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3399)

    • 2022年ASCO亮点回顾&中国药企表现:回顾本次ASCO值得关注的研究及中国药企在热门领域的表现

      2022年ASCO亮点回顾&中国药企表现:回顾本次ASCO值得关注的研究及中国药企在热门领域的表现

      医药商业
        一年一度肿瘤治疗及防范领域最值得关注的ASCO年会于6月3日-6月7日在美国芝加哥线上线下混合举行,吸引了数万名行业内专家人士参与。我国也有超过50家药企参与,在会上分享最新的临床数据,点评双抗、细胞治疗、ADC等前沿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探讨肿瘤防治的新靶点。   支撑评级的要点   亮眼报告分享,伊布替尼,戈沙妥珠单抗、T-DXd、尼妥珠单抗再回顾。经典BTK抑制剂在套细胞淋巴瘤中效果显著,提升患者PFS50%以上,销量有望再度提升;唯一获批靶向TROP2的药物戈沙妥珠单抗,显著提高晚期乳腺癌患者PFS,即将在国内打开销量;T-DXd治疗HER2低表达乳腺癌患者结果出彩,带来针对HER2低表达的精准医疗,乳腺癌分型及治疗标准将重新定义;尼妥珠单抗针对KRAS野生型胰腺癌效果显著,OS和PFS提升明显。   ADC大放异彩,潜力重新挖掘。海外ADC药物获赞扬,国产ADC药物也在本次会议中吸引眼球,荣昌生物、乐普生物、科伦药业均汇报了自家ADC药物的临床进展。ADC研发头部企业荣昌生物,在本次会议主要更新了维迪西妥单抗治疗尿路上皮癌方面的进展,其联用PD-1单抗特瑞普利单抗的方案显示cORR达到71.8%,展示出优秀的作用效果。   探索新靶点、突破实体瘤,细胞治疗迈向多元化发展。除了细胞治疗在CD19、BCMA等血癌的传统靶点,国内企业开始探索其他的靶点及实体瘤,也带来新技术平台的分享。如本次原启生物的GPRC5DCAR-T、斯丹赛生物的GC-CCAR-T、科济药业的CLDN18.2CAR-T以及亘喜生物BCMA&CD19双靶点CAR-T,其中科济药业的CLDN18.2CAR-T是全球唯一针对实体瘤进入验证性II期的CAR-T产品。   双抗有效性得到验证,药企加入赛道角逐。ASCO双抗专题汇报分享了3项研究,展示了双抗在宫颈癌、肾癌等实体瘤方面的结果,其中康方生物的AK104联用贝伐珠单抗后ORR达到92.3%。包括康方生物,康宁杰瑞、恒瑞医药等中国药企在会上共分享了接近10个双抗的临床进展,这些双抗多集中在PD-(L)1×CTLA-4,PD-L1×TGF-β和HER2双表位,开始同台竞技。   新兴肿瘤潜在靶点,单抗研发新方向。PD-(L)1大热过后,相关的产品竞争都极为激烈,且在部分癌症上的作用不佳开始推动药企探索新的肿瘤靶点。新兴的靶点在本次会上也显示出不错的抗癌效果,国产新靶点单抗包括君实生物的BTLA单抗、信达生物和维立志博的LAG-3单抗,以及天境生物的CD73单抗。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产品研发失败风险,研发进度不达预期风险,国际关系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页
      2022-06-16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俄美天然气出口下滑,关注欧洲高占比化工品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俄美天然气出口下滑,关注欧洲高占比化工品

      化学原料
        事件   6月14日,俄罗斯天然气主要出口企业Gazprom宣称,因维修工作延迟,俄罗斯通过“北溪”天然气管道的输气量或将下降40%;6月8日,美国自由港一个天然气液化设施终端发生爆炸事故,原预计该设施将关闭至少三周,6月14日,自由港预计其出口设施至少需要三个月时间才能恢复部分运营,停摆时间大幅延长。6月14日,IPE英国天然气期货结算价格上涨28%。   评论   俄北溪管道输气下滑40%,美自由港修复期延后,欧洲天然气进口面临大幅下滑风险。北溪管线是俄罗斯出口欧洲天然气的主要管线,终端运往德国,年输气量550亿方/年,根据Bruegel数据,今年以来该管线占俄对欧天然气出口的56%,此次的下滑预期将影响欧洲尤其是德国的天然气供应。自由港是美国7个LNG出口终端之一,年液化出口能力占美国总体的18%左右,今年1-4月,美国近3/4的LNG出口量运往欧洲,自由港也大幅提高了对欧出口比重,此次修复延期预计将导致美国对欧洲天然气出口受到较大影响。   欧洲天然气供应持续紧张,建议关注欧洲产能占比较高的品种。欧洲天然气进口大幅下滑的预期下,欧洲天然气价格预计将维持高位。天然气是欧洲重要的工业能源和部分化工品的原料,欧洲MDI和TDI的生产商巴斯夫曾表示,在欧洲,其购买的60%天然气用于生产所需的能源——蒸汽和电力,剩余的40%被用作生产基础化学品。当前欧洲产能占比较高的品种有维生素、蛋氨酸、泛酸钙、MDI、TDI、己内酰胺等,对国内相关企业而言,一方面可能受益于欧洲重要化工品区域性涨价传导至全球带来的涨价收益,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国内原料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增加海外出口竞争力。   投资建议   欧洲天然气供应紧张对当地化工企业的影响在持续发酵,建议关注欧洲产能占比较高的品种如维生素(VA、VE、VB2)、蛋氨酸、泛酸钙、MDI、TDI、己内酰胺等对应国内标的的投资机会,建议重点关注MDI龙头万华化学,TDI龙头沧州大化,维生素龙头新和成以及蛋氨酸龙头安迪苏。   风险提示   俄欧关系缓和致使俄罗斯天然气进口恢复;美国自由港修复进度超预期;疫情反复影响全球需求复苏;国内双碳、进出口等政策变动影响产品供应。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06-16
    • 化工行业2022年中期投资策略:关注农化高景气,长期看好一体化龙头与新材料

      化工行业2022年中期投资策略:关注农化高景气,长期看好一体化龙头与新材料

      化学制品
        展望下半年,国内外需求或将继续复苏,需密切关注俄乌冲突带来的全球化工品市场波动。而中长期维度,碳中和背景下的产业升级与集中度提升将是未来几年行业发展的主基调。我们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尤其看好现阶段农化及优秀一体化龙头公司。   支撑评级的要点   2022年上半年,受到俄乌冲突等影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国内化工PPI指数高位运行,截止2022年5月27日,重点跟踪的化工产品中2022年年内均价较2021年均价上涨的产品占71%,上游油气、农化等子行业处于高景气周期中。   需求端,国内疫情过后汽车、地产、家电等领域需求有望继续复苏,尤其需关注稳增长等政策有望后续发力。农业领域,全球农产品价格持续高位,种植面积提升有望带动2020年开始的本轮全球农化产业持续高景气。出口情况来看,海外特别是欧洲等地能源价格高企,有利于国内部分化工品出口,在国内民营石化等项目陆续投产后,国内石化乃至多个化工子行业在全球竞争力持续提升。另一方面,半导体、新能源、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关键材料的自主化日益关键,相关领域的优秀企业迎来发展良机。   供给端来看,疫情之后,化工各子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均经历了触底反弹,且在2021年一季度达到极高峰值后开始回落的历程。2022年1-4月与2019年1-4月相比,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塑料与橡胶制品业增长幅度分别为22.2%、31.2%、13.3%。上市公司来看,扩产多集中于行业龙头公司。   成本端,我们认为2022年下半年原油价格将在100-120美元/桶的区间高位震荡,但同时需要警惕疫情反弹、俄乌冲突等因素可能对油价带来意外冲击。预计后续化工产品价格仍将处于偏高历史分位,但不同子行业成本传导及盈利情况出现分化。   投资建议   截止6月13日,SW化工当前市盈率(TTM剔除负值)处在历史(2002年至今)的17.2%分位数,市净率(MRQ剔除负值)处在历史水平的50.4%分位数。随着国内外需求复苏,稳增长等政策发力,行业整体走势向好。我们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子行业挑选上侧重一体化龙头公司及高景气度。建议关注以下投资线索:   全球农产品价格高位,农化产业高景气度有望持续。近年来国内化肥行业持续去产能,产业链配套完善的龙头公司有望较长时间维持较高盈利。推荐华鲁恒升,关注云天化、兴发集团、东方铁塔、亚钾国际等。另一方面,看好本轮农药高景气下草甘膦、草铵膦等产品价格持续维持高位,及后续转基因等相关政策可能带来的催化,推荐利尔化学,关注兴发集团等。   原料大幅波动,看好一体化行业龙头公司。一方面在碳中和背景下的产业升级与集中度提升的大背景下,龙头公司抗风险能力较强,优势明显。另一方面,海外能源价格高企利于化工品出口,龙头公司在全球竞争力有望持续提升。推荐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新和成,看好国内民营石化公司的长期发展,推荐荣盛石化、东方盛虹、卫星化学等。   国产替代背景下半导体、新能源材料供不应求的局面并未改变。随着新增产能在2022年及以后逐渐投放,预计部分材料企业产销将持续保持较高增速。推荐:万润股份、晶瑞电材、雅克科技、蓝晓科技、国瓷材料、安集科技、沪硅产业、江丰电子等。另外,“稳增长”下基建有望持续发力,部分建筑结构材料企业将受益。推荐:苏博特、皇马科技、光威复材等,关注龙佰集团等。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油价下跌风险;环保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经济异常波动,国内疫情持续时间超预期。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4页
      2022-06-15
    • 医药制造业布局正当时

      医药制造业布局正当时

      太平洋证券
      34页
      2022-06-15
    • 气凝胶行业深度报告:“隔热王者”气凝胶,双碳目标开启成长赛道

      气凝胶行业深度报告:“隔热王者”气凝胶,双碳目标开启成长赛道

      化学原料
        1.1气凝胶被称为“蓝烟”,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   1931年气凝胶正式问世,是目前已知导热系数最低、密度最低的固体材料,因轻若薄雾颜色泛蓝,又被称为“蓝烟”;具有超长的使用寿命、超强的隔热性能、超高的耐火性能等,被誉为“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   常规气凝胶比表面积~700m2/g,孔隙率95%-99.8%,均匀分布的纳米级孔隙结构几乎隔绝热传导和热对流,赋予其远胜其他传统材料的隔热性能,导热率最低可达0.012-0.016W/(m·K),只相当于空气的1/2。   气凝胶有很多类型,大多密度不会超过3mg/cm3;如,全碳气凝胶密度更是低至0.16mg/cm3,仅为常温常压下空气密度1/6。   1.2气凝胶结构独特,赋予众多优异性能   气凝胶是由纳米孔洞与纳米骨架组成的三维连续多孔材料,独特的结构赋予其超强隔热性能。零对流”效应:气凝胶的孔径(20-50nm)小于空气的平均自由程(70nm)故内部空气无法自由流通。“无穷长路径”效应:气凝胶的网状骨架无限延长热传导路径,热量难以在气-固界面传导。   “无穷热隔板”效应:气凝胶的网络骨架形成“无穷热隔板效应”对热辐射具有遮蔽作用;高比表面积,配合特殊的反辐射物质,有效阻隔辐射传热。   1.2气凝胶结构独特,赋予众多优异性能   相比其他保温材料,气凝胶导热系数最低、质量最轻,耐热温度更高。   实现相同保温效果,气凝胶厚度不足其余材料1/3;厚度更薄,散热面积更小,管线温降更低,热效率更高,同时最大限度节约空间;若地下管道保温,则大幅减少开挖量。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1页
      2022-06-15
    • 医保目录调整政策解读:医保目录调整方案征求意见稿发布,带来哪些新变化?

      医保目录调整政策解读:医保目录调整方案征求意见稿发布,带来哪些新变化?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事件:6月13日,国家医保局发布《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及相关文件公开征求意见。对于2022年的目录调整工作进行公开征求意见,并明确了“谈判药品续约规则”和“非独家药品竞价规则”两个新规。   独家品种简易续约规则发布:到期品种在协议期内实际支出未超过预估值200%的独家品种,可以简易续约,有效期两年。价格调整机制分两个系数进行调整:1)A系数=医保基金实际支出/预算影响预估值(实际支出/预估值),当企业的销售超预期导致医保支出超预期时进行调整。超出预估值越多,降幅越多,同时绝对销售额越大,降幅越多。顶格调整:当170%<比值A≤200%,且品种超过40亿时,最高降幅25%。2)B系数=新增医保支付范围的预算增加值/两年前预估值和前两年实际支出值中的高者(新增值/前值),理解为增加适应症时的调整,增加的适应症预估新增支出越大,调整越大,同时绝对销售额越大,调整越多。顶格调整为:当70%<比值B≤100%当B为100%,品种超过40亿时,最高降幅25%。3)当适应症做调整时,调整幅度为A+B,适应症不做调整,调整幅度为A;4)当A超过200%,或B超过100%,则重新谈判   点评:简易续约明确了续约规则,同时对于企业定价策略提供较好参考。整体看调整幅度较为温和,对于系数A来说,只有超过预估值才进行价格调整,如果比值A≤110%,无论实际支出,支付标准均不调整。在实际中大品种大幅超预估的情况较少,因此我们认为A系数实质上防止医保支出大幅超预期的兜底条款。对于系数B,只有增加适应症才会调整,否则不调整,调整幅度由适应症大小及绝对销售额决定。总结来看,对于独家品种的简易续约,明确了规则,且调整较温和。   非独家药品竞价规则:适用于经专家评审,建议新增纳入医保药品目录的非独家药品。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和政府定价药品除外。竞价规则举例来说:某药品有AB两家企业生产,医保方测算支付意愿为100元。企业报价情况:1)若AB报价均高于100元,没有企业入围,该药品通用名不被纳入《药品目录》。2)AB报价中有一家低于100元,该药品通用名被纳入《药品目录》,支付标准取AB报价中低者。3)所有参与竞价的企业,应当承若向全国医保定点医药机构供应药品的价格不能超过参与竞价的报价   风险提示:政策调整风险、医保谈判降价超预期风险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06-15
    • 石油化工行业:OPEC+未完成5月增产目标

      石油化工行业:OPEC+未完成5月增产目标

      化学制品
        事件:2022年6月14日晚,OPEC发布了6月原油市场报告,披露了其成员国及减产联盟国的5月产量和增产执行情况,OPEC+未能完成5月增产目标。OPEC预计2022年全球原油需求将增加340万桶/天,下半年原油需求预计随着夏季假期出游增加而上调。供给端,OPEC将2022年俄罗斯原油产量下调25万桶/天,预计2022年美国原油产量增加130万桶/天。   点评:   OPEC+未能完成5月增产目标。2022年5月,参与减产的OPEC-10国合计产量为2454.1万桶/天,较原定产量目标低104.7万桶/天。5月,OPEC+开始实行新基准下的增产配额,沙特、阿联酋、伊拉克、科威特的增产基准分别提高50、33、15、15万桶/天,OPEC-10国新的月度增产配额提高到27.4万桶/天。然而实际上,5月,OPEC-10国较4月仅增产3.5万桶/天,远低于27.4万桶/天的月增产配额。对于非OPEC国家,OPEC预计俄罗斯5月增产15.2万桶/天,超过11.4万桶/日的既定增产目标。但整体来看,OPEC+实际增产情况较43.2万桶/天仍有很大差距,OPEC+在5月未能完成增产目标。   OPEC-10国中,从增产配额来看,仅刚果(增产0.8万桶/天)超额完成5月增产配额(目标0.3万桶/天),其余国家均未完成5月指标,其中,沙特实际增产6万桶/天,比目标增产额少5.4万桶/天,伊拉克实际减产2.1万桶/天,比目标增产额少6.8万桶/天。从产量目标来看,仅阿联酋(304.6万桶/天)完成5月产量目标(304万桶/天),其余国家均未达到5月目标,其中,沙特实际产量1042.4万桶/天,比产量目标少12.5万桶/天,安哥拉和尼日利亚分别比产量目标少29万桶/天和49万桶/天。   OPEC-13国在5月的合计产量为2851万桶/天,较4月减少17.4万桶/日。对于豁免减产的3国,伊朗5月产量减少2.1万桶/天,利比亚5月产量减少18.6万桶/天,委内瑞拉5月产量减少0.2万桶/天。   OPEC+联盟内部出现分化,2022年增产目标实现难度较大。根据6月2日OPEC+部长级会议决议,OPEC+将提前一个月完成原增产计划,即7-8月每月各增产64.8万桶/日(较原计划增加21.6万桶/日),到8月完成原定于9月完成的增产目标。沙特和阿联酋是OPEC+唯二有剩余增产能力的国家,但是他们希望维持高油价,目前尚未打算额外增产。俄罗斯7-8月每月的既定增产目标为17万桶/天,但考虑到俄乌冲突及西方对俄制裁影响,俄罗斯增产目标难以达成。受产能限制,科威特、尼日利亚等国家也较难完成增产目标。   中长期看,沙特、阿联酋和伊拉克的产能增长需要长达5年时间。伊拉克计划到2027年底将原油产能从480万桶/日增加至600万桶/日,沙特计划要5年从1150万桶/日增加至1300万桶/日,阿联酋计划5年从400万桶/日增加至到500万桶/日。每个产油国都面临自然减产,需要有投资以保持产量不变,还需要加大投资以实现产量增长,但现在金融机构在全球许多油气项目提供资金方面犹豫不决。我们认为,OPEC国家生产成本低,高油价下激发了加大投资生产的意愿,但传统油田开发生产周期长,每年新增供给量有限,难以解决近几年原油供应紧缺问题。   对于不参与减产联盟的3个OPEC成员国,利比亚近3年从战争中逐步恢复,原油产能和产量随之提升,但剩余产能几乎用完。委内瑞拉在过去5年内的产能由从300万桶/日急速下滑,也就是说委内瑞拉目前已达到产能瓶颈,没有剩余闲置产能,虽然现在美国计划放松对委内瑞拉的制裁,但长期投资不足、生产设施老旧、老油田加速衰减等限制下,我们认为委内瑞拉短期内增产困难,需要大量投资和较长时间才能使得委内瑞拉生产恢复。伊朗目前拥有剩余产能约100万桶/日,我们认为如果伊朗制裁被解除,会加剧短期油价波动,但不能改变原油供应长期紧缺的趋势。   产能周期引发能源大通胀,继续看好原油等能源资源的历史性配置机会。我们认为,无论是传统油气资源还是美国页岩油,资本开支是限制原油生产的主要原因。考虑全球原油长期资本开支不足,全球原油供给弹性将下降,而在新旧能源转型中,原油需求仍在增长,全球将持续多年面临原油紧缺问题,2022年国际油价迎来上行拐点,中长期来看油价将长期维持高位,未来3-5年能源资源有望处在景气向上的周期,继续坚定看好本轮能源大通胀,继续坚定看好原油等能源资源在产能周期下的历史性配置机会。   风险因素:全球新冠疫情再次扩散的风险;新能源加大替代传统石油需求的风险;OPEC+联盟修改增产计划的风险;OPEC+产油国由于产能不足、增产速度不及预期的风险;美国解除对伊朗制裁,伊朗原油快速回归市场的风险;美国对页岩油生产环保、融资等政策调整的风险;全球2050净零排放政策调整的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2-06-15
    • 化工:关注周期弹性标的和低估成长股

      化工:关注周期弹性标的和低估成长股

      化学原料
        1.1纯碱:行业维持高景气,现货价格上涨   纯碱现货价格持续上涨。根据百川资讯,截至6月6日,轻质纯碱价格2920元/吨,重质纯碱价格3004元/吨,相较年初分别上涨24.3%,11.3%。   联碱法氯化铵价格持续上涨,价差持续扩大。截至6月6日,联碱法价差2732元/吨,天然碱法价差2565元/吨,氨碱法价差1565元/吨。   1.2出口需求超预期,下游玻璃保持刚需   需求端:(1)纯碱海外供应紧张,3月、4月国内出口明显增加,进口处于低位。(2)平板玻璃行情有望随着出货量提振转好,且后续冷修计划较少,整体采购刚需较稳.(3)另外光伏玻璃产线点火等计划实施,我们认为或将增加重碱需求。   供应端:(1)在产企业基本维持高位运行,后市提产空间有限,且企业库存持续下降。(2)行业新增产能或将于22年底后陆续投产。
      海通国际
      34页
      2022-06-15
    • 2022年中期医药投资策略:着眼长远,寻找具备绝对优势的医药企业

      2022年中期医药投资策略:着眼长远,寻找具备绝对优势的医药企业

      医药商业
        报告导读:   思考立足点:医药生物(申万)PE(TTM,剔除负值)为25X,接近2015 年以来“均值-2倍标准差” ,比2015年以来均值(37X)低13个单位;在集采政策、医保谈判政策、国内竞争激烈、出海困难重重等背景下,如何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去选择好公司,兼顾短期长期的收益要求。   报告框架:投资思路观点阐述+行业梳理+标的逻辑推荐及估值+总结推荐标的   投资逻辑:   (1)自上而下(只需要考虑国内市场特点、国内特色、内循环):中药、医疗基建、医疗消费;   (2)挖掘个股机会:生物制品、创新药、医疗器械等板块以及对应的产业链(CXO)的公司,具备创新属性产品可以满足临床需求、个别还具备量价的供需特点、或者估值低成长稳健具备配置属性。   建议关注:(1)自上而下(只需要考虑国内市场特点、国内特色、内循环):中药、医疗基建、医疗消费;   中药(强品牌3个+中药创新药3个+特色中药2个):同仁堂(强品牌属性)、华润三九(强品牌属性)、广誉远(强品牌+国企改革)+新天药业(中药创新药)、康缘药业(中药创新药)、以岭药业(强品牌+中药创新药)、桂林三金(特色中药+业务重估)、特一药业(低估值+百个中药制剂品牌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医疗基建:康复板块,伟思医疗(磁技术龙头,康复机器人和医疗消费开启第二增长曲线);迈瑞医疗(产品齐全、国际化)、澳华内镜(软镜龙头);以及其他我们还没覆盖但是相关的标的(开立医疗、健麾信息、艾隆科技等)。   医疗消费:固生堂(中医诊疗连锁龙头)、海吉亚(肿瘤连锁)、三星医疗(康复医疗诊疗连锁龙头)、锦欣生殖(IVF龙头)、可孚医疗(家用器械,消费级,听力门诊连锁特色)。(2)挖掘个股机会:生物制品、创新药、医疗器械等板块以及对应的产业链公司,具备创新属性产品可以满足临床需求、个别还具备量价的供需特点、或者估值低成长稳健具备配置属性。   CXO:仿制药CRO(百诚医药、阳光诺和)、CGT CDMO(够新,可以给估值,和元生物)、模式动物(够新,可以给估值,药康生物、南模生物)、大市值平台CXO公司也值得关注;   流感疫苗接种需求的反弹:百克生物、金迪克;   创新药搭建了平台或者产品具备差异布局:荣昌生物(创新药管线布局丰富,三大管线共同发力);兴齐眼药(创新眼药龙头崛起,重磅新品大放异彩);云顶新耀(License-in模式+自主研发,商业化进程步入正轨);建议关注恒瑞医药、海创药业、贝达药业。   低估值稳成长:康德莱(国产注射穿刺龙头企业,产品升级加速成长)、采纳股份(绑定核心客户,国产高端穿刺器械领跑者)。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7页
      2022-06-15
    • 医健文旅:医保目录首次公布续约谈判细节,缓解降价悲观预期

      医健文旅:医保目录首次公布续约谈判细节,缓解降价悲观预期

      医药商业
        事项:   6月13日,国家医保局发布《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以及《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谈判药品续约规则(征求意见稿)》《非独家药品竞价规则(征求意见稿)》。   平安观点:   儿童药和罕见病药物申报条件放宽,启动时间略微提前:此次调整方案纳入了2017年1月1日-2022年6月30日获批上市的药物,并明确提出鼓励纳入新冠诊疗方案相关药品、儿童药和罕见病药物,同时进一步放宽了儿童药和罕见病药物的申报条件,仅需在2022年6月30日之前获批,并未限制起始年限,有望提高儿童药和罕见病药物的可及性,利好相关药物放量。此外,根据方案,2022年的谈判准备工作已从5月份开始,并将于11月公布结果,相较去年整体提前1个月。   首次公布谈判药品续约规则,降价幅度与占用医保基金规模挂钩:本次医保局还公布了谈判药品续约规则,谈判药品协议到期后,有纳入常规目录、简易续约和重新谈判三种处理方式:1)常规目录。非独家药物、2018年纳入目录且连续两个周期均未调价的独家药品将被纳入常规目录管理;2)简易续约。将于2022年底到期,并且协议期实际支出未超过预估值200%,同时预算增幅合理的药物,可以通过简易续约2年,其续约的价格调整幅度将以医保基金实际支出/基金预估值的比值A为基准确定;3)重新谈判。对于不符合纳入常规目录管理及简易续约条件的独家药品,企业需要进行申报,并由专家会决定是否纳入谈判范围进行重新谈判,意味着有可能被踢出医保或者需要提出更大的降价幅度。我们认为,规则的进一步明确有望缓解市场对于药物持续降价的悲观预期。从公布的规则来看,医保将重点针对大品种或者“滥用”品种进行降价,进一步收紧医保控费的天花板。非独家、新纳入医保的品种将采取竞价方式:对于非独家并且新纳入医保品种,医保专家将先测算出医保意愿支付价作为门槛,若后续的企业报价均高于门槛价格,则该通用名药物均不纳入医保;若要有1家企业报价低于门槛价,则该通用名纳入到医保目录,而报价最低的价格则作为该品种的医保支付标准,实际价格超出医保支付标准部分则自费。我们认为,该规则基本杜绝了高价药进医保后占用巨额医保基金的现象,同时满足了多层次的医疗需求。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此次调整方案有望进一步加速儿童药和罕见病药物的开发,推动行业快速发展,利好相关企业发展。此外,续约规则的公布有望进一步规范行业价格体系,将资源更多地向临床需求品种和独家品种倾斜,缓解市场对于创新药进入医保后的降价悲观预期,建议关注已经实现商业化,同时产品剑指未满足临床需求,并具有差异化优势的企业,包括荣昌生物、恒瑞医药、贝达药业、康方生物、康宁杰瑞等。   风险提示:1)竞争加剧风险:可能会有更多竞品上市加剧价格竞争;2)政策风险:行业监管政策存在变动风险;3)医保谈判后放量不及预期风险:降价进入医保后有可能产品放量不及预期导致销售额大幅下降。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06-15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