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由于沙特与俄罗斯产量谈判破裂导致的石油价格战,叠加新冠疫情导致的全球经济放缓和需求萎缩,将对全球石油市场造成巨大冲击,并对中国三大石油巨头(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的盈利造成显著负面影响。中石油将受到最严重的冲击,其次是中海油,中石化受影响相对较小。短期内,油价面临巨大下行压力,但长期走势仍存在不确定性。
石油价格战与全球经济下行共同作用下的市场冲击
沙特大幅降价并增产的举动,标志着新一轮石油价格战的开启。这与2014-2016年的价格战类似,但此次叠加了新冠疫情导致的全球经济下行和需求萎缩,使得市场面临更大的压力。OPEC+减产协议的失效进一步加剧了供过于求的局面,沙特潜在的增产能力也构成巨大的市场风险。
中国三大石油巨头盈利敏感性分析
报告对中国三大石油巨头在不同油价情景下的盈利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如果布伦特原油均价下跌至50美元/桶,中石油、中海油和中石化的2020年收入将分别同比下降44%、36%和29%。油价进一步下跌至40美元/桶甚至30美元/桶,则三家公司的盈利将遭受更严重的打击。中石油对油价下跌最为敏感,其次是中海油,中石化相对抗风险能力较强。
主要内容
本报告主要从石油价格战的背景、市场供需状况、中国石油巨头盈利敏感性以及投资建议等方面展开分析。
石油价格战的背景及市场供需分析
报告首先回顾了2014-2016年石油价格战的经验教训,指出此次价格战的背景是OPEC与俄罗斯产量谈判破裂,沙特为争夺市场份额而采取的激进策略。 报告分析了全球石油市场供需关系,指出当前市场供过于求,OPEC和俄罗斯拥有大量的闲置产能,而新冠疫情导致的全球经济放缓进一步抑制了石油需求。 报告还提供了2014年至2018年按国家原油产量占比的数据,以说明全球石油生产格局。
中国石油巨头盈利对油价的敏感性分析
报告的核心部分是对中国三大石油巨头(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盈利对油价敏感性的分析。通过构建不同的油价情景(布伦特原油均价分别为59美元/桶、50美元/桶、40美元/桶和30美元/桶),报告预测了各公司在不同油价下的盈利水平,并计算了相对于基准情景(布伦特原油均价59美元/桶)的盈利下降幅度。 报告以图表形式清晰地展示了分析结果,并指出中石油对油价下跌最为敏感。
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
报告最后给出了投资建议,推荐中海油服为首选,理由是国家对能源供应的承诺将支持上游石油活动保持稳定,其结构性增长将不受影响。但同时,报告也提示了短期内股价可能承受压力,以及低油价环境持续可能导致上游活动延迟的潜在风险。
总结
本报告基于对当前石油市场供需状况、地缘政治因素以及新冠疫情影响的综合分析,预测了新一轮石油价格战对全球石油市场以及中国三大石油巨头盈利的影响。报告指出,油价下跌将对中国三大石油巨头造成显著负面影响,其中中石油受影响最大。虽然国家政策对能源供应的稳定性有所保障,但短期内股价仍面临压力。投资者需密切关注油价走势、全球经济形势以及地缘政治变化,谨慎进行投资决策。 报告强调了投资的风险性,并提供了免责声明,以确保信息的透明度和责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