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券商报告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63)

    •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巴以冲突加剧油价波动,复合铜箔产业化提速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巴以冲突加剧油价波动,复合铜箔产业化提速

      化学原料
        核心观点   基础化工:巴以冲突升级加剧原油市场波动,布油价格重返90美元/桶,关注顺周期品种。巴以冲突持续升级,10月13日布油期货单日上涨5.58%,收于90.8美元/桶。库存端,库欣库存再度下滑,继续处于库存底部区间。需求端,9月中国PMI连续4月回升,重回荣枯线以上。同时,IEA10月石油月报认为中、印等国需求仍在增长,上调23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预测至230万桶/天。我们认为虽然当前巴以冲突尚未对原油供应产生直接影响,但加剧了市场对供需缺口担忧情绪和油价波动。同时需关注冲突升级后续是否波及主要原油增产国伊朗的供应能力。预计Q4原油供需缺口和巴以冲突在短期内对油价可形成一定支撑,叠加下游制造业景气度有望温和上行,我们看好Q4整体石油化工的业绩表现。   精细化工及新材料:围绕国产替代、行业边际改善、技术创新和升级迭代三大主线进行布局:   (1)国产替代主线:产业东移趋势明确,布局高壁垒+国产化率的特气。近日美国商务部新规无限期豁免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向其在华工厂提供半导体设备。两家企业在华投资规模较大,中国工厂拥有三星约42.5%和SK海力士约20%的NANDFlash产能,以及SK海力士约40%的DRAM产能。我们认为此次解除限制,利于未来外资在华半导体升级和扩产,有望带动国内半导体材料需求。电子特气作为半导体制造的重要耗材之一,拥有多重壁垒,根据TECHCET预测2027年电子特气市场空间将达到92亿美元,5年CAGR6.3%。2020年我国电子特气国产化率仅14%。仍有较大国产替代空间。   (2)行业边际改善主线:5.5G商用在即有望推升高频高速覆铜板数量增长,催生特种树脂需求。华为发布5G-A(5.5G)全系列解决方案,可使网络能力提升10倍。5G-A频谱资源将提升到千兆Hz级别,但对应传播损耗更高,需要更大规模天线阵列,振子数量将成倍增加。根据赛迪顾问预测,26年5G基站数量将达到1425万个,带来一轮基站建设潮。高频通信材料是基站天线功能实现的关键基础材料,因其电性能受PCB基材(即覆铜板)介电常数稳定性影响,需要采用低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的特种树脂制作高频高速覆铜板。并且5G天线集成度提高带动PCB多层化。预计到23年高频高速覆铜板需求量预计达到12074.99万平方米,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10亿元,有望提升对PTFE、PPO、LCP等特种树脂需求。   (3)技术创新和升级迭代主线:四季度复合铜箔产业化有望提速。本周璞泰来和宁德时代就复合铜箔集流体业务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产业化进程再提速。5月以来,宝明科技、英联股份等多家公司已送样,电池材料整个验证周期为3-6个月,我们预计Q4验证结果将陆续出炉。同时多家材料和设备厂商陆续发布公告宣布拿下订单和投资计划,下游广汽埃安弹匣电池2.0、宁德麒麟电池均已采用复合集流体。我们预计23年或将成为产业量产元年。   行情回顾   行情数据:本周申万基础化工指数涨跌幅-0.88%,排名9/31。年初至今累计涨跌幅为-11.95%,排名22/31。石油化工指数周涨跌幅为-2.11%,近一年涨跌幅为-6.16%。精细化工及新材料指数周涨跌幅为-0.12%,近一年涨跌幅为-9.99%。板块估值:本周新材料板块PE-TTM处于5年历史中位数附近,我们认为目前板块估值安全边际尚可。   投资建议   本周我们继续看好以下主线:(1)基础化工:我们认为原油供需缺口或在化工品价格端形成支撑,伴随下游制造业景气度或温和上升,有望推动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回升。建议关注顺周期行业头部企业,万华化学、宝丰能源、华鲁恒升、桐昆股份。(2)新材料:围绕国产替代、行业边际改善、技术创新和升级迭代三大主线进行布局:a)国产替代主线:随半导体产业东进,核心材料加速本土化配套,建议关注国产化率较低的方向,相关标的:雅克科技、华特气体。b)行业边际需求改善线:消费电子市场复苏和新兴科技领域崛起,有望拉动上游材料需求,建议关注:斯瑞新材、瑞华泰、圣泉集团、长阳科技。c)技术创新和升级迭代线:下游以锂电为代表的产业不断技术创新,也将催生新材料的迭代升级。建议关注兼具能量密度、安全性和低成本综合优势的复合集流体,相关标的:宝明科技。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增速低于预期,国际油价大跌,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下跌等。
      甬兴证券有限公司
      19页
      2023-10-19
    •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原油库存降至低点,关注顺周期品种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原油库存降至低点,关注顺周期品种

      化学原料
        核心观点   基础化工:原油库存降至低点,关注顺周期品种。受OPEC+减产影响,全球油价三周连涨。19日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达到97.14美元/桶,刷新年内高点。20日美联储FOMC议息会议宣布本月暂停加息,但整体发言偏鹰派,美元指数逼近年内高点,油价下跌。21日俄罗斯发布成品油出口禁令,油价跌幅收窄。根据国际能源署(IEA)9月石油市场月报显示,8月全球石油库存降至13个月最低点,下半年供需缺口约124万桶/天。美国能源情报暑(EIA)预测Q4全球石油库存将下降20万桶/天。因此我们预计Q4油价仍有望延续强势,支撑大宗价格上行,下半年整体化工的业绩有望提升。   精细化工及新材料:围绕国产替代、行业边际改善、技术创新和升级迭代三大主线进行布局。   (1)国产替代主线:布局高壁垒+国产化率低的特气。特气拥有技术+资金+认证+资质等多重壁垒,在半导体材料市场中占比15.2%,而国产化率不足20%。半导体行业东进趋势明确,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支出连续3年全球第一。为确保供应链安全,特气等配套材料本土化将成为长期趋势。我们预计随着半导体行业年内触底,或将提升特气需求,加速国产化。   (2)行业边际改善线:消费电子进入旺季+新兴领域需求催化,关注电子树脂+显示材料。下半年进入消费电子传统旺季+新品发布,需求有望回暖,目前生益、鹏鼎等PCB厂商均处于满产状态。22年高频高速覆铜板市场受库存偏高+供给过剩影响规模下滑。我们认为23年随5G建设加速、AI服务器算力提升和汽车智能化将继续推动PCB板“高频高速化”,需求有望突破一亿平方米。由于高频高速板对核心树脂基材性能要求更严格,将催生对PTFE、PPO、LCP等特种电子树脂需求。显示材料方面,MLED产品23H1线上/线下销量YoY+192.7%/150.3%,实现“淡季不淡”。我们认为叠加旺季预期有望实现全年高增。   (3)技术创新和升级迭代线:动力电池安全要求提升,复合集流体将成为关键材料。工信部对动力电池安全水平要求提高,复合铝箔/铜箔能够替代传统集流体降低三元电芯短路、热失控等问题,且能减轻电芯重量,兼具能量密度、安全性和低成本综合优势,被认为是提升新一代电池安全性的关键材料。目前广汽埃安弹匣电池2.0、宁德麒麟电池均已采用该技术。目前业内已有多家厂商布局复合集流体,双星新材和万顺新材陆续发布公司公告宣布拿下订单,产业实现从0-1突破。我们预计23年将成为产业量产元年,未来两年或将迎来大规模投产。   行情回顾   本周申万基础化工指数下跌-0.74%,排名24/31。年初至今累计涨跌幅为-10.25%,排名23/31。石油化工指数本周涨跌幅为-1.31%,近一年涨跌幅为-10.87%。精细化工及新材料指数本周涨跌幅为-0.94%,近一年涨跌幅为-15.89%,但近三月累计涨跌幅为-3.89%,相较万得全A获得超额收益1.40%。   板块估值:本周新材料板块PE-TTM处于5年历史中位数附近,我们认为目前板块估值安全边际尚可。   投资建议   首次覆盖基础化工行业,给予“增持”评级。我们认为原油供需缺口或在化工品价格端形成支撑,伴随去库存和供需格局优化的情况下,有望推动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回升:下游半导体行业产能东移趋势明确,有望推动供应链国产替代;消费电子市场复苏和新兴科技领域崛起,有望拉动上游材料需求;下游以锂电为代表的产业不断技术创新,或将催生新材料的迭代升级。因此给予行业“增持”评级。当前时点建议关注如下主线:(1)基础化工:关注顺周期行业头部企业,万华化学、宝丰能源、华鲁恒升、桐昆股份。(2)国产替代:建议关注国产化率较低的特气,雅克科技、华特气体。(3)行业边际改善:关注MLcd和电子树脂,斯瑞新材、瑞华秦、长阳科技、圣泉集团。(4)动力电池升级迭代:关注复合集流体,宝明科技。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增速低于预期,国际油价大跌,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下跌等。
      甬兴证券有限公司
      16页
      2023-10-15
    •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消费电子和汽车生态融合,催生特种树脂需求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消费电子和汽车生态融合,催生特种树脂需求

      化学制品
        核心观点   基础化工:库欣库存降至年内低点,油价刷新年内新高,关注顺周期品种。根据本周EIA数据,EIA原油库存两周连降,库欣库存创年内最低水平,进入库存底部区间。截至9月28日,ICE布油期货价盘中达到95.35USD/b,刷新年内高点,基差创6月以来新高,凸显实物原油紧张。此外,9月PMI较上月回升0.5pct至50.2%,连续4月回升,时隔5个月再次回到荣枯线以上。我们预计Q4原油供给继续偏紧,油价或延续强势,在化工品价格端形成支撑。叠加下游制造业景气度有望温和上行,我们看好Q4整体化工的业绩表现。   精细化工及新材料:围绕国产替代、行业边际改善、技术创新和升级迭代三大主线进行布局:   (1)国产替代主线:产业东移趋势既定,布局高壁垒+国产化率的特气。美国商务部近期发布芯片法案“护栏”最终规则,严格限制获得补贴企业在中、俄等国投资扩大半导体生产。我们认为随半导体产能东移明确,供应链本土化将成为长期趋势,“护栏规则”将进一步加速供应链国产替代。电子特气作为半导体制造的重要耗材之一,拥有技术+资金+认证+资质等多重壁,根据TECHCET预测2027年电子特气市场空间将达到92亿美元,5年CAGR6.3%。2020年,我国电子特气国产化率仅14%。仍有较大国产替代空间。   (2)行业边际改善主线:消费电子和汽车生态融合,汽车智能化催生高频高速树脂需求。近期蔚来发布旗舰手机NIOPhone,可实现与蔚来汽车的多种互联功能。华为Mate60新机热度一定程度上带火了问界新M7,新车搭载的鸿蒙智能座舱3.0实现与Mate60、MatePad无缝流转,互联体验升级。我们认为消费电子和汽车的生态融合已经初见雏形。此外,新M7也升级了智能驾驶系统软、硬件,高阶智能驾驶体验超预期。中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电子成本占比较传统乘用车高19-50%,并随高端配置下沉持续提升。信息娱乐系统、ADAS等均需要高速传输,普通覆铜板损耗较大,难以满足需求,因此将推动PCB板升级,采用损耗更低的高频高速树脂。预计到23年高频高速覆铜板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10亿元,催生对PTFE、PPO、LCP等特种树脂需求。   (3)技术创新和升级迭代主线:多家厂商宣布获得订单,23年或成为量产元年。复合集流体兼具能量密度、安全性和低成本综合优势,被认为是提升新一代电池安全性的关键材料。5月以来,宝明科技、英联股份等多家公司已送样,电池材料整个验证周期为3-6个月,我们预计Q4验证结果将陆续出炉。同时多家材料和设备厂商陆续发布公告宣布拿下订单和投资计划,下游广汽埃安弹匣电池2.0、宁德麒麟电池均已采用复合集流体。我们预计23年或将成为产业量产元年。   行情回顾   行情数据:本周申万基础化工指数涨跌幅-1.02%,排名24/31。年初至今累计涨跌幅为-11.16%,排名23/31。石油化工指数周涨跌幅为-1.08%,近一年涨跌幅为-7.24%。精细化工及新材料指数周涨跌幅为-0.27%,近一年涨跌幅为-13.11%,但近三月累计涨跌幅为-2.82%,相较万得全A获得超额收益0.61%。板块估值:本周新材料板块PE-TTM处于5年历史中位数附近,我们认为目前板块估值安全边际尚可。   投资建议   本周我们继续看好以下主线:(1)基础化工:我们认为原油供需缺口或在化工品价格端形成支撑,伴随下游制造业景气度或温和上升,有望推动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回升。建议关注顺周期行业头部企业,万华化学、宝丰能源、华鲁恒升、桐昆股份。(2)新材料:围绕国产替代、行业边际改善、技术创新和升级迭代三大主线进行布局:a)国产替代主线:随半导体产业东进,核心材料加速本土化配套,建议关注国产化率较低的方向,相关标的:雅克科技、华特气体。b)行业边际需求改善线:消费电子市场复苏和新兴科技领域崛起,有望拉动上游材料需求,建议关注:斯瑞新材、瑞华泰、圣泉集团、长阳科技。c)技术创新和升级迭代线:下游以锂电为代表的产业不断技术创新,也将催生新材料的迭代升级。建议关注兼具能量密度、安全性和低成本综合优势的复合集流体,相关标的:宝明科技。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增速低于预期,国际油价大跌,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下跌等。
      甬兴证券有限公司
      18页
      2023-10-13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