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2223)

    • 基础化工行业点评报告:全球生物柴油、SAF需求增长,UCO景气先行上涨

      基础化工行业点评报告:全球生物柴油、SAF需求增长,UCO景气先行上涨

      化学制品
        全球生物柴油、SAF需求增长,UCO供需偏紧   据百川盈孚,截至3月26日,国内地沟油、潲水油价格(不带票)分别为6,458、6,717元/吨,分别较3月25日+0.64%、+1.39%;分别较1月1日+17.42%、+4.41%。受原料价格推动,生物柴油价格上涨。据隆众资讯数据,截至3月26日,一代生物柴油FOB价格、价差分别为1,156美元/吨、1,845元/吨,分别较1月1日分别+9.99%、-3.21%。据百川盈孚报道,当前地沟油、潲水油价格稳中上涨,低价位成交货源已然难寻。供给方面,据ASA、油脂化工贸易公众号,2023年全球UCO出口前三分别为中国、马来西亚、印尼,而2025年年初印尼限制废食用油和棕榈油残渣的出口,这使得全球UCO供给偏紧。需求方面,欧盟、美国的生物柴油政策加码;欧盟、新加坡等地船用生物燃料需求增加;2025年欧盟、英国的2%SAF掺混政策推动SAF需求增长;中国SAF装置陆续投产,对原料进行提前备货,而生物柴油、SAF均以UCO作为原料,进而拉动UCO需求增长。全球生物柴油、SAF需求增长,带动原料UCO供需偏紧。   生物柴油:全球减碳背景下生物柴油需求增长,或将带动UCO需求增长欧盟方面,欧盟每年将减少碳排放指标,同时可再生能源指令(RED III)将于5月实施,该指令大幅提高运输部门的降碳目标。欧盟FuelEU法规于2025年初生效,欧盟船用燃料需求增加。2025年2月欧盟给中国生物柴油企业加收较高关税,而其境内主要原料菜籽油产量不足,使得其向我国进口UCO的量大幅增长。据Wind、隆众资讯等,2024年欧盟菜籽油产量同比下降3.89%;2025年1-2月,荷兰向中国进口UCO8.6万吨,同比增长163%。美国方面,美国可再生燃料标准将使美国生物质柴油增加约5亿加仑可再生燃料需求。而欧盟由于自身生物柴油供给偏紧将使得出口美国的量减少,美国生物柴油供需或将偏紧。此外,新加坡在3月要求将船用燃料中生物燃料掺混比例从24%提高到30%。综上,全球减碳背景下,生物柴油需求向好,进而有望带动UCO需求增长。   SAF:未来SAF需求或稳步增长,或将推动其对UCO需求增长   2025年,欧盟、英国正式推行2%的SAF掺混政策,并规划逐步提高SAF掺混比例。我们预计2025年欧盟、英国对SAF的需求量在160万吨左右。2024年5月以来,我国连续化SAF生产装置具有盈利空间。但国内SAF装置订单不足,实现连续化生产的装置较少,整体盈利能力较低。待欧洲、英国等地对SAF需求稳定增加,或将推动我国SAF企业盈利增长,进而推动其对UCO需求增长。   投资建议:看好UCO-生物柴油/SAF产业链景气高增,UCO景气先行上涨我国UCO具有较强碳减排属性,随着其下游SAF、生物柴油需求增加,而其自身新增产能受限,景气度率先增长。因此,在全球降碳背景下,UCO、生物柴油、SAF相关生产企业有望受益。受益标的:【UCO】山高环能、朗坤环境等;【生物柴油、SAF】卓越新能、嘉澳环保、海新能科、鹏鹞环保等。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技术进步不及预期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3-27
    • 医药生物行业快评报告:上海莱士拟收购南岳生物,血制品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医药生物行业快评报告:上海莱士拟收购南岳生物,血制品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生物制品
        行业事件:   3月26日,上海莱士公告拟以42亿元收购南岳生物100%股权,进一步拓展公司血浆资源和优质生产基地。血制品赛道属资源性行业,行业并购本质是资源和技术的整合,行业龙头通过并购扩大规模优势,未来行业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   投资要点:   南岳生物是湖南省唯一拥有GMP证照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其生产基地的设计产能达500吨,目前旗下在运营的单采血浆站共9家,2024年采浆量达278吨。上海莱士自2008年上市以来已成功完成了对邦和药业、同路生物等4家血液制品企业的并购和整合,目前全国拥有5大血液制品生产基地,单采血浆站44家。本次收购完成后预计上海莱士采浆量将获得18%以上的增长。同时,上海莱士将拥有湖南省内17家单采血浆站(含2家分站)中的12家(含1家分站),南岳生物的销售网络和品牌影响力也将助力上海莱士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血制品行业“马太效应”加剧。我国血液制品行业外延并购、内生增长促使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华润博雅生物、天坛生物先后并购绿十字香港、武汉中原瑞德,上海莱士拟收购南岳生物,加速了行业整合步伐。2024年,我国新获批浆站3个,新增在营浆站17个,持续推动浆量稳步增长。根据数据统计,2024年行业采浆量13,400吨,同比增长10.9%,其中天坛生物、泰邦生物、上海莱士、华兰生物、派林生物、远大蜀阳的采浆量合计占据国内血浆采集量80%左右,行业规模效应凸显。   产品线升级,重组蛋白技术倒逼加速技术并购。2024年我国血液制品商业化进程加快,多个产品获批上市,进一步加剧行业竞争。血源性产品方面,卫光生物PCC、兰州血制PCC、成都蓉生纤原、泰邦生物10%静丙获批上市;重组产品方面,泽璟制药重组人凝血酶、诺和诺德长效重组Ⅷ因子、武田重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安睿特重组人血白蛋白获俄罗斯卫生部批准上市。血制品企业加速进行技术并购,例如此次上海莱士拟收购南岳生物,南岳生物拥有的高浓度(10%)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等4项在研产品管线与上海莱士现有优势资源形成协同与互补。   投资建议:血制品行业仍是“资源为王”的防御性赛道。政策端,血制品赛道准入壁垒高,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国家在血液制品行业准入、原料血浆采集管理、生产经营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监管和限制措施,具有较高的原料稀缺性和政策壁垒;需求端,随着老龄人口的数量增长,特别是经济负担能力较强的一线城市老龄人口与日俱增,在术后或免疫力低的情况下需要使用血液制品的患者将越来越多,带来市场扩容;上市公司角度,央国企背景有助于提升获浆资源能力,助力公司采浆规模扩大,提升收入规模;长期看研发实力决定企业收益能力,工艺提升和新产品开发均有利吨浆利润提升。重点关注在浆站资源、品种批文、研发管线、国际化能力上有优势的企业。   风险因素:浆站审批进展不达预期风险、技术替代压估值风险、行业并购失败风险。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3-27
    • 有机硅行业专题报告:产能快速扩张期已近尾声,行业供需格局有望改善

      有机硅行业专题报告:产能快速扩张期已近尾声,行业供需格局有望改善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有机硅凭借其卓越的耐温性、耐候性、电气绝缘性、生理惰性,以及较低的表面张力与表面能等特性,在电子电气、建筑、运输、化工、纺织、食品、轻工、医疗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产品占比方面,根据ACMI、SAGSI、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我国有机硅深加工产品中,RTV、HTV、硅油、LSR、硅树脂产品的市场占比分别是37.0%、29.4%、28.3%、3.6%和1.8%。下游终端应用方面,有机硅产品2022年在电子电器、电力/新能源、建筑、纺织、医疗及个人护理、工业助剂、交通市场中分别占比21.2%、17.3%、16.3%、9.5%、8.7%、5.8%和1.9%。   供给端,根据百川盈孚的数据,目前我国有机硅中间体产能共有344万吨,产能规模领先的企业有合盛硅业、江西蓝星星火、东岳硅材、兴发集团、新安股份和鲁西化工,行业产能CR3达到45.93%,CR6约69.19%,行业集中度较高。受前两年行业产能大规模扩张、行业供需格局恶化的影响,2023-2024年行业整体陷入亏损。在行业整体弱盈利的背景下,后续有机硅新增产能预计有限,从各企业目前的规划来看,2025年新增产能仅有兴发集团的10万吨,行业快速扩产阶段暂告结束。   需求端,预计下游建筑等传统应用领域对有机硅的需求或维持稳定增长,而新能源汽车、光伏、电子电器(5G、半导体)等新兴领域在产品产销快增、对性能要求更高等因素的影响下,对于有机硅材料的需求有望保持10%以上的快速增长。此外,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国,我国有机硅在全球具备成本优势,在海外新兴经济体需求旺盛的背景下,我国有机硅出口有望维持较高景气。   综合来看,目前行业快速扩产阶段暂告结束,预计新增供给增速将放缓。而需求端在新能源汽车、光伏、电子电器(5G、半导体)等新兴领域的拉动下有望保持较快增长。行业供需格局有望逐步改善,推动有机硅DMC价格、盈利修复。2025年以来,有机硅行业减产挺价氛围浓厚,我国有机硅DMC价格呈上行趋势,从年初的1.3万元/吨上行至3月中旬的1.4万元/吨,上涨幅度为7.69%。个股方面,建议关注合盛硅业(603260)、兴发集团(600141)、东岳硅材(300821)和新安股份(600596)。   风险提示:国内外宏观经济波动导致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贸易摩擦风险;行业供给大幅增加导致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能源价格波动风险等。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1页
      2025-03-27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海外IPDI产能遭遇不可抗力,或将短期扰动供需格局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海外IPDI产能遭遇不可抗力,或将短期扰动供需格局

      化学制品
        事件:   根据国化新材料研究院3月26日发布的有关信息,赢创发布通知称其VESTANAT®IPDI的供应遭遇了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其生产过程中碰到了无法预见且不可避免的技术难题。这一突发状况直接打乱了正常的供应节奏,导致在接下来的几周内,赢创无法按照客户订购或请求的数量提供IPDI。IPDI作为一种在行业内应用广泛的重要原材料,其供应的稳定性对于众多企业的生产经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赢创在通知中表达了对这一情况的重视和歉意,但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尚无法确定供应受影响的持续时间。   点评:   IPDI下游应用相对集中,对TDI具备一定的替代性。根据慧聪化工网相关信息和数据,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是一种脂环族的二异氰酸酯,在塑料、胶粘剂、医药和香料等行业中应用广泛。与TDI相比,IPDI作为固化剂的黏结剂体系,能够使药浆保持更长适用期,同时以IPDI为固化剂制得的弹性体的断裂伸长率也更高。另外,IPDI不含苯环结构,其毒性远低于TDI,目前IPDI正在逐步取代TDI用来制造涂料。从IPDI下游应用领域来看,我国IPDI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皮革、涂料、胶粘剂及油墨领域,其中在涂料领域主要是汽车涂料和木器涂料的应用。   海外企业长期占据较大市场份额,此次不可抗力或将短期扰动供需格局。根据慧聪化工网数据和相关信息,由于技术壁垒较高,目前全球仅有赢创、科思创、巴斯夫等少数企业具备IPDI生产能力,其中海外厂家赢创、科思创、巴斯夫和康睿分别拥有产能5、3.5、0.5和2万吨,合计产能约为11万吨,目前万华化学已经占据中国IPDI市场接近七成的份额,并且还在不断提升。2016年万华化学自主研发的IPDI生产线正式投产并产出合格产品,成为全球少数拥有“IPIPN-IPDA-IPDI”全产业链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目前万华化学IPDI产能3万吨/年,并拟对现有装置改造扩能到5万吨/年,此外,新和成位于山东潍坊的2.1万吨IPDI产线原计划在2024年第三季度量产。考虑到赢创IPDI全球市占率较高,此次不可抗力或将短期内对全球IPDI供需格局产生影响,进而可能导致IPDI价格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同时从长期维度来看,随着以万华化学为代表的国内企业持续实现技术突破以及产能扩张,未来有望持续提升竞争力与市场份额。   投资建议:   考虑到赢创IPDI产能规模较大,因此在不可抗因素影响下短期供需格局或将受到扰动,建议关注国内具备IPDI产能的相关标的。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赢创产能恢复超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3-27
    • 季戊四醇专题:行业阶段性供需错配,产品价格利润快速上行

      季戊四醇专题:行业阶段性供需错配,产品价格利润快速上行

      化学制品
        核心观点   我国为季戊四醇主要生产地,行业集中度与技术壁垒较高。根据隆众资讯,2023年全球季戊四醇产能约为55万吨,其中瑞典柏斯托拥有全球最大的季戊四醇产能,达14万吨,我国季戊四醇产能约为25.8万吨,占全球市场46.9%,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季戊四醇生产国。据统计,截止至2025年3月25日,我国主要季戊四醇的生产企业包括湖北宜化、中毅达、金禾实业、云天化等企业。根据各公司公告,其中湖北宜化具有季戊四醇产能约6万吨/年,产能排名全球第二、亚洲第一;中毅达具有季戊四醇产能4.3万吨,产能仅次于湖北宜化,在国内居行业第二;金禾实业具有季戊四醇产能约2万吨;云天化产能约1万吨。   季戊四醇以甲醛和乙醛为原料,在碱性催化剂的催化下反应制得,我国季戊四醇生产起步较晚,1960年代原上海试剂一厂引进日本技术开始生产普通86级季戊四醇。1990年代,湖北宜化和云天化分别从韩国和意大利引进季戊四醇生产装置和相关技术。同期,国内自主研发装置亦取得较快发展。目前,国内季戊四醇生产商大多只能生产低纯度季戊四醇,高纯度季戊四醇生产技术主要由湖北宜化、中毅达、云天化三家企业掌握。   传统需求迈向高端化,新兴需求快速放量。随着下游行业对环保、性能要求逐渐提升,季戊四醇在下游领域需求量持续增长。单季戊四醇最核心的下游应用为生产醇酸树脂,占据了季戊四醇需求的40%,醇酸树脂在涂料行业的应用持续占据主导地位,用于制造醇酸漆、氨基醇酸漆等各类型涂料,并广泛应用于家具、建筑、汽车、船舶、设备等领域。随着国家对于环保标准的提高,传统醇酸树脂涂料需求有所下降,而由高品质季戊四醇生产的绿色、环保型涂料(如UV光固化涂料、水性涂料等)需求增长较快。此外,下游增塑剂、阻燃剂、抗氧剂、稳定剂等需求也在稳步上升,高品质、高标准的季戊四醇产品未来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受下游PCB需求提升,PCB固化油墨及双季戊四醇需求快速增长。PCB固化油墨主要由光敏剂、感光性树脂等组成,光敏剂在辐射条件下引发体系中感光树脂聚合形成固态的膜材料。光固化涂料固化膜的性能主要取决于低聚物,因此设计合成以及选用合适的低聚物是光固化产品生产的关键,文献表明,双季衍生物作为固化剂具有与其他树脂及颜料的相容性好,在增加固化速率的同时还能赋予油墨良好的硬度、耐磨性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高端PCB油墨材料中。PCB油墨作为高附加值耗材,对原材料的品质、性能要求极高,因此对高品质双季价格敏感性较低。   龙头搬迁预期下,单季双季价格快速提升。根据湖北宜化公司公告,为响应国家“长江大保护”政策,公司宜都分公司位于长江1公里范围内的原季戊四醇装置须在2025年底前完成搬迁;此外根据宜化集团公众号,子公司内蒙宜化年产3万吨季戊四醇及配套装置升级改造项目已于2024年底动工,该项目采用行业先进的钠法工艺,建设一套3万吨/年季戊四醇及配套建设10万吨/年铁钼法甲醛装置,并能生产99%级季戊四醇。考虑到行业库存水平较低,行业产能集中度较高,预计在公司产能搬迁阶段,行业将出现较大供给缺口。看好此供需错配下单季、双季价格持续上行。   风险提示:高端PCB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化工安全生产风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页
      2025-03-26
    • 过敏性鼻炎用药(变应性鼻炎用药):技术创新驱动下的市场扩容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过敏性鼻炎用药(变应性鼻炎用药):技术创新驱动下的市场扩容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化学制药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是过敏性个体暴露于过敏原后,由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过敏性鼻炎的药物治疗涉及用药即为过敏性鼻炎用药,常见的一线用药包括鼻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中国过敏性鼻炎用药以国产仿制药为主。现阶段免疫治疗对药物治疗的替代性尚不显著,未来随着国民对过敏性鼻炎的诊断及治疗重视程度提升,预计中国过敏性鼻炎用药规模将实现持续增长。   行业定义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是过敏性个体暴露于过敏原(变应原)后,由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刺激在AR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伴有其他过敏性疾病如哮喘、特应性皮炎等,具有典型的家族性聚集特征。AR的治疗包括环境控制、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健康教育,药物治疗涉及用药就是过敏性鼻炎用药。   行业分类   根据治疗效果,过敏性鼻炎常用治疗药物分为一线用药、二线用药和三线用药。
      头豹研究院
      15页
      2025-03-26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注中药板块投资机会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注中药板块投资机会

      化学制药
        报告要点:   医药板块本周小幅跑赢沪深300指数   2025年3月17日至3月21日,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下跌1.63%,跑赢沪深300指数0.40pct,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排名第21。2025年初至今,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上涨7.13%,跑赢沪深300指数7.46pct,涨跌幅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排名第17。截至2025年3月21日,医药板块估值为26.31倍(TTM整体法,剔除负值),相对于沪深300估值溢价率为131.70%。   本周康惠制药、东方海洋和维康药业等表现较好   涨幅排名前十的个股分别为:康惠制药(+33.12%)、东方海洋(+27.46%)、*ST景峰(+20.70%)、荣昌生物(+16.72%)、爱朋医疗(+15.90%)、维康药业(+15.10%)、科兴制药(+14.21%)、恩威医药(+13.79%)、华森制药(+11.55%)、润都股份(+11.26%)。   跌幅排名前十的个股分别为:无锡晶海(-24.41%)、中科美菱(-19.97%)、辰光医疗(-18.89%)、赛隆药业(-17.42%)、海昇药业(-17.19%)、博迅生物(-16.86%)、鹿得医疗(-16.62%)、普瑞眼科(-14.97%)、欧康医药(-14.24%)、贝瑞基因(-13.72%)。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本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从8个方面提出21项重点内容,一要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利用,二要提升中药材产业发展水平,三要加快推进中药产业转型升级,四要推进中药药品价值评估和配备使用,五要推进中药科技创新,六要强化中药质量监管,七要推动中药开放发展,八要提高综合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   投资建议   《意见》明确提出以提升中药质量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推动中医药产业现代化、国际化发展,构建了“供好药、造好药、制好药、用好药”从源头到下游应用的全链条策略,为中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勾勒出一幅清晰的蓝图。   2025年重点看好中药板块投资主线,1)国企改革:2025年即将开始十五五规划,部分中药企业也有望推出新一轮发展计划,在管理、经营和激励等多个角度有望发生积极变化;2)中药创新药:近几年国家持续鼓励中药创新,优化中药新药的审评审批政策,对院内制剂等有较大的政策支持力度,同时对于中药也已经进行了几轮集采,倒逼企业创新,部分优质创新品种有望引领企业新发展;3)中药基药:基药目录有望在今年出台,进入基药目录的品种有望在基层市场实现进一步的放量,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风险提示   医药行业政策风险,产品降价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5-03-26
    • 医药日报:诺和诺德以近20亿美元囊获联邦制药UBT251权益

      医药日报:诺和诺德以近20亿美元囊获联邦制药UBT251权益

      生物制品
        市场表现:   2025年3月25日,医药板块涨跌幅+0.25%,跑赢沪深300指数0.31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10名。各医药子行业中,线下药店(+1.86%)、血液制品(+1.19%)、医药流通(+1.08%)表现居前,医疗研发外包(-0.89%)、体外诊断(-0.24%)、医院(-0.21%)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金城医药(+20.02%)、润都股份(+9.97%)、赛力医疗(+7.76%);跌幅榜前3位为创新医疗(-9.95%)、康惠制药(-9.33%)、东方海洋(-8.83%)。   行业要闻:   近日,诺和诺德宣布,公司将从联邦制药附属公司联邦生物获得UBT251在除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授权许可,预付款为2亿美元、潜在里程碑付款高达18亿美元。UBT251是一款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和胰高血糖素(GCG)受体三重激动剂,目前处于早期临床开发阶段,用于治疗肥胖症、2型糖尿病及其它疾病。   (来源:诺和诺德,太平洋证券研究院)   公司要闻:   三生国健(688336):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94亿元,同比增长17.70%,归母净利润为7.05亿元,同比增长139.1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46亿元,同比增长18.99%。   康希诺(688185):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6亿元,同比增长137.07%,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及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为8.25亿元,同比增长138.97%,归母净利润为-3.79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4.41亿元。   恒瑞医药(600276):公司发布公告,公司将HRS-5346项目有偿许可给MSD,MSD将获得该药在大中华地区以外的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权利,公司将收到2亿美元首付款及17.7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科伦药业(002422):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科伦博泰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批准SKB107新药临床试验申请的临床试验通知书,该药为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DC),适应症为晚期实体瘤骨转移。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3-26
    • 基础化工行业点评报告:溴素:进口货源紧缺,短期价格有望进一步上行

      基础化工行业点评报告:溴素:进口货源紧缺,短期价格有望进一步上行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事件:根据百川盈孚,2025年3月25日溴素市场均价为2.8万元/吨,相较于昨日上涨3000元/吨,相较于2025年初价格上涨6500元/吨。2025年初至今,溴素市场价格经历多轮跳涨,累计涨幅已达30%。   供给端:溴素进口依赖度提高,国外进港量或将减少,溴素货源偏紧。   1)国内方面,2021-2024年,我国溴素产能维持10万吨,生产区域主要位于山东省莱州湾。但受我国生产安全管制以及地下卤水资源限制影响,国内溴素产量从7万吨下降到5.8万吨,带动溴素进口量从6.3万吨上升至7.7万吨,溴素进口依赖度从47%上升至57%。2024年,我国主要从以色列、约旦、老挝等国家进口溴素,其中来自以色列的进口量为3.75万吨,占我国溴素进口总量的49%。   2)国外方面,依托死海资源,主要的生产厂商为以色列化工集团、约旦溴业公司以及美国雅保,行业供给集中度高。   3)供给端的变化:根据2025年3月11日新华社报道,也门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宣布即刻起恢复禁止所有以色列船只在红海、阿拉伯海、曼德海峡和亚丁湾等指定区域内通行的禁令,将对违反通行禁令的以色列船只进行军事打击。地缘政治影响下,以色列出口船只将绕行好望角进行货物运输,运输周期增加,或将造成溴素到港量进一步下滑。此外,根据百川盈孚,年底及次年春节前一般为溴素厂商开工率偏低的时期,截至2025年3月底,行业开工率尚未完全恢复,库存整体偏低。而3-4月份又是溴素传统旺季,供给压力有望进一步增加。   需求端:溴素最大下游应用为溴系阻燃剂,新兴领域带动溴素需求增长。溴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2024年,我国溴素消费量13.5万吨(同比+13%)。下游需求方面,溴系阻燃剂是溴素下游应用最大的领域,2021年的消费量占比超过65%,其余主要应用领域为医药中间体、二溴乙烷,消费量占比分别为15%、12%。由于高频PCB电路板以及光纤光缆均有阻燃等级要求,而溴系阻燃剂由于具备较好的阻燃特性以及热稳定性,是我国应用较为广泛的阻燃剂产品。新能源汽车和家电、电子电器领域的蓬勃发展,有望带动溴系阻燃剂的需求快速增加。   相关标的:山东海化、鲁北化工、亚钾国际、苏利股份。   风险提示:溴素进口压力缓解;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5-03-26
    • 化工行业行业周报:有机硅DMC、黄磷价格上涨,关注周期弹性标的

      化工行业行业周报:有机硅DMC、黄磷价格上涨,关注周期弹性标的

      化学原料
        核心观点   原油市场:供给不确定性增加,油价止跌反弹。截至3月21日,Brent和WTI油价分别达到72.16美元/桶和68.28美元/桶,较上周分别上涨2.24%和1.64%;就周均价而言,本周均价环比分别上涨1.80%和1.29%。年初以来,Brent和WTI油价分别下降3.32%和4.80%。供给端,一方面,美国总统特朗普致力于解决乌克兰冲突,且4月份OPEC+计划如期增产。另一方面近期美国加大对伊朗原油的制裁力度,以施压限制伊朗核能力,未来伊朗石油出口或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需求端,短期来看,截至3月14日当周,美国炼厂开工率为86.9%,环比增加0.4个百分点,按照季节性规律,后续炼厂开工率有望进一步回升。中期来看,自美国总统特朗普就职以来,美国政府不断升级关税措施加剧市场对全球经济前景的担忧,或施压全球石油需求增速。库存端,截至3月14日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量43697万桶,环比增加175万桶。我们认为,供给端不确定性仍将给予油价支撑,但需求预期偏弱将限制油价上行高度,短期Brent原油价格运行区间参考70-75美元/桶。建议后续密切关注OPEC+产量政策、伊朗原油供应情况、全球贸易争端等指引。   库存转化:本周原油、丙烧负收益。依据我们搭建的模型测算,本周原油库存转化损益均值在-204元/吨,年初至今为-19元/吨;本周丙烷库存转化损益均值在-279元/吨,年初至今为-3元/吨。   价格涨跌幅:本周化工品价格表现偏弱,有机硅DMC、黄磷等价格涨幅靠前。在我们重点跟踪的170个产品中,与上周相比,共有40个产品实现上涨、占比23.5%,67个产品下跌、占比39.4%,63个产品持平、占比37.1%,本周化工品价格表现偏弱。本周价格涨幅居前的产品有液氯(山东)、液氨(鲁中南-江苏)、顺醉(山东)、三氯乙烯(山东)、丙烯酰胺(晶体,浙江鑫第)、丙二醇(华东)、苯醉(华东)、有机硅DMC、黄磷、丙烯酸(华东)等。   价差涨跌幅:本周化工品价差表现偏弱,苯醉、尿素等价差涨幅靠前。在我们重点跟踪的130个产品价差中,与上周相比,共有44个价差实现上涨、占比33.8%,77个价差下跌、占比59.2%,9个价差持平、占比6.9%,本周化工品价差表现偏弱。本周价差涨幅居前的有苯醉价差(邻二甲苯)、PTA价差(对二甲苯)、尿素价差(气头)、顺醉价差(丁烷)、丙烯酰胺价差(丙烯晴)、碳酸二甲酯价差(PO)、PA6价差(已内酰胺)、尿素价差(动力煤)、DMC价差(硅)、尿素价差(无烟煤)等。   投资建议:本周化工品价格、价差表现偏弱。1)估值方面,截至3月21日,石油化工和基础化工PE(TTM)分别为16.8x、24.1x,较2014年以来的历更均值16.0x、27.5x溢价水平分别为5.3%、-12.2%。当前时点基础化工行业估值处在2014年以来偏低水平,具有中长期配置价值。2)供给端,近几年化工行业资本开支及在建产能增速趋于放缓,但预计存量产能及在建产能仍需时间消化。需求端,2025年随政策刺激效果逐渐显现、终端产业回暖动能逐步转强,内需潜力有望充分释放。看好2025年化工品的结构性机会及行业估值修复空间,建议关注以下三条投资主线:一是,全方位扩大内需,把握成长确定性机会;二是,培育新质生产力,新材料国产替代正当时:三是,部分资源品景气有望维持高位,关注规模扩张带来的成长性。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9页
      2025-03-26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