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券商报告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714)

    • 2021年宁德时代的护城河及未来增长点在何处?

      2021年宁德时代的护城河及未来增长点在何处?

      化工行业
        在2020年,宁德时代分别以25%和50%的占比位居全球及中国动力电池市场首位。在动力电池方面,除在锂离子电池上的发展外,宁德时代于7月29日公布其开发的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已经达到了160Wh/kg,为目前全球最高水平。在储能领域f储能电池是宁德时代的三大发展战略之一。2021年8月12日,宁德时代抛出582亿元定增预案,其中五大生产基地共计137Gwh锂电池、30Gwh储能电柜的新产能投资。除锂电池外,宁德时代已加大对储能领域的布局。这篇报告主要讨论宁德时代的“护城河”是什么?以及在未来宁德时代的“新增长点”在哪里?   对比松下和LG化学,宁德时代产业链上游布局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宁德时代原材料的充足供应以及帮助宁德时代获得一定的成本优势   宁德时代在上游供应链的布局上多样,包含锂、钴、镍等稀缺资源的供应商以及正极、负极材料供应商等。宁德时代通过持股不断完善产业链上游的布局。宁德时代对产业链布局的完善可帮助其保证原材料充足的供应。   除宁德时代外,LG化学、松下、三星SDI等动力电池企业纷纷开始海外扩张之路。除欧洲市场外,美国或将成为动力电池企业新的争夺地   美国拜登政府提出2030年美国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501总体来看,美国的渗透率目前还处于相对缓慢的状态:2021年6月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41美国新能源车的政策势必推动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就当前的渗透率来看,美国新能源车市场的发展空间巨大。   宁德时代在2020年储能电池的销量为2.4GWh,同比増长237%。除锂电池外,宁德时代已加大对储能领域的布局   目前,全球储能锂电池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国、韩国、曰本。中国的代表企业宁德时代、比亚迪、派能科技等、曰本代表企业有松下,韩国代表企业有三星SDI、LG化学等,欧美代表企业有特斯拉等,但目前全球储能市场较为分散,尚未显现出龙头企业。
      头豹研究院
      1页
      2021-09-13
    • 2021年中国医疗服务系列报告:基于爱尔眼科、通策医疗及美年健康的比较分析

      2021年中国医疗服务系列报告:基于爱尔眼科、通策医疗及美年健康的比较分析

      医疗行业
        观点提炼:   卫健委等部门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简化准入审批服务及优化运营管理服务等多个方面着手,引导与规范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促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过去十年间,中国民营医疗行业呈现稳健增长趋势,加速民营医疗服务产业化。截至2020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1.022,922个其中医院35.394个,民营医院占比66.5%。   从增长路径来看,体检、眼科及口腔属于医院非核心业务,在政策支持社会办医、居民健康意识提升及消费升级三大因素驱动下:逐步从公立综合医院剥离:在资本及市场推动下:得以快速扩展,其中眼科、口腔医疗行业龙头效应显著,未来应以提高市场渗透率,拓展增量市场为“突破口”。   连锁医疗机构的核心竞争要素包括资本运作、业务规模、医疗技术及品牌影响力,其中医疗技术与品牌影响力是单体医院提升盈利能力的关键。连锁医疗服务企业实现精细化单体运营与规模化扩张并举,提升单体医院盈利能力,同时通过资源整合,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头豹研究院
      34页
      2021-09-10
    • 2021中国动力电池电解液行业研究报告

      2021中国动力电池电解液行业研究报告

      化工行业
        锂电池应用前景广阔,涉及汽车、3C等诸多领域   从电池产业的应用来看,可以将其分为新能源汽车以及消费电子两个方面。其中新能源汽 车所使用的电池称之为动力电池,目前主流的种类包括磷酸铁锂以及三元锂电池两种。而 消费电子行业使用的电池常称为非动力电 池,主要以单位能量更低、生产成本更低的其他 类型锂电池为主。随着电池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产业升级的大势所趋.电池成为了诸多行 业不可或缺的组成环节之一。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具有丰富价值。   新能源汽车带动动力电池行业发展,同步利好上游电解液环节发展   自“863”项目提出以来,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的研究和商业化便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2009 年.中国正式提出“十城千辆”政策,显着加速了新能源汽车的示范应用。而随着比亚迪、 宁德时代等锂电池生产商的崛起以及下游新能源整车制造市场的繁荣,中国新能源汽车行 业逐步摆脱了早期由政府补贴为主的政策驱动阶段.转而进入了市场化的商业阶段.迎来 了黄金发展时期。   鉴于动力电池市场前景可观,本篇报告将聚焦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所需的电解液进行深 度研究,剖析其在动力电池产业链下的潜在价值、核心壁垒、市场竞争格局等。
      头豹研究院
      31页
      2021-09-08
    • 2021年中国生命信息与支持行业短报告

      2021年中国生命信息与支持行业短报告

      医疗行业
        在生命信息与支持领域,包括监护仪、除颤仪、麻醉机、呼吸机、心电图机、手术床、手术灯、吊塔吊桥、输注泵、以及手术室/重症监护室(OR/ICU)整体解决方案等用于生命信息监测与支持的一系列仪器和解决方案的组合。   其中,又以监护仪、除颤仪、麻醉机及呼吸机形成维持生命体征最主要的产品类别,占据了此领域绝大多数市场规模。   中国逐渐完善生命信息与支持类医用设备研发,国产替代正当时,监护仪、除颤仪、麻醉机和呼吸机等主要产品不断推陈出新。   头豹研究院谨此发布《2021年中国生命信息与支持行业短报告》。本报告旨在针对中国生命信息 与支持类核心医疗设备进行梳理,总结分析产品 市场现状,分析其现有市场格局及发展趋势。   监护仪:监测生理变化,守护生命体征   新冠疫情期间,大量出口监护仪,因为疫情紧急所以中低端监护仪占比较大。中低端监护仪仅为满足紧急需求,不符合发达国家日常使用需求,高端市场是中国厂商发力方向   麻醉机:抑制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辅助呼吸   全球麻醉机市场增长较慢,中国麻醉机市场趋于成熟,中国竞争格局中,外资仍然占据了绝大数份额,中低端产品中国本土厂商更有优势   除颤仪:电击除极,恢复心脏律动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19年-2030年《健康中国行动》指出,完善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标准,包括在人员密集场所配置急救药品、器材及AED设备,深圳和北京已经率先做出细则,AED未来扩容可期   呼吸机:辅助呼吸,提高生命质量   疫情期间国内外供不应求,销量翻倍。疫情反复,持续刺激中国厂商出口呼吸机,不断提高中国产品渗透率和知名度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测算,呼吸机设备总量达18,2278台,是现有存量的翻倍增加   迈瑞医疗   迈瑞凭借极高的灵敏度和高通量快速检测产品,成为中国医疗生命信息与支持类行业的龙头厂商,引领生命信息与支持类医疗产品快速发展   鱼跃医疗   2015年以来,公司积极向外拓展,并购多家公司切入医疗器械各个领域。2021年公司调整发展方向,聚焦三大焦点“呼吸、血糖及家用POCT感控”领域,致力于打造鱼跃中国家用医疗器械第一品牌
      头豹研究院
      27页
      2021-08-31
    • 2021年中国AI医学影像行业研究报告

      2021年中国AI医学影像行业研究报告

      医疗行业
        AI医学影像市场,行业初起步,产业潜能空间巨大   人工智能与医学领域的结合点众多,AI医学影像是AI医疗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数据显示,人工医学影像是AI医疗的第二细分市场,预计市场占比约为25%。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AI医学影像的主要用在医疗健康市场和大健康场景中,医疗健康市场86%的AI医学影像应用是协助医生进行疾病监测及诊断,而大健康场景的AI医学影像主要用于健康风险评估。   其中,2021-2025年医疗健康市场规模从500百万元到9,000百万元,复合增速达97.43%,大健康场景则复合增速达16CL08%。根据这两个主要场景预计,中国A1医学影像市场规模从2021年的820百万元增至2025年13,760百万元,2021年至2025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09.62%。
      头豹研究院
      47页
      2021-08-17
    • 2021年中国品牌医疗消费市场洞察

      2021年中国品牌医疗消费市场洞察

      医疗行业
        摘要   把中医药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   中国中成药市场空间巨大   中华老字号(China Time-honored Brand)是指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中国中成药由战国时期萌芽,经过魏晋唐宋明清发展、达到中药繁荣期,近代以来,中国不断挖掘中药产业链短板,从分散到集约,从粗糙到精细化发展,完善中药保护体系,提高中药附加价值。未来五年,由于国家加大中医药保护和挖掘力度,预计中国中药行业将保持约6.2%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高速增长,到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9576.79亿元人民币。   医药中华老字号品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兼并,一家企业可能同时拥有不同的中华老字号品牌和注册商标。   2010-2020年,上市中华老字号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速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各品牌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速波幅相差较大。上市中华老字号毛利率和ROE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各品牌企业发展战略改变,毛利率水平出现分化   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入贯彻“一体两翼”的战略格局,努力构建以医药制造生产为龙头,以保健品、保健食品和特色功效化妆品、日化产品为两翼,不断丰富公司营收结构,促进公司多元发起,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云南白药传统核心产品的“中央”为主,涵盖天然药物、中药材饮片、特色药、医疗器械、健康日化产品、个人护理产品等多个领域的“两翼”之产品格局。
      头豹研究院
      39页
      2021-08-06
    • 2021年中国神经介入行业趋势展望

      2021年中国神经介入行业趋势展望

      医疗行业
        神经介入,新兴手术方案创造者,国产替代序章开启   神经介入可对累及人体神经血管系统的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产品应用于脑与脊髓血管病的治疗,按照不同的功能及适应症,主要可将神经介入器械分为三类。2015年神经介入行业出现指导意义的治疗范畴,数据显示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机械血栓清除术明显优于静脉溶栓治疗,将推动行业在临床的应用范围扩展。神经介入技术为新兴技术,开辟了许多新临床思路和治疗途径,能使原来无法或难以治疗的疾病得到更好的临床疗效。   海外厂商美敦力、史赛克等占领着支架类等高值神经介入器械产品市,而本土厂商以生产微导管类、微导丝类产品为主,但逐步向高值产品靠拢.产业管线布局也遂步完善。
      头豹研究院
      47页
      2021-07-27
    • 2021年中国医美行业:注射医美针剂比较分析(PLLA聚左旋乳酸)

      2021年中国医美行业:注射医美针剂比较分析(PLLA聚左旋乳酸)

      医疗行业
        童颜针vs少女针,谁将成为医美消费者的心头好?   2021年6月25日,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告显示,爱美客旗下“左旋乳酸-乙二醇共聚物”正式获批上市,该产品上市后将成为继长春圣博玛后第二款国产童颜针注射剂产品。2021年以前,中国合规再生类注射医美市场处于空白,伴随着少女针和童颜针等再生注射产品的获批,中国注射医美市场已由“填充时代”迈入“再生时代”。童颜针已在海外市场使用多年,因牌照问题海外注射产品尚未进入中国市场。2021年,中国市场已有两款获批上市的童颜针产品,随着合规童颜针产品获批上市,有望对童颜针水货市场产生替代。本文将重点从童颜针竞品角度,对中国童颜针市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作出探究。   1.海外市场:童颜针在海外市场已合法使用多年,尽管中国童颜针市场热度高,但因童颜针注射要求高获批产品极少   以Sculptra塑然雅为例,其在全球20多个国家已获得证书,销售范围达全球40多个国家或地区,但中国市场尚未批准进口童颜针产品。从全球市场看,受操作难度和适用范围影响,注射填充市场仍以玻尿酸和肉毒素为主导,受益于终端消费需求升级和产品安全性提高,童颜针等再生类产品市场预计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2.竞品分析:牌照为现阶段童颜针竞争首要核心,长期竞争需依靠产品力和渠道推广能力   以Sculptra塑然雅为例,其硬结率为20%,若改进工艺需要在销售地区及国家重新获取相关批准证书,时间和成本花费高。中国市场内多数童颜针仅获得第一类医疗器械证书,现阶段牌照是童颜针注射剂的首要竞争壁垒   童颜针与少女针的原理均为通过刺激自身胶原蛋白达到自然填充凹陷的效果,华东医药旗下少女针产品Ellanse-S,其维持时间与童颜针类似,均在1-2年左右,在香港市场,少女针产品的定价高于童颜针50%-100%。相比少女针.童颜针更具高性价比优势   3.发展前景:童颜针注射剂的合规化将替代水货市场,且对标海外成熟医美市场,中国童颜针仍具10倍成长空间   2020年注射非合规童颜针注射剂的消费者占比达4%,随着童颜针注射剂在中国市场获批合规合法化,对水货市场存在替代空间   中国注射医美市场仍以玻尿酸和肉毒素产品结构为主导,童颜针品牌商对市场教育不断加强,将进一步扩大童颜针市场的销量
      头豹研究院
      26页
      2021-07-23
    • 2021年中国盲人智能助视器行业概览

      2021年中国盲人智能助视器行业概览

      医疗行业
        计算机视觉技术冲击下,盲人智能助视器新秀崛起   中国有世界数量最大的盲人群体,盲人数超800万,占世界失明人口的20%。但我国视障、盲用辅具企业长期以低科技、低成长性企业为主。《残疾人基本辅助器具指导目录(2020版)》中涉及到视障人群的助视器,限于放大镜、低视力眼睛、电子助视器等,呈现低技术附加值特点。盲人群体能使用的智能产品更是极度稀缺,相关自主知识产权较少。   在计算机视觉等技术的创新融合下,盲人辅具出现了新突破,盲人智能助视器。   与传统视障辅助工具相比,智能助视器是突破性进展,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加了盲人独立生活的可能性。
      头豹研究院
      35页
      2021-07-16
    • 2021年中国医疗科技系列:探寻数字医疗服务行业增长逻辑

      2021年中国医疗科技系列:探寻数字医疗服务行业增长逻辑

      医疗行业
        中国数字医疗服务平台主要提供挂号问诊、健康管理、送药上门、以及医生助手等服务   中国数字医疗服务平台起源于2000年左右,早期涌入的先行者大部分在行业洗牌阶段被淘汰,留存下来的少数平台与爆发期背靠行业巨头出现的平台构成现在的行业形态   用户规模高速增长、资本入场等推动行业发展,在线挂号问诊、健康管理平台及医药电商平台均得到有力发展   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及慢性病人口增加推动医疗健康需求增加,中国医疗系统存在医疗效率低、非医保覆盖药品价格高、医保系统入不敷出等痛点。而且,中国医疗资源与医疗需求严重倒置,数量最少的三甲医院承受过半的就诊人次,大量基层医疗资源未被利用;同时看病“三短一长”消耗患者时间等催生数字医疗服务行业   疫情正改变着居民就医习惯,推动用户规模高速增长,促进在线挂号问诊、健康管理平台及医药电商平台得到有力发展   互联网医院的普及减少病患看病时间、提高医生效率、缓解医患关系,相较于传统的全程在院就诊流程,就医体验更佳   中国医药电商主要通过B2B、B2C、O2O三种形式流通,其中B2B、B2C为主要构成平台。另外,医院处方流转与DTP药房将为广大慢性病患者带去福音
      头豹研究院
      42页
      2021-06-29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