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40)

  • 政策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可关注哪些机会?

    政策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可关注哪些机会?

  • 国泰海通医药2025年6月第三周周报:利好政策频出,持续推荐创新药械

    国泰海通医药2025年6月第三周周报:利好政策频出,持续推荐创新药械

  • 拨康视云-B:招股说明书

    拨康视云-B:招股说明书

    建银国际证券
    710页
    2025-06-23
  • 化工行业2025年度中期投资策略:聚焦新消费需求,捕捉周期机会

    化工行业2025年度中期投资策略:聚焦新消费需求,捕捉周期机会

    化学制品
      关注化工行业的新消费:在新消费浪潮下,锦纶、代糖、益生菌、植调剂领域存在投资机遇:锦纶受益户外运动需求,行业景气度高,推荐华鼎股份、聚合顺;代糖契合减糖趋势,虽消费者认知待提升,但行业格局向好、价格有望上行,推荐百龙创园,关注保龄宝;益生菌作为大健康热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推荐拥有专利产品的蔚蓝生物;植调剂在大田作物应用潜力大,精准化、绿色化产品前景广阔,推荐国光股份。   化肥出口窗口至,高景气度有望延续:看好25年下半年化肥价格维持高景气运行,当前磷肥出口窗口期已至,海内外显著价差有望提高磷肥出口企业盈利水平,建议关注磷化工领先企业:云天化;印度钾肥大合同价格大幅提高,有望提振国内钾肥景气度,建议关注自有钾矿资源的钾肥企业:亚钾国际。   人形机器人量产在即,关注材料新需求:人形机器人已进入技术集中突破和应用初步试水的关键发展阶段,大批新材料有望在机器人产业中迎来新应用,建议关注PEEK材料相关的中研股份、凯盛新材、新瀚新材、中欣氟材,UHMWPE纤维相关的同益中、南山智尚、恒辉安防、康隆达,机器人皮肤中与柔性基体相关的祥源新材与福莱新材。   供给受限频发,农药有望迎系统性行情:农药安全事故频发有望加速供给侧改革,农药景气度有望企稳回升,优先建议关注供给受限品种,如烯草酮、氯虫苯甲酰胺及其中间体K胺等,建议关注:先达股份、利尔化学、ST红太阳。   新材料:市场交易活跃,成长股迎来较佳配置时机,推荐圣泉集团、卓越新能、蓝晓科技、华恒生物,建议关注嘉化能源。   风险提示:相关政策力度、落地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下游消费需求不达预期、测算误差等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9页
    2025-06-23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举措有望出台,建议关注相关受益领域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举措有望出台,建议关注相关受益领域

    化学制药
      报告要点:   医药板块本周跑输沪深300指数   2025年6月16日至6月20日,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下跌4.35%,跑输沪深300指数3.90pct,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排名第29。2025年初至今,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上涨4.57%,跑赢沪深300指数6.81pct,涨跌幅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排名第6。截至2025年6月20日,医药板块估值为27.07倍(TTM整体法,剔除负值),相对于沪深300估值溢价率为140.87%。   本周昂利康、悦康药业和创新医疗等表现较好   涨幅排名前十的个股分别为:昂利康(+21.21%)、悦康药业(+19.34%)、创新医疗(+18.96%)、济民健康(+12.36%)、爱朋医疗(+11.42%)、ST百灵(+10.55%)、易明医药(+10.02%)、启迪药业(+8.86%)、沃森生物(+8.63%)、康华生物(+8.00%)。   跌幅排名前十的个股分别为:澳洋健康(-26.33%)、康惠制药(-20.92%)、浩欧博(-19.37%)、百洋医药(-19.01%)、华纳药厂(-16.97%)、科兴制药(-16.85%)、千红制药(-15.64%)、诺诚健华(-15.34%)、奥赛康(-15.08%)、一品红(-14.78%)。   重要事件   2025年6月20日,国家药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利主持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举措,审议通过《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举措》。《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举措》主要内容包括优化特殊审批程序、完善分类和命名原则、持续健全标准体系、进一步明晰注册审查要求、健全沟通指导机制和专家咨询机制、细化上市后监管要求、强化上市后质量安全监测、密切跟进产业发展、推进监管科学研究和推动全球监管协调等十方面具体措施。《举措》将于近日发布,国家药监局将加强统筹协调,细化相关要求,明确工作时限,确保顺利推进。   投资建议   近年来我国高端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部分前沿领域呈现爆发的态势,其中医用机器人、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和新型生物材料医疗器械等技术集成度高,是高端医疗器械的典型产品,也是塑造医疗器械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举措》的出台对支持高端医疗器械重大创新,促进更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方法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有重大意义,将有效推动高端医疗器械的科研成果转化进程,通过优化审批流程、加强沟通指导等措施,将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实际产品,满足临床需求,为企业提供更多市场机遇和创新方向。   风险提示   医药行业政策风险,产品降价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5-06-23
  • 化工新材料周报:生物航煤、溴素价格上涨,维生素、腈纶、多晶硅价格下滑

    化工新材料周报:生物航煤、溴素价格上涨,维生素、腈纶、多晶硅价格下滑

    化学制品
      报告摘要   1.重点子行业及产品情况跟踪   生物航煤(SAF)、溴素价格上涨。据百川数据,近期随着内需+外单均不同程度释放影响,原料价格继续上探,生物柴油、生物航煤(SAF)价格走强。截至6月22日,生物航煤(SAF)欧洲FOB高端最新价格2030美元/吨,较上周上涨3.84%,较年初上涨9.49%;生物柴油市场均价8033元/吨,较年初上涨7.11%。溴素山东最新价格25500元/吨,较上周上涨2%,较年初上涨18.6%。   维生素、多晶硅、有机硅、腈纶等价格下滑,制冷剂R22价格小幅回调。据百川数据,本周(6.16-6.22)制冷剂多数品种维持高位稳定,制冷剂R22市场均价35000元/吨,较上周小幅下滑2.78%;今年以来,制冷剂价格上涨明显,同比去年盈利能力明显提升。维生素A/E价格较上周分别下滑1.59%/6.25%,多晶硅基准品现货最新价格36335元/吨,较上周下滑6.87%,有机硅生胶市场均价12300元/吨,较上周下滑3.91%,腈纶市场均价13540元/吨,较上周下滑7.89%。   高性能纤维/轻量化材料:受益于机器人及低空经济产业链,关注度持续提升。今年以来,机器人的关注度持续提升,产业链的相关材料也日益受到重视,如PEEK材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低空经济逐步进入商业化阶段,对于轻量化、高性能材料需求或明显增加。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HMWPE),是继芳纶和碳纤维之后的第三代高性能纤维,广泛应用在军事防护、远洋航海、航空航天、海洋养殖、腱绳等领域。   2.核心观点   (1)生物航煤(SAF):生物柴油、生物航煤作为可再生绿色能源,日益受到重视,建议关注:卓越新能、已具备SAF产能的公司等。(2)低空经济/机器人产业链材料:我国低空经济、机器人产业迈向商业化,相关的新材料、轻量化材料(如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需求或增加;建议关注:同益中、碳纤维行业等。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下滑、供给过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5-06-23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6月第3周):高端器械迎来发展新机遇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6月第3周):高端器械迎来发展新机遇

    生物制品
      行业观点:   周度回顾。上周(6月16日-6月20日)医药生物板块出现巨幅回撤,收跌4.35%,跑输沪深300(-0.45%)和Wind全A(-1.07%)。从板块来看,各子版块全线下跌,其他生物制品(-6.7%)、医疗研发外包(-5.83%)和化学制剂(-5.65%)领跌。从个股来看,昂利康(21.2%)、悦康药业(19.3%)和创新医疗(19%)涨幅居前,澳洋健康(-16.7%)、康惠制药(-12.2%)和浩欧博(-10.2%)跌幅居前。   高端器械迎来发展新机遇。6月20日,国家药监审议通过《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举措(征求意见稿)》,针对医用机器人、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前沿领域推出一系列创新支持政策。包括优化特殊审批程序、完善分类和命名原则、持续健全标准体系、进一步明晰注册审查要求、健全沟通指导机制和专家咨询机制、细化上市后监管要求、强化上市后质量安全监测、密切跟进产业发展、推进监管科学研究和推动全球监管协调等十方面具体措施,促进更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方法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中长期来看,我们认为高端医疗器械厂商有望受益于监管层面利好,提升国产高端器械的全球竞争力。   ADA会议减肥药不断推进,6月21-24日,ADA(美国糖尿病年会)会议正在召开,减肥药方向多个热门管线发布进展,我们建议持续关注口服药、多靶点和减脂增肌方向,关注先行者礼来在以上方向的临床数据,以及可能为减肥药方向带来的催化。   风险提示:地缘冲突加剧风险;业务落地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并购重组存在不确定性;药品研发不确定性风险。
    世纪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9页
    2025-06-23
  • 医药行业周报:ADA大会在即,GLP-1减重赛道有哪些新进展?

    医药行业周报:ADA大会在即,GLP-1减重赛道有哪些新进展?

    中药
      投资要点:   本周医药市场表现分析:6月16日至6月20日,医药指数下跌4.35%,相对沪深300指数超额收益为-3.90%。本周,医药板块有所回调,尤其创新药板块调整较为明显、但有强基本面支撑的核心创新药标的如信达生物、泽璟制药、三生制药等回调较小,展望后市,继续看好创新药产业趋势,持续看好有BD出海或重磅创新药进展的相关标的。建议关注:1)创新药作为较为确定的产业趋势,继续重点推荐A股热景生物、华纳药厂、信立泰、一品红、科兴制药、泽璟制药、科伦药业、恒瑞医药;港股三生制药、科伦博泰、康方生物、中国生物制药、信达生物、翰森制药;2)25年业绩逐季度边际改善、估值水平较低且有边际改善的个股,建议关注长春高新(创新药)、昆药集团、马应龙、开立医疗、迈瑞医疗、鱼跃医疗、海泰新光、麦澜德等。   医药指数和各细分领域表现、涨跌幅:本周上涨个股数量43家,下跌个股447家,涨幅居前为昂利康(+21.21%)、悦康药业(+19.34%)、创新医疗(+18.96%)、济民健康(+12.36%)、爱朋医疗(+11.42%),跌幅居前为澳洋健康(-26.33%)、康惠制药(-20.92%)、浩欧博(-19.37%)、百洋医药(-19.01%)、华纳药厂(-16.97%)。   从ADA2025看国内投资机会,药企创新能力持续得到验证,建议关注来凯医药、歌礼制药、康缘药业等。2024年司美格鲁肽全球销售259亿美元,紧随药王之后,GLP-1领域备受瞩目。从2025ADA大会提前公布的两千多条摘要中,我们惊喜发现,GLP-1减重领域涌现出众多积极进展,增肌、新靶点探索等差异化研究方向,以及数据亮眼的优质管线纷纷亮相,行业发展态势蓬勃。1)增肌/不减肌:减重新需求,大药企布局热门方向。从无到有,追求减重质量变得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次ADA赛道重磅管线,Bimagrumab2b期数据将读出。在国内,来凯医药、歌礼制药亦有相关布局。2)口服小分子:orforglipron有望率先获批,上游有望较大受益。本次ADA将读出O药首个3期数据-ACHIEVE1(针对T2DM。O药分子量大、合成复杂、价值量高,上游有望极大受益,建议关注凯莱英、药明康德等上游公司。此外,目前口服小分子主要分子结构大多为辉瑞路径,而歌礼制药ASC30、翰森制药HS10535则为礼来路径,其中HS10535于2024年12月以20亿美元授权MSD。3)Amylin:下一代重磅靶点,具安全性好等差异化优势,是GLP-1等肠促激素的潜在“黄金搭档”。国内博瑞医药有相关布局,BGM1812相比petrelintide(Zealand)AMYR/CTR激动性均提升,在小鼠上表现出更好的减重效果。4)超长效:用药依从性极大提升,安进Maritide减重月制剂将读出52周2期数据。国内(1)众生RAY1225(GLP-1/GIP)双周制剂2期24周减重13.05%,安全性良好;(2)甘李GZR18双周头对头司美2b期针对T2DM,降糖减重效果更好。   投资观点及建议关注标的:展望2025年,我们认为医药板块已经具备多方面的积极发展因素,基本完成了新旧增长动能转换(创新替代仿制,出海能力提升),具体来看,1)国内创新产业已具规模,一批药企的创新布局迎来收获,恒瑞医药、翰森制药、科伦药业等传统pharma已完成创新的华丽转身;2)出海能力持续提升,创新药械的licenseout频频出现,中国企业已成为全球MNC非常重视的创新转换来源,重磅交易如科伦博泰、康方生物、百利天恒等。医疗设备、供应链等已在全球范围内占据较高的地位,在欧美发达市场以及新兴市场持续崭露头角,如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华大智造等;3)老龄化持续加速,心脑血管、内分泌、骨科等慢性疾病需求持续提升,银发经济长坡厚雪;4)支付端看,医保收支仍在稳健增长,同时医保局积极推动商业保险的发展,构建多层次支付体系;5)AI浪潮下,医药有望释放新的成长逻辑,短期信心有望显著提升。具体配置方面,建议关注创新药械(业绩/创新拐点的Pharma以及临床阶段的高价值资产)、出海(CXO及科研上游、供应链、医疗器械及高端生物药和制剂)、国产替代(医疗设备和高值耗材)、老龄化及院外消费(家用器械、中药等)、高壁垒行业(血制品、麻药),同时建议积极关注估值较低有望修复的优质标的。   本周建议关注组合:康弘药业、热景生物、三生制药、康缘药业、昆药集团;   六月建议关注组合:信立泰、科伦药业、中国生物制药、华纳药厂、科兴制药、热景生物、昆药集团、马应龙、开立医疗。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政策变化风险,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5-06-23
  • 医药生物周报(25年第24周):政策出台加速+AI应用落地有望带来医疗服务行业新增长

    医药生物周报(25年第24周):政策出台加速+AI应用落地有望带来医疗服务行业新增长

    化学制药
      核心观点   本周医药板块表现强于整体市场,生物医药板块领涨。本周全部A股下跌0.21%(总市值加权平均),沪深300下跌0.25%,中小板指下跌0.65%,创业板指上涨0.22%,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上涨1.40%,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强于整体市场。分子板块来看,化学制药上涨3.53%,生物制品上涨0.33%,医疗服务上涨2.42%,医疗器械下跌0.52%,医药商业下跌0.83%,中药下跌0.32%。医药板块当前市盈率(TTM)为34.88x,处于近5年历史估值的74.55%分位数。   生育津贴政策持续推进完善,催生辅助生殖需求提升。自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生育意愿以来,多地陆续推出生育利好政策,如呼和浩特市为生育一孩、二孩、三孩分别提供1万、5万、10万元补贴。目前,全国超过20个省份已实施生育补贴制度,包括现金、购房补贴和育儿假等。政策的落地推动了生育意愿提升,同时辅助生殖纳入医保也促进了IVF渗透率的增长。近30个省市及新疆建设兵团已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部分地区如四川在支付政策上为患者大大减轻费用负担,预计在政策推动下,辅助生殖行业将迎来快速增长。   多家公司AI应用落地业务场景,引领医疗服务行业提质增效。医疗服务行业具备强烈的需求驱动、丰富的数据资源和快速的技术适应性,是AI应用落地的最佳场景之一。民营医院积累了海量结构化的医疗数据,具备训练AI模型的关键基础。AI辅助诊断、AI赋能医院管理为人工智能在生物医药领域中能够较快落地并短期内易见成效的应用场景。目前医疗服务各赛道龙头公司正加速AI业务布局,预计后续将陆续在业绩上有所表现,建议关注医疗服务各细分行业AI布局领先的公司,如固生堂、爱尔眼科等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政策超预期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5-06-23
  • 医药行业周报:创新出海趋势不变,重磅BD仍可期待

    医药行业周报:创新出海趋势不变,重磅BD仍可期待

    化学制药
      1.创新出海趋势不变,重磅BD有望继续催化估值提升   创新出海是本轮创新药价值重估的重要推动因素,其价值的锚点在于BD估值水平的变化,尤其是PD-1/VEGF为代表的双抗。从康方生物与SUMMITTHERAPEUTICS的合作开始到6月2日,BMS与BioNTech达成一项超90亿美元的交易,海外MNC对PD-1双抗的价值认知和交易金额在快速提高。根据医药魔方数据,2025年Q1,中国医药交易数量同比增加34%,而交易总金额同比增加222%,单项交易金额提升显著。从合作窗口来看,早期项目也在增加,6月13日,石药集团与阿斯利康达成合作协议,协议合作主体为临床前的小分子,因此首付款相对于总里程碑的比例较小。三生制药、百利天恒等重磅BD交易能一次获得高额首付款的重要基础在于大病种、领先优势和BIC潜力。从目前国内创新药的研发趋势来看,目前在含PD-1(PD-L1)、IL2等肿瘤免疫相关的双抗、ADC方面,中国企业继续保持领先,随着更多积极的临床数据读出,重磅BD仍可期待。上周创新药板块有所回调,医药生物行业指数(2025/6/14-2025/6/20)跌幅为4.35%,跑输沪深300指数3.9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指数中,一周涨幅排名第29位。短期调整有估值等因素,最近一个月医药获得超额收益,支撑创新的核心因素授权出海依然如火如荼,2025年1月至5月期间,中国创新药企业在对外授权(license-out)领域的交易总金额达到455亿美元,超越2024年上半年的交易总额。6月是ASCO等国际重要会议时期,后续对外授权交易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   2.关注ADA大会,中国GLP-1减速推向海外   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DiabetesAssociation,ADA)第85届科学年会于6月20日至23日在美国芝加哥召开,信达生物、恒瑞医药、先为达生物、华东医药等十余家国内药企携研究成果亮相大会,而且研究成果以GLP-1类药物为主。除了降糖和减重之外,增肌也是ADA大会上的重要关注方向,Bimagrumab与司美格鲁肽组合将在会上发布最新研究数据。国内与Bimagrumab类似的增肌相关的研发产品包括来凯医药的LAE102和歌礼制药的ASC47,目前处于临床的早期阶段。对于GLP-1,开发更快减重,更长效,小分子依然是重要趋势。6月3日,礼来与瑞典Camurus达成一项总额高达8.7亿美元的合作协议,拟开发GLP-1的长效月制剂。5月14日诺和诺德与Septerna宣布达成一项独家全球合作及许可协议,双方将共同致力于发现、开发并商业化针对肥胖症、2型糖尿病及其他心脏代谢疾病的口服小分子药物。6月2日,翰森制药与再生元(Regeneron)就HS-20094达成许可交易,HS-20094是一款在研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已完成多项II期临床试验,目前正在中国进行III期临床试验。HS-20094交易的达成,MNC依然关注并继续布局双靶点的注射剂,尤其是辉瑞小分子GLP-1终止临床试验之后,双靶点和三靶点注射剂的安全性依然是突出优势。联邦制药已于6月20日收到诺和诺德对UBT251的首付款,国产三靶点GLP-1有望加速推进全球多中心临床。
    华鑫证券
    28页
    2025-06-23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