病虫害及疫情对农药市场的影响 报告首先分析了2020年中国南方地区发生的重大病虫害,包括草地贪夜蛾和条锈病,并指出其发生面积和严重程度。其次,报告提及了非洲蝗灾的威胁,以及其对全球农药需求的影响。最后,报告分析了新冠疫情对农药行业供给端的影响,指出复工延迟将导致产能下降,从而加剧供需矛盾。 投资策略:重点推荐个股及投资评级 报告对化工行业整体给出了“中性”评级,但认为存在结构性机会。报告重点推荐了五家农药企业:扬农化工(600486)、安道麦A(000553)、海利尔(603639)、长青股份(002391)、利民股份(002734)和湖南海利(600731)。选择标准为:核心产品为杀虫剂及杀菌剂,工厂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受物流影响较小。报告还对这些个股给出了具体的投资评级(买入或增持)。 2020年农药行业盈利预测 报告提供了部分重点关注公司的2020年盈利预测,包括每股收益(EPS)和市盈率(PE),数据来源为Wind资讯和万得一致预期。 风险提示 报告最后列出了主要的风险提示,包括农药需求不及预期和复工进度不及预期。 总结 本报告基于2020年暖冬导致的病虫害加剧和新冠疫情的影响,对中国农药市场进行了分析。报告认为,供需错配以及保障粮食安全的迫切需求将驱动农药市场需求增长,尤其在二季度,复工带来的补库存需求将进一步刺激市场。报告建议关注行业龙头企业,并对部分个股给出了投资评级,但同时也提示了农药需求不及预期和复工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报告数据主要来源于公开资料,并结合了分析师的专业判断,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报告中提供的投资建议并非绝对保证,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谨慎决策。
      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0-02-1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