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54)

  • 成立实验室公司(ESTA):Establishment Labs:2025年第二季度美国市场势头持续保持,医生体验成为关键

    成立实验室公司(ESTA):Establishment Labs:2025年第二季度美国市场势头持续保持,医生体验成为关键

  • 中国生物制药:是什么推动了荣昌生物和君实生物的股价上涨

    中国生物制药:是什么推动了荣昌生物和君实生物的股价上涨

  • 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将重构医疗产业链格局,关注医疗器械等行业机会

    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将重构医疗产业链格局,关注医疗器械等行业机会

  • 安尼尔制药(AMRX):第46届全球医疗保健年度会议——要点总结

    安尼尔制药(AMRX):第46届全球医疗保健年度会议——要点总结

  • 肿瘤领域的BD&L:如何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肿瘤领域的BD&L:如何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生物制品
      关键要点   1.在生物制药行业,肿瘤领域的业务拓展与授权许可交易(BD&L)最为活跃,约占全球交易量的50%。随着肿瘤药物研发管线不断扩展,BD&L目标日益丰富,其中新兴生物制药公司已成为主力军,目前其发起的肿瘤临床试验占比已达60%。   2.中国的研发日渐聚焦于新型作用机制,并成为肿瘤创新药的重要来源。过去3-5年,越来越多肿瘤领域的授权许可交易来自中国。   3.放眼全球,自2020年以来,大型跨国药企更倾向于收购或授权引入已进入后期开发阶段的产品,以确保短期内的稳定收益,同时降低投资风险。这一策略旨在应对即将到来的专利悬崖以及《美国通货膨胀削减法案》的影响。   4.BD&L是获得创新资产的重要途经,其中抗体偶联药物(ADC)和多特异性药物在早期研发管线交易中的占比已从2019年的10%大幅提升至35%。相较于企业自主开发,通过BD&L引进这些创新资产更具可行性。
    艾意凯咨询公司
    7页
    2025-06-12
  • 2025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健康产业并购篇

    2025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健康产业并购篇

    化学制药
      一、2024年发生了什么?——2024年健康产业并购领域回顾   (一)交易数据总结   1、国内医疗行业并购交易规模和数量自2021年连续两连降之后,2024年出现明显反弹。从交易金额规模维度已恢复至近年较高水平   近年来医疗健康领域并购交易的高点出现在2021年,当年出现了迈瑞医疗5.3亿欧元收购海肽生物、华润医药50亿收购博雅生物、海吉亚医疗超17亿收购苏州永鼎医院等标志性案例。随后的2022年与2023年,因受疫情反复、经济波动、国际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医疗健康领域并购交易的数量和金额均出现了连续下降。2024年,国内医疗领域并购交易热度出现明显回升。一方面,“并购六条”等一系列支持性政策为并购市场带来了新的动能,上市公司参与热情明显提高。同时IPO路径的收窄也让并购成为了投资人退出的首要选择;另一方面,医疗行业估值窗口期的显现,国资积极参与产业整合,跨国资本通过并购、NewCo等模式应对地缘政治风险等,也为行业的并购交易带来了新机遇。   具体来看,2024年国内医疗行业整体并购交易规模约750亿,较2023年412亿增长约82%;2024年并购交易数量为148笔,较2023年126笔增加约17%。从并购交易金额角度,2024年已恢复至近年较高水平。
    易凯资本有限公司
    32页
    2025-06-12
  • 脓毒症创新疗法中国II期临床成功,核药领跑者持续强化先发优势

    脓毒症创新疗法中国II期临床成功,核药领跑者持续强化先发优势

  • 太平洋医药日报(20250611):德曲妥珠单抗胃癌适应症拟纳入优先审评

    太平洋医药日报(20250611):德曲妥珠单抗胃癌适应症拟纳入优先审评

  • QHRD107 EHA数据点评:Ⅱa期初步数据优秀,临床进展顺利

    QHRD107 EHA数据点评:Ⅱa期初步数据优秀,临床进展顺利

    个股研报
      千红制药(002550)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将于2025年6月14日在欧洲血液病学会年会(EHA)上汇报QHRD107Ⅱa期临床数据,维奈克拉-阿扎胞苷(VEN-AZA)复发/难治组OS显著延长,耐受性良好,整体数据优秀。   急性髓系白血病耐药、复发常见,存在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自2020年III期Viale-A试验发表以来,维奈克拉和阿扎胞苷成为急性髓性白血病(AML)且不适合强化化疗患者的金标准一线治疗。但随访结果和真实世界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患者面临复发和耐药风险。发表在《Haematologica》期刊的一项真实世界研究表明,62.7%的患者在维奈克拉+去甲基化药物治疗后产生耐药复发,27.3%的患者难治。这些患者在维奈克拉+去甲基化药物治疗无效后的OS仅为2.3个月。后续符合条件的患者接受靶向治疗和FLT3抑制剂干预后效果依然不佳,总体而言,R/R AML仍存在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QHRD107在2025EHA公布Ⅱa期数据,OS大幅提升。QHRD107为CDK9抑制剂,联用维奈克拉+阿扎胞苷治疗R/R AML。本次公布的数据为51例患者数据,33例患者(64.7%)既往接受过VEN-AZA治疗,22例(43.1%)在VEN-AZA后复发,而11例患者(21.6%)为难治性。46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ORR为60.9%,cCR为41.3%。复发患者亚组ORR为70.0%,cCR为45.0%;80mg剂量组ORR80%,cCR70.0%。在VEN-AZA难治/复发患者中,中位OS达12.8个月,相较其他干预方式明显延长,QHRD107有效性良好。安全性方面,TRAE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包括腹泻(84.3%),呕吐(54.9%)等。综合来看,QHRD107在测试剂量下有效性优秀,耐受性良好,有望解决R/R AML领域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原有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4.43/5.12/6.09亿元;对应当前市值P/E估值25/22/1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料药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集采风险;新药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6-12
  • 药师帮(09885):深度报告:运用数字化拥抱医药下沉市场,业绩渐入收获期

    药师帮(09885):深度报告:运用数字化拥抱医药下沉市场,业绩渐入收获期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