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券商报告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714)

    • 2021年罕见病诊疗与数字健康行业概览

      2021年罕见病诊疗与数字健康行业概览

      医疗行业
        1.传统罕见病行业含有诸多痛点   相比于海外市场,国内罕见病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整个行业发育不完全且没有清晰的定义,让市场对行业收益、监管等方面产生不确定。   国内罕见病市场的痛点体现在医药、医患、医保三大系统中,导致大部分患者面临“境外有药、境内无药”、缺医少药以及困难的公共支付等难题。据市场调查显示.罕见病诊疗是罕见病医疗服务中的最大挑战,在传统罕见病诊疗服务中,患者消耗了较多的时间与金钱成本。   2.将数字健康赋能罕见病诊疗行业有利于打消痛点,加速全行业流通效率,尽显行业良好发展前景   国内数字健康行业已进入3.0时代,使用信息化手段赋能传统医疗行业可以帮助打消医生、病人、医院等各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壁垒。而中国数字诊疗量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也显现国人的就医习惯发生了改变。   将罕见病诊疗与数字健康结合起来,可以为市场参与者们带来更高质高效的服务,为企业降本增效,从而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头豹研究院
      35页
      2021-11-16
    • 2021年医美机构行业发展及现状

      2021年医美机构行业发展及现状

      医疗行业
        中国医美机构众多,医美服务市场以民营机构为主导,2017年起占整体市场规模超过80%   中国医美机构超过95,000家,其中合法医美机构占比近14%,合法合规机构占比12%,仅有11,050家;公立医美机构约3,000家,民营医美机构约8,000家,占比72.4%;民营机构中以中小型诊所及门诊类机构为主,占比94%   近年来,中国医美服务市场增速较快,2016-2019年CAGR=22,8%,受疫情影响,市场规模从2019年1,436亿元降低到2020年1,176亿元,同比收缩18%。2017年以来,民营机构收入占整体市场在超过80%,并有增长的趋势   为规范行业发展以及便于消费者分辨、对比机构,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对医疗美容机构制定分级评定标准;对不同项目分级并明确规定可展开对应项目的机构   中国医疗美容行业起步较晚,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政府才正式承认医疗美容行业,直到2009年中国医疗美容协会成立以及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开疆扩土进入成长阶段   医美机构上游以提供针剂、器械的厂商为主;中游包括公立和民营的医美机构,公立机构获客渠道相对单一;下游消费者偏年轻化   医疗美容服务产业价值链中,上游毛利率50-80%,净利率9%-25%,是产业链上价值较高的环节;中游医美服务机构毛利率50%-60%,净利率较低甚至出现亏损,价值较低   随着中国民众对医疗美容接受度提高,一方面资本逐利推动行业发展;另一方面行业内通过并购扩张进行整合、提高行业集中度   2014年起,由于行业高毛利率特性吸引大量新进入者,中国医美相关企业新设立进入高峰期,2019年后进入冷静期,南方城市医美相关企业相对较多
      头豹研究院
      46页
      2021-10-29
    • 2021年中国光电类医美行业概览

      2021年中国光电类医美行业概览

      医疗行业
        摘要   01   20世纪90年代初期政府正式承认医疗美容行业,随着中国医疗美容协会成立以及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开疆扩土进入成长阶段   激光类、脉冲光技术主要针对皮肤问题;射频类及超声波能够作用到皮下组织,具有提拉、紧致功效;冷冻溶质技术是近两年进入中国市场,无需开刀达到减脂塑性的效果   02   医美器械产业链中机制最高的环节在医美器械制造企业,毛利率在50%-60%之间;零配件供应环节毛利率最低,在30%-40%之间,下游医美机构毛利率在40%-50%   上游零配件制造企业包括显示、晶体、芯片等企业的毛利率在30%-40%,是整条产业链中毛利率相对较低的部分;中游医美器械制造企业毛利率在50%-60%之间,是毛利率较高的环节;下游的医美机构,毛利率在40%-50%,民营机构占比80%   03   医美器械行业有投入高、研发周期长的特点,相比于自己投入研发,各大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并购拓展自己的医美器械业务   中国医美器械企业已有超过700家,其中2021年新建千万级别以上的企业占比19.8%,多集中在长三角沿海地区、中南地区及广东省
      头豹研究院
      45页
      2021-10-21
    • 2021年中国骨科器械行业研究白皮书

      2021年中国骨科器械行业研究白皮书

      医疗行业
        中国骨科器械行业主要痛点在原材料和技术端   原材料如PEEK、可吸收类大部分依赖海外进口,国内厂商具有较低议价能力;行业内缺乏集合医学、生理学、材料学等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易导致实验试错成本较高,需要较大时间和金钱成本解决产品在生物学与力学性能上的缺点   骨科器械集采常态化助力行业转型   近年骨科器械集采频发,投标产品价格降幅最高达九成,但均未低于出厂价,国产企业在有利可图下应尽快实现平台化、一体化业务布局,通过差异化产品矩阵提高中标率;加快国产替代,凭借国产品牌的高性价比优势赢得市场终端偏好。骨科器械集采在短期内因压缩厂商利润而挫伤其积极性,但从长期看,以价换量可助力企业提高渗透率并增加市场份额。   中国骨科器械行业主要被海外企业主导   中国骨科器械行业目前仍被海外企业主导,2019年的市场被强生公司占据近两成市场份额,国内市场竞争格局暂未形成,但凭借人口老龄化、健康意识的提高、骨科器械领域投融资火热等驱动因素,中国骨科器械行业未来发展迅猛,有望实现国产替代。
      头豹研究院
      44页
      2021-10-21
    • 2021年中国医疗消费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从市场环境、政策因素、创新技术及市场需求探寻医疗消费发展路径

      2021年中国医疗消费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从市场环境、政策因素、创新技术及市场需求探寻医疗消费发展路径

      医疗行业
        01“政策+市场”双轮驱动各医疗消费赛道发展   从市场发展来看,医美、体检、眼科及口腔等细分医疗消费赛道已超过千亿规模,部分赛道如医美行业技术壁垒低,毛利率高,但营销成本投入巨大,行业竞争激烈;体检、眼科及口腔三大医疗消费赛道资金门槛较低,专科化、连锁化水平高,已涌现出一批优质企业   02政策出台助力医疗消费行业市场拓展   中国政府从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中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侧面助推医疗消费市场拓展。随着互联网科技进步和“5G”通讯时代的到来,政府出台政策阶段性目标与规范性政策,医疗消费行业良性发展   03准入容易且服务易标准化的行业更易实现成熟的连锁扩张模式   受行业政策、资金投入及行业特性等多重因素影响,眼科、口腔及体检更易连锁扩张。眼科、口腔及体检行业不受经营牌照及医保制约,政策限制较少,进入门槛较低。同时,眼科、口腔及体检行业技术壁垒较低,基础建设成本较低,且相关医疗服务易标准化,业务模式易被复制
      头豹研究院
      75页
      2021-10-15
    • 2021年中国健康管理行业概览

      2021年中国健康管理行业概览

      医疗行业
        中国的健康管理行业如何发展出独特的道路?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健康管理行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与成熟的健康管理市场相比,中国健康管理行业起步晚、发展时间较短、业务综合性不强,市场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强,健康需求进一步扩大,健康管理服务类型和服务范围创新发展。“健康险+健康管理+管理式医疗”三种形式的结合将促进健康生态围绕人群完成闭环,实现一站式健康管理全覆盖。
      头豹研究院
      37页
      2021-10-14
    • 2021中国光电类医美行业概览

      2021中国光电类医美行业概览

      医疗行业
        0120世纪90年代初期政府正式承认医疗美容行业,随着中国医疗美容协会成立以及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开疆扩土进入成长阶段   激光类、脉冲光技术主要针对皮肤问题;射频类及超声波能够作用到皮下组织,具有提拉、紧致功效;冷冻溶质技术是近两年进入中国市场,无需开刀达到减脂塑性的效果   02医美器械产业链中机制最高的环节在医美器械制造企业,毛利率在50%-60%之间;零配件供应环节毛利率最低,在30%-40%之间,下游医美机构毛利率在40%-50%   上游零配件制造企业包括显示、晶体、芯片等企业的毛利率在30%-40%,是整条产业链中毛利率相对较低的部分;中游医美器械制造企业毛利率在50%-60%之间,是毛利率较高的环节;下游的医美机构,毛利率在40%-50%,民营机构占比80%   03医美器械行业有投入高、研发周期长的特点,相比于自己投入研发,各大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并购拓展自己的医美器械业务   中国医美器械企业已有超过700家,其中2021年新建千万级别以上的企业占比19.8%,多集中在长三角沿海地区、中南地区及广东省
      头豹研究院
      45页
      2021-10-13
    • 2021年中国茂金属聚丙烯行业概览

      2021年中国茂金属聚丙烯行业概览

      化工行业
        熔喷布带动茂金属聚丙烯需求提升,中国商业化量产仍处于探索阶段   现阶段中国仅燕山石化具有茂金属聚丙烯商业化可量产能力,燕山石化的产能无法满足中国茂金属聚丙烯的消费需求,中国大量的茂金属聚丙烯需求依赖从Lyondellbasell,ExxonMobil、Total以及PP进口,其中Lyondellbasell是全球最大的茂金属聚丙烯供应商,也是中国最大的茂金属聚丙烯供货商。   Lyondellbasell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发茂金属催化剂技术,在生产可持缺性、生产稳定性、催化剂控制方面具有行业内最高的技术积累。   全球茂金属聚丙烯的牌号较少,且大规模量产商用的牌号占比约为20%。以Lyondellbasell为例,Lyondellbasell拥有二十余种茂金属聚丙烯牌号,但目前大规模量产的牌号仅有3-4种。2010年后Lyondellbasell逐渐关停全球多地的茂金属聚丙烯工厂,目前仅韩国-一处年产能为10万吨的工厂仍在运营,2020年产量约为7-8万吨。   由于中国茂金属聚丙烯集中于医疗卫生场景与熔喷料生产,中国进口的茂金属聚丙烯牌号更为集中,主要包括Lyondellbasell的PurellHM671T,ExxonMobil的Achieve 3825与Achieve 3854(二者化学性质接近),Total的MR2001、MR2002和MR2007和PP的Wintec等。
      头豹研究院
      22页
      2021-10-11
    • 2021年中国碳化硅行业研究

      2021年中国碳化硅行业研究

      化工行业
        碳化硅材料是第三代半导体的主要原材料,其性能可满足高功率 及高频器件的需求,有望在高功率和高频领域部分替代硅   碳化硅是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材料,碳化硅功率器件以其优异的耐 高压、耐高温、低损耗等性能,能够有效满足电力电子系统的高效率、小型化和 轻量化要求,应用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轨道交通、智能电网等领域具有明 显优势。   碳化硅器件的意义不仅在于其本身的优异性能,其更是对中国半 导体产业提供国产替代的重要发展机遇   在传统的硅基半导体领域,技术进步已经放缓,发达国家依靠着数十年的研发 和布局,积累了足够多的专利,并掌控着上游关键材料和设备的技术和供应链, 占据着对中国半导体进行制裁、发动科技战的主动权。在产业配套全面落后的 情况下,中国在硅基半导体领域的替代进程缓慢。而在第三代半导体产业中,   中国企业与海外龙头的差距相对更小,发达国家可以用来制裁和控制中国第三 代半导体发展的手段和技术也十分有限,因此第三代半导体是中国企业实现半 导体产业快速发展及本土化的重要赛道。   中国碳化硅产业总体落后于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其 产业链逐个环节均由西方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碳化硅的产业链上游为衬底材料、中游外延材料、下游为射频器件和功率 器件,以及终端应用领域新能源汽车、光伏、5G通信等领域。
      头豹研究院
      29页
      2021-10-07
    • 口腔护理行业2021年国潮消费系列(二):新消费热潮下,口腔护理品牌的出圈之路?

      口腔护理行业2021年国潮消费系列(二):新消费热潮下,口腔护理品牌的出圈之路?

      医疗行业
        2021年7月,新兴口腔护理品牌参半获得高达4亿元人民帀的B轮融资,由华兴新经济基金领投,主要参与的投资方有创新工场和字节跳动等。被忽视的口腔护理赛道由于新兴品牌的不断创新,自2019年起口腔护理赛道开始受到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事实上,除参半品牌外,口腔护理行业已涌现出一批新锐口腔护理品牌,如BOP、清之科研、茶佳、Usmile、贝医生、素士等均被资本市场看好。被忽视的口腔护理赛道为何频频有新锐品牌出圈?   本报告基于中国口腔护理行业的出圈环境、传统品牌和新兴品牌出圈方式、对知名企业进行案例分析,探索行业的内口腔护理品牌的出圈机会点。   中国口腔护理品牌出圈环境   与美国、韩国和日本相比,中国人均口腔护理消费支出较为落后,中国居民对口腔护理的重视程度仍处于起步阶段。消费升级推动中国居民口腔护理健康意识增强,健康消费理念和审美理念共同促使中国口腔护理市场高速发展。国产口腔护理老牌发展不佳,新锐国产口腔护理品牌推陈出新适应当代年轻人需求,口腔护理赛道受的资本市场青睐。   传统口腔护理品牌差异化定位出圈,新兴口腔护理品牌多元营销出圈   为了能在该场竞争中与外资品牌形成差异,中国本土品牌开发中草药资源,推出中草药类型口腔护理产品,凭借独特的中草药技术和品牌实力,传统品牌市场地位逐渐从被挤压发展为崛起阶段。在营销宣传方面,新兴国产口腔护理品牌通过采用跨界联名、粉丝经济、国风潮款、明星周边礼盒和C2M定制等营销方式实现快速出圈。   产品的消费结构、口腔护理升级化、线上医疗和流量格局变化为口腔护理品牌出圈机会点   与全球口腔护理产品结枸相比,中国口腔护理衍生品的使用率仍存一定差距,口腔护理衍生品类有望成为中国口腔护理品牌的发力点。在消费者及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口腔护理品牌不局限于制造和销售传统品类,产品升级和产品延伸成为品牌商布局的重点。随着线上口腔医疗平台的发展,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平台了解口腔护理相关知识、产品和项目成为普遍行为,对于口腔护理品牌而言,进军线上口腔医疗平台提高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结成为品牌营销新方向。
      头豹研究院
      32页
      2021-09-16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