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40)

  • 华东医药(000963):医药+医美双轮驱动,创新产品渐入收获期

    华东医药(000963):医药+医美双轮驱动,创新产品渐入收获期

  • 医药行业周报:重磅BD陆续落地,催化估值提升

    医药行业周报:重磅BD陆续落地,催化估值提升

    化学制药
      医 药 行 业 观 点   1. 重磅交易陆续落地,催化估值提升   创新出海是本轮创新药价值重估的重要推动因素,其价值的锚点在于BD估值水平的变化,尤其是PD-1/VEGF为代表的双抗。从康方生物与SUMMIT THERAPEUTICS 的合作开始到6月2日,BMS与BioNTech达成一项超90亿美元的交易,海外MNC对PD-1双抗的价值认知和交易金额在快速提高。在5月30日石药集团预告潜在三项交易合作,6月13日石药集团与阿斯利康达成一项首付款1.1亿美元,研发里程碑16.2亿美元,销售里程碑36亿美元的交易,合计金额超50亿美元。根据医药魔方数据,2025年Q1,中国医药交易数量同比增加34%,而交易总金额同比增加222%。创新价值重估的过程也从biotech公司延伸至三生制药、石药集团等Pharm一类公司,以及更多的转型创新公司。中国创新药的研发效率优势,以及不断更新的研发管线,海外MNC面临的专利悬崖问题,我们认为未来创新药出海的趋势将持续强化,并支撑创新药的整体估值。从细分方向上看,除肿瘤和自免等MNC聚焦的治疗领域之外,国内创新药所关注的方向也扩大至痛风、心梗、脑梗、呼吸窘迫综合征、血友病等新方向,新的治疗方向的BD达成有望对此类创新药资产形成价值重估。在创新估值重估的带动下,最近一月(2025/5/14-2025/6/14),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涨幅为7.26%,跑赢沪深300指数9.26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指数中,医药生物指数最近一月超额收益排名第1位。随着估值水位的提升,我们认为更多具有创新药布局或者投资的医药企业将继续迎来重估   2. 关注ADA大会,从近期BD看MNC布局思路   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DA)第85届科学年会将于6月20日至23日在美国芝加哥召开,已有众生睿创,博瑞医药、歌礼制药等中国企业预告披露最新的研究成果。除了降糖和减重之外,增肌也是ADA大会上的重要关注方向,Bimagrumab与司美格鲁肽组合将在会上发布最新研究数据。国内与Bimagrumab类似的增肌相关的研发产品包括来凯医药的LAE102和歌礼制药的ASC47,目前处于临床的早期阶段。对于GLP-1,开发更快减重,更长效,小分子依然是重要趋势。6月3日,礼来与瑞典Camurus达成一项总额高达8.7亿美元的合作协议,拟开发GLP-1的长效月制剂。5月14日诺和诺德与Septerna宣布达成一项独家全球合作及许可协议,双方将共同致力于发现、开发并商业化针对肥胖症、2型糖尿病及其他心脏代谢疾病的口服小分子药物。6月2日,翰森制药与再生元(Regeneron)就HS-20094达成许可交易,HS-20094是一款在研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已完成多项II期临床试验,目前正在中国进行III期临床试验。HS-20094交易的达成,MNC依然关注并继续布局双靶点的注射剂,尤其是辉瑞小分子GLP-1终止临床试验之后,双靶点和三靶点注射剂的安全性依然是突出优势。   3. 关注痛风和降尿酸巨大的潜力市场和中国企业的机遇   痛风是全球性疾病,目前我国痛风的疾病负担尤其严重,患病率约为0.86%~2.20%,且患者呈逐步年轻化趋势。痛风与高尿酸血症存在紧密联系,2020年全球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人数为9.3亿人,预计2030年全球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群体数将达到14.2亿人;2020年中国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病人数为1.7亿人,预计2030年将达到2.4亿人,痛风治疗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由于现有痛风治疗用药的安全性不足,目前治疗的依从性和达标率均较差,血尿酸达标诊次占比仅为7.01%,治疗后关节疼痛VAS评分>3分占比约40%,疼痛控制不佳,亟需更好更安全的药物上市。目前以URAT1为靶点新药已有多个品种进入关键的临床阶段,其中恒瑞医药的自主研发的SHR4640片的上市申请获得受理,一品红的AR882已开始Ⅲ期临床试验的患者入组。2025年6月11日至14日,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大会(EULAR)在巴塞罗那召开,国内多个痛风新药展示最新研究成果,其中金赛药业首次发布伏欣奇拜单抗对比依托考昔的治疗结果,伏欣奇拜单抗非劣效且优效于依托考昔。恒瑞医药发布其积极上市新药SHR4640片的3期研究,SHR4640片组16周时,血尿酸≤360μmol/L达标率显著高于别嘌呤醇组(39.7% vs 26.5%,p<0.0001),而且优势持续至52周(54.2% vs 31.0%),安全性方面,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近。   4. 肿瘤免疫在双抗领域有望诞生划时代产品   PD-1/VEGF双抗无疑是创新药对外授权的热点,不仅是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首付款超历史记录的12.5亿美元的重磅交易,更重要是PD-1/VEGF具备挑战全球药物-K药的潜力。三生制药在授权SSGJ-707(PD-1/VEGF双抗)同时,启动SSGJ-707和K药头对头的三期临床试验。在SSGJ-707之前,全球首个PD-1/VEGF双抗,康方生物的依沃西单抗注射液已获得中国药监局的许可,获批一线治疗PD-L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在与K药的头对头研究中,依沃西单抗组的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高于K药组。虽然在总生存期(OS)数据上,依沃西单抗组并未做到优效,但后续由SSGJ-707引领的PD-1双抗将继续挑战。除了PD-1/VEGF双抗组合值得期待之外,PD-1与白介素组合也是中国企业领先,2025年1月22日信达生物公示IBI363(PD-1/IL-2)与K药治疗黑色素瘤的二期临床。2 月 17 日IBI363治疗鳞状非小细胞肺癌获得FDA快速通道资格。在2025年ASCO会议上,信达生物发布了IBI363 三项最新临床数据,针对黑色素瘤、结直肠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均展示出让人鼓舞的疗效数据。   医药推选及选股推荐思路   在目前国内创新支付体系下,部分创新品种已经实现研发投入回报的正循环,销售额持续新高,同时海外临床数据陆续发布,对外授权进入高峰期,创新价值兑现加速,维持医药行业“推荐”的评级,具体的推选方向和选股思路如下:   1)ADA大会临近,减重领域关键临床数据发布和对外合作出海,推荐【众生药业】,关注【来凯医药-B】、【博瑞医药】、【联邦制药】、【歌礼制药-B】。   2)痛风将是未来潜力的大病种市场,急性期新药上市带来划时代转变,及国产新药的海外授权预期,推荐【长春高新】,【一品红】。   3)转型类公司,布局创新药陆续进入临床阶段,创新资产价值重估,推荐【百洋医药】、【亿帆医药】,关注【远大医药】。   4)关注免疫方向,尤其是小分子自免药物的对外授权,推荐【益方生物】,关注【诺诚健华】、【荃信生物-B】。   5)关注肿瘤免疫方向,PD-1双抗和多抗的授权,关注【三生制药】、【信达生物】、【宜昂明科-B】。   6)关注通用型CAR-T技术的突破和实体瘤CAR-T进入上市阶段,建议关注【科济药业-B】、【永泰生物-B】。   7)医保目录品种放量,政策加码拓宽市场天花板,推荐【上海谊众】,关注【艾力斯】。   8) 连锁药店供给逐步出清,新经济模式下转型,推荐【益丰药房】、【老百姓】,关注【一心堂】。   9)原料药产业升级,关税冲击减弱,从尼古丁原料延伸至烟袋等终端产品,推荐【金城医药】。   10)中药品牌资源发掘和渠道梳理带来利润提升,关注【马应龙】。   风 险 提 示   1.研发失败或无法产业化的风险   医药生物技术壁垒高,研发失败可能导致不能按计划开发出新产品,无法产业化。   2.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因营销策略不能适应市场、学术推广不充分等因素影响,导致销售不及预期。   3.竞争加剧风险   如有多个同种产品已上市,或即将有多个产品陆续上市,市场竞争激烈。   4.政策性风险   医药生物是受高监管的行业,任何行业政策调整都可能对公司产生影响。   5.推荐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华鑫证券
    28页
    2025-06-15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6.09-2025.06.15)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6.09-2025.06.15)

    创新药/改良型新药
    仿制药
    行业政策法规
    根据摩熵医药数据库统计,2025.06.09-2025.06.15期间共有110个创新药/改良型新药临床申请/上市申请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承办(按受理号统计,不含补充申请)。其中国产药品受理号67个,进口药品受理号43个。本周共计68款创新药/改良型新药临床试验申请获得“默示许可”,包括化学药34款,生物药31款,中药3款。其中值得注意的有:(1)Empasiprubart注射用浓溶液6月9日,CDE官网公示:argenx公司的Empasiprubart注射用浓溶液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用于治疗成人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MN)。公开资料显示,Empasiprubart注射用浓溶液是一款人源化“清除抗体”(sweeping antibodies),以pH-和Ca2+依赖的方式特异性结合C2。C2是补体级联中的一种蛋白质,empasiprubart旨在抑制C2和下游补体激活的功能,从而减少组织炎症和适应性免疫反应。(2)Lartesertib片剂6月13日,CDE官网公示:德国默克(Merck KGaA)的Lartesertib片剂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联合Tuvusertib治疗在既往PARP抑制剂治疗期间疾病进展的BRCA突变和/或同源重组缺陷(HRD)阳性卵巢上皮癌患者。公开资料显示,Lartesertib片剂是一款ATM抑制剂,研究显示,在ATM缺失的肿瘤细胞中,ATR抑制剂可以产生合成致死效应,在导致ATM缺失肿瘤细胞死亡的同时,并不影响正常细胞。(3)LM-168注射液6月12日,CDE官网公示:礼新医药的LM-168注射液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公开资料显示,LM-168注射液是一款抗CTLA-4抗体。该产品经过工程化改造,可在肿瘤微环境(TME)中高ATP/ADP/AMP(ANP)水平下选择性结合CTLA-4,而在健康组织中结合力较弱,从而降低“脱靶毒性”。本周共2款新药获批上市,即养血祛风止痛颗粒和雷芬那辛吸入用溶液。
    摩熵咨询
    26页
    2025-06-15
  • 曼谷杜斯特医疗服务公共有限公司(BDMS):曼谷杜斯特医疗服务公共有限公司:BDMS普吉岛-在应对竞争的同时引领市场

    曼谷杜斯特医疗服务公共有限公司(BDMS):曼谷杜斯特医疗服务公共有限公司:BDMS普吉岛-在应对竞争的同时引领市场

  • 石药集团(1093):石药集团(1093.HK):如指引所述宣布首笔业务开发交易;与阿斯利康开展基于平台的合作

    石药集团(1093):石药集团(1093.HK):如指引所述宣布首笔业务开发交易;与阿斯利康开展基于平台的合作

  • 新药周观点:创新药4月进院数据更新,多个新纳入医保创新药快速进院

    新药周观点:创新药4月进院数据更新,多个新纳入医保创新药快速进院

  • 石药集团(1093):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与阿斯利康的交易再传利好:预计授权交易热情将持续

    石药集团(1093):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与阿斯利康的交易再传利好:预计授权交易热情将持续

  • 联影医疗(688271):重大事项点评:推出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健全长效激励机制

    联影医疗(688271):重大事项点评:推出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健全长效激励机制

  • 海康威视(002415):海康威视(002415.SZ):第二季度海外及创新业务逐步复苏;多模态人工智能模型提升业绩;中性评级

    海康威视(002415):海康威视(002415.SZ):第二季度海外及创新业务逐步复苏;多模态人工智能模型提升业绩;中性评级

  • 联影医疗(688271):推出新一期股权激励计划,彰显长期发展信心

    联影医疗(688271):推出新一期股权激励计划,彰显长期发展信心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