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8196)

  • 央国企引领专题报告(化工篇):牢筑压舱石,激发新动能

    央国企引领专题报告(化工篇):牢筑压舱石,激发新动能

    化学原料
      核心观点   政策深化改革,央国企估值有望重塑。石化化工行业经济总量大、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关联覆盖广,关乎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绿色低碳发展、民生福祉改善。央国企在石化化工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截至2024年11月18日,A股共计526家石化化工上市公司中包含133家央国企,合计市值为50172.07亿元,占石化化工行业上市公司总市值的60.35%。近年来,石化化工央国企相较于民营企业更具经营韧性、抗风险能力更强,但其估值相对偏低。在当前内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随政策驱动央国企改革持续深化,石化化工央国企估值有望得到重塑。   并购潮渐行渐近,央国企或再度主导。在政策、行业、资金三重加码下,预计我国化工行业存在较大的并购重组机遇。复盘上一轮化工行业并购重组潮(2013-2017年),央国企现金流充沛支撑其并购主体地位,且以横向、多元化并购重组为主,景气持续低迷的子行业并购频发。展望此轮潜在的化工并购重组潮,预计央国企仍处于主导地位,但纵向、多元化并购或引领新一轮浪潮,重点关注能源转型、产业链一体化等方向的并购机会。此外,主营产品景气长期处于低位的企业或存在优质资产注入的机会。   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新质生产力有望激发我国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动力和活力。结合各项政策文件及终端产业发展趋势,我们认为以下两点将成为我国石化化工行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发展路径:一是,传统石化化工行业以安全生产和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的大规模设备更新;二是,增强研发投入、加速攻关关键原材料,保障关键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石化化工央基于稳健且充足的现金流、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丰富的产业布局以及深厚的研发实力等相对优势,有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具备相对优势,看好石化化工央国企的引领、表率作用。   引领低碳化进程,推动产业绿色化。化工是能源密集型行业,碳减排任重道远。目前我国石化央企正积极践行碳减排,加速能源转型,尤其在发展氢能、CCUS等领域表现突出。一方面,石化央企具有丰富的的技术储备、能源运营经验且在部分企业在管道、终端站点的布局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另一方面,氢能、CCUS等目前正处于产业发展前期,部分项目甚至处于亏损阶段,石化央企现金流充沛,具备充足的资金实力保持战略定力,推进氢能、CCUS等项目产业化,引领我国化工行业低碳化进程。   重视市值管理,驱动价值回归。有效使用股份回购增持、股权激励等市值管理工具,对石化化工央国企在驱动业绩改善、估值修复等方面具有一定积极作用。同时,石化化工央国企近年来在政策引导下,在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披露以及分红等方面的积极性也正逐步提升,市场对于优质石化化工央国企的投资信心随之逐步增强。我们认为,目前相较于民营企业,石化化工央国企估值仍有一定向上修复空间,中长期来看,善用市值管理工具,将进一步引领石化化工央国企提质增效、价值回归。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4页
    2024-11-21
  • 医药行业国别竞争力研究:从中、美、欧、日、印财报看2025年中国医药供需及投资机会

    医药行业国别竞争力研究:从中、美、欧、日、印财报看2025年中国医药供需及投资机会

    化学制药
      老龄化、城镇化、疾病谱的变化使得医药行业成为永恒的朝阳行业。   然而,全指医药经历了三年回调后,“需求增长”并不是这个行业的全部逻辑。   首先,医药行业的需求增长通常会随着创新周期和政策调控周期而波动。一方面,创新驱动、消费升级的本质使得医药从来不缺新需求,2009-2019年全球及本土医药行业快速扩容,2020-22年受新冠全球需求激增,23-24年面临需求整体回落,但仍有新的大药诞生。另一方面,政府作为支付系统中重要力量,面临有限预算约束下会严格监管行业以控制需求的快速增长。展望2025年,我们是否可以看到创新周期和政策调控周期叠加使得行业需求向上?   其次,医药行业的供给变化需要结合全球国别竞争力研究,且通常体现“有限供给”的特点。一方面,过去十年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其竞争格局与国际竞争形势的变化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专利保护、政府监管等使得该行业进入壁垒较高,供给变化周期通常以年为单位发生,不易陷入无序竞争的困局中。展望未来,我们是否可以看到中国医药行业诞生世界级的企业?   最后,医药行业各细分行业成长、估值逻辑各有不同,原料药类周期品、创新药械疫苗类科技股、消费医疗类消费股。   因此,以供需结构为基石、以产业升级为锚点开展细分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并应结合当下中国资本市场的主要政策导向分析,得出2025年医药行业投资策略。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08页
    2024-11-21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反倾销调查事件频发,液氯、多元醇价格上行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反倾销调查事件频发,液氯、多元醇价格上行

    化学制品
      市场行情走势   过去一周,基础化工指数涨跌幅为-2.57%,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3.29%,基础化工板块跑赢沪深300指数0.72个百分点,涨跌幅居于所有板块第13位。基础化工子行业涨跌幅靠前的有:氨纶(4.93%)、合成树脂(1.61%)、煤化工(0.32%)、胶黏剂及胶带(0.06%)、锦纶(-0.08%)。   化工品价格走势   周涨幅排名前五的产品分别为:液氯(10.28%)、国际硫磺(7.94%)、辛醇(7.53%)、国产维生素A(7.33%)、二氯甲烷(7.19%)。周跌幅前五的产品分别为:丁二烯(-10.53%)、丙烯酸乙酯(-5.88%)、国际甲苯(-5.77%)、液氨(-5.05%)、苯胺(-4.83%)。   行业重要动态   全球贸易摩擦加剧,美国对中国产香兰素做出反补贴初裁。近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进口自中国的香兰素(Vanillin)作出反补贴初裁,初步裁定Jiaxing Guihua Chemical Import and Export Co.,Ltd.和中国其他生产商/出口商的税率均为27.33%。美国商务部预计将于2025年3月24日作出反补贴终裁。   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21~2023年,美国自中国香兰素的进口额分别为6917.4万美元、8669.5万美元和3879.4万美元,进口量分别为3089.8吨、3500.5吨和2326.4吨。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2022年和2023年,美国自中国涉案产品的进口额同比分别增长25.3%和下降55.3%,进口量同比分别增长13.3%和下降33.5%。据有关资料,香兰素具有香荚兰豆香气及浓郁的奶香,起增香和定香作用,广泛用于化妆品、烟草、糕点、糖果以及烘烤食品等行业,是全球产量最大的合成香料品种之一。另外根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11月以来,欧盟、印度、巴西、沙特等国家和地区接连对中国钛白粉展开反倾销调查。   投资建议   当前时点建议关注如下主线:1、制冷剂板块。随着三年基数期结束,三代制冷剂行业供需格局将迎来再平衡,价格中枢有望持续上行,建议关注金石资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2、化纤板块。建议关注华峰化学、新凤鸣、泰和新材。3、建议关注万华化学、华鲁恒升、鲁西化工、宝丰能源等优质标的。4、轮胎板块。建议关注赛轮轮胎、森麒麟、玲珑轮胎。5、农化板块。建议关注亚钾国际、盐湖股份、兴发集团、云天化、扬农化工。6、优质成长标的。建议关注蓝晓科技、圣泉集团、山东赫达。   维持基础化工行业“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波动,需求不达预期,宏观经济下行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2页
    2024-11-21
  • 24H2承压明显,看好海外收入增长

    24H2承压明显,看好海外收入增长

    个股研报
      心脉医疗(688016)   主要观点:   事件:   2024年10月30日,公司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2024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0亿元(同比+9.13%),归母净利润5.53亿元(同比+42.46%),扣非净利润5.02亿元(同比+37.37%);单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2亿元(同比-31.65%),归母净利润1.50亿元(同比+37.57%),扣非净利润1.15亿元(同比+9.56%)。   点评:   覆膜支架受调价影响,国内市场24H2承压明显   公司单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2亿元,同比下滑31.65%,主要系受到政策影响。2024年9月,公司腹主动脉覆膜支架产品国家医保局指导下进行了价格调整,目前挂网价格调整完毕。公司胸主动脉覆膜支架产品终端价下调约40%及以上,腹主动脉覆膜支架产品终端价下调约20%-35%。行业受到调价影响,国内市场24Q3发货端承压明显。我们预计此次调价事件、10月河南联盟集采以及外周血管国采影响,公司现有及在研产品如覆膜支架、栓塞微球、外周血管球囊扩张导管、外周血管介入导引通路及外周血管支架等产品均会受到影响,公司24H2承压明显。   海外市场高速增长,持续回购彰显信心   公司全球化进展加速。2024年1-9月,公司海外收入同比增长75%,销售占比首次超过10%,海外新获批注册证11张,累计海外注册证60+张;报告期内,公司全资收购欧洲医疗器械公司OMD,进一步助力产品在欧洲、日本和美国市场的拓展。短期业绩调整不影响管理层的长期信心,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累计回购股份894,027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73%;针对国内价格调整和集采政策,公司将积极参与集采工作,通过集采实现快速入院、扩大市场份额。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有望分别实现12.47/13.54/15.99亿元(调整前15.37/19.79/25.25亿元),同比增长5.1%/8.5%/18.1%;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4.89/5.47/6.26亿元(调整前6.50/8.32/10.59亿元),同比增长-0.7%/11.8%/14.5%;对应EPS为3.97/4.44/5.08元;对应PE倍数为27/25/21x。公司为国内血管介入器械的领军企业,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价格调整导致收入下滑,高值耗材集采影响,海外收入不及预期。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11-21
  • 24Q3利润改善,创新转型与双轮驱动持续推进

    24Q3利润改善,创新转型与双轮驱动持续推进

    个股研报
      健康元(600380)   主要观点:   事件:   健康元发布2024年三季度业绩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8.99亿元,同比-5.95%;归母净利润11.12亿元,同比+2.58%,其中健康元(不含丽珠集团、丽珠单抗)实现归母净利润约4.79亿元,同比下降约21.65%,丽珠单抗对归母净利润影响金额约为-1.64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0.73亿元,同比+2.30%。   分析点评   三季度利润端稳定提升,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单季度来看,公司2024Q3收入为36.64亿元,同比-6.80%;归母净利润为3.35亿元,同比+24.9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11亿元,同比+16.45%。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为63.07%,同比+1.30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24.80%,同比-2.30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5.96%,同比+0.58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0.89%,同比+1.60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8.71%,同比-0.87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26.14亿元,同比增长6.25%。   制剂板块收入短期波动,原料药与保健品多元发展   分板块来看,24年前三季度公司化学制剂收入58.79亿元,同比-10.55%,其中,促性激素产品收入23.08亿元,同比+5.46%;消化道产品收入18.54亿元,同比-18.66%;呼吸制剂产品收入7.99亿元,同比-28.18%;精神产品收入4.43亿元,同比+3.11%;抗感染产品收入3.22亿元,同比-19.46%。公司持续推动多项创新药与高壁垒复杂制剂的研发,如抗流感新药TG-1000胶囊III期临床推进顺利,24年8月份顺利报产。原料药及中间体收入38.57亿元,同比-2.83%。中药制剂收入10.84亿元,同比-16.06%。诊断试剂及设备收入5.66亿元,同比+21.03%。保健食品收入2.62亿元,同比+97.67%。生物制品收入1.31亿元,同比+15.98%。   投资建议   根据公司前三季度业绩,我们下调了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162.1/176.2/192.5亿元(2024~2026年前预测值为172.6/190.6/212.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6%/8.7%/9.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7/16.2/18.2亿元(2024~2026年前预测值为15.6/17.8/20.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10.0%/12.7%,对应估值为15X/14X/12X。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风险超预期;市场价格风险超出预期;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11-21
  • 医疗保健行业研究投资评级推荐首次:造物致用,合成生物赋能未来

    医疗保健行业研究投资评级推荐首次:造物致用,合成生物赋能未来

  • 深入理解疾病领域,跻身全球竞争舞台

    深入理解疾病领域,跻身全球竞争舞台

  • 原料药行业24年三季报总结:Q3行业传统淡季整体同比仍有较快增长,展望Q4预计同环比均有较好表现

    原料药行业24年三季报总结:Q3行业传统淡季整体同比仍有较快增长,展望Q4预计同环比均有较好表现

  • 核药产品管线不断丰富,打开长期想象空间

    核药产品管线不断丰富,打开长期想象空间

    个股研报
      东诚药业(002675)   投资要点:   业绩短期承压。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6亿元,同比下滑16.4%,实现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下滑41.6%;2024Q3,实现营业收入7.4亿元,同比下滑7.3%,实现归母净利润0.55亿元,同比下滑45.7%。   短期肝素价格波动影响表观收入。2024年前三季度,分业务来看,1)原料药:实现收入9.60亿元,同比减少28.73%,主要因肝素钠销售价格下降所致;2)核药业务:FDG注射液实现收入3.12亿元,同比减少1.33%;锝标记药物实现收入8178.75万元,同比增长4.26%,同比增加主要因市场开拓、市场份额增加所致;3)制剂业务:那屈注射液实现收入1.10亿元,同比增加130.76%;4)云克注射液:实现收入1.85亿元,同比减少3.65%,同比减少主要受DRG、DIP政策影响,住院病人减少所致。   核药产品线不断丰富,静待市场潜力打开。核药方面,公司核素药物产品丰富,包括诊断类正电子药物18F-FDG、单光子药物锝[99mTc]标记药物和其他药物尿素[14C]胶囊。此外,公司近年来着力打造1.1类放射性诊疗一体化药物创新平台——烟台蓝纳成,其具有放射性诊疗一体化药物创新研发和全球领先的纳米递送技术的特点,适应症涵盖前列腺癌、胃癌、结直肠癌、鼻咽癌等多种癌症的诊断与治疗产品,其中部分产品进行中美双报,截止24H1,烟台蓝纳成产品氟[18F]思睿肽注射液正在进行III期临床试验,氟[18F]纤抑素注射液已完成I期临床试验,177Lu-LNC1004注射液正在中国和新加坡开展I期临床试验,177Lu-LNC1008注射液、177Lu-LNC1010注射、177Lu-LNC1011注射液已获得中国的临床试验通知书,68Ga-LNC1007注射液、18F-LNC1007注射液、177Lu-LNC1011注射液已获得FDA临床试验通知书。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2.9/3.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2%/31.6%/26.2%,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51/39/31倍。我们选取海思科、千红制药和健友股份为可比公司,考虑到公司核药产品线不断丰富,未来具有想象空间,首次覆盖,给于“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政策超预期的风险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11-21
  • 24Q3业绩持续优化,三金品牌稳健发展

    24Q3业绩持续优化,三金品牌稳健发展

    个股研报
      桂林三金(002275)   主要观点:   事件   桂林三金发布2024年三季度业绩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75亿元,同比-3.49%;归母净利润3.84亿元,同比-3.28%;扣非归母净利润3.47亿元,同比-7.78%。   事件点评   24Q3业绩稳步提升,盈利能力逐步改善   单季度来看,24Q3收入为5.06亿元,同比15.71%;归母净利润为0.83亿元,同比377.7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73亿元,同比657.38%。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为74.84%,同比+1.27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31.84%,同比+3.78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6.95%,同比-2.39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0.30%,同比+0.06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7.29%,同比+0.83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2.34亿元,同比+1.46%。   公司药品批文丰富、行业领先地位凸显,生物制药发展稳健,研发投入持续加码   公司与下属子公司拥有217个药品批文,其中有47个独家特色产品,69个品规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119个品规进入国家医保目录,22个产品被认定为第一批广西民族药。   目前在咽喉、口腔用药和泌尿系统用药方面已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根据米内网数据,在2023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咽喉中成药产品TOP20中,桂林西瓜霜、西瓜霜润喉片、西瓜霜清咽含片分别位于第3位、第4位和第14位。   生物制药稳步前行。宝船生物积极加强平台工艺开发,截至2023年,宝船在研项目共计18个,其中7项临床试验进行中,新药发现阶段项目5个,平台建设项目6个。白帆生物CDMO项目开展有序开发,布局单抗全产业链,2023年完成了7个项目交付、8个项目启动。公司保持了较高的研发投入,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1.15亿元,同比增长9.04%,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29%。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   根据公司三季报披露业绩,我们下调了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22.4/24.4/26.8亿元(前预测值为23.9/26.3/29.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3%/8.7%/10.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5.1/5.8亿元(前预测值为5.0/5.8/6.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5%/13.5%/13.0%,对应估值为20X/18X/16X。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变化风险;产品质量控制风险;研发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11-2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